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五六七
实验五比较过氧化氢和Fe3+的催化效率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效率的方法。2.探索过氧化氢和Fe3+的催化效率的高低。实验原理2H2O23FeHO2+O2(速度缓慢)2H2O2过氧化氢酶HO2+O2(速度迅速)实验步骤1号试管2号试管12ml体积分数3%的过氧化氢溶液2ml体积分数3%的过氧化氢溶液22滴肝脏研磨液振荡均匀2滴FeCl3溶液振荡均匀3放入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现象(气泡多)燃烧猛烈(气泡少)燃烧但不猛烈实验关键1.实验要用新鲜的肝脏研磨液(活性高),提高两试管实验现象的对比程度。2.一定不要用同一吸管先后滴加肝脏研磨液和FeCl3溶液,否则2号试管内也有较多的O2放出,火焰也较明显。实验结论与无机催化剂相比,生物催化剂(酶)具有高效性实验六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2.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实验原理1.淀粉(非还原性糖)酶麦芽糖还原性糖蔗糖(非还原性糖)酶葡萄糖+果糖2.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3.用淀粉酶分加催化淀粉和蔗糖后,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来判断淀粉酶是否对二者都有催化作用,从而探索酶的专一性。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内容试管1试管21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注入蔗糖溶液/2ml3注入淀粉酶溶液2ml2ml4将试管放入60℃热水中5分钟5分钟5加入斐林试剂2ml2ml6放热水于大烧杯中加热煮沸1分钟1分钟7观察实验现象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实验关键1.两试管在60℃(注意与常见的37℃比较)热水中时间不能太短,必须达5分钟以上,如时间太短,试管1中砖红色沉淀不明显;2.加入斐林试剂后应轻轻振荡试管,否则试管1内砖红色沉淀不均匀。实验结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而不能催化蔗糖分解,从而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选做)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探索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方法。2.探索淀粉酶在不同温度和PH下催化淀粉水角的情况。实验原理淀粉淀粉酶麦芽糖和葡萄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I(碘液)↓I(碘液)紫蓝色复合物不形成紫蓝色复合物实验步骤一实验操作内容试管1试管2试管31加等量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2ml2控制不同温度条件60℃热水(5分钟)沸水(5分钟)冰块(5分钟)3加等量新鲜淀粉酶溶液1ml(5分钟)1ml(5分钟)1ml(5分钟)4加等量碘液1滴1滴1滴5观察实验现象不出现紫蓝色(呈现碘液颜色)紫蓝色紫蓝色实验步骤二实验操作内容试管1试管2试管31注入等量新鲜淀粉酶溶液1ml1ml1ml2注入等量的不同PH的溶液1ml蒸馏水1mlNaOH1mlHCl3注入等量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2ml4放60℃热水中相等时间5分钟5分钟5分钟5加等量斐林试剂并摇匀2ml2ml2ml6放热水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1分钟1分钟1分钟7观察实验现象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此处不用碘液的原因是碘液中的HI和HIO会与NaOH反应)实验关键1.在探索温度与酶活性实验中,操作2与操作3一定不能颠倒顺序2.在探索PH与酶活性实验中,操作2与操作3顺序不能颠倒总之在未控制好实验因素之前,不能让底物与酶接触发生反应,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实验结论酶的催化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高温、低温以及过酸、过碱都将影响酶的活性。拓展提升相同:非实验因素实验现实验原理→设计思路→对照实验→唯一变量→象描述→结论不同:实验因素与分析【同类题库】本实验实验五比较过氧化氢和Fe3+的催化效率.在做比较过氧化氢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时,选用的动物肝脏必须新鲜,原因是(B)A.肝脏细胞末死亡,便于实验B.新鲜肝脏所含过氧化氢酶较多C.新鲜肝脏比不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催化效率高D.不新鲜的肝脏有异味,不能做实验.在做比较过氧化氢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时,把肝脏制成研磨液的目的是(A)A.有利于过氧化氢酶的释放B.保护过氧化氢酶C.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D.以上说法都不对.为使加酶洗衣粉的去污渍效果更好,处理方法应该是(C)A.先用冷水浸泡.再在温水中搓洗B.先用开水浸泡.再在温水中搓洗C.先用温水浸泡.再在温水中搓洗D.先用温水浸泡.再在冷水中搓洗.下列除.哪项外,都可破坏淀粉酶的分子结构,从而使酶失去活性(B)A.煮沸B.60℃热水C.盐酸(5%)D.氢氧化钠(5%).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结果如下表。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相应结论。在下列有关结论的描述中,从表中得不到实验依据的一项是(C)方法观察结果1.常温下自然分解氧气泡小而少2.常温下加入Fe3+氧气泡稍多而小3.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氧气泡极多而大4.加入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氧气泡小而少A.从催化反应的条件看,酶有温和性B.从催化活性看,酶变性后就失去活性C.从催化底物范围看,酶具有专一性D.从催化反应的效率看,酶具有高效性实验六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下列关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作用实验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A.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性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作用不产生砖红色沉淀B.淀粉能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C.蔗糖能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D.淀粉酶能否催化淀粉和蔗糖水解,是通过有无还原性糖特定的颜色反应而证明的.如图所示,在下列试管中均加入3毫升浆糊,A、C中注入2毫升清水,B、D中注入2毫升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保温5分钟后注入碘液,最可能不变蓝色的是(D)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进行如下步骤(D)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1ml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1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分钟⑤观察实验现象最合理的顺序应为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①→④→②→③→⑤.