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标准化与评估工作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何健民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卫生管理科科长/主任医师广东省职业卫生专家委员会委员本节内容一、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一、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㈠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是ILO/WHO的规定,是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基本人权保障.⒈ILO规定:在职业活动中所罹患疾病为赔偿性疾病,雇主必须承担赔偿责任;⒉WHO1987年提出全球倡议:要让劳动者获得有尊严有体面的劳动,重点在于雇主要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条件;⒊欧美等发达国家巳实现国家立法规管:⑴工厂要承担责任承担后果保障工人的权益得以普遍落实;⑵将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的投入列为成本之一已成为社会共识和雇主自觉守法行为一、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⒋WTO国际贸易的要求世界各国均需希望能在相同成本下参与竞争,发达国家特别在意第三世界国家使用廉价的童工,恶势的生产环境,间隔的厂房下生产的低成本产品,从而使竞争不平等。⒌同时是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需要,职业安全卫生最终主要是解决人权的问题。一、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㈡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是中国法律赋予企业的义务和责任⒈国内职业安全卫生现状到2010年全国5千多万个厂矿存在不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有近2亿人以上。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㈠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的意义⒈严峻的职业病形势要求高水平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⒉《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企业要抓好职业卫生管理。•⒊是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⒋我国已获准参加了一系列的职业卫生国际公约,企业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建立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㈡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内容•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主要内容:•⒈明确的职业卫生管理方针和目标•⑴遵守相关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及其签署的关于职业卫生内容的自愿计划、集体协议和其他要求;•⑵防止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工伤、疾病和事件,保护全体员工的安全和健康;•⑶确保与员工及其代表进行协商,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职业卫生管理所有要素的活动;•⑷持续改进职业卫生管理体系;•⑸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应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保持一致。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2.建立有效的管理机构•3.完善的规章制度•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配套的规章制度•(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职业病报告制度,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个体防护用品领用制度、防护设施维修制度、职业卫生培训制度等)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4,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措施•⑴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⑵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⑶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⑷、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⑸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⑹、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⑺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⑻、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⑼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⑽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⑾、其他相关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5.严格的评估体系•6.持续改进措施图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图方针组织计划与实施改进措施评价持续改进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㈢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理念1.职业卫生风险的概念职业卫生风险是指由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职业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它是一种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职业卫生风险管理是应用风险学理论和风险控制技术,实现预防职业病目标的一种科学方法,其过程是对职业危害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和控制,以及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⒉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图3职业卫生风险评估过程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风险评估方法和特点:•1.MES法:应用职业危害控制措施的状态(M)、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S)三个因素的量值积与职业卫生管理质量(Q)对风险进行综合判断。•2.模糊数学法:有模糊评判法和模糊隶属函数法,该方法由职业卫生风险评估的隐含规则通过模糊隶属函数的推导而来,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干扰,更具科学性。•3.数据挖掘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是分别基于聚类分析算法和模糊神经网络构造利用历史数据进行训练而实现风险预测的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模型,模型的输入需要应用聚类、层次分析、模糊Delphi等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模型的应用需要借助计算机程序。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3.职业卫生风险管理•定义:对降低职业病危害事故风险的措施进行分析、选择、执行及评价的过程。•步骤:•①措施的检查,包括对已有职业病危害事故风险管理措施的效能、可行性、耗资、对文化和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分析;•②决策,即最佳的降低职业病危害事故风险措施的选择;•③降低职业病危害事故风险措施的执行;•④对降低职业病危害事故风险措施执行结果的评价。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25-2010)2010年10月正式实施规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职业健康管理)通用要求、分级分类管理方法、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以及职业卫生评估要求等技术要求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内容包括:•一、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通用要求•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三、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评估•四、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评估表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一、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通用要求㈠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14项)—制定本单位职业卫生方针;—设置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明确相关组织的职能;—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设置岗位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确保职业病防治管理必要的经费投入;—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㈡前期预防(4项)-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和卫生审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卫生验收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㈢材料和设备管理(9项)-应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不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架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企业使用的主导原材料供应商应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要求;-对所采用的技术、工艺和材科不隐瞒其危害;-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应有中文说明书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使用、生产、经营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应有中文说明书;-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材料的,应有中文说明书;-不应将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嫁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不具备防护条件的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有毒物品的包装应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㈣工作场所管理(14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生产布局合理;-有害和无害作业分开;-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冲洗设备;-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应急撤离通道;-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必要的泄险区;-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源储存场所设置警示标识;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核设施、辐照装蓝、放射治疗、工业探伤等使用强辐射源的工作场所设置安全连锁和超剂量报警装置;-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警示标识的设置;-高毒作业场所应设置车间淋浴间;-高毒作业场所应设置更衣室;-高毒作业场所应设置有毒物品存放专用间;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㈤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4项)-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评价并提出整改措施;-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检测、评价结果定期向所在地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㈥履行告知(8项)-在醒目位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应载明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签订劳动合同应载明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在醒目位置公布操作规程;-在醒目位置公布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结果告知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告知;-职业病或职业禁忌证告知;-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进行工伤、工伤申报和工伤保险待遇告知。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㈦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9项)-职业病防护设施配备齐全;-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台账;-制定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计划并组织实施;-按标准配备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建立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登记制度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及时维护并定期检测职业病防护设施;-及时维护并定期检测应急救援设施;-及时维护并定期检测职业病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㈧职业健康监护(15项)-按规定组织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按规定组织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按规定组织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禁止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调离并妥善安置有职业健康损害的劳动者;-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建立符合要求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管;-如实、无偿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其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禁止使用童工;-给予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适当岗位津贴;-对接触有慢性毒性化学品的劳动者开展医学随访;-离退休人员定期健康监护;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㈨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3项)-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本文标题: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标准化与评估工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81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