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 黑龙江2012年自考石油工程(独本)“油层物理”考试大纲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石油工程(080105)专业(独立本科段)石油工程(080106)专业(专科)油层物理考试大纲(课程代码2163)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二○○九年四月1适用专业:石油工程(独立本科段、专科);学时:48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油层物理是石油工程、石油地质、石油测井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以及相近的其他专业的参考书。该课程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在知识结构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学好这门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油层岩石和流体的物理化学特性;掌握流体与流体、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单相、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和分布规律;掌握提高采收率的机理以及各种三次采油方法的特点;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储层与流体的一些物性参数,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为油藏描述、油气藏开发设计、油气藏数值模拟、现代油藏工程、提高采收率等课程提供有效的实验和理论依据。三、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14学时)(一)学习目标本章需要了解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岩石的敏感性等性质及孔隙结构、孔隙性、饱和度的几个重要概念。重点掌握达西定律、岩石的绝对渗透率和气体滑动效应的应用。(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2学时)1、岩石的粒度组成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2、粒度组成的表示方法3、粒度参数的计算4、岩石比面的概念及描述方法5、岩石比面的测定第二节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孔隙性(2学时)1、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2、孔隙类型及组合关系3、孔隙大小及分选性4、分选系数、歪度及峰态的含义5、孔隙结构参数6、孔喉比、孔隙配位数及空隙迂曲度7、孔隙度的表达式8、孔隙分类9、岩石的绝对孔隙度的概念及表达式10、岩石的有效孔隙度的概念及表达式11、岩石的流动孔隙度的概念及表达式12、储层孔隙度的分级13、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14、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15、颗粒的排列方式及分选性16、埋藏深度对孔隙的影响17、储层岩石的压缩性18、地层综合弹性系数的物理意义2第三节储层岩石的流体饱和度(2学时)1、流体饱和度的含义2、原始含油饱和度的概念3、束缚水饱和度的概念4、残余油饱和度的概念5、影响饱和度的因素6、研究油、气、水饱和度的方法7、常压干馏法8、溶剂抽提法9、色谱法第四节储层岩石的渗透性(2学时)1、达西定律2、岩石的绝对渗透率3、气测渗透率的计算公式4、气体的滑脱效应5、气体滑脱现象6、影响岩石渗透率的因素7、求取岩石渗透率的方法第五节储层岩性参数的平均值处理方法(2学时)1、算术平均的求法2、加权平均的求法3、按物理过程的要求进行平均第六节储层岩石的其他物理性质(2学时)1、储层岩石的热学性质2、储层岩石的导电性3、储层岩石的声学特性4、储层岩石的放射性第七节储层岩石的敏感性(2学时)1、胶结物及胶结类型2、粘土矿物的结构和物化特性3、粘土的膨润度4、石膏的脱水特性5、酸敏矿物及特点6、储层敏感性的评价方法(三)考核知识点1、岩石粒度组成的概念及测定方法。2、描述岩石颗粒分布的基本参数:不均匀系数、分选系数、标准偏差。3、岩石的比面的概念及描述方法。4、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大小的影响因素。5、孔隙度的表达式。6、孔隙结构参数:孔喉比、孔隙配位数、孔隙迂曲度。7、孔隙分类:超毛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微毛细管孔隙。8、岩石的矿物成分。9、颗粒的排列方式及分选性。10、埋藏深度对孔隙度的影响。11、原始含油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的概念。312、影响原始含油饱和度的因素。13、胶结物及胶结类型的概念及各自的特点。