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些反思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些反思语文老师出了一道题:雪化了是()。正确答案是:(水)。有的学生答成是:(春天)。多么富有诗意的想象,但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不给分。)'y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教师的教育方式过于死板?还是我们的教育理念需要更新?在过去的语文教育中,孩子们创造性没有得到保护,个性被课堂压抑,脱离了他们全面发展的需要。反思我们多年来的小学语文教育,很多方向上存在着偏差。9一、语文需要根植中华文化{?]我们的语文课过去老在阅读和作文上兜圈子,这不能说“错”,但不全面。语文还担负着传播和传承文化的作用。中华民族不是靠血缘、宗教聚集的,它主要是靠文化凝聚的民族。不懂得古圣先贤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就不可能对中华民族产生深挚的情感。可是翻翻我们50年来的课本,只有一个很短暂的时期注意到这一点。那是1955年至1957年间中小学教改,学习苏联(俄罗斯文学史只有300年,但当时苏联政府很重视),把语文分为“文学”和“汉语”两门。初中文学课本选录古今文学名篇,高中则按照文学史的顺序选讲中国历代名著,按这种教材施教,从高中毕业后基本上对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有了初步、但较为完整的认识。可是从19-57年夏秋,受政-治运动的影响,废掉了这一套课本,改回称“语文”,语文课中选了大量的当时的报刊社论和政-治文献;1960年稍有调整,十年浩劫中又跌入深渊。后来语文多次调整,但19-57年落下的病根并未根除。看看我们的教材,基本上以语言学的路数和体系编写;听听我们的课,基本上以语言学的“招数”分析文学作品;翻翻我们试卷,基本上以大学语言学系的标准和方法来编拟试题。自建国以来,语言学界和语言学家对语文教育的干预远远超过文学界和文学家的干预。近百年来,中国总体的社会思潮就是“一切要致用”、“一切要实用”。建国前是民族救亡图存之“用”、军事政治斗争之“用”,建国后,是经济建设、富民强国、阶-级-政-治-斗争之“用”。一切能立竿见影用于上述目标的部门、学科才能得到大发展,而远离上述致用目标的部门和学科,则不能得到发展,或抑制其发展,或令其“异变”成纯粹致用的部门、学科。这就使得中华文化相对于语言科学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其实,一切语言(言语)教学,离了“文学化”的教学方法,简直寸步难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最能体现语言价值和语言真谛的,是文学;最能负载语言价值与语言真谛的,还是文学。即使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来讲,枯燥的说教是令人生厌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方能震撼人心。我们的语文教育的缺憾在于,不是以审美的眼光选那种真正能够陶冶人的精神和性情的以艺术取胜的篇章,而更多的是用“致用化”(尤其致现实政治之用)的眼光筛选过的、剪裁过的文学作品。要让这些作品承载了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东西,有点勉为其难。二、我们的德育教育;f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分为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德育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语文作为小学课时最多的课程,德育教育分担的比重最大,多数语文老师还兼任班主任的工作。语文课是小学德育的重要阵地,作用毋庸质疑。德育教育是直接受大环境影响的。鉴于前苏联在80年代削弱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严重社会问题的后果,我们要把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德育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长期搞下去,同时也要推进德育教育的改革。.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层面的冲击特别猛烈,用老版本的道德教育素材就给人一种尊孔读经的感觉。当然不是这些内容不好,而是缺乏现实说服力。特别是哪些推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的事例,在今天失去了普遍感染力。