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2012年新邵县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乡镇卫生院:为进一步做好全县消除麻疹工作,决定2012年3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现将《新邵县2012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二O一二年二月二十日2新邵县2012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印发的《2010~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脊髓灰质炎和麻疹防控工作的通知》及《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2年全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湘卫疾控发〔2012〕2号)要求,为力争我县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县卫生局决定于2012年3月在全县范围开展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目标人群、时间和工作指标(一)目标人群全县所有8月龄~6岁(2005年3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出生)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麻疹类疫苗的儿童。上述目标人群根据既往接种史,8月龄~17月龄未接种的,需补种1剂麻风疫苗。18月龄~6岁只接种1剂次的,需补种1剂麻风疫苗;0剂次儿童需补种2剂麻风疫苗,时间间隔1个月以上(免疫史不详者视为未接种)。(二)时间1、前期准备:2月20~2月29日。2、现场接种:3月1日~5日。3、快速评估和补种:3月6日~15日。3(三)工作指标以乡镇为单位,目标人群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后接种率达95%以上二、组织与实施1、领导小组(一)组织领导与相关部门职责县卫生局成立麻疹查漏补种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麻疹疫苗查漏补种业务工作。组长:王森县卫生局局长副组长:杨邵芳县卫生局副局长隆毅县疾控中心主任成员:禹辉县卫生局疾控科科长彭宏县卫生局医政科科长黄共青县疾控中心副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疾控中心,隆毅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要相应成立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麻疹疫苗查漏补种组织实施。其职责是:(1)制定本辖区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具体实施方案;(2)协调宣传部门做好查漏补种活动的媒体宣传工作;(3)协调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辖区内所有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4(4)组织开展宣传发动、现场接种、督导检查、快速评估和补种、资料收集汇总上报等工作。2、技术指导小组成立以县疾控中心副主任黄共青任组长,县卫生局疾控科科长禹辉任副组长,颜琳琳、唐清益、彭琳、尹星星、廖自强、高守成为成员的县级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技术指导小组。各乡镇卫生院要成立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现场技术指导、现场监督、评价及工作总结等具体技术工作,并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的要求,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的准备。(二)人员培训、社会动员和宣传各级要认真开展培训工作,在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宣传和摸底前,完成对本级所有参加麻疹疫苗查漏补种人员及乡、村级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方案、接种现场实施、接种禁忌证、AEFI的监测及处理、风险沟通、督导和评价方法等。县卫生局在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前,做好媒体宣传和动员工作,宣传麻疹疫苗查漏补种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查漏补种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标语口号、宣传画、宣传册、宣传栏、宣传车、社区通知等多种渠道,采用当地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大力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专题宣传,使儿童家长及时获取科学准确的信息,提高公众对查漏补种的认识和主动5参与意识,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做好查漏补种活动的风险沟通和应对,加强对相关突发事件及舆情的监测,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三)目标人群摸底调查1、摸底工作人员组成:农村由乡村干部、乡村医生组成;城镇由街道、居民委员会干部、社区医生组成。2、摸底登记在接种前2~3天完成,特殊地区可适当延长摸底时间。3、摸底登记方法:摸底登记人员挨家逐户的拉网式摸底调查,将目标儿童分自然村(居委会或社区、楼群)、分年龄组登记在《新邵县2012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摸底及接种登记表》(附件2-1),同时给家长发放《新邵县2012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接种通知单(附件2-2),告知家长接种时间和地点,接种时携带接种证。4、厂矿、企业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实施查漏补种活动。5、摸底调查应重视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以及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儿童的登记。对发现的未建卡7岁以下未完成常规免疫接种的儿童,应给予补建卡、证,并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6、乡镇卫生院对摸底登记结果进行核查、汇总,初步填写在《新邵县2012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接种情况汇总表》(附件2-3),并根据摸底儿童数、接种点数,计算出各接种点每日可接种儿童数,以天为单位上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县级督导人员要对摸底调查质量进行评估,对未达要求的6地方重新开展摸底登记工作。(四)保障措施1、经费保障。各级政府应提供开展麻疹查漏补种所需各种经费。(1)疫苗、注射器由省级提供。(2)接种补助经费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专项列支,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进行补足;培训、宣传、冷链运转、表格印制、督导评估等工作经费由各级财政专项解决。2、人员保障各部门要针对各自的职责,安排足够的人员完成麻疹疫苗查漏补种的接种工作。在接种工作开展之前就确定参与人员、责任人,并建立联系手册,对保证工作的落实和顺利实施是非常必要的。每个接种点至少应有人员负责现场组织、登记、接种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工作,并根据目标人群的多少适当增加工作人员数量。