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传播力”文献综述目录一、数据归纳....................................................-1-(一)按照期刊分布归纳整理..................................-1-(二)按照时间分布归纳整理..................................-2-(三)相关著述..............................................-2-(四)硕士论文..............................................-3-(五)博士论文..............................................-3-二、“传播力”的概述.............................................-3-(一)“传播力”的缘起.......................................-3-(二)“传播力”的定义.......................................-4-三、传播力的不同理论延伸........................................-6-(一)国际传播力............................................-6-(二)对外传播力............................................-9-(三)文化传播力...........................................-11-四、有关“传播力”的业务研究综述...............................-12-(一)报纸及报业集团的传播力...............................-12-(二)网络传播力...........................................-13-(三)电视传播力...........................................-14-(四)广播传播力...........................................-15-(五)微博传播力...........................................-15-(六)政治传播力...........................................-16-(七)自媒体传播力.........................................-16-(八)组织传播力...........................................-16-(九)角色传播力...........................................-17-(十)政府传播力...........................................-18-五、传播力与传播影响力.........................................-18-六、总结.......................................................-19--1-一、数据归纳(一)按照期刊分布归纳整理在知网数据库搜索发现,以“传播力”为主题词,学科类别“新闻与传媒”,按相关度排列,共715条,为方便文献的整理,同时也为了使文献的研究比较有权威性,我们选取的是新闻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总数为110篇。刊物名称数量现代传播4中国广播电视学刊4新闻与写作1新闻爱好者8当代传播3新闻界1新闻知识11中国记者14新闻战线13东南传播8国际新闻界1新闻实践5新闻记者4新闻前哨5其他28篇目的刊物分布4418311114138154528现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与写作新闻爱好者当代传播新闻界新闻知识中国记者新闻战线东南传播国际新闻界新闻实践新闻记者新闻前哨其他其中,其他刊物包括:传媒、今传媒、对外传播、中国广播、新闻传播、青年记者、青-2-年作家、现代视听、中国出版、声屏世界、中国地市报人等新闻传播学相关的学术期刊。如图所示,在《中国记者》、《新闻知识》、《新闻战线》上发表的论文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这些均为是新闻学的权威期刊。(二)按照时间分布归纳整理:年份数量2006220076200813200919201032201138如图所示,有关“传播力”的文献数量逐年递增,特别是到2010年和2011年,数量上有了显著的突破,可见媒体的“传播力”得到了学界的关注,有关的文献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三)相关著述1、郭明全:《传播力》,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内容概述:当今中国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无疑是整个经济舞台上的主角。由此,媒体的聚光灯就会更多地照向企业,就会把视角伸向企业的各个角落,同时,由于媒体自身的商业属性,媒体与企业的依存度加大。这对企业而言,是喜是悲?是利是弊?企业该如何……2、黄家雄:《新闻评论传播力研究》,武汉市: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内容概述:本书包括“关注力:受众满足的欲望实现”、“信息力:受众认知心理的颤动”、“论辨力:思想交锋中的机智表达”、“逻辑力:信息组合的心灵直达”、“品味力:信息传播的心理直击”、“增值力:内容为王的反叛”、“启蒙力:新思想文化建构的担当”、“示范力:打造传播力的案例分析”等内容。数量2613193238123456数量-3-3、张祖健:《品牌传播力品牌信息化的报纸传播》,上海市: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1月版。内容概述:本书研究品牌信息在中国(大陆)报业的基本传播格式。包括品牌信息中的品牌新闻,各类报种报道品牌新闻的传播态度,中国品牌的信息化程度,以及报业在中国品牌信息化中的地位与贡献。(四)硕士论文1、王莹:《城市形象传播力研究:以武汉市为例》,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11月。文章对城市形象传播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构建城市形象传播力的意义。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城市形象传播力的策划,分析了武汉城市的形象现状、传播资源,以及武汉城市形象传播力的构建。