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考语文高三语文课件9
2007广州一模作文讲评1967•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更多资源xiti123.taobao.com•这是一首典型的意象派小诗,作者抓住露珠这个意象来观照和反映人生,次要的意象是枫叶和荷花。首先来鉴赏一下这首小诗:露珠所存在的位置有两个,一个是在枫叶上,一个是在荷花上。早晨的露珠,是晶莹而透明的,秋天的枫叶是深红的,那荷花,显然是白色的。当晶莹的露珠落在火红的枫叶上的时候,露珠因为吸收了枫叶红彤彤的色彩,穿透自身,折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华;而当露珠落在白色娇媚的荷花之上,珠花一色,露珠尽管仍然剔透,却再也不能放射白色的光,只留下忧伤的苍白。•小诗用“闪烁”和“苍白”来表现露珠在不同的位置上的感受,“闪烁”一词,把露珠的特点展现得鲜明突出,也凸显了露珠在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那种自豪和成就感;“苍白”一词,却体现了露珠湮没在浑然一色之下默默无闻的忧伤。同样是露珠,在枫叶上因为枫叶颜色的映衬而“红红的闪烁”,露珠是快乐的;诗歌描写荷叶上的露珠“苍白的透明”,还用了一个比喻:“泪滴似”,“泪滴”这个喻体透露了露珠的沮丧、悲伤情绪。如果露珠在这种情况下是快乐的,喻体肯定不会用“泪滴”。由此可见,短诗是用对比的手法,呈现了处于不同境况下的露珠悲喜态度不同。•1、从露珠的角度立意•立意①:找准实现自我价值的位置(或:人要善于在不同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闪光点,张扬个性,在不同的岗位做出不同的贡献。)•以露珠观照人生,如果你是一滴露珠,你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应该选择能够实现梦想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尽显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理想。定位准确,看准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以此定位,可以拟题为《生命闪光的位置》《位置与价值》审题立意•立意②:借助了枫叶、荷花,露珠显现出不同的色彩——借助外物(他人),成就自己。•立意③:“露珠本无色,何故染红尘”——坚持自己的个性,保持本色,不要受环境的影响(从反面立意)•2、从枫叶、荷花的角度立意•枫叶、荷花合起来代表环境,环境可能影响改变造就对象。•立意④: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思想、品性,环境影响人的成长/环境改变人生(包括写家庭教育、社会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可以)/不同的环境(位置、岗位、角色、生活)中表现出不同的人生价值•3、从露珠与枫叶、荷花的关系角度立意•立意⑤:提供人才成长的土壤,营造和谐的社会•成才是需要条件的,在大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那“枫叶”就是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土壤,这是关于社会环境和人才之间的辨证关系,只有社会尽可能提供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才能更快地促进人才的“闪光”,这个社会才能进步,才能和谐;反之,人才的成长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之下,才能发挥自身的价值。•由此可以拟题:《请给“露珠”一片火红的“枫叶”》《环境与人才》存在的问题•1、审题不准确,离题或偏题现象严重。•2、对材料的理解不够深刻,停留在表面,立意肤浅。•3、文章空泛,缺乏具体材料。•4、事例牵强,不会转换材料。•5、举例后不会扣住观点分析。“融入”之美•①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构成一片精致的美丽。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裹住一种欲滴的娇嫩。•②正是因为露珠懂得融入它所在的环境,以超强的适应性,化解了那些突凸,消弭了它与旁物的牴牾,诠释着和谐之美。•③大漠枯桐以它盘虬的枝桠,遒劲的根系,牢牢地扎根在荒漠这片寸草不生的土地,霸气地向天空延伸。试想,倘若是弱不禁风的茉莉植于此,恐怕难有大漠上这一座座遗世丰碑般的悲壮之美吧。•④朔风驼铃以它的粗旷与嘶哑之声,融入了漫漫黄沙,猎猎西风。