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施工电梯基础专项施工方案第1页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编制依据……………………………………………………………3三、主要技术性能………………………………………………………3四、施工电梯的荷载验算……………………………………………3五、支顶钢格构柱稳定性验算………………………………………5六、地下室顶板支顶处理措施…………………………………………6七、基础设计方案………………………………………………………6八、附墙架的计算………………………………………………………7九、附图…………………………………………………………………81、支撑钢柱平面图2、支撑钢柱立面图3、支撑钢柱剖面图、详图施工电梯基础专项施工方案第2页施工电梯基础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中山路的南侧,并由禾兴路、府忠埭路、安乐路围合的街坊内。拟建1幢高层酒店式公寓、2幢住宅以及大型商业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199418.22平方米.本工程是由多层、高层建筑组成的集商业、酒店式公寓、住宅为一体的综合体。设两层地下室,地下部分总建筑面积约为58443.22平方米。地上部分由若干框架结构裙房和三栋剪力墙结构主楼组成,地上部分总建筑面积约为140975平方米,裙房共五层,主要用作商业,主楼标准层层高2.9m。A#、B#、C#楼均为29层,其中A#用作酒店式公寓,B#和C#用作住宅。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为解决施工人员上下以及小宗零星材料、砌体、工具和装修阶段材料的运输工作,在A#楼、B#楼、C#楼、分别安装一台SCD200/200J施工升降机,其安装高度为105m。具体位置附图。二、编制依据1、嘉兴旭辉广场工程建筑、结构、安装等施工图纸。2、嘉兴旭辉广场工程合同文件3、国家及浙江省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施工手册》(第四版)4、浙江省及嘉兴市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规定。施工电梯基础专项施工方案第3页5、公司ISO14001与OHSAS18001环境/安全体系标准,《环境/安全管理手册》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6、本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7、集团公司CIS企业形象标准三、主要技术性能:SCD200/200J主要参数如下:每只吊笼额定载重量2000Kg,轿厢尺寸3×1.3×2.53m,驾驶舱外挂。最大提升高度可达200米,提升速度38m/min,标准节规格为0.8m×0.8m,单节高度1.508米,单节重量175kg。根据建筑物高度和现场布置,需用73节标准节,附墙架离墙距离为9m,下部裙房于三层、五层设置附墙架,上部从六层开始每3两层设置一套附墙架(高8.4m)共需设置附墙拉杆17套。四、施工电梯的荷载验算:1、电梯安装位置选择根据施工组织的要求,A#楼施工电梯安装在A5轴-A7轴交AA轴间的南侧位置上;B#楼施工电梯安装在B1轴-B2轴交BA轴间的西侧位置上;C#楼施工电梯安装在C14轴DXM轴交CA轴间的西侧位置上;2、电梯基础设置:由于本工程地下室单层面积远大于主楼单层面积,根据设计图纸内容,电梯基础须安装在建筑物的地下室顶板上,地下室顶板厚180mm,配筋:C10@125双层双向,最大板跨4.2m,须对地下室各楼板进行承载力安全验算。3、电梯安装要求满足的条件厂家提供的基础安装尺寸为5500×3670×300。电梯厂家要求基础地基承载力为:0.15Mpa。4、本工程施工电梯基座直接安装在地下室顶板两根梁现浇砼板上,地下室顶板厚200mm,配筋:C10@125双层双向。围栏重量:1225Kg吊笼重量:1480×2=2960Kg对重重量:1258×2=2516Kg吊笼载重量:2000×2=4000Kg导轨架总重(共需73节,每节重175㎏):73×175=12775Kg施工电梯基础专项施工方案第4页静载:P0=23476Kg附墙架、动力电缆,电缆导向装置、钢丝绳、头架紧固件等重量约占导架总重量的30%:12775×30%=3833Kg过道竖杆和过桥连杆的附墙结构重量增加约为导架总重量的45%:12775×45%=5749Kg则施工电梯总荷载P1=(23476+3833+5749)×9.8=323961N=324KN施工电梯作用于地下室顶板上的均布荷载为:P1X=324/5.5=58.9KN/mP1Y=324/3.67=88.3KN/m楼板结构自重荷载:q=25×0.18=4.5KN/m2qx=q×3.7=4.5×3.67=16.5KN/m2qy=q×5.5=4.5×5.5=24.8KN/m2∴Qx=p1x+qx=63.4KN/m;Qy=p1y+qy=113.1KN/m则地下室顶板跨中最大弯矩:Mmax-x=(1/16)×Qx×L0x2=(1/16)×63.4×4.22=74.9KNmMmax-x=(1/16)×Qy×L0y2=(1/16)×113.1×4.22=133.6KNmMx支座=(1/11)×Qx×L