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
[课时训练(三)透镜及其应用]一、填空题1.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K3-1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________镜,将太阳光________在车身上,使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图K3-12.如图K3-2所示是林红同学用两束激光分别射向虚线框中的甲、乙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__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乙透镜可以用来矫正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图K3-23.【2017·南充】小南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并测出物距u=20cm,像距v=15cm,则光屏上成的是倒立____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____________。4.如图K3-3甲所示,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来回移动另一侧的纸片,当纸片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再接着将纸片远离凸透镜移动,纸片上的光斑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位置如图乙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___。图K3-35.如图K3-4所示,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________镜,“则得火”,应把“艾”放在镜的________位置。图K3-46.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柱体,横截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使我们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_像。7.【2016·威海】为了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各地文化部门每年都会开展露天电影下乡放映活动。准备放映时,画面超出了整个屏幕,放映员应将放映机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同时要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8.当摄影师用一台镜头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全班同学照完合影后,接着又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这时摄影师应该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小明的距离,同时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9.如图K3-5所示是安装在汽车上的“倒车防撞可视雷达”,安装在车尾的摄像头对准车后的障碍物,障碍物经摄像头中的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这个像通过电子装置加工、调整并传递到显示屏上,司机据此可以准确地了解车后的情况。如果看到显示屏中的障碍物的像变大,则障碍物离车尾的距离变________。图K3-5二、选择题10.【2017·常州】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K3-6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图K3-611.物理课上,林红同学手拿凸透镜并伸直手臂,通过凸透镜去观察在远处投影屏幕上显示出的字母“F”,观察到的结果是()图K3-712.【2017·常州】用手机看视频,图像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镜)来帮忙,小明通过凸透镜可看到放大了的图像,如图K3-8所示,手机距离透镜15cm,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图K3-8A.20cmB.15cmC.10cmD.5cm13.【2017·威海】如图K3-9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屏,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K3-9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3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14.【2017·山西】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A.倒立、放大的像B.倒立、缩小的像C.正立、放大的像D.正立、缩小的像15.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蜡烛距凸透镜40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C.蜡烛距凸透镜18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D.蜡烛距凸透镜6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16.【2016·内江】如图K3-10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图K3-10A.放大镜B.电影放映机C.照相机D.投影仪17.图K3-11是甲、乙两位同学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3-11A.甲同学是近视眼,戴的眼镜对光起会聚作用B.甲同学是远视眼,戴的眼镜对光起发散作用C.乙同学是近视眼,戴的眼镜对光起发散作用D.乙同学是远视眼,戴的眼镜对光起会聚作用18.如图K3-12所示,小红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眼镜片,关于本次实验现象正确的是()图K3-12A.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C.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19.【2017·鄂州】2017年5月16日,ofo共享单车两万辆投放鄂州,极大地便利了鄂州市民的出行。使用者用手机扫车牌上的二维码,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关于单车的使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3-13A.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上白色部分反射白光,黑色部分吸收光C.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三、作图题20.【2017·郴州】请画出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图K3-14四、实验探究题2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林红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cm。(2)林红在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K3-15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图K3-15(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4)若将蜡烛远离透镜,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靠近”“远离”或“不移动”)透镜的方向移动,屏上才可以出现清晰的像。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5)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________________(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的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22.林红同学用两副眼镜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图K3-16【进行实验】①将A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②将B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实验分析】(1)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实验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________。(2)分析实验现象可知:A、B两个眼镜中,________是凸透镜,________是凹透镜。(均选填“A”或“B”)(3)在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___,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___。23.【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如图K3-17甲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图K3-17(2)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天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原来光屏的位置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蜡烛的实像。【分析与论证】(1)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小天将蜡烛向左移动了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小天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2)在整理器材时,小天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____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实验拓展】(1)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2)实验时,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使光屏上的像不断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______。(3)小天将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参考答案1.凸透会聚【解析】在阳光下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把太阳光会聚于车身,使得局部高温,从而伤害汽车的外表。2.凸近视3.缩小7.5cm<f<10cm【解析】凸透镜成像时,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时,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20cm>2f,所以10cm>f;此时的像距满足:2f>v>f,2f>15cm>f,则7.5cm<f<15cm。故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为7.5cm<f<10cm。4.变大投影仪(或幻灯机)5.凸透焦点【解析】要取火需要将太阳光会聚,所以应该将冰块制成凸透镜,当冰透镜把光集中在焦点上时,把“艾”放在焦点上,“艾”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达到燃点,即可燃烧。6.放大镜虚7.靠近增大【解析】投影仪是根据物距处于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画面超出了整个屏幕,说明画面大了,应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即将放映机靠近屏幕,同时增大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8.减小增大【解析】当照完合影后,又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时,照相机所成的像变大了,像距也要变大,物距变小,故照相机到小明的距离应变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应变大。9.倒立缩小近10.B11.B【解析】伸直手臂观察投影大屏幕上显示出的字母“F”,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里的“倒立”,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所以B正确。12.A13.D14.A15.B【解析】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可知2f>15cm>f,即15cm>f>7.5cm。蜡烛距凸透镜40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一定成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物距可能大于二倍焦距,也可能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可能成缩小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蜡烛距凸透镜18cm时,物距可能大于二倍焦距,也可能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蜡烛距凸透镜6cm时,物距一定小于一倍焦距,一定成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16.C【解析】由题图可知,此时u>2f且f<v<2f,因此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17.C【解析】题图甲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戴凸透镜进行矫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图乙中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8.C【解析】由题图知,物距大于2f,像距小于物距,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错误。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所以远视镜
本文标题: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850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