试想,倘若是悠长细腻的古筝鸣翠,恐怕早已被呼啸的风沙淹没难以完成这余音绕梁之举吧。•⑤由此可见,融入自己所在的环境,才能勾勒出和谐的唯美华章。卞之琳的小诗:“风景装点了你,你装点了别人的窗子,”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当物与“你”俱一体,镶嵌在窗棂上,是多么别致的风景啊!•⑥那么如何才能构造“融入”之美呢?•⑦且看三毛。她以一个弱女子坚毅的心,去忍耐去热爱撒哈拉沙漠的骤风狂沙,去包容去帮助土著居民撒哈拉威人的医药起居。正如她在《白手起家》中写的那样,她吃了很多苦,但她仍凭借一颗热爱之心,融入了撒哈拉的灵魂。•⑧且看苏轼。贬到苏州,他缔造了苏堤;贬到黄州,他“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正是凭借博大的胸襟和超脱的骋怀,他融入了每一处所贬之地,不但造福于当地百姓,也成就了自己的文坛建树,成为浩瀚史册卷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⑨且看沈从文。一介文弱书生,他却凭借他细腻的情怀,融入了湘西生活。住吊脚楼,与纤夫打交道,这位凤凰才子,以“融入”成就了和谐,也成就了文学事业颠峰。•⑩可见,实现和谐之美,需要一颗善于融入、热爱生活、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释然的心。••点评:•这是一篇难得的议论性散文,作者以隽永而富有深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由小诗而引起的独特感悟、审美联想及人生哲理思考。同时,作为应试作文,它又有许多亮点:•1、审题准确,立意深刻。•“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的苍白。……”一诗所蕴涵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可以理解为蕴涵了“环境与人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位置不同,所展示出来的风采不同”,可以理解为“露珠本无色,何故染红尘”,从而启迪我们要保持住自己的本色等。本篇文章的立意,透过“环境与人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这一层意义,直接立意为“‘融入’之美”,这就在强调“环境的重要作用”这一层面上深入了一层。而且“融入”是一个动词,是一个“建议”性的词语,从而使文章的题目“‘融入’之美”观点鲜明而富有鼓动性。•2、结构明晰,层层深入。•第①段引述材料,这里的巧妙之处是,作者没有对材料直接单纯的引用,而是对材料中所描绘的画面进行了恰当的评述:“……构成一片精致的美丽。……裹住一种欲滴的娇嫩。”这样便使材料的特征突现了出来,同时为下文的议论分析和提出论点作了铺垫。•第②段直接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简洁明晰。•第③、④段展开类比联想,描绘了两副动人的画面,灵动而富有神韵。第⑤在则对③、④段的内容进行小结,并且通过引用的手法来强化论点。同时③、④、⑤段,可以说是从“‘融入’之美”“是什么”的角度来论述的。•下面的⑥、⑦、⑧、⑨、⑩段,则是从“如何”才能实现“‘融入’之美”的角度来论述的。而且,⑦、⑧、⑨段中的三个例子分别从“坚毅的心”、“博大的胸襟和超脱的骋怀”、“细腻的情怀”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述。第⑩段,既是本部分的小结,又是全文的总结。•这样,整篇文章按照“引——提——摆——结”的结构来安排。而在论证部分又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局部是“分——总”的结构。•3、材料丰富恰当,语言精练灵活•作者文化积累比较丰厚,文中所举材料涉及的人物无不是著名的作家,而且具体而准确,实在难得。这和大量的堆砌“感动中国”故事的作文也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语言精练,寥寥几字就将作家的生平和性格点化出来,而且很好的和观点契合,确是神来之笔。此景生此情•在松针上,露珠折射着翠绿。•在孩子的眉梢,露珠灵动而又安详。•——题记•晶莹玲珑的露珠,躺枫叶,荡荷花,立松针,甚至于孩子的眉梢,都呈现出不同的美丽。炽热似枫,清新若荷,滴翠如松,待到孩子梦乡归来,它安详又灵动。同一种事物,被不同的环境赋予了不同的灵性。•大概人亦如此吧。环境的差异,塑造了他们的迥然不同的性格与情怀。•请你回眸,什么样的时代,自有什么样的英雄。春秋乱世,周游列国的孔子是一团烈火,玉无人识不罢休;而庄子似一块寒冰,冷眼洞察,罔若置身世外。