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生物必修3第1—3章单元测试题
1高中生物必修3第1~3章试题第一卷(选择题8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1小题,每小题2分共8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3.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5.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7.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8.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A.血浆、体液、体液B.血液、体液、淋巴C.血浆、组织液、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9.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10.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内分泌调节11.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12.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13.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A.泌尿系统B.泌尿、消化系统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14.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A.家兔B.鱼类C.鸟类D.草履虫15.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16.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血浆→组织液→靶细胞C.组织液淋巴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17.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3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18.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物质是()A.2,4D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19.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0.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CO2、血红蛋白、H+、尿素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D.Ca2+、载体、氨基酸2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稳态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内分泌腺参与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22.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大于7.35~7.45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23.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A.淋巴B.淋巴和组织液C.血浆和组织液D.血浆和淋巴24.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为()A.不能运动;没有感觉B.不会讲话;看不懂文字C.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看不懂文字D.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已的意思;听不懂别人谈话25.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26.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4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27.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28.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记忆细胞⑤效应B细胞⑥效应T细胞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29.决定反射时间的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刺激强度的大小B.感受器的兴奋性C.中枢突触的数目D.效应器的兴奋性30.在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B.血浆组织液淋巴C.血浆组织液淋巴D.血浆组织液淋巴31.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该图为膝跳反射示意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32.促胰液素的发现者是()A.沃泰默B.巴甫洛夫C.沃森和克里克D.斯他林和贝利斯33.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B.T细胞C.效应B细胞D.效应T细胞34.(2009·广东高考)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5细胞分裂素能()A.延缓叶片变黄B.促进叶片衰老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D.独立调节叶绿素降解的生理过程35.下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是()A.①和②B.③和④C.④和⑥D.⑤和⑥36.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雌激素和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37.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会传染艾滋病B.HIV在离开人体后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C.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终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D.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38.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腺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B.①②⑤C.④⑤D.②③39.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40.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A.信使RNA、必需氨基酸B.激素、递质C.淀粉酶、解旋酶D.肝糖元、丙酮酸41.幼嫩的种子中合成能力最强的激素是()A.赤霉素和乙烯B.生长素和脱落酸C.赤霉素和生长素D.细胞分裂素和乙烯6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8分,每空3分)41.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图20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2)被激活的“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Ca2+促使细胞内的H+以的方式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小,导致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实验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填细胞器)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3)此外,Ca+还能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它进入细胞核后,能引起酶催化mRNA的合成。(4)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了根的伸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一、选择题答题卡1.【A】【B】【C】【D】6.【A】【B】【C】【D】11.【A】【B】【C】【D】16.【A】【B】【C】【D】2.【A】【B】【C】【D】7.【A】【B】【C】【D】12.【A】【B】【C】【D】17.【A】【B】【C】【D】3.【A】【B】【C】【D】8.【A】【B】【C】【D】13.【A】【B】【C】【D】18.【A】【B】【C】【D】4.【A】【B】【C】【D】9.【A】【B】【C】【D】14.【A】【B】【C】【D】19.【A】【B】【C】【D】5.【A】【B】【C】【D】10.【A】【B】【C】【D】15.【A】【B】【C】【D】20.【A】【B】【C】【D】21.【A】【B】【C】【D】26.【A】【B】【C】【D】31.【A】【B】【C】【D】36.【A】【B】【C】【D】22.【A】【B】【C】【D】27.【A】【B】【C】【D】32.【A】【B】【C】【D】37.【A】【B】【C】【D】23.【A】【B】【C】【D】28.【A】【B】【C】【D】33.【A】【B】【C】【D】38.【A】【B】【C】【D】24.【A】【B】【C】【D】29.【A】【B】【C】【D】34.【A】【B】【C】【D】39.【A】【B】【C】【D】25.【A】【B】【C】【D】30.【A】【B】【C】【D】35.【A】【B】【C】【D】40.【A】【B】【C】【D】41.【A】【B】【C】【D】7一、选择题答案题目12345678910答案DCDDADDCDB题目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DDCCCABC题目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CBDBABCCB题目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BDDADACADB题目41答案C二题答案:答案:(1)识别(2)主动运输液泡高尔基体(3)RNA聚合(4)两重性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必修3第1—3章单元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31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