下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两支试管,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记录下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装置ABCDEF水浴温度(T/℃)102030405060凝乳时间(t/min)不凝固7.04.01.54.0不凝固据此实验,回答以下两题(1)酶和乳汁分别用水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再混合加热,其原因是(A)A.确保实验是在设计的温度下进行B.进行对照C.确保反应物的体积相同D.缩短实验时间(2)关于该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B)A.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B.凝乳酶的最适温度肯定是40℃C.将A内混合物加温到40℃会发生凝乳D.将F内混合物冷却到40℃不会发生凝乳.为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根据已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出了如下实验方案。从认为该方案存在哪些问题?1.用恒温水浴锅,烧杯和铁架台调好水浴装置。2.将量好的酶溶液和天平称取的蛋白质块分别放入2支试管,然后将2支试管放入同一水浴环境中持续一段时间,使试管内外温度一致,再将酶溶液和蛋白质(将鸡蛋煮熟后的蛋白质部分切成小块)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蛋白质块消失所需的时间。3.将酶溶液改成等量的蒸馏水,重复步骤2,并注意与步骤2的温度保持一致,进行对照实验。4.做好实验观察和记录[(1)试管应编号(2)步骤2与步骤3所用的蛋白质块应该是等量的(3)步骤3的蒸馏水应改成与步骤2等量的酶溶液(4)步骤2与步骤3所用温度应该不同].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3ml浆糊,然后,在甲试管中加入2ml清水。振荡两试管,将其浸浴在35℃左右的温水中,5min后同时取出两试管,冷却后,用本尼迪森试剂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请回答:(1)两试管的现象是:。(2)试分析,在PH相同的情况下,酶促反应所需时间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①。②。③。(3)乙试管在实验中起作用,甲、乙两试管内对应各物质的量要求相同的目的是。(4)若要观察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另设计试管丙,丙试管的成分应和试管相同,并将此试管放入水浴中,此试管最后的颜色变化是。(5)若要验证酶的专一性,可另设计试管丁和甲对照,丁试管应先后加入(选择填空);若要验证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另设计试管戊与甲对照,则戊试管先后加入物质的顺序是DBEF,该操作顺序是否合理?为什么?A.少许的蛋白清B.小麦淀粉酶溶液C.适量的浓硝酸(可与蛋白质产生黄色反应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与否;酶的含量极少,其颜色反应可忽略)D.3ml浆糊E.适量的NaOH或HCl,用本尼迪森试剂试剂检验方法进行检验。[(1)甲试管依次出现绿色、黄色和橙色,乙试管无颜色反应(2)①浆糊量②小麦淀粉酶滤液量③水浴的温度(3)对照;为了排除各项量的不同对结果的影响,便于分析实验结果(4)甲;沸;无显色反应(5)ABC;不合理。因为加入小麦淀粉酶可能会与淀粉发生作用,从而影响实验结果]扩展实验及实验设计.取1-5号五支试管,分别加入2ml0.5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试管编号12345加入物质1ml唾液锈铁钉生土豆块熟土豆块生土豆块和盐酸实验结果几乎无气泡少量气泡大量气泡几乎无气泡少量气泡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能说明酶的专一性的试管组合是。(2)能说明酶的高效性的试管组合是。(3)试管3和4相比较,说明:。(4)试管3和5相比较,说明:。[(1)1和3试管(2)2和3试管(3)酶在高温下会变性,失去催化功能(4)PH会影响酶的活性].某同学对唾液进行下列研究,请回答:(1)用唾液制成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一些细胞位于其中,该细胞为。(2)鉴定唾液淀粉酶的成分时,需选用试剂,该试剂的成分及浓度为。(3)在验证唾液淀粉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证明淀粉已经分解成麦芽糖时,要利用麦芽糖的性,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沉淀。(4)如果(3)实验中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速度太快,请设计两种可行的方案,降低反应的速度:①:。②:。(5)在验证唾液淀粉酶活性最大的温度是否为37℃时,在用不同的温度条件进行实验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脱落的口腔上皮细胞(2)双缩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3)还原性;氧化亚铜(4)①加大唾液稀释倍数②适当降低温度(5)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其他变量].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产生氧气和水。在一个研究马铃薯块茎中过氧化氢酶作用的实验中,先将马铃薯及钻孔器钻出2cm长的圆条,再将圆条横切成10个小圆片,然后放入一个大号注射器内,继而吸入10cm3稀释的过氧化氢溶液,将针嘴用橡胶盖密封。如图显示注射器内收集气体的情况,记录如下表。时间(分)012351015202530收集所得气体(cm3)01.02.02.53.04.04.55.05.05.0(1)请用表中数据,在上面的坐标上将实验结果绘成一曲线图(用实线表示)。(2)反应速度最快的时段在,最慢的时段在。(3)试解释整个实验过程中反应速率的变化。。(4)假设本实验所用的马铃薯小圆片是20片,而不是10片,试在题(1)答案的坐标上草绘一曲线表示实验过程所可能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用虚线表示)[(1)略(2)0-2,10-20(3)随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变小,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气体逐渐减少(4)略].MnO2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可以将H2O2分解为H2O和O2。新鲜猪肝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这种酶也能将H2O2分解为H2O和O2。为了验证无机催化剂与酶的区别,做了如下实验:取6支试管,标号A→F,每一试管内注入浓度为3%的H2O2溶液各5ml,其余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实验结果:(1)B与A相比,在单位时间内B管产生的气泡多,这说明。(2)C与A相似,而D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五六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31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