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基础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机考版..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答案)1.单项选择题(1)在生理pH条件下,下列哪个氨基酸带正电荷?(D)A.丙氨酸B.酪氨酸C.色氨酸D.赖氨酸E.异亮氨酸(2)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是非必需氨基酸?(B)A.亮氨酸B.酪氨酸C.赖氨酸D.蛋氨酸E.苏氨酸(3)下列关于蛋白质α螺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A.分子内氢键使它稳定B.减少R团基间的相互作用可使它稳定C.疏水键使它稳定D.脯氨酸残基的存在可中断α螺旋E.它是一些蛋白质的二级结构(4)蛋白质含氮量平均约为(D)A.20%B.5%C.8%D.16%E.23%(5)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酸酸中除哪一种外,其α碳原子均为不对称碳原子?(D)A.丙氨酸B.异亮氨酸C.脯氨酸D.甘氨酸E.组氨酸(6)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E)A.盐键B.疏水键C.氢键D.二硫键E.肽键(7)维系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的化学键是(D)A.肽键B.离子键C.二硫键D.氢键E.疏水键(8)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稳定的最重要的键或作用力是(E)A.二硫键B.盐键C.氢键D.范德瓦力E.疏水键(9)含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C)A.色氨酸B.酪氨酸C.谷氨酸D.赖氨酸E.苏氨酸(10)蛋白质变性是由于(C)A.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B.蛋白质亚基的解聚C.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D.辅基的脱落E.蛋白质水解(11)变性蛋白质的特点是(E)A.不易被胃蛋白酶水解B.粘度下降C.溶解度增加D.颜色反应减弱E.丧失原有的生物活性(12)处于等电点的蛋白质(A)A.分子表面净电荷为零B.分子最不稳定,易变性C.分子不易沉淀D.易聚合成多聚体E.易被蛋白酶水解(13)有一血清蛋白(pI=4.9)和血红蛋白(pI=6.8)的混合物,在哪种pH条件下电泳,分离效果最好?(C)A.pH8.6B.pH6.5C.pH5.9D.pH4.9E.pH3.5(14)有一混合蛋白质溶液,各种蛋白质的pI分别为4.6,5.0,5.3,6.7,7.3,电泳时欲使其中四种泳向正极,缓冲液的pH应是多少?(D)A.4.0B.5.0C.6.0D.7.0E.8.0(15)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C)A.溶液pH值大于pIB.溶液pH值小于pIC.溶液pH值等于pID.溶液pH值等于7.4E.在水溶液中(16)血清白蛋白(pI为4.7)在下列哪种pH值溶液中带正电荷?(A)A.pH4.0B.pH5.0C.pH6.0D.pH7.0E.pH8.0(17)蛋白质变性不包括:(B)A.氢键断裂B.肽键断裂C.疏水键断裂D.盐键断裂E.二硫键断裂(18)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氨基酸?(E)A.半胱氨酸B.蛋氨酸C.胱氨酸D.丝氨酸E.瓜氨酸2.是非判断题(X)1.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都产生蓝紫色化合物。(√)2.因为羧基碳和亚氨基氮之间的部分双键性质,所以肽键不能自由旋转。(X)3.所有的蛋白质都有酶活性。(X)4.所有氨基酸都具有旋光性。(X)5.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都是必需氨基酸。(X)6.蛋白质的变性是蛋白质立体结构的破坏,因此涉及肽键的断裂。(√)7.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但并不都具有四级结构。(√)8.并非所有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α-碳原子上都有一个自由羧基和一个自由氨基。(√)9.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它的酸碱性质主要取决于肽链上可解离的R基团。(√)10.盐析法可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引起变性,所以盐析法常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制备。(X)11.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就是它的三级结构。(X)12.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它的每个亚基单独存在时仍能保存蛋白质原有的生物活性。(X)13.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是由于中和了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荷及破坏了外层的水膜所引起的。(X)14.