0x2=(1/11)×63.4×4.22=108.9KN/mMy支座=(1/11)×Qy×L0y2=(1/11)×113.1×4.22=194.3KN/m5、地下室顶板允许使用荷载验算顶板按宽度b=1m的单筋矩形截面进行验算:查表得钢筋砼板每米宽的钢筋(Ф10@125)截面面积为:628mm2支座处钢筋砼板每米宽的钢筋(Ф10@125)截面面积为:628mm2α1fcbx=Asfy当砼为C30时,α1=1,则:x跨中=Asfy/α1fcb=300×628/(1×14.3×1000)=13.2mmX支座=Asfy/α1fcb=300×628/(1×14.3×1000)=13.2mm「M跨中」=Asfy(h0-x/2)=300×628×(180-15-13.2/2)=29.8KN·m「M支座」=Asfy(h0-x/2)=300×628×(200-15-11.3/2)=29.8KN·m由于M跨中max-x-y值远大于「M跨中」、Mx、y支座远大于「M支座」,为满足使用要求,必须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支顶处理。施工电梯基础专项施工方案第5页五、支顶钢格构柱稳定性验算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格构柱截面的力学特性:格构柱的截面尺寸为0.45×0.45m;主肢选用:16号角钢b×d×r=160×10×16㎜;缀条选用:9号角钢b×d×r=90×6×10㎜;主肢的截面力学参数为:A0=31.502㎝²,ZO=4.31㎝,Ix0=779.53㎝4Iy0=779.53㎝4缀条的截面力学参数为At=10.637㎝²;格构柱的y-y轴截面总惯性矩:格构柱的x-x轴截面总惯性矩:经过计算得到:Ix=4×[779.53+31.502×(45/2-4.31)2]=44811.55㎝4Iy=4×[779.53+31.502×(45/2-4.31)2]=44811.55㎝42、格构柱的长细比计算:格构柱主肢的长细比计算公式:其中H—格构柱的总高度,取5.75mI—格构柱的截面惯性矩,取Ix=44811.55㎝4,Iy=44811.55㎝4;Ao—一个主肢截面面积,取31.502㎝²经过计算得到λx=λy=31.02。换算长细比计算公式:施工电梯基础专项施工方案第6页其中A—格构柱横截面的毛截面面积,取4×31.502㎝²;A1—格构柱横截面所垂直于x-x轴或y-y轴的毛截面面积,取2×10.637㎝²;经计算得到λkx=λky=34.63。3、格构柱的整体稳定性计算:格构柱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N—轴心计算值(KN);取N=324KN;A—格构柱横截面的毛截面面积,取4×31.502㎝²;ø—轴心受压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系数;根据换算长细比λkx=λky=34.63,查《钢结构设计规范》得到øx=0.904。经过计算得到X方向的强度值为90.3N/mm²,不大于设计强度215N/mm²,所以满足要求!Y方向的强度值为38.46N/mm²,不大于设计强度215N/mm²,所以满足要求!六、地下室顶板支顶处理措施:1、所选施工电梯布置位置的地下一层砼板厚150mm,C30砼,配筋:底筋双向Ф10@200,面筋双向Ф10@150,抗弯强度不足以承受由于设置组合钢柱支顶而传递下来的集中荷载,所以。支顶的下部支承点不能直接支顶在地下室一层顶板上,而必须用组合钢柱支顶将施工电梯传下来的荷载通过组合钢柱支顶支撑到地下室底板上。2、根据现场已有材料,支撑措施选用角钢焊接组合钢柱,其上、下部与砼楼板面接触部位垫以20mm厚钢板,以防止砼局部压损。3、角钢组合钢柱的支承位置选择与施工电梯主传力点对应的位置,即:施工电梯导轨架所固定的位置。4、各角钢组合钢柱之间加横向支撑进行连接,以增加钢柱竖向稳定性。横向支撑可用密布钢管组合而成,钢管主受力接触点须加双扣防止滑移。5、地下室顶板支顶详见附图。七、基础设计方案施工电梯基础专项施工方案第7页按照施工电梯说明书,本工程施工电梯基础浇捣在原地下室顶板上,砼采用C20,基础厚300,配加强钢筋网格,钢筋直径Ф10,网格间距250mm,预埋底架脚钩及6个地脚钩住钢筋网格,预埋底架和6个地脚处允许预留方孔,实施二次浇捣。详见下图:施工电梯基础图八、附墙架的计算本工程附墙架采用Ⅱ型附墙架,附墙架焊接在钢梁上,焊接钢板采用Q235钢,厚度为10mm,长宽为150×150,采用E43型焊条四边满焊。附墙架与结构连接处间距为2600。附墙架与结构的距离为3335,详见下图:施工电梯基础专项施工方案第8页V1、附墙架对墙面作用力N(拉力)的计算:N=L×60000/(B×2.05)=3.335×60000/(2.6×2.05)=37542N2、直角角焊缝连接的强度计算:N/0.7hfΣlw=37542/0.7×10×600=8.94N/mm2≤ffw=160N/mm2因而附墙架的连接满足要求。九、附图施工电梯基础专项施工方案第9页A#楼支撑钢柱平面图施工电梯基础专项施工方案第10页B#楼支撑钢柱平面图C#楼支撑钢柱平面图施工电梯基础专项施工方案第11页施工电梯基础专项施工方案第12页
本文标题:施工电梯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1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