14、砂岩胶结物的敏感矿物及其特性。15、岩石的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16、储层孔隙度分级。17、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储层岩石的热力性质、热容性、岩石导热性、温度传导系数、储层岩石的导电性、储层岩石的声学特性、储层岩石的放射性。18、气测渗透率及气体滑脱效应。19、储层敏感性的评价方法。20、比面的主要测定方法:透过法、吸附法、由岩石其他物性参数的间接估算法、统计法估算比面。21、研究油、气、水饱和度的方法:常压干溜法、溶剂抽提法、色谱法。22、流速敏感性评价实验:水敏性评价实验、酸敏性评价实验、其它敏感性评价实验。23、孔隙类型及组合关系。24、孔隙的分选系数及描述方法。25、储层孔隙度分级。26、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岩石外表体积的测定方法、岩石孔隙体积、石颗粒体积的测定方法。27、气测渗透率的校正方法。28、达西定律及绝对渗透率。(四)考核要求1、识记(1)比面的主要测定方法。(2)研究油、气、水饱和度的方法。(3)流速敏感性评价实验。(4)孔隙类型及组合关系。(5)孔隙的分选系数及描述方法。(6)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岩石外表体积的测定方法、岩石孔隙体积、石颗粒体积的测定方法。(7)气测渗透率的校正方法。2、领会(1)孔隙度的表达式。(2)孔隙结构参数。(3)孔隙分类。(4)岩石的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5)储层孔隙度分级。(6)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7)气测渗透率及气体滑脱效应。(8)储层敏感性的评价方法。3、简单应用(1)岩石粒度组成的概念及测定方法。(2)描述岩石颗粒分布的基本参数:不均匀系数、分选系数、标准偏差。(3)岩石的比面的概念及描述方法。(4)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大小的影响因素。(5)岩石的矿物成分。(6)颗粒的排列方式及分选性。4(7)埋藏深度对孔隙度的影响。(8)原始含油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的概念。(9)影响原始含油饱和度的因素。(10)胶结物及胶结类型的概念及各自的特点。(11)砂岩胶结物的敏感矿物及其特性。4、综合应用(1)岩石的粒度组成分析。(2)岩石比面的物理意义。(3)含油的饱和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4)达西定律及绝对渗透率。第二章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12学时)(一)学习目标本章需要了解地层油气水的化学组成,油、气、水的高压物性参数。重点掌握油、气相态转换形式及表示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油气藏烃类的相态特征(2学时)1、油气藏烃类的化学组成和分类2、油藏烃类的相态表示方法3、体系、相、组分、组成的含义4、单组分体系的相态特征5、双组分体系的相态特征6、多组分系统的相态特征7、绘制多组分烃类相图8、多组分烃类相图的应用9、干气气藏相图10、湿气气藏相图11、凝析气藏相图12、轻质油藏相图13、重质油藏相图第二节油气体系中气体的分离与溶解(2学时)1、油气分离的基本类型2、闪蒸分离3、微分分离和级次脱气4、不同脱气方式的分离结果差异5、油田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脱气6、溶解度和溶解系数7、溶解度和压力的关系8、影响天然气在原油中溶解的大小的因素9、相态方程的建立10、露点压力和泡点压力11、平衡常数值的求取第三章天然气的高压物性(2学时)1、天然气的组成2、天然气的分子量、密度和相对密度3、天然气的体积系数4、天然气的压缩系数55、天然气的粘度第四节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2学时)1、原油的化学组成2、原油的分类3、原油的性质4、地层原油的溶解油气比5、地层原油的体积系数6、原油收缩系数7、地层原油体积系数与压力的关系8、地层油气两相体积系数9、地层原油的压缩系数10、地层原油体积系数与压力的关系11、地层原油的粘度12、地层油两相体积系数第五节地层水的高压物性(2学时)1、地层水的矿化度和硬度2、苏林分类法3、地层水的水型分类4、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5、地层水的体积系数6、地层水的压缩系数7、综合弹性压缩系数8、地层水的粘度第六节地层油、气高压物性参数的获得和应用(2学时)1、测定油气高压物性的仪器、流程及样品准备2、油气体系的相态研究3、测定底层原油和高压物性4、图板查法5、用经验统计公式计算(三)考核知识点1、油气藏烃类的化学组成和分类。2、油藏烃类的相态表示方法。3、相图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4、单、双、多组分体系的相态特征。5、天然气从原油中的分离过程。6、溶解度和溶解系数的概念及物理意义。7、天然气溶解度的影响因素。8、饱和压力的概念与物理意义。