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高考物理学史选择题+详细解释
第1页/共13页精品题库试题物理学史物理1.(2015天津理综,1,6分)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解析]1.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C项错误;密立根的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D项错误。2.(2015天津理综,2,6分)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b光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侧移量大C.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b光能引起光电效应,a光也一定能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a光[解析]2.根据光路图可知,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由n=可知,在同种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应小于b光,A项错误;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由于a光的折射率大,偏折程度大,a光侧移量大,B项错误;折射率大的a光频率也高,所以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b光能引起光电效应,a光也一定能,C项正确;由于b光的折射率小,b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当a、b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时,若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说明该光未发生全反射,所以一定是b光,D项错误。3.(2013四川成都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科综合试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测出了引力常量B.爱因斯坦提出了系统的电磁理论第2页/共13页C.理想实验不能用于科学研究D.公式与采取的定义方式相同[解析]3.: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A错;麦克斯韦提出了系统的电磁理论,B错;理想实验可以用于科学研究,C错;公式与采取的定义方式相同,即比值定义法,D正确。4.(2014山西忻州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四校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14)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解析]4.:等效替代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是指用一种情况来等效替换另一种情况;没有采用假设法;故A错误;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B正确;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因为三量之间相互都有关系,故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故C正确;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5.(2014山东潍坊高三3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14)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史实的是()A.伽利略研究了天体的运动,并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定律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并提出了电场的概念第3页/共13页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解析]5.:开普勒研究了天体的运动,并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定律,A错;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B错;库仑发现了点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概念,C错;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D正确。6.(2014山东青岛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B.牛顿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首次采用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C.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D.哥白尼大胆反驳地心说,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解析]6.: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A项正确;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C项正确;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首次采用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B项错;哥白尼大胆反驳地心说,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D项错。7.(2014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14)下列有关电磁学的四幅图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法拉第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他提出了电场的观点,同时引入电场线直观描述电场B.乙图中通过圆盘的磁通量保持不变,没有电流流经电阻RC.丙图实验中,如果将通电直导线南北放置,实验效果最好D.丁图中阴极射线在磁场的作用下向下偏转[解析]7.:法拉第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他提出了电场的观点,同时引入电场线直观描述电场,A正确;金属圆盘可以看成是由无数根长度等于圆盘半径的导线组成的,金属圆盘在磁极间不断转动,每根导线都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持续的电流,B错;由于小磁针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要指南北第4页/共13页方向,为了观察到明显的偏转现象,应使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为东西方向,故应使把直导线南北放置,C正确;应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仑兹力时,四指指向电子运动的反方向,磁场穿过掌心,则大拇指竖直向下,故电子束向下偏转,D正确。8.(2014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14)以下有关物理学概念或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有()A.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库仑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C.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和行星的速度有关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的方向遵从楞次定律,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解析]8.: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变加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A错;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B错;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有关,C错;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的方向遵从楞次定律,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D正确。9.(河北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二调考试)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巧妙地实现了他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研究B.法拉第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这和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C.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D.安培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解析]9.库仑利用扭秤装置,研究出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A项正确;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项错;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由于瞬时速度不容易直接测量,他经过缜密的思考论证,认为只要验证了落体位移与时间平方成正比,就证实了落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伽利略成功验证了自己的理论,C项错;法拉第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D项错。第5页/共13页10.(甘肃省兰州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B.第谷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并根据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C.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D.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的规律由欧姆首先发现[解析]10.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没能测出引力常量G的数值;G是由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故A错误;开普勒在第谷观测的实验数据基础上,对第谷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故B错误;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C正确;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的规律由焦耳首先发现,D错。11.(重庆市五区2014届高三学生学业调研抽测)下列有关物理学家和物理学规律的发现,说法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B.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迪卡尔通过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惯性定律D.开普勒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巧妙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解析]11.亚里士多德根据生活经验得出结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A项错;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项正确;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是由牛顿提出的,C项错;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巧妙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D项错。12.(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焦耳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B.库仑发现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C.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到电场力作用,电流在磁场中也一定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D.由公式可知,E与Q成正比;由公式可知,F与r成反比;第6页/共13页[解析]12.焦耳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A项正确;库仑发现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并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B项错;[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到电场力作用,电流在磁场中不一定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C项错;由公式可知,E与Q成正比;由公式可知,当v不变时,F与r成反比,D项错。13.(山东省德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库仑通过扭秤实验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B.奥斯特最早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了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解析]13.库仑通过扭秤实验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A项正确;奥斯特最早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B项正确;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不会出现感应电流[,,C项错;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了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即楞次定律,D项正确。14.(江西省七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物理学家通过艰苦的实验来探究自然的物理规律,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敬仰。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并未测定出引力常量G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解析]14.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A项错;
本文标题:高考物理学史选择题+详细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176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