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自学考试分子生物学论述题
1论述题:第三章:核酸1、B-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答:两条链平行,方向相反绕成右手螺旋。○1每一螺周含有10个碱基对,所以两个核苷酸之间的夹角是36°,但是bickerson的12聚体中,两碱基间的夹角可由28°~42°不等。平均含10.4个碱基对分子大小的各参数也随序列不同而有变动。○2在12聚体机构中组成碱基对的两个碱基分布并非同一平面,而是碱基对延长轴旋转一定角度形成像螺旋桨叶片,称螺旋桨扭曲,这种结构可提高碱基堆积力,使DNA结构更稳定。第六章:遗传物质1、论述DNA分子化学稳定性的机制。答:○1DNA分子的核糖-磷酸骨架是极端稳定的,糖中的C—C键可以抵抗在所有条件下的化学攻击,甚至能抵抗高温下强酸的作用。○2DNA的戊糖是2′-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DNA中使用的2′-脱氧核糖,不存在自由—OH,不易被水解。○3DNA是两条链,且DNA分子的一条链与另一条链与另一条链互补。双螺旋性质为碱基抵抗化学攻击提供了保护。○4两条链之间由碱基形成的氢键相结合在一起,A=T、C≡G,不易分开。2、请论述突变产生的途径及其防止和控制的途径。答:突变产生的途径:○1一个碱基的化学变化给于这个碱基新的氢键性质,并且引起在新复制的子代分子中出现一个新的碱基;○2复制错误,由此一个不正确的或一个额外的碱基被意外地插入到子代分子中去。防止和控制突变的途径:防止和控制突变从两种途径完成,第一,DNA分子的无水的疏水核降低了DNA对化学攻击的敏感性。第二,细胞已经进化了几种修复机制,使变化了的或在复制中出现的错误被纠正。第七章:DNA复制1、论述原核生物中的DNA聚合酶并比较其异同。答:区别:原核生物中的DNA聚合酶以大肠杆菌为例,大肠杆菌中共有五种不同的DNA聚合酶,分别是DNA聚合酶I、Ⅱ、Ⅲ、Ⅳ和Ⅴ。共同点:○1他们都需要模板指导,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底物并且需要有3′—OH的引物链存在,聚合反应按5′→3′方向进行。○2都具有3′→5′外切酶活性,在聚合过程中起校正作用。○3都是多亚基酶5′→3′,DNA聚合酶Ⅱ和Ⅲ共用了许多辅助亚基。○4都具有聚合酶活性。都具有聚合功能,都有5′→3′外切核酸链。区别:DNA聚合酶I、Ⅲ都有5′→3′外切酶活性,而DNA聚合酶Ⅱ无5′→3′外切酶活性。○2DNA聚合酶I、Ⅱ、Ⅲ的结构基因不同,分别为PolA、PolB、PolC。○3DNA聚合酶I、Ⅱ、Ⅲ含有不同种类亚基数目不同,分别为1、大于等于7、大于等于10。○.4聚合速度不同,ⅢIⅡ。○5功能不同,DNA聚合酶I、Ⅱ、Ⅲ的功能分别是:切除引物和损伤修复、复制。22、真核生物中的DNA聚合酶特点及其与原核生物中DNA聚合酶的区别。答:真核生物中的DNA聚合酶的特点是:○1所有真核生物中聚合酶的性质基本上同大肠杆菌的聚合酶相似,它的活性有赖于模板,带3′—OH的引物,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它的最合适的底物是带缺口的双链DNA,但是带引物的变性DNA也是很好的底物。○2DNA聚合酶β是一个分子量小(43000U)的聚合酶。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它的活力没有变化,它利用DNaseI处理过的天然DNA作模板,对变性DNA几乎没有活性,这个酶也没有外切酶的活力。○3DNA聚合酶γ是一个大分子酶,在细胞内含量很低,因此不容易纯化。这个酶可以使用带缺口的DNA作底物,但以多聚(A)、寡聚(dT)8—10作为底物,酶活力更高,因此像是一个逆向转录酶。○4DNA聚合酶α可能是真核生物的复制酶,主要根据是聚合酶α的活性随细胞周期而变化。如淋巴细胞中,聚合酶α的活力和DNA合成周期是一致的。而聚合酶β的活力升高要滞后一段时间,在Hela细胞中,聚合酶α从G期开始升高10倍,一旦S期结束,酶活力也降低,而聚合酶β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变化。第九章:转录1、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特点。答:○1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主要区别是对α—鹅膏素的敏感不同。○2原核细胞中除某些启动子需要辅助因子外,RNA聚合酶单独可以起始转录,而真核细胞中RNA聚合酶单独不能起作用,需负责识别启动子元件序列的辅助因子。○3真核生物RNA聚合酶含有3种酶,即I、Ⅱ、Ⅲ,分别利用不同的启动子,而原核生物中有一种RNA聚合酶,分别负责rRNA、mRNA和tRNA合成。2、原核生物RNA转录的大致过程。