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育心理学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焦虑与学习归因与学习第九章归因、焦虑与学习思考??当你获得成功时,你认为原因是……。?当你遭遇失败时,你认为原因是……。请在以下作出选择: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一、归因归因:是指人们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或结果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测的过程。(一)归因的概念寻求结果的原因归因与科学解释的区别科学解释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运用比较严密的实验和逻辑方法进行;而归因主要是指普通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归因.科学解释力求避免错误,既使出现失误,也往往限于人类的认识能力,与动机因素无关;而归因却容许错误,甚至有意出现错误,并且认为这种错误对个体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如借口)。科学解释主要侧重于自然现象,往往可以客观地进行研究,并作出一个事实判断;而归因对象偏重于社会行为,归因时不可避免地会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属于一个价值判断。认知性:归因是人们要依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理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形成该结果的原因的认知活动。因此,归因是一种以认知的观点看待动机的理论。针对性:归因的进行总是与特定的事件、行为或情景相联系,所以具有针对性和情景性。后续性:归因作为行为之后的一个环节,它是行为结束之后进行的,没有行为结果,就不会有归因发生。而且,归因又会进一步影响以后的行为。归因的特点(二)归因理论海德的人际知觉归因理论1凯利的立方体归因模式2罗特的“控制的位置”理论3韦纳的成就行为归因理论4《人际关系心理学》海德认为归因过程的重要部分是确定行为是由内部原因还是外部环境原因引起的;内部原因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主要包括人格、需要、动机、情绪、努力、能力等。(个人倾向归因)外部原因主要是情景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奖惩、运气等。(情境归因)凯利的立方体归因模式他主张在遵循协变原则寻求行为的原因时,要运用区别性、一致性和一贯性三种信息资源。以分析某位学生语文成绩不及格的原因为例(课本74)区别性:指行为作为其目标的一种技能如何变化;一致性:指个体行为如何和其他人的行为相比;一贯性:即行为是否随地点和时间而变化。把对三个方面的信息综合起来,才能推论出最终的原因。(三维理论)罗特根据“控制的位置”即“控制点”把人划分成“内控型”和“外控型”两种。(1)控制点的概念(罗特)它是指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体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心理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知或定向。控制点: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3.罗特的“控制的位置”理论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成败都是由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他们乐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例:人定胜天外控型的人觉得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成败都是由于他人的压力及运气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往往对自己的行为不愿承担责任例:人算不如天算;听天由命;怨天尤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3.罗特的“控制的位置”理论控制点能够影响学生对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够决定学生对学习任务持接受还是拒绝的态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克服困难等。控制点对学习的影响韦纳的成就行为归因理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亲身经历过成功和失败的结果,并作出种种的原因推论;成败结果可以按照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四个因素进行归因;这四个因素又可以从内外源(内部-外部),稳定性(稳定性-非稳定性),控制性(可控制-不可控制)三个维度上加以分类;不同的原因维度对情感、期望以及行为选择具有不同的影响。维度因素稳定性内外源可控制性稳定不稳定内在外在可控不可控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在付出同样多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则不努力的人则受到最低评价。因此,韦纳总是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纬度。对归因理论的总的评价(1)二十年来,归因理论的研究提出和解决了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2)归因理论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人的心理的可测性、可述性、平衡性、预期性和开放性。(3)综合分析可看出归因理论存在的许多问题也就是心理学中的一般问题——研究者少而问题多,以至于对许多重要问题和细节注意不够。(三)归因与学习(三)归因与学习1.影响学习归因的因素(1)个性特征(内控、外控)(2)班级气氛(竞争、合作、个体化)(3)他人反应(4)个人成败经历归因和成就动机的关系倾向于做内部归因者,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学业上的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相信奖惩与个人行为有关。