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高校教师资格证复习材料
实用文档文案大全心理学一、填空题或选择题1.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它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2.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3.无意识(即下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4.唯理论法国的笛卡尔,经验论英国哲学家洛克,主张“白板说”德国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称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5.构造主义奠基人冯特,代表人物铁欣纳;内省法,意识元素、意识经验;机能主义美詹姆士,代表人物杜威;心理机能。行为主义美华生,后期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行为。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整体”、“完型”。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无意识。(分辨学派与代表人物)6.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和罗杰斯:以人为本,反对行为主义。7.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8.《教育心理学》1903年的桑代克是奠基人中国最早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是廖世承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1963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9.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口头、书面);4.个案法。10.社会按照各类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要求每个社会成员,这被称之为角色期望。11.教师角色的影响与作用:1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2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3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4教师的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影响。(有声的言教,无声的身教)。12.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师生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与反馈在心理学上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赏识教育)。13.效能感指认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能否成功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14.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社会风气、为教师发展所提供的条件、人际关系等,内部因素包括价值观和自我概念。15.教学反思有三种:对活动的反思、活动中反思、活动反思。16.教学反思的成分:认知成分、批判成分、教师的陈述17.教学监控能力的特征:1.能动性2.普遍性3.有效性。18.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19.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认知结构就是编码系统。含的三个过程:1新知识的获得2知识的转化3评价。20.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21.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先行组织者”就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22.动机有三种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强化功能。23.学习需要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实用文档文案大全24.学习期待是指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25.学习动机的种类: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1)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或者是正确的与错误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联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联的,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26.学习动机理论有:强化动机理论(由行为主义学派提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实现理论、(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给出案例判断理论依据)27.学习迁移的分类(例子判断题):正迁移和负迁移、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28.经验整合说:经验整合的实质就是要构建一种一体化、网络化的心理结构。整合是一个过程,是通过同化、顺应和重组三种基本途径来实现的。29.就直观的对象而言,可以把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30.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的一般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思维过程就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过程)31.记忆的类型:1形象记忆2情景记忆3语义记忆4情绪记忆5运动记忆。32.瞬时记忆:存储时间大约为0.25—2秒。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组块化编码)。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生,容量没有限度。33.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规律: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遗忘曲线)。34.记忆遗忘的理论解释:1衰退说、2干扰说、3同化说、4动机说。(案例分辨选择理论)35.安德森把个体的知识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36.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程序性知识。37.元认知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包括两个基本成分: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38.学习策略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39.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40.问题的成分:给定、目标、障碍。41.杜威的问题解决模型包括5个步骤:①失调②诊断③假设④推断⑤验证。42.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1发现问题2明确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43.创造性指个体产生独特性产品的能力或特性。44.发散性思维有三种基本特征: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和独特性。45.自我意识的结构:从形式上看分为:自我认识(认知)、自我体验(情感)和自我调控(意志)。从内容上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从自我观念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个体想像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和理想自我。46.态度的结构:1态度的认知成分2态度的情感成分3态度的行为成分。47.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行为。48.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49.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50.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与条件:遵从(从众和服众)、认同、内化。(区别选择)51.态度与品德改变的一般过程与条件:1醒悟阶段2转变阶段3巩固与稳定阶段52.社会助长,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实用文档文案大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最终会变为社会干扰。社会惰化,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53.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的特征:1对与异性交往的渴望2性心理的动荡性和压抑性3性心理的差异。54.教学媒体指教学过程中应以运载信息、传递经验的物质手段和工具。简答题1.教师的多重角色: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3榜样和模范公民;4学生灵魂的塑造者;5教育科学研究人员。2.教学反思的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和行动研究。3.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趋势:1.从他控到自控2.从不自觉经自觉到达自动化3.敏感性逐渐增强4.迁移性逐渐提高。迁移性的增强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4.教师威信的维护和提高:1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3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5.师爱的心理功能:1激励功能2感化功能3调节功能4榜样功能。6.师爱的表现形式:1关怀和爱护学生2尊重和信任学生3同情和理解学生4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7.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2学习动机的间接性3学习动机的社会性4学习动机的职业化。8.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1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3认知技能与策略4定时的作用。9.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思维也在显著发展;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元认知即对认知活动的认知。)10.提高教材直观与知识感知效果的条件:1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2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11.提高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成效的条件: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3科学地进行比较。12.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逻辑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2各种记忆品质(敏捷性、持久性、精确性、准备性)得到全面发展;3掌握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13.合理复习,防止遗忘(根据遗忘规律,如何科学的组织学生复习?)1复习时机要得当。2复习的方法要合理。3复习次数要适宜。14.认知策略:1.注意策略2.编码与组织策略3.精细加工策略4.复述策略5.认知策略的教学原则。15.心智技能的分阶段形成:1原型定向2原型操作3原型内化。16.瓦拉斯的创造性解决问题模型。又称“创造性思维四阶段论”,四个阶段为:①准备期②孕育期③明朗期④验证期。17.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1有关的知识经验2定势与功能固着3问题情境4酝酿效应5原型启发6情绪和动机状态18.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①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②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但仍有片面性③自我概念的变化。19.班集体凝聚力的培养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学生干部作用。20.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较为愿望的迫切性(2)交往内容的丰富性(3)交往系统的开放性(4)交往观念的自主性。21.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①避免争论②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③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④学会批评。2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2能够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3实用文档文案大全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4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5合理的行为,行为方式与年龄特征和社会角色相一致6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23.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的调适:1以讲座等形式教育学生科学地掌握性知识2通过心理卫生课,让学生学会合理地控制宣泄性能量3教育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正常的两性交往4教育学生正确处理恋爱挫折.简答题或论述题1.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一、学习内容上的特点: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2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二、学习方法上的特点: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2.建构主义学习论的基本观点:1知识观2学习观3学生观.(看书)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已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有效促进学习迁移?(谈谈如何有效促进学习迁移)1合理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教学工作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确立系统、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前提。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根据学习迁移规律的要求,应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方
本文标题:高校教师资格证复习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930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