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最重要的作用力是氢键。第二章核酸的化学(答案)1.单项选择题(1)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C)A.核苷B.磷酸戊糖C.核苷酸D.多核苷酸E.脱氧核苷(2)下列哪一种碱基存在于RNA不存在于DNA中(D)A.CB.GC.AD.UE.T(3)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D)A.碱基不同,核糖相同B.碱基不同,核糖不同C.碱基相同,核糖不同D.核糖不同,部分碱基不同E.完全不同(4)稀有碱基在哪类核酸中多见(C)A.rRNAB.mRNAC.tRNAD.核仁DNAE.线粒体DNA(5)RNA的核苷酸之间由哪种键相连接(D)A.磷酸酯键B.疏水键C.糖苷键D.磷酸二酯键E.氢键(6)决定tRNA携带氨基酸特异性的关键部位是(E)A.-CCA末端B.TψC环C.DHu环D.附加叉E.反密码环(7)绝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5′-末端有(B)A.PolyAB.帽子结构C.起始密码D.终止密码E.Pribnow盒(8)DNA的二级结构是(E)A.α-螺旋B.β-转角C.β-折叠D.超螺旋结构E.双螺旋结构(9)DNA的超螺旋结构是(B)A.二级结构的一种形式B.三级结构C.一级结构D.四级结构E.无定型结构(10)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来自(C)A.核糖B.脱氧核糖C.嘌呤嘧啶碱基D.磷酸二酯键E.磷酸核糖(11)tRNA氨基酸臂的特点是(B)A.5′-末端有羟基B.3′-末端有CCA-OH结构C.3′-末端有磷酸D.由九个碱基对组成E.富含腺嘌呤(12)有一DNA双链,已知其中一股单链A=30%,G=24%,其互补链的碱基组成应为(D)AGCTA.302446B.243046C.463024D.462430E.20262430(13)DNA的Tm值(B)A.只与DNA链的长短有直接关系B.与G-C碱基对含量成正比C.与A-T碱基对含量成正比D.与碱基组成无关E.所有真核生物Tm值都一样(14)下列是几种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比例,哪一种DNA的Tm值最高?(A)A.A+T=15%B.G+C=25%C.G+C=40%D.A+T=80%E.G+C=35%(15)真核生物的mRNA(C)A.在胞质内合成和发挥其功能B.帽子结构是一系列的腺苷酸C.有帽子结构和多聚A的尾巴D.mRNA因能携带遗传信息,所以可以长期存在E.mRNA的前身是rRNA(16)下列关于核酸分子杂交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A.不同来源的两条单链DNA,只要他们有大致相同的互补碱基顺序,它们就可以结合形成新的杂交DNA双螺旋B.DNA单链也可与相同或几乎相同的互补碱基RNA链杂交形成双螺旋C.RNA链可与其编码的多肽链结合形成杂交分子D.杂交技术可用于核酸结构与功能的研究E.杂交技术可用于基因工程的研究(17)在DNA的双螺旋模型中(C)A.两条多核苷酸链完全相同B.一条链是左手螺旋,另一条是右手螺旋C.A+G/C+T的比值为1D.A+T/G+C的比值为1E.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共价键结合(18)关于DNA热变性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A.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B.在260nm处光吸收增加C.二条链之间氢键断裂D.DNA粘度下降E.浮力密度升高(19)DNA携带生物遗传信息这一事实意味着(C)A.不论哪一物种碱基组成均应相同B.病毒的侵染是靠蛋白质转移至宿主细胞来实现的C.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DNA,其碱基组成相同D.DNA碱基组成随机体年龄及营养状况而改变E.DNA以小环状结构存在(20)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种效应(B)A.减色效应B.增色效应C.失去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D.最大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E.溶液粘度增加(21)核酸分子中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B)A.核苷B.碱基序列C.磷酸戊糖D.磷酸二酯键E.戊糖磷酸骨架(22)关于tRNA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A.tRNA二级结构呈三叶单形B.tRNA分子中含有稀有碱基C.tRNA的二级结构有二氢尿嘧啶环D.反密码环是有CCA三个碱基组成反密码子E.tRNA分子中有一个额外环(23)下列关于双链DNA碱基含量关系,哪个是错误的(C)A.A=TG=CB.A+G=C+TC.A+T=G+CD.A+C=G+TE.[A]/[T]=[G]/[C](24)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15%,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D)A.15%B.30%C.40%D.35%E.7%2.是非判断题(X)1.DNA是生物遗传物质,RNA则不是。(X)2.脱氧核糖核苷中的糖环3’位没有羟基。(√)3.核酸中的修饰成分(也叫稀有成分)大部分是在tRNA中发现的。(X)4.DNA的Tm值和AT含量有关,AT含量高则Tm高。