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二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卷
亿库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高二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计60分)1、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B.农本思想C.有教无类思想D.民为贵,君为轻思想2、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A、以人为本的思想B、反对苛政的思想C、以理服人的思想D、为政以德的思想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荀子庄子的观点A、都认为人不能改造自然B、基本上相矛盾C、都认为人具有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D、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4、董仲舒在其对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注: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表明他主张A、百家争鸣B、削弱诸侯王势力C、颁布“推恩令”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下列言论,属于陆九渊的思想的是A、“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B、“人伦者,天理也”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心即理也”6、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A、以“异端”自居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7.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A、“仁”和“礼”B、“仁”和“德治”C、“克己复礼”D、“忠恕”之道8.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B、发扬光大儒学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9.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A、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B、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C、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D、汉武帝对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满10.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核心是A、抨击“存天理,灭人欲”B、抨击重农抑商C、抨击孤秦陋宋D、抨击君主专制11.“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材料表明老子:A.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B.认为矛盾双方不能互相转化C.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D.是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12.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13.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评价不确切的一项是:A.诸子百家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B.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C.墨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D.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的理论武器亿库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14.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A.道教思想融人儒学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15.“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段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A.工商皆本B.反对礼教C.反对君主专制D.注重实学16.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因材施教”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7.下列关于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④维护奴隶制,反对社会变革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18.“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一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19.提出“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A、孟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20.主张“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的思想家是A、荀子B、墨子C、韩非子D、老子2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下列对老子的这一思想理解不准确的是A、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B、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不断运动C、认为事物相互依存且不断相互变化D、认为对立的东西相互转化22.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①③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2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共同点包括①反对君主专制统治②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③彻底批判传统儒学的思想体系④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4.下列引文,符合程朱理学思想的是A、“夫盈宇宙者,无非物”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C、“宇宙之间,一理而已”D、“天,有形之大者也”25、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D.成为北宋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26、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有:①认为伦理道德即是“天理”②倡导用道德标准支配人的行为③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④都坚持“性善论”和儒家“仁”的思想A.①②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27.汉武帝时期兴办太学所产生的影响是A.使汉朝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B.使儒学在各郡县得以推广和传播C.大大提高儒学的地位D.使新儒学思想体系完全形成28宋代以后,最具权威性的科举考试教科书是A.《春秋繁露》B.《五经正义》C.《四书章句集注》D.《四库全书》29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以下皇帝的行为不属于这一理亿库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为了加强皇权而取消宰相C.皇帝要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30.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制机构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二.非选择题(60分)31、(17分)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古曰世异则事异。”请回答:(1)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或主张。(4分)(2)根据相关观点,分别指出四则材料所代表的学派。(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思想哪个对当时影响最大?哪个对后世影响最大?(2分)(4)儒家思想在宋朝、明朝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体系?(2分)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2分)(5)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分)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1分)32.(14分)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材料一: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材料二: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三: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四: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材料五: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材料六: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材料七: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2分)(2)在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朱熹、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4分)亿库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8分)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材料三宇宙之问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以言词激烈而名噪一时。他在文章中公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2分(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张。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儒学的新发展及产生的消极影响?3分(4)你是否同意吴虞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3分34(13分)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韩非子》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指出其时代特点。3分(2)三段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黄宗羲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9分)(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4分亿库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答案1A.2A,3B.4D.5D.6D7B8D9B10D11C12A13C14D15C16B17C18A19B.20C21B22A23A24C25D26A27C28C29B30D31、(1)、材料一主张兼爱,兼爱则天下无争;材料二主张关注人民,认为民心的向背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或民贵君轻);材料三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材料四认为应当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不应教条地遵循前代的传统。(4分)(2)、一是墨家;二是儒家;三是道家;四是法家。(4分)(3)、材料四的法家思想对当时影响最大;材料二的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最大。(4分)(4)理学、心学(各1分,共2分);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各1分,共2分);(5)儒家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言之有理,给2分);批判地继承,对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应该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给1分)儒家思想为什么在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合了汉武帝的需要,被汉武帝所采纳。(2分)32.(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对立关系。(2分)(2)区别:朱熹主张“格物致知
本文标题:高二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94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