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二下期地理测试试卷4
1道县一中2011年下期高二地理练习(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选择题答题卡上)1.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都具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2.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①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②畜牧业与种植业分布的界线③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下图,回答3-4题。3.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4.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图,完成5~6题。5.该省可能是()A.吉林省B.湖南省C.台湾省D.云南省6.从该省的产业结构变化来看()A.区域经济已达到较高的水平B.第二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C.农业产值一路下滑D.产业比重波动太大,对经济发展不利7.下列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A.国内生产总值高的区域,一定是发达地区B.高收入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C.发达地区,人均国民收入一般较高D.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越高,区域发展水平越低8.关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B.高科技成为推动区域增长的重要力量C.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逐步形成D.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扩大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依照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完成9~13题。9.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一致的是()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密-------------------封-------------------线------------------------------------------------------------------------------------------------------------------------考--------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2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10.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①产业结构的差异②资源分布的差异③距海远近的差异④开放程度的差异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④11.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西部地带经济发展的优势有()A.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B.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技术水平较高C.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便利D.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13.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14.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的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经济开放区一内地B.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内地C.经济特区一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D.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开放区一内地15.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B.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D.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16.从经济发展模式看,属于资源型、科技型、资源与科技混合型的国家分别是()A.沙特阿拉伯、美国、法国B.伊拉克、日本、俄罗斯C.伊朗、加拿大、新加坡D.科威特、英国、荷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竞争日益加剧,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据此回答17题。17.有人把世界经济称为“地球村经济”,是因为()A.世界经济规模日益缩小B.各国经济差异越来越小C.生产、消费、流通领域联系日益减小D.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18.1989年,亚太地区建立了亚太经合组织;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洲联盟诞生;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这表明()A.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B.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世界形势总的趋势走向缓和19.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优势是()A.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输水B.有京杭大运河及一些湖泊可利用C.东线工程流经的是人口稀少区D.东线工程水质较好20.京津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①工农业生产发达②水资源浪费严重③人均江河径流量较少④人少地广,灌溉面积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1.启动西气东输工程最重要的原因是()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运输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22.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明显改善()A.粉尘污染B.地面下沉C.酸雨D.煤烟污染23.西气东输工程可推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表现()①改变东部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3②天然气可作为化工原料,促进东部化学工业的发展③能够推动机械、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④有利于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团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4—25题。24.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玩具制造B.汽车产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25.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劳动力价格B.技术C.交通运输D.原料选择题答题栏: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问答题(共56分,其中附加题6分)26、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1)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下列哪个问题()(2分)A、水资源紧张B、资源浪费严重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相协调D、木材短缺(2)此工程能降低沿线城市环境污染中的污染程度。(2分)(3)此工程西起盆地中的轮南油气田,东至,可以缓解沪宁杭工业基地能源资源不足的问题。(4分)(4)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线起讫点气候类型分别为、。(4分)27、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甲图所示的是我国东北平原地区;乙图所示的是我国平原地区。(2分)(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6分)地区土壤类型耕地类型(旱地或水田)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平均比较)甲乙水稻土水田低(3)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请指出乙地与甲地相比,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所具有的有利条件:4(4分)不利条件:(4分)28、阅读以下资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海南省探索订单农业之路,始于冬季瓜菜,起步于1998年,大面积推广于2000年。时下,海南全省种植反季节瓜菜近170多万亩,与农民签订保价放种订单达130多万吨,形成独特的订单农业海南模式。海南八成以上反季节瓜菜销往岛外,产销衔接,全靠订单。(1)海南岛的气候类型是:;(2分)为了发挥气候资源的优势,海南岛农业发展的方向是:(2分)(2)据材料回答:海南推行“订单农业”,大面积发展反季节瓜菜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4分)29、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附加题6分)材料一山东经济东强西弱,呈现出东、中、西三个地域的特征,发展水平整体上自东向西逐次递减。材料二2006年山东省东、中、西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分布统计图(1)东部地区在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分)济宁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材料反映的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请你结合和他们一起完成课题研究。(2)根据图文材料所揭示的问题,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补充课题的研究思路(6分)。→→→→→(3)你认为应采用何种研究方法?请简述理由。(4分)(4)结合材料二,完成阶段③的研究成果即分析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附加题6分)①②调查搜集资料,获取数据③分析资料、探讨原因④⑤撰写课题报告5道县一中2011年下期高二地理练习(2)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CACCACDDADD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BBDBBDBBAAA二、问答题(共56分,其中附加题6分)26(共12分,每空2分)(1)C(2)大气(3)塔里木上海(4)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27、(共16分)(1)长江中下游(2分)(2)黑土旱地高(共6分)(3)有利条件:(共4分)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降水更为充足(2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2分);不利条件:(共4分)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2分);水网稠密,土地分散,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2分)28.(1)热带季风(2分)热带作物基地或热带作物基因库或高效热带农业或农作物的生产基地(2分)(2)①气候资源,光热充足,冬季温暖;(2分)②交通条件的改善,与全国各地联系方便。(2分)29答案:(14分,附加题6分,共20分)(1)防止污染型工业、高耗能工业的引进;加大科技投入,创自主品牌。(4分)(2)山东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或协调山东东、西部发展的对策研究)(2分)确定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2分)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3)比较法(2分)选定对象进行比较,能找出优势与差距,确定发展对策(2分)(4)东部地区:临近日韩,区位优势明显;铁路、公路(高速公路)密度大,港口众多,海陆交通便利;科技教育发达,劳动力素质比较高;制造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化水平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高,市场潜力巨大。西部地区:位于内陆,交通不便;科技教育较落后,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产业基础较差,城市化水平低,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低。(6分)
本文标题:高二下期地理测试试卷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8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