倾向于做外部归因者,其成就动机相对来说比较低,把学业上的成败都归于运气、任务难易等外因。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缺乏兴趣,选择过于容易的任务,以便确保成功;或选择过于困难、不现实的任务,失败了也不感到内疚。行为1→结果1→归因→情感→行动2→结果2→归因2行为结果归因维度归因因素心理体验(归因的具体影响)成功内部能力高努力了满意、自豪、有信心外部任务容易运气好惊奇,感激稳定能力高任务容易能提高对以后类似工作的积极性不稳定努力了运气好以后工作的积极性或高或低不同的归因对学习的影响行为结果归因维度归因因素心理体验失败内部能力低努力不够内疚、冷漠、压抑、失望、无助感外部任务难运气不好消极、被动、不努力参加活动、假装积极、气愤、敌意稳定能力低任务难失去工作信心,降低以后工作的积极性不稳定努力不够运气不好会给人带来希望,提高了以后工作的积极性不同的归因对学习的影响归因对学习的影响在四种因素中,能力和努力是两个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若将成功归于能力,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有利于以后的学习;若将失败归于努力,会有利于维持学生的自信心,并能激发他们投入以后的学习中去,以改变其目前的境况;若将失败归于能力,会使学生容易放弃努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变得无助、冷漠,听之任之,破罐子破摔。“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感”是一种认为失败无法避免的观念。个体的心理特征:(1)成就动机水平低(2)自我意识消极(3)自我效能感低(4)消极思维(5)情绪失调教师最好采用鼓励与引导他们进行积极归因的方法,对他们给以帮助。概念复习积极归因模式成功有能力自豪、自尊更想成功愿意继续努力失败缺乏努力反省、内疚渴望成功愿意更加努力积极归因:内在而可控的归因(三)归因与学习(三)归因与学习4.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团体训练法团体成员(一般为3至5人)一起讨论和分析学习成败的原因,然后由心理学教师对个人的情况作出较全面的分析,引导他们对较易控制的不稳定因素如个人努力等进行归因。然后由每个学生填写归因量表,并对几种主要原因所起作用的程度作出评定。最后,对自我评定和归因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把结果反馈给每个学生,指出归因误差,鼓励积极归因。该法比较适合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团体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强化矫正法这种方法运用学习和强化原理以强化作为训练手段的,当学生作出积极归因时,要及时加以肯定和强化,促使他们形成比较科学的归因风格。如果作出消极归因,则要帮助学生及时加以纠正,以便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稳定的归因倾向。简便易行,适宜儿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观察学习法让学生观看归因的录像片,根据片中所反映的学生进行归因的情况,学生从中学习和掌握归因的技能。学生的性别、年龄等应与受训者尽可能相似,所从事的行为也应尽可能与他们的实际行动相一致。使观察学习的效果更好地迁移到日常行为中去。案例分析:正确归因可消除畏惧心理表现:小A是大三学生,考虑到就业压力,他决定笨鸟先飞,提前一年买了参考书,准备好好考研。然而每到该复习的时候,小A就很难进入状态,不是想起还有事没做,就是注意力被无关的事所分散,学习效率之低可想而知。眼看着时间流逝,而自己几乎还原地踏步,小A着急了,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于是他来到了心理咨询室。正确归因可消除畏惧心理分析:经过询问及心理测验,终于弄清楚了小A的心理状态:原来,小A经历了3次高考才考上大学。他在内心深处觉得自己很失败,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对学习有一种恐惧心理,到该看书的时候他就会下意识地要找一些无关的事情来做,以此来回避学习,减轻内心对考试失败的恐惧。小A的自我否定就产生于两次高考失利带来的心理创伤。正确归因可消除畏惧心理自我调解方法:拿出两张白纸,分别列举自己能够成功的理由和可能失败的理由,对比一下,对失败的理由逐条予以否定,比如对“我没有毅力”这一条,可以修正为“考三次也不放弃,最终考上了大学,这说明我很有毅力。”成功的理由要不断挖掘,使之更加肯定。每周进行一到两次这样的心理训练,慢慢地就可以把恐惧从心中挤走,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信和勇气。摔倒了赶快爬起来,不要欣赏你砸的那个坑!BACK思考结合归因理论:对自己面临成功和失败时所作的归因进行分析和总结二、焦虑与学习(一)焦虑的概念焦虑:是一个人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所产生的一种类似担忧的反应倾向。焦虑的三个成分:认知成分:由消极的自我评估所构成的体验生理成分:与植物神经系统相联系的情绪反应行为成分:以动作或行为变化形式表现出来的而外部反应(二)焦虑的种类正常焦虑:当一个人还深信自己是一个重要的、有价值的人,自己还享有内在的自尊感和自身价值感的时候,即使遇到严重的失败,也只伤及自尊心的外周,而无损于自尊心的核心。神经过敏性焦虑:当一个人的失败损伤了自尊心的核心,自己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作为个人价值感的依据。案例小乙,18岁,高二学生。该生学习刻苦用功,上课认真听讲,思考积极,作业字迹端正,正确率高,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在老师的心目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可每次考试,小乙的成绩总不尽如人意。问其原因,她提到临近考试她会特别紧张,考前辗转反侧很久不能入眠,考试时会出现“短路”的情况,拿到考卷后很长时间头脑一片空白,所有的知识都好像忘记了似的,明明觉得很简单的题目,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三)焦虑对学习的影响焦虑与学
本文标题:归因、焦虑与学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89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