一方面,此类事迹在今天的社会中不典型,我们不能时时看到;即使看到了,这些道德“高人”在现实中往往被冠以“傻冒”、“虚伪”之类的帽子,和商业包装出来的明星、偶像的效应没法比。学生在学校学的是一套,在家里父母教的是另一套,社会现象也和学校里的不同,自己又没有坚定的道德理念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就只能倒过头来怀疑学校教育。如果强行造成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格局,学生需要说一套做一套来适应此种环境,会使虚伪在他们中间弥漫开来。遇到钱财、美色的诱惑,主人公几度心动,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最后选择了品德高尚的结果——再经典不过的思想教育案例,过去几十年的小说、电影、电视中本案例重复了无数次。但是今天我们需要对本案例进行更深入的思索:如果某些事情总是逼迫人进行思想斗争,我们是不是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思想斗争的结果总是使高尚者吃亏,势利者得实惠,这样的-制-度合理吗?用道德的补丁来补制度的漏洞,永远也补不完。我们亟待从过分强调-道-德-教-育的小路上走出来,扩大-法-治-教育的影响力,鼓励学生身体力行地去推动社-会-公-正和社-会-平-等。中国没有民-主的传统,立法、选举、监察等等方面大众的参与都远远不够,如果下一代不能补上推动法治这一课,我们的法制建设将无止境地依赖政府部门的决策。包括法制建设在内的制度建设是道德教育强大的社会保障,二者不可偏废。正如“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也是相互依存的,脱离了对方就丧失了战斗力。三、精读与泛读u在阅读上,语文教材着重点在“精读”上,一篇内容很简单的文章要讲好几课,一两个字词会分析一大段,到头来学生分析文章还是靠背诵课本上已有的结论,拿一篇陌生的文章就“分析”得一塌糊涂;学校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到处找材料让学生“泛读”,又一度造成补课、推销盗版教辅资料泛滥、学生负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阅读教学的总体思路,就是“举一反三”。每学期以“二三十篇文章”为“例子”,对例子进行非常科学细致地拆解、深入地鉴赏、精心地把玩、反复地历练,以此来达到让学生“循例”学会听说读写、“循例”自能“繁衍”大量语言的目的。师生对二三十篇“例子”文章的拆解、把玩、历练,就是“举一”,之后学生“循例”自能“繁衍”大量言语就是“反三”。“举一”,讲究求甚解、深解,不厌其深、不厌其细、不厌其透,一篇文章讲它三四课时不在话下。“举一”的目的在于“反三”,让学生通过这个“例子”,看看怎么运用语言。“举一”是数量少,“反三”是数量多。每学期25~30篇文章,小学6年最多也就300~360篇。试图通过360个例子的学习,让学生“繁衍”远远超出360篇的言语。这种“举一反三”的阅读教学思路,实际就是一种完全科学化、理科化的路子,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的路子。教材或教师讲深讲透一个例题,后面就附着相当数量的习题;学生学会一个例题,就会做数量相当多类似的习题。其实,语言的学习规律,恰恰是“举三反一”。人类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的“例子”的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成年累月数量再无限量地加大后,才“奔涌而出”。婴儿呱呱坠地时,只会哭闹,不到1周岁说出简单的“妈妈、爸爸”,2周岁左右就能自如使用语言,说出完整的句子。为什么口语学得这么快,效率如此高?因为他接触了数量巨大的语句!以每天听大人100句话计算,每句话10个字,每天1000字,一年365000字,两年就是730000字!也就是说,孩子学会口语,等于两年“听”了五六部长篇小说!我们读书本上的文章,小学六年语文教材才多少字!=配合教科书编选的语文自读课本是专门供学生课外阅读用的,它上面一般有30篇左右的泛读文章,但是对于学生们巨大的阅读需求来说就偏少了。语文教师大多有这样的体会: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往往容易培养出语文成绩好的学生。这样的家庭更重视给孩子订阅杂志,购买课外书籍。而家境较贫穷的孩子,由于读不到足够的文字,即使有强烈的求知欲,也难以达到很高语文素养。那么,我们是否能给所有的孩子都创造更丰富、更积极的阅读条件呢?四、理解分析与吟诵`“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吟诗也会吟”。在我国古代的文化教育中,诗句是背诵的主要内容,吟语是阅读的主要方式。从《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元曲,中国的诗歌传统一脉相承。