秦始皇刀光剑影,一统天下是英雄,而至宋元之交,抗金将领岳飞是英雄,吟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文天祥是英雄。斗转星移,时代在变,历史的趋势不同,刻留在人们心中的英雄亦不同。•请你仰望,什么样的星空,自有什么样的光辉。于是有了林黛玉卧听冷雨敲窗,含泪葬花;于是有了宝钗的工于心计,八面玲珑。她们身属不同的星空,却绽放了属于自身的、独特的魅力。日本的雪国,造就了川端康成笔下温婉细腻的千鹤之国,于是有了艺伎与琵琶,有了樱花与旅店;中国世代饱受凌辱;于是有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脊梁。而奔放的,恰似《牛虻》中投身大革命,奋不顾身的牛虻;流转于孩子的眉梢梦醒的露珠,则又似丹麦童话中祖母皱纹般的安详,与冰雪女王世界的灵动。•请你放眼,什么样的水土,自有什么样的的人儿。北方严寒的天气,于是有了仰头畅饮“二锅头”的大汉;江南小桥流水的周庄,于是有了媚眼传波的娇柔女子,就像西北大漠中生出坚忍的红柳,南方水乡蕴育多情的水藻一样,环境的迥异,有了风格各异的文化。•是啊,人本属苍生,本质略同。然而就像身处不同景物之上的露珠折射着不同的色彩与意境一样,穿梭古今,地跨四海,不同环境下迥异的性情,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点评:•此文根据材料中露珠在枫叶与荷叶上绽放出不同的光芒立意,从而审出中心论点----“环境的差异,塑造人不同的性格与情怀”。作者首先描慕了露珠在不同环境中呈现出的不同美丽情态,由露珠转而述人且引出观点,转合自然无雕琢之痕。•然后分三个层次采用排例加以论证,作者审视历史,评说古今,摆事实,讲道理,作喻证。无论是《红楼梦》、《雪国》,《牛虻》,还是丹麦童话等中外文学典籍,抑或是孔庄、岳飞、文天祥、鲁迅等古今历史人物,无不印证了作者的观点:“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英雄”,“什么样的星空就有什么样的光辉”。语言流畅,材料丰富,论证有力,且显示出作者广泛的阅读涉猎和较为深厚的文学素养。最后一个层次作者从前面气势磅礴的论证中略加收束,引出第三个分论点:什么样的水土,就有什么样的人儿。用北方畅饮“二锅头的大汉”和“江南媚眼传波的娇柔女子”,“西北大漠坚忍的红柳”和“江南水乡孕育的多情水藻”形成对比,反差强烈,散文化的语言俏皮活泼,想象丰富,具有浓厚的文化韵味。和前两层强烈的论证气势比较则有峰回路转之妙。•结尾照应开篇,人犹露珠,露珠如人,不同环境下迥异的性情,正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文章无论是语言内容还是结构都浑然天成,才气横溢,无可挑剔。在考场短短时间之内能写出如此佳作,实在难得。柴木•老李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过这高高而又深塞的村子。村子里树木特别多,相隔一二里路才有几户人家,所以老李就以砍柴为生,也种一些吃的。•这村子里树木特别多,也长得特别奇。连老李这种从未出山见过世面的人,也认为它们特别奇。•日子很平静,又是一如往常的深夜,老李去林子里转转……月光的坛子不知是被谁给打破了,月光从里面倾泻而流出来了,老李小声咳嗽的声音似乎也被这死寂的静夜拉长了,扩大了……•第二天,老李砍倒了一棵形状很奇特像什么鸟型的树桩子,几十年的经验让他认为这东西值得收起来,但家里缺柴,老李还是劈了,因为生活要紧。•过了很久,老李又挖到一个比上次还奇异的桩子,这次老李把它摆了在桌上……恰好有个什么电视台到这边来作节目,有个记者说十分喜欢,用十元给买去了。老李这回乐透又矛盾了!这样的柴木满山都是,居然还能卖钱,这可是老李三个月的收入啊!•有了这一次经验,老李砍柴的时候也开始留意了,把那些稍微有些形状或是嶙峋的柴木,小心翼翼地带回来……•后来,陆续有人来了。一次,有个什么艺术家来了,说是愿用两百元买下这根柴木,作为私人收藏;又有一次,来了一大帮人马,还带着许多各式各样的工具,说是愿用五百元买下这根柴木……•老李高兴却又纳闷了,一根这样的柴木,虽然质地不错,也有特别的形态,但怎么值这么多钱呢?何况我柴房里还有好多呢?这值吗?•老李真的不知道,这些柴木将会在出深山后,在世界周转后,甚至会升价翻几十倍呢?•老李的柴房又冷又暗,那里还有许多与那些摆在玻璃橱窗里一样的柴木……但它们的待遇是不同的。•同是柴木,一样的特别,一样与众不同,但命运却截然不同,就像同是露珠,在枫叶上红红地闪烁,但在荷花上,却只有泪滴似苍白的透明……•我们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许多人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高三语文课件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20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