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4
课时作业(三十四)温馨提示对应课时作业67页(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2010·济南模拟)下列各项中,包含非生物因素的是()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物种解析: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故包含有非生物因素,A、B、D中均指生物,不含非生物成分。答案:C2.(2010·福州联考)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了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包含多个物种;一定地域或空间内所有的生物构成群落,所以A、B、C项不正确。答案:D3.(2010·惠州一调)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①生产者②分解者③消费者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⑤食物链和食物网⑥物质循环⑦能量流动⑧信息传递A.①②③④B.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指的是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答案:C4.(2009·海南生物)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A.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D.物种多样性上升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之间的营养关系。水稻与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二者争夺水分、矿质营养和光照,除去杂草后,能使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更多的流向水稻。但由于该生态系统物种数量减少,营养结构简单,害虫数量可能升高。答案:C5.(2010·青岛质检)下图所示系统为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解析:在这个食物网中,从生产者到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不重复的食物链有:①A→B→H;②A→C→D→H;③A→C→F→G→H;④A→E→D→H;⑤A→E→F→G→H,共5条。在该食物网的5条食物链中,H分别处于第三(链①中)、第四(链②、④中)和第五(链③、⑤中)营养级。C项先要清楚种群的年龄组成与种群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而不会有明显变化。在该食物网中,若C种群的数量下降,则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B或E)来弥补,通过食物网中生物这种相互补偿、相互制约的自动调节机制,生态系统可维持平衡状态,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答案:C6.(2010·临川质检)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C.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解析:根据图示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其中各种生物(甲、乙、丙)。乙1的同化量越大,乙2通过食物链得到的能量越多。分解者可以是营腐生生活的动物或细菌、真菌。无机环境中CO2可以导致“温室效应”,它不能导致臭氧层破坏。答案:C7.(2010·龙冈调研)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a与c为竞争关系解析:由图中的a、b、c之间的递减关系可以推理存在捕食关系。由a增加,b减少,可知a不是生产者。由b增加能引起a的增加,c的减少可知,a与c不属于竞争关系。答案:C8.(2010·日照质检)在一个光照和水肥充足的小岛上,各种植物生长茂盛。在树上有飞翔的小型益鸟、猫头鹰,地上有鼠、蛇及蛙等动物在活动,还有许多昆虫、真菌和腐烂的动植物尸体。下列对此说法错误的是()A.这个小岛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小型益鸟是第三营养级C.在该岛上的食物网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草→鼠→蛇→猫头鹰”D.这个小岛上的分解者是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答案:C9.(2010·无锡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只有分解者D.若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开始解析:食物网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营养结构,其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是由于多种消费者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其中的能量流动始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该食物网中有8条食物链,蛇与鼠是捕食关系,食虫鸟与蛙之间是竞争关系。生态系统的成分除组成食物网的生产者、消费者外,还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答案:C10.(2010·亳州模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解析:一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可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也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上。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不一定越大,如一棵大树上有很多寄生虫。自养生物一定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答案:C11.(2010·宝鸡质检)下图表示生活在同一自然区域内的部分生物,对图中各生物关系的分析合理的是()A.若蛇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鹰种群密度可能增大B.该食物网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鹰和鹿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D.图中虫获得的能量占草能量的10%~20%解析:若蛇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其种群密度不断增大,鹰有充足的食物,种群密度也不断增大。该食物网缺少分解者,不能构成生物群落。鹰和鹿在同一生态系统,不存在地理隔离,但存在生殖隔离。图中虫、鼠、鹿获得的能量之和占草能量的10%~20%。答案:A12.(2010·南昌调研)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①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②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③分解者,腐生生物④消费者,自养生物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⑥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⑦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⑥⑦解析: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是异养生物;第三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是异养生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答案:C二、非选择题13.(2010·长沙模拟)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请回答:(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__,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__,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__。(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A.水鸟B.水绵C.水藻D.腐生细菌、真菌(4)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__________,水藻数目__________,淡水虾数目__________。(5)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下列__________会随着发生。()A.水藻大量增多B.小鱼的数目增多C.水鸟的数目减少D.甲壳类的数目增加(6)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解析:水绵大量减少,导致水蚤减少,小鱼和淡水虾减少,大鱼减少,水鸟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多食甲壳类,导致甲壳类数量减少,水藻大量增多。答案:(1)3(2)水鸟、小鱼、淡水虾竞争捕食(3)D(4)增多减少减少(5)A(6)群落14.(2010·汕头调研)下表是动物生态学家在对某地区一些经济动物调查后所得的结果,请据表回答:甲乙丙一二三四五AA1A3A5BB2B3B4CC1C2C3DD1D2D3D5(1)该地区生活着__________种经济动物,即表中的__________。(2)分布最广的是物种__________,该物种分布在该地区的__________个区域中,形成了__________个__________。它们之间可能存在__________隔离,不存在__________隔离。(3)科学家们进一步用__________法调查了第__________号区域群落的各动物的种群密度,发现它们的种群密度有一定密度梯度,A的种群密度最小,还发现了各物种间存在着食物关系,且A处于最高营养级。科学家们根据上表和进一步的调查资料推出了各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是:__________。这一结果符合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的一般规律。在这些动物所在的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动物有可能是草食动物;__________动物有可能是杂食动物;__________动物有可能是肉食动物。(4)如果第(3)问中的食物关系成立的话,且排除其他动物的影响,那么表中__________号区域的__________动物就没有天敌,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A.人为引进B.大量捕杀天敌C.该动物迁入D.它属于猛禽(兽)类E.该区域为自然保护区(5)用恰当的生物学名词取代表中的甲、乙和丙。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___。解析:(1)表中的A、B、C、D代表四种不同的生物物种,一、二、三、四、五代表不同的区域,表中各小项分别对应为四个物种的不同种群,即每一个物种都有数个不同的种群。(2)从表中可以看出,D物种有四个种群,所以它的分布是最广的。由于这四个种群属于同一个物种,因此它们之间虽然存在着地理隔离,但是不存在生殖隔离。(3)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由于第三区域中四个物种都有,所以调查的区域为第三区域;根据经验,存在着食物关系的动物之间分布区域最为接近,且A的种群密度最小并处于最高营养级,我们可以从A开始逆向推测,可知食物关系为:B→C→D→A。B的营养级最低,可能是草食动物;这几种动物都有可能是杂食动物;A分布的区域内都有D分布,所以A动物有可能是肉食动物。(4)B的营养级最低,由于四号区域内没有其他的动物,所以它没有天敌;可能原因是;它是迁入或人为引进的物种,也可能是它的天敌被大量捕杀了。(5)根据分析,不难推测出甲是群落,乙是种群,而丙代表不同的物种。答案:(1)四A、B、C、D(2)D四四种群地理生殖(3)标志重捕三B→C→D→A能量流动BA、B、C、DA(4)四BA、B、C(5)群落种群物种
本文标题: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18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