可以说,诗歌,是中华文化精华中精华,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光辉灿烂的部分;吟诵,是古代文人感悟中国文化的独特风景。自新文化运动以后,西方“科学的理论”引入到中国的语文教育之中。这些“科学的理论”有西方的词汇学、语法学、写作学、文艺理论学、阅读学等等,这对中国的语文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而,上世纪以来,现代中国语文教育出现了不同于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奇观,就是出现了“讲深讲透”、“析细析微”的现象,大量的西方化的“科学的理论”进入到中小学语文课本之中,不仅仅是西方语法学、写作学、阅读学等知识的进入,而且是整个西方化的、所谓科学的教材“编写体例”的进入、西方化的“教材讲授方式”的进入。张志公说,在小学里,一篇《登鹳雀楼》竟然也洋洋洒洒分析内容20分钟。E文言与白话,是母子关系,师承关系。白话绝大部分来源于文言,大部分双音节词是文言的附缀、演绎而来;绝大部分的鲜活的成语,源自文言典故。没有母亲哪有孩子,没有名师哪有高徒?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代表在大陆访问时,提出和当地的大学生当场作诗、对对子,大陆学生们面面相觑。那是因为我们非常缺乏这方面的熏陶。自建国以来,大-陆的整体的语言表达水平,有日益下降的趋势,传媒及文化人的语言表达失去典雅与古风,变得“浅白化”“粗俗化”,这实际就是整个社会轻视文言、文言教育的血脉被切断的恶果!语文考试有个不成文的禁令,那就是作文不能写成诗。其实,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讲,诗歌最接近于他们的性情,他们天真烂漫的心灵。一二年级的孩子脱口说出“云彩飞过美丽的天空”这样的话,这不是诗么?然而他们诗的天分还没有得到发展,就在语文课上被老师们按着头去学“实用”性、“交际”性的记叙文、议论文、各类散文,这无异于摧残、扭曲。汉语有四个基本声调,加上轻声有五个声调,说起来音高跌宕起伏,比起只有升调和降调的西方语言来说可谓一门音乐语言。王小波说:“文字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看的。诗不光是押韵,还有韵律;散文也有节奏的快慢,或低沉压抑,沉痛无比,或如黄钟大吕,回肠荡气:这才是文字的筋骨所在。”我们已经不需要在今天的写作中恪守平仄格律,但是音乐感是存在的,文字创造的意境是存在的。在当今日本和新加坡,每年举行唐诗宋词的吟诵大会。而在国内的语文教育中,对于古代文学仅仅限于翻译和背诵,吟语被丢到了一边。吟诵,对语汇材料的积累、对整体文句的感性的积累,所起的作用比抽象的“理”解,所起的作用更大。吟诵,是化别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血肉。那文句、那意境,萦绕心头,如发于己心,如出于己口。愈积累愈丰富,愈丰富愈自然贯通,逐渐就积淀成一种语感了。现在每学期的语文课只选入3-5篇古诗,怎么够学生掌握汉语的语感?当然,“理法”的分析也不可偏废,它需要和古诗文的吟诵更好地结合起来。%S]9U五、庄严沉重与雍容、幽默I社论、领袖的报告、伟人的故事、直接阐释时政观点和政策的文章,太多地充斥于我们的语文教材之中。相反,幽默的、谐趣的、亲和于人的文章,你能从小学的12册语文教材中找出几篇?其实,中国的文章中有许多是循循善诱、诙谐有趣、和言悦色的,诸子百家中有许多寓理于诙谐幽默、于日常情事之中的妙文。从古代的《笑林广记》到鲁迅的《理水》,从老舍《老张的哲学》到钱钟书的《围城》,从王蒙《坚硬的稀粥》到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多少文章大家展示了汉语语言的精辟和幽默感!可课本不喜欢收此类文章。对语文教材中课文的解读和阐释也太庄重、太沉重。我们总是优先解读有思-想意义、政-治意义的部分,对其诙谐幽默成分,我们从轻淡然处理。加上我们国家教师自古庄严古板有余、师道尊严意识根深蒂固的传统,师生们怎敢潇洒、怎敢诙谐!语文课怎敢“散开怀抱”、怎敢让孩子的心灵飞翔!作文过于偏重议论文,而且往往要求以政论文的口气对某些小事“以小见大”、无限上纲,学生还没动笔,孰是孰非早有定论,允许写的仅限于这种定论的颂辞。作文教学如此搞下来,学生擅长写的文章类似于当年的“大字报”,写新闻报道以废话居多,写科研报告没有系统性,写小说没有想象力。优秀作文期刊和书籍如今铺天盖地,真正纵情挥洒、谐趣为胜的作文又有几篇?我们的孩子把写文章看成是正襟危坐的、百般庄重的事情,写文章关乎国运民生,玩笑不得。所以孩子们拿起笔作文时,便不
本文标题: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些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113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