(X)5.真核生物mRNA的5`端有一个多聚A的结构。(√)6.B-DNA代表细胞内DNA的基本构象,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呈现A型、Z型和三股螺旋的局部构象。(X)7.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都是蛋白质。第三章酶学(答案)1.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酶的概念哪一项是正确的?(E)A.所有的蛋白质都有酶活性B.其底物都是有机化合物C.其催化活性都需要特异的辅助因子D.对底物都有绝对专一性E.以上都不是(2)酶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是由于哪一种效应?(C)A.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降低底物的能量水平E.提高产物的能量水平(3)全酶是指什么?(C)A.酶的辅助因子以外的部分B.酶的无活性前体C.一种需要辅助因子的酶,并已具备各种成分D.一种酶-抑制剂复合物E.专指调节酶(4)下列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C.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内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E.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5)下列引起酶原激活方式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E)A.氢键断裂,酶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引起的B.酶蛋白与辅酶结合而实现的C.是由低活性的酶形式转变成高活性的酶形式D.酶蛋白被修饰E.部分肽键断裂,酶分子空间构象改变引起的(6)下列关于同工酶概念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B)A.是结构相同而存在部位不同的一组酶B.是催化相同化学反应而酶的一级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的一组酶C.是催化的反应及性质都相似而分布不同的一组酶D.是催化相同反应的所有酶E.以上都不是(7)乳酸脱氢酶是由两种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共形成几种同工酶?(D)A.2种B.3种C.4种D.5种E.6种(8)Km值是指(A)A.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B.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浓度C.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温度D.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抑制剂浓度E.以上都不是(9)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具有下述哪项特征(E)A.Km降低,Vmax增大B.Km不变,Vmax增大C.Km增大,Vmax增大D.Vmax降低,Km降低E.Km增大,Vmax不变(10)测定血清酶活性常用的方法是(C)A.分离提纯酶蛋白,称取重量计算酶含量B.在最适条件下完成酶促反应所需要的时间C.在规定条件下,测定单位时间内酶促底物减少量或产物生成量D.以280nm的紫外线吸收测酶蛋白含量E.以上方法都常用(11)Km值与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关系是(A)A.Km值越小,亲和力越大B.Km值越大,亲和力越大C.Km值越小,亲和力越小D.Km值大小与亲和力无关E.以上都是错误的(12)底物浓度达到饱和后,再增加底物浓度(D)A.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B.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逐渐失活C.再增加酶浓度反应速度不再加快D.酶的结合部位全部被底物占据,反应速度不再增加E.形成酶一底物复合物增加(13)酶的Km值大小与(B)A.酶浓度有关B.酶性质有关C.酶作用温度有关D.酶作用时间有关E.以上均有关(14)对可逆性抑制剂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C)A.使酶变性失活的抑制剂B.抑制剂与酶是共价键结合C.抑制剂与酶是非共价键结合D.可逆性抑制剂即指竞争性抑制剂E.抑制剂与酶结合后用透析等物理方法不能解除抑制(15)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效应是(B)A.Vmax降低,Km不变B.Vmax不变,Km增加C.Vmax降低,Km降低D.Vmax不变,Km降低E.Vmax降低,Km增加(16)下列对酶活性测定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E
本文标题:基础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机考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22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