答:○1核心酶在σ亚基参与下与DNA分子接触,形成非专一复合物,这样的复合物是很不稳定的;○2起始识别:全酶与启动子结合形成封闭的启动子复合物,这时酶与DNA的外部结合,识别部位大约在启动子的—35位处;○3活化:得到开放的启动子复合物,酶在—10区紧密与启动子结合,解开双链后识别有义链。由于该部位富含A、T,故有利于DNA解链;○4形成三元起始复合物:酶移动到起始点,加入第一个核苷三磷酸得到复合物(启动子、全酶、核苷三磷酸),即开始转录。第十章:翻译1、简述原核生物翻译的大致过程。答:○1起始:核糖体亚基和起始tRNA在起始因子及其他因子参与下结合在mRNA编码区5′端,保证起始tRNA识别起始密码子。结果生成起始复合物:核糖体·mRNA·起始tRNA。○2延伸:核糖体与mRNA相对移动,在延伸因子参与下由tRNA携带氨基酸(通过aa-tRNA)进入核糖体。合成由mRNA序列编码的多肽链。○3终止:延伸至mRNA上出现终止密码子,释放因子进入核糖体,使新生肽链及核糖体从mRNA上释放出来。3第十一章: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1、草杆菌spol噬菌体早、中、晚期基因表达的转换机制。答:在枯草杆菌体spol感染期间,产生两种新的δ因子,spol的感染史经过三个阶段的基因表达,则感染噬菌体的早期基因被转录、感染4-5分钟后,早期基因停止转录,而中期基因开始转录,当感染8-12分钟时中期基因的转录被晚期基因的转录所代替。早期基因的转录由宿主的全酶来进行,这些基因的启动区与宿主的基本无区别,它们的启动子都具有被RNA聚合酶α2ββ′σ55识别的固有能力。第十四章:真核基因组及其基因表达调控1、试述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及其系列的类型。答: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1基因组大,具有多个复制起点;○2一个基因组包括若干个染色体,一般不呈环状;○3整个染色体DNA分子都和蛋白质稳定地结合;○4有大的重复序列;○5功能上密切相关的基因的集中程度不如原核生物,还没有发现像原核生物中那样的操纵子存在。真核生物基因组序列的类型:单拷贝序列、少量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和高度重复序列。2、叙述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步骤。答:○1DNA和染色体水平上的调控:基因的拷贝数的扩增或丢失和基因重排,DNA修饰,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染色体结构(包括染色质、异染色质、核小体)都可影响基因表达;○2转录水平上:转录起始的调控和延伸的弱化对mRNA前体的水平都会产生影响;○3转录后RNA加工过程和运送中的调控:原核DNA被转录时,蛋白质合成也随着转录起始而进行,即边转录边翻译,而真核基因转录出mRNA前体,要经过加工才能成熟为mRNA,包括切割、拼接、编辑、5′和3′末端修饰等,成熟的mRNA在运出细胞核;○4翻译水平上的调控;○5翻译后的调控:翻译后产生的蛋白质常常需要修饰和加工如磷酸化、糖基化、切除信号肽及构象形成等,才能成为有活性的蛋白质,可以利用这个过程有选择地激活或灭活某些蛋白质;○6mRNA降解的调控:控制mRNA的寿命就能控制一定数目的mRNA分子产生蛋白质的数量,这种控制是有mRNA3′端的序列决定的。第十七章:重组DNA与遗传工程1、隆载体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写出其分类原则和按功能的分类。答:克隆载体应具备的条件:○1能自主复制,即使经外源DNA插入后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扩增和传代,并由此使我们容易获得大量的载体或重组的DNA分子。○2载体应具备可供选择的遗传标记;○3载体分子的合适位置上必须有供外源DNA插入的位点,即克隆位点。○4载体本身应尽量小,不含或尽量少含多余的DNA部分,这样可以容纳较大的外源DNA;○5载体的特征应是充分掌握的,包括基因和酶切点的准确位置。分类原则:根据用途、宿主范围和所包含的非染色体因子的类型不同,可以把载体进行分类。4按功能分:克隆载体、表达载体、转移载体、探针载体。克隆载体用于克隆和扩增某一DNA序列;表达载体主要用于高效表达某一基因,以便大量获得这一基因的产物。转移载体可用来把基因向动物、植物及大型病毒上转移;探针载体则是用来检查和确定一些调节的序列,并比较各种不同结构的调控序列功能的强度。
本文标题:自学考试分子生物学论述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891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