9、闪蒸分离。10、微分分离和级次脱气。11、不同脱气方式的分离结果差异。12、原油高压物性参数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密度、溶解度、体积系数、粘度、压缩系数。13、两相体积系数的物理意义及推导过程。14、原油体积系数与压力的关系。15、典型的油气藏相图:干气气藏图、湿气气藏相图、凝析气藏相图、轻质油藏相图、重质油藏相图。616、常温常压下的天然气的主要物性参数。17、研究天然气的高压物性参数的意义。18、天然气的组成:摩尔组成、体积组成、重量组成。19、天然气的分子量、密度和相对密度。20、天然气的体积系数、压缩系数、粘度。21、相态方程的建立。22、相态方程简单应用。23、地层油、气、水高压物性参数获得的方法:用仪器实验测定、由图板查得、用经验统计公式计算。(四)考核要求1、识记(1)相态方程的建立。(2)相态方程简单应用。(3)地层油、气、水高压物性参数获得的方法。2、领会(1)典型的油气藏相图。(2)常温常压下的天然气的主要物性参数。(3)研究天然气的高压物性参数的意义。(4)天然气的组成。(5)天然气的分子量、密度和相对密度。(6)天然气的体积系数、压缩系数、粘度。3、简单应用(1)油气藏烃类的化学组成和分类。(2)油藏烃类的相态表示方法。(3)相图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4)单、双、多组分体系的相态特征。(5)天然气从原油中的分离过程及方式。(6)溶解度和溶解系数的概念及物理意义。(7)天然气溶解度的影响因素。(8)饱和压力的概念与物理意义。(9)闪蒸分离、微分分离和级次脱气的概念。(10)不同脱气方式的分离结果差异。4、综合应用(1)原油高压物性参数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两相体积系数的物理意义及推导过程。(3)原油体积系数与压力的关系。第三章多相流体的渗流机理(10学时)(一)学习目标本章需要了解有关润湿性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毛管压力的测定、计算以及毛管力曲线的特征和应用。重点掌握相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概念、曲线特征及影响因素。(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储层岩石中的各种界面现象的回顾(2学时)1、界面张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2、油藏流体间的界面张力3、界面张力的测定方法4、液体的表面吸附75、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6、界面粘度第二节储层岩石的润湿性(2学时)1、润湿产生的原因2、润湿程度的衡量标准3、接触角和附着功的解释4、润湿反转现象5、储层岩石的润湿性及其影响因素6、岩石的矿物组成7、油藏流体组成的影响8、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9、矿物表面粗糙度的影响10、润湿滞后现象11、静润湿滞后和动润湿滞后的含义12、岩石润湿性与水驱油的相互影响13、岩石润湿性的测定第三节储层岩石的毛管压力曲线(2学时)1、各种曲面附加压力的计算2、毛管中液面的上升(或下降)3、毛管滞后现象4、岩石毛管压力曲线的测定5、毛管压力曲线的换算6、毛管力曲线的定性特征7、毛管压力曲线的定量特征8、根据毛管压力曲线型态评估岩石储积性能的好坏9、应用毛管力曲线确定油层的平均毛管压力函数10、确定油水饱和度随油水过渡带高度之间的变化关系11、利用毛管压力回线法研究采收率12、面积比较法13、润湿指数和试接触角法14、用毛管压力曲线可计算岩石的绝对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第四节储层岩石驱油过程中的阻力效应(2学时)1、水驱油的非活塞性2、毛管孔道中的各种阻力效应3、单根毛管、单相液流的渗流4、单根、多根互不连通毛管孔道,二相液流的渗流5、不等直径的并联孔道的渗流6、毛管孔道中的混合液流第五节储层岩石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曲线(2学时)1、绝对渗透率2、相渗透率3、相对渗透率4、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特征5、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6、影响相对渗透率的因素7、岩石润湿角的影响88、油水饱和顺序的影响9、岩石孔隙结构的影响10、温度对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11、流体粘度及准数等因素的影响12、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测定13、应用相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
本文标题:黑龙江2012年自考石油工程(独本)“油层物理”考试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76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