2、林堃:《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基于武汉市的实证调查》,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6月。文章阐述了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存在现状,分析了意见领袖的形成机制和作用机制,文章指出意见领袖是影响受众生活方式的重要变量。3、汪晓东:《主导权·话语权·传播力——人民日报第四次扩版研究》,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4月。文章从主导权、话语权、传播力这三个角度分析了《人民日报》扩版的深层原因,研究了扩版的成效及不足。《人民日报》的扩版对以党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提出了新的历史性课题:对外要求提高国际传播力,赢得国际话语权;对内要求增强舆论引导能力,掌握舆论主导权。(五)博士论文1、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7月。文章从两个角度论述了媒体的国际竞争力,即媒体国际传播力和媒体国际影响力。作者分析了两大路径从根本上提上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一是大力发展综合国力,强化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二是实施国际传播新战略,打造中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二、“传播力”的概述(一)“传播力”的缘起1、“传播力”这一概念是复旦大学朱春阳教授提出的。在他的定义中,传播力被定义为传媒实现社会价值共享的能力。而作为实现社会价值共享的能力,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某个社会事件或者广告宣传通过媒体的共享被更多人所知晓并接受的能力,我们将这种通过媒体传播而获得受众认知的能力定义为广义的传播力。而其中受众人数的多寡、知晓的程度、接受的层次则可以成为衡量一家媒体传播力的指标,即通过以上属性来标的传播力的强弱。-4-孟国凤、乌桂生:《论地方广播媒体传播力的实现与拓展》,《中国广播》2009年第7期。2、江苏的郭明全先生写了一本《传播力》的书,反响热烈,于2006年经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其内容主要是指企业如何利用媒体的新闻与广告巧妙传播企业和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形象,进而达到开拓、扩大、最终占有市场的目的。周志懿:《媒体竞争:传播力制胜》,《中国报业》2006年第9期。文献目录:[1]孟国凤、乌桂生:《论地方广播媒体传播力的实现与拓展》,《中国广播》2009年第7期。[2]周志懿:《媒体竞争:传播力制胜》,《中国报业》2006年第9期。(二)“传播力”的定义:在“传播力”的定义中,朱春阳和刘建明教授的定义是比较具有代表性,郭明教授对于“传播力”的定义,关注的是企业在媒体传播中的借势行为。同时,传播力还被引入广告学界,并被赋予新的定义。1、“传播”对应的英文单词是communication,有时也被译为“沟通”,因此,传播学中关于“传播”的意义常常被强调为“共享”。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个体与群体价值共享的过程,传媒作为专业化的社会信息传播工具,其价值自不用说,也在于能够为社会之价值共享贡献多少力量。在我的理解当中,传媒这种实现社会价值共享的能力,可谓之传播力。朱春阳:《传播力:传媒价值竞争回归的原点》,《传媒》。(时间?)2、在国外学者的著述中,对于传播力的解读视角很多,如曼纽尔·卡斯特以新媒体为研究对象关注“传播的效力”;又如戴尔·海默斯从语言学和人际互动的角度将传播力表述为“传播能力”。从媒介研究出发,刘建明认为“影响效果是媒介传播力的主要表征”,他将媒体的传播力界定为“媒介的事例及其搜集信息、报道新闻、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能力,包括媒介的规模、素质,传播的信息量、速度、覆盖率及影响效果”。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3、传播力是“格洛托夫斯基术语”。对于声音的传播力必须加以特别注意,使观众不仅完全听到演员的声音,而且还要被它那立体声一样的声音所打动。演员的声音必须把观众包围起来,声音像是来自各个方向,剧场四壁必须同演员的声音进行对话。演员必须开拓他的嗓音运用法,以便发出观众既不能重复也不能模仿的声音和语调。好的声音传播力所必需的两个条件是:(1)传送声音的气柱必须用力使之流畅地发出,而且不要使它遇到障碍;(2)声音必须由生理上的共鸣器加以扩大,所有的生理共鸣器都是与正确的呼吸法密切相连的。如果演员只用胸部或腹部呼吸,他不能储存足够的空气,于是他必然要使他自己节省空气,逼进喉咙,因而使声音反常,终于引起声音失调。虽然通过总体呼吸法,他可以积聚足够量的空气,但至关重要的是:气柱不可遇到任何障碍。来源:《表演辞典》资料时间:2005年06月第1版。4、传播力是指“媒体通过各种传播方式的组合,将信息扩散所产生尽可能好的传播效果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构成包括传播的信息量、传播速度与准确度、信息的覆盖面以及影响-5-效果。”郭明全:《传播力——企业传媒攻略》,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什么是传播力?郭明全先生在《传播力》一书中所论述的“传播力”,更多关注的是企业在媒体传播中的借势行为。在学界,中国传媒大学的袁方教授曾提出“品质也是传播力”的说法。在广告界,“传播力”更多的是指向与企业品牌推广的整合、营销和传播能力。人们对“传播力”的理解各不相同,“传播力”似乎还是一个尚未被赋予完整意义的新词。笔者认为,传播力是媒体执行力、创新力、公信力、影响力所集合、迸发出来的一种传播能量。“四力”整合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媒体传播力的大小与传播能量的高低。蓝步华:《探寻提升专业频道媒体传播力之道》,《东南传播》2007年第3期。6、传播力就是媒体传播(获取、采集、加工、整理、制作、发布)信息与发表思想观点及产生效果的能力。通俗地讲,就是指媒体通过合理的传播渠道及巧妙的传播方式的组合,将信息发布扩散,产生预期传播效果的能力。它
本文标题:传播力文献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902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