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场规划方案
1甘河农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场规划(2007——2010)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呼伦贝尔市委、政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甘河农场的实际,在认真调查研讨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城镇繁荣、场风文明、队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和“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全面推进”的思路,以城镇、新队区建设为重点,以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为支撑,以培育新型职工和文明创建为手段,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职工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着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活动。二、现状分析(一)地理位置甘河农场位于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东部,地跨东经124°18′—54′,北纬49°9′—22′,东邻巴彦乡,南与腾克镇接壤,西与卧罗乡毗邻,北搭奎勒河镇。(二)农场区划甘河农场下辖24个农牧业生产单位,职工2234名,总人口1.25万人,全场总耕地面积32.6万亩,可利用草场7万亩,由汉族、蒙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10个民族构成,多民族类聚居的以农业生产为主农牧并举的农场。(三)自然条件状况1、气候条件甘河农场属寒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冬季寒长,夏季热短,2年平均所温0—0.3℃,降水量460—5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2270小时,年≥10℃,积温1900—2100℃,无霜期105—120天。2、地质状况甘河农场地处大兴安岭东南麓侵蚀丘陵台地与松嫩冲积平原的延伸过渡地带,每拔高度220—451米之间,场区遍布丘陵漫岗,坡长而缓,土壤类型为黑土、草甸土、沼泽土、暗棕壤土,土质肥沃。(三)资源状况除土地资源外,地下有萤石、陶土、珍珠岩、煤炭等可供开采,山上有木耳、猴头、蘑菇、榛子、蕨菜、金针菜等可供采摘,山野中盛产黄芪、贝母、党参、次五加、柴胡等百余种药材可开发利用。(四)社会经济状况甘河农场建场四十年来,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十五”期间,基础设施和农牧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场部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通讯、电力、电视广播设施完善;交通便捷;二级医疗保健网点覆盖率100%,初级卫生保健达标率100%;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大病保险等社会保障建立;农牧业新技术推广体系、动物检疫防疫体系、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最高年份年生产粮食1亿斤,工农业产值1.5亿元,非国有经济产值5000万元,职工收入快速增长,农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三、规划原则1、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充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把获取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又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2、坚持资源永续利用原则。要把建设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构筑生态家园,以确保生态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3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既要体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又要突出前瞻性和先进性。4、坚持循环渐进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场,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按照每个阶段不同的目标要求确定近、远期的实施目标分解落实。遵循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四、规划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场经济产业化、农场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职工教育组织化、稳定机制长效化、场务队务管理民主化、场风民俗文明化为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发动,大力推进,到2010年,生产总值翻一番,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逐步把甘河农场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场,人居环境优美的绿色家园,职工、农场共同富裕,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物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场。五、2007——2010年建设规划(一)场部小城镇与队区建设规划场部小城镇建设与生产队队区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为前提,统一功能布局、住宅分布、道路系统、绿化系统,基础设施的规划,形成整体,营造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人居环境。1、小城镇建设规划场部小城镇建设以呼伦贝尔市批准的甘河农场小城镇建设规划为依据逐步推进。“十一五”期间主要完成文化广场建设,三横十纵街道硬化建设,城镇绿化建设,旧房改造建设。“十一五”期末小城镇建设已具规模,建成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功能齐全、人口集聚、产业多元化的农垦小城镇,带动农场经济发展。2、队区建设规划4(1)撤队并队,建设中心队区将现有的24个独立生产队区撤并为12个队区,建设12个中心队区。(2)队区住宅规划①对砖混结构、质量好,与队区环境、与整体规划无冲突的,采取保留措施,维持现状。