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1高三语文文言虚词复习学案设计:程国栋第一课时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考纲要求:《考试说明》关于文言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层级B级。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教学重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教学难点:掌握虚词选择题的答题技巧教学过程:一、教师讲解做文言虚词选择题的方法技巧——1.代入筛选法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并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掌握了课内知识点,特别是掌握了考纲规定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答题时先确认判断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2.语境推断法一个虚词,往往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这些解释和用法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来进行判断,要充分利用语境来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阅读材料中,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语言环境加以理解。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我们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应解释为“才”,表条件。3.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如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示宾语前置,如:何厌之有。4.语法切入法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也是理解文言虚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以勇气闻于诸侯”和“故内惑于郑袖”,结合文意可知,前句的主语是廉颇,是施动者;后句的主语应是楚怀王,是受动者。故第一句中“于”译为“在”,第二句中“于”译为“被”。5.词性界定法2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如“秦王为赵王击缶”和“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前一个“为”是介词,“替,给”;后一个是动词,“作为”。6.结构推断法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也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①“其.皆出于此乎”,“其”,副词,表揣度语气,“大概”,作状语;②“其孰能讥之乎”,“其”,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作状语;③“其一犬坐于前”,“其”,指示代词,“其中的”,作定语;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作兼语;⑤“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语气助词,可不译;⑥“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表祈使语气,“千万、一定”。[特别提示]我们在做虚词题时容易犯理解虚词词义不结合语境的错误。具体的语言环境是词义存在的基础。文言虚词的意义虽然较“虚”,但也符合一定语境,并且语境限定了虚词的用法。因此,文言句子里面的虚词,如果根据句子的大意还不能判明其意义和用法,那就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断。否则,就会出错。7.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此法在日常学习和考试中常用。如“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又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中的“因”,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二、合作探究悟考题,掌握答题技巧下面题目的答案是考生的现场答案,各答案均有问题,请你现场评分并说明扣分理由。一、翻译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一)胡颖,字叔献,潭州湘潭人。父,娶赵方弟雍之女,二子,长曰显,有拳勇,以材武入官,数有战功,颖自幼风神秀异,机警不常,赵氏诸舅以其类己,每加赏鉴。(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五》)(3分)(二)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1、力不足,死焉,职也。(2分)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2、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3分)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3项城之人无伤焉。1、2、三、实战演练:(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4高三语文文言虚词复习学案设计:程国栋第二课时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考纲要求:《考试说明》关于文言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层级B级。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教学重点:积累教材中出现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教学难点:理解并准确的翻译出这些文言虚词教学过程:一、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考查的课内虚词句子教师强调:这些都是同学们今后必须掌握的重点句子。2011年高考卷中考查的课内虚词1、山东卷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2、安徽卷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农人告余以.春及《归去来兮辞》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浙江卷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室西连于.中闺《项脊轩志》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4、四川卷君何.以知燕王《廉颇》5则或咎其.欲出者《褒禅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5、湖南卷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鸿门宴》6、江西卷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鸿门宴》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2012年高考卷中考查的课内虚词1、山东卷我腾跃而上《逍遥游》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但以刘日薄西山《陈情表》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2、天津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3、广东卷约为婚姻《鸿门宴》4、上海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5、四川卷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但以刘日薄西山《陈情表》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66、浙江卷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或因寄所托《兰亭集序》7、安徽卷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秦王为.赵王击缶《廉颇》2013年高考卷中考查的课内虚词1、山东卷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2、天津卷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褒禅山》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于是赵乃.斋戒五日《廉颇》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3、安徽卷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鸿门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垓下之战》4、浙江卷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吸相吹也《逍遥游》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5、湖南卷涂有饿殍而.不知发《齐桓》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6、四川卷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7、浙江卷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逍遥游》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2014年高考卷中考查的课内虚词1、山东卷客亦知水与月乎具告以事及其所之既倦其皆出于此乎2、浙江卷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安徽卷臣乃敢上壁日削月割,以趋于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8临清流而赋诗4、四川卷吾羞,不忍为之下其翼若垂天之云外无期功强近之亲5、天津卷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二、实战演练(一)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5、臣乃敢上璧。6、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9、与尔三矢,矢其无忘乃父之志!(二)下列加点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F.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高三语文文言虚词复习学案设计:程国栋第三课时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考纲要求:《考试说明》关于文言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层级B级。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教学重点:9积累教材中出现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教学难点:重点掌握“其”“于”“之”教学过程:一、“其”字用法(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4、向使六国各爱其地5、童微伺其睡6、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7、独其为文犹可识8、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10、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11、距其院东五里1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1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14、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15、其皆出于此乎?16、子其勉之1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19、吾其还也(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
本文标题: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170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