3、后勤保障(1)疫苗、注射器材与冷链。疫苗的储存、运输要严格执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做好疫苗和注射器出入库记录及疫苗运输记录。检查冷链设备的运转状况。(2)宣传材料及各种表格。所有宣传材料、表格应尽早分发,查漏补种用表格由省级统一格式,由县疾控中心统一印刷,在启动查漏补种接种前1周分发至各基层接种单位。7(3)其他要求①接种器械、体检器械、急救药品和器械等由各基层接种单位在实施接种前1周准备齐全,并随时补充。②在开展查漏补种活动之前应做好人力、物资、车辆等方面的后勤保障工作。(五)现场接种实施在查漏补种活动过程中,除已取得资质的接种单位外,各地还可根据地理条件、人口密度、摸底情况,在医疗机构或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设置临时接种点,或采取巡回、入户接种等方式。在农村或城市社区,根据人口数量设立巡回搜索组,在查漏补种活动集中接种的后期,分片包干负责搜索所辖区域的适龄儿童,并通知儿童到指定地点接种。查漏补种活动现场接种点应有负责组织、预检登记、接种、AEFI处置的工作人员,现场工作人员数量要根据接种对象数量进行适当调整,做到接种对象核实、接种前告知、健康状况询问、规范接种和登记等各个环节均有专人负责。现场接种流程、操作技术及接种后剩余疫苗处理等,要严格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执行。预防接种要严格掌握麻疹类疫苗接种禁忌证及其他暂缓接种的原则,查漏补种接种与最后一剂注射的减毒活疫苗间隔应在1个月以上。对于暂缓接种的儿童,应在本次查漏补种活动后的条件适宜时机及时予以补种。三、AEFI监测与处置8各地应当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开展AEFI监测工作。结合查漏补种特点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AEFI应对方案,及时做好活动中AEFI的处置工作。对严重AEFI遵照“先临床救治、后调查诊断”的原则,做到早期、正规、系统的治疗。麻疹疫苗常见AEFI的诊治原则参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应当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做好AEFI的沟通解释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统一发布相关信息。四、督导各镇乡应在查漏补种实施过程中制定本级的督导方案,明确督导方式、督导内容和督导方法,统一督导评价记录表,提出整改意见,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追踪;培训督导人员,督导重点地区为流动人口聚集地、偏远地区、常规工作薄弱的地区,上级督导员同时对下级督导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估。(一)督导组人员组成由各镇乡麻疹疫苗查漏补种领导小组在政府的协调下组织卫生、药监等部门领导参与;卫生部门设立督导联络员,负责技术支持工作。(二)督导方法通过现场观察、询问、主动调查、查看资料和听取汇报等方法进行。(三)督导内容91、前期准备阶段督导重点对基层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的组织动员、经费保障、宣传、培训、应种儿童摸底登记、物资和接种的准备情况进行督导。2、现场实施阶段督导重点对查漏补种现场的组织情况、接种操作、安全注射、接种人员资质、现场不良反应处置、家长知晓率等情况进行督导。3、后期评估阶段督导重点进行接种率快速评估,对资料整理、汇总、上报情况,以及剩余疫苗处理情况等进行督导。对目标人群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后接种率低于95%的地区要求限时查漏补种,直到接种率达到95%以上。(四)督导要求各级镇乡均应对查漏补种活动进行全程督导,包括前期准备(摸底登记、组织动员)、现场实施、接种率评估等各阶段。在查漏补种活动的准备、实施及评估阶段,县卫生局均会组织县疾控中心开展督导工作。活动准备阶段重点督导各级的经费保障、宣传、培训、摸底登记、物资和接种现场的准备情况;现场实施阶段重点督导现场接种工作组织情况、安全注射情况、接种人员资质、知晓率等情况;后期评估阶段重点进行接种率快速调查,了解资料整理、汇总和报告质量等情况。五、评估10县卫生局组织对本辖区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摸底登记、家长知晓率和接种完成情况的调查评估。接种率快速评估的重点为近年麻疹高发地区、流动人口聚居地、矿区、农牧场和常规免疫管理薄弱的地区。对评估接种率低于95%的单位,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进行查漏补种,必要时重新开展,确保在经过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后的地区,8月龄~17月龄儿童1剂次麻疹类疫苗接种率、18月龄及以上儿童2剂次麻疹类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快速接种率评价的方法及要求如下:1、抽查常规免疫管理难度大的1个乡镇,以乡镇卫生院(街道办事处)为中心在近、中、远距离各抽查1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随机入户调查10名学龄前儿童,每个乡镇(街道)共调查30名,其中8月龄~17月龄、18月龄~3岁、4~6岁年龄组各10人。2、在集贸市场、车站或城乡结合部开展非入户调查,共随机调查30名适龄儿童,在8月龄~17月龄、18月龄~3岁、4~6岁年龄组各调查10名。如遇有儿童在查漏补种现场接种期间不在本县,也要调查但不计入统计结果。接种结果的判定以儿童或者儿童家长回忆,并核查接种记录为准。评估中发现未按要求免疫的儿童,应进行登记并通知其家长送其到指定的地点进行补种。六、资料收集、总结和报告各镇乡要及时掌握查漏补种活动实施进展,活动结束后,要将11本次活动相关文件、宣传、培训、接种报表等资料进行整理,及时进行全面总结,并于2012年4月30日前将查漏补种活动总结上报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附件:2-1、新邵县2012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摸底及接种登记表2-2、新邵县2012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接种通知单(样本)2-3、新邵县2012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接种情况汇总表2-4、新邵县2012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接种率快速评估调查表2-5、新邵县2012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接种率快速评估汇总表2-6、新邵县2012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组织及人员情况汇总表2-7、新邵县2012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宣传动员情况汇总表1213附件2-1:新邵县2012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摸底及接种登记表(年出生儿童)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摸底登记员:登记时间:年月日接种员:编号家长姓名儿童姓名性别1出生日期(年/月/日)居住形式免疫史依据2已接种针次数需补种针次数补种日期备注本县外地012第1针第2针注:1、性别:1-男;2-女;2、免疫史依据:1-接种证;2-接种卡;3-家长回忆;3、已经完成全程免疫的儿童和未完成全程免疫的儿童分别登记。4、请务必按免疫状况分出生年份分表登记,摸底情况由教师或摸底人员填写,补种情况由接种人员接种后填写142012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接种通知单各位家长:您好!麻疹是一种常见
本文标题: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62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