②对建筑质量尚好,但建筑风貌与外观与环境规划不协调或平面布局不适应的,对其进行整治与改造。③低矮草土房及质量较差建筑,或对队区风貌有较大负面影响、建筑质量差的建筑,采取拆除措施。④新建住宅按规划标准经批准建设。⑤“十一五”期末,住宅全部实现砖瓦化,人均达到20平方米。(3)队区街道规划①队区街道充分尊重原有脉络,同时满足队区内的通达性、安全性和消防等要求。根据队区人口,居民住户进行规划,原则上每个队区规划为东西走向三条大街,南北走向小街数条,街道布局为棋盘式格局。②东西向大街宽24米(包括排水沟、绿化带、人行道),南北向小街宽10米。③十五期间每个队区,采用水泥路面硬化东西向中心街道一条,栽上绿化树带,并装架上高立柱单排路灯。其他街道成型,路面辅沙石。④街道两侧修建排水沟,宽60厘米,沟深60厘米,石混结构,上盖水泥盖板。(4)环卫设施规划①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没有深井、自来水的队区,打机电井,安装自来水设施,让居民吃上洁净的自来水。5②积极引导居民改建新型卫生厕所,同时,加快建设公共厕所,每个队区建3—4个公厕。③队区外规划畜牧养殖区,实现人的居住区与畜区分离。④每个居民住户设垃圾箱,生活垃圾定期清理,送往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⑤设立专人环卫保洁人员,负责街道清扫,绿化维护,队容队貌的整洁工作。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形成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共识和行动。(5)绿化规划①选择适应本地的树种,银中杨、垂柳为绿化树种。②队区所有街道设计两侧栽植一条绿化树带。③居民庭院绿化美化尊重个人意愿,选择树种、花种。(二)经济发展规划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状大特色优势产业,以产业化经营为主攻方向,遵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加强农场优质农畜产品基地建设。(1)实施国家振兴大豆产业计划项目,建设20万亩绿色“双高”大豆生产基地。(2)实施国家优质粮食生产项目建设1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3)建设以场部地区为主的特色养殖基地。(4)建设以场部特色养殖小区为中心的獭兔养殖加工龙头基地和在111国道沿线建设2万亩蔬菜种植基地。(5)建设以周边生产队为主的20万只肉羊养殖基地。2、实施节水灌溉项目,加大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3、以农畜优质产品基地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农业产业经营进程。64、在已建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三)基础设施规划1、道路交通规划十一五期间,实施场区公路改造工程建设,改造场部至各生产队间公路,提高公路等级达到二级沙石路面标准。2007年改造场部至西部、20队至16队、17队公路,2008年改造场部至北部生产队公路,2009年—2010年改造场部至南部生产队公路。2、改水规划十一五期间继续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解决农场人畜饮水安全。对未用上安全饮用水,自来水的生产队做出统筹安排,分步实施。3、电力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对未经农网改造的生产队用电线路进行改造,提高供电质量,确保用电安全。(四)社会事业规划1、职工培训。十一五期间把职工培训作为培养新型职工的重大举措,全方位开展冬季科普活动和实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达到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的目标。2、医疗卫生。十一五期间,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生产队卫生室、计生服务室的建设标准和农场职工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健全场、队两级医疗卫生网络,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3、文化基础设施。十一五期间,所属生产队全部开通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生产队建成多功能活动室、图书室、蓝球场等文化体育设施。(五)社会保障规划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到100%,逐步推行职工家属养老保险制度。72、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达到90%以上,大病保险率达到50%以上。3、职工工伤保险覆盖率达到100%。4、职工及家属转入城镇户口率达到100%。(六)制度及管理规划1、修订队务各项规章制度和队规民约,制作高标准、观赏性强的制度牌并上墙悬挂,统一制作小巧精致的《队规民约》镜匾发到各家各户。2、建立健全完善民主议事会、民主管理小组,队务公开监督小组,环境卫生管理小组,治安防控小组,民事调解小组,以及计划生育协会,移风易俗理事会等群众性组织,规范村务和社会事务管理机制。3、加强对职工群众的思想教育,健全以集中培训,分批轮训,分户施训为主,利用宣传栏,电视宣传为辅的宣传思想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宣传教育的良好舆论环境。4、广泛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一树”活动,开展创建文明户、文明队、文明单位活动,开展创建和谐家庭、和谐队、和谐单位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节俭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六、规划实施的建议与措施1、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按照群众为主,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原则,多层次,全方位推进甘河农场的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2、农场成立新农场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场工作的领导。3、加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场的宣传力度,动员职工群众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新农场建设。84、上级政府应把新农场建设纳入地方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给予一样的扶持政策,支持农场抓好规划的实施。
本文标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场规划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97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