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二物理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测试
如图所示,先后以速度v1和v2匀速把一矩形线圈拉出有界匀强磁场区域,v1=2v2在先后两种情况下()A.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之比为I1∶I2=2∶1B.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之比为I1∶I2=1∶2C.线圈中产生的焦耳热之比Q1∶Q2=1∶4D.通过线圈某截面的电荷量之比q1∶q2=1∶22.竖直平行导轨MN上端接有电阻R,金属杆ab质量为m,跨在平行导轨间的长度为L,垂直导轨平面的水平匀强磁场方向向里,不计ab杆及导轨电阻,不计摩擦,且ab与导轨接触良好,如图.若ab杆在竖直方向外力F作用下匀速上升,则A.拉力所做的功等于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B.金属杆ab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等于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C.拉力F和重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R上产生的焦耳热D.拉力F与安培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mgh.电阻为R的矩形导线框abcd,边长ab=L,ad=h,质量为m,自某一高度自由落下,通过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场区域的宽度为h,如图所示,若线框恰好以恒定速度通过磁场,线框内产生的内能是.4.如图,电阻不计的光滑U形导轨水平放置,导轨间距d=0.5m,导轨一端接有R=4.0Ω的电阻。有一质量m=0.1kg、电阻r=1.0Ω的金属棒ab与导轨垂直放置。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2T。现用水平力垂直拉动金属棒ab,使它以v=10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设导轨足够长。(1)求金属棒ab两端的电压;(2)若某时刻撤去外力,从撤去外力到金属棒停止运动,求电阻R产生的热量。=0.1特,导体ab的长度L=40厘米,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V=5.0米/秒,框架的电阻不计,导体ab的电阻R=0.5欧.试求:(1)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2)使导体ab向右匀速运动所需的外力(3)外力做功的功率(4)感应电流的功率6.如图所示,矩形线圈长L,宽h,电阻为R,质量为m,在空气中竖直下落一段距离后(空气阻力不计),进入一宽度也为h,磁感的匀强磁场中,线圈进入磁场时的动能为Ek1,线圈刚穿出磁场时的动能为Ek2,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线圈克服磁场力做的功为W1,重力做的功为W2,线圈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p,则以下关系中正确的是()A.、Q=Ek1-Ek2B、Q=W2-W1C、Q=W1D、W2=W1+Ek2-Ek17.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n”形导体框架,宽度为L,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垂直,电阻可以忽略不计.设匀强磁场与导体框架的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为B.有一根导体棒ab跨放在框架上,由静止释放导体棒沿框架竖直滑下,且始终保持水平,它与框架间摩擦力为f,如图所示,导体棒质量为m,有效电阻R,则(1)a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什么?(2)ab下滑过程中,加速度大小的变化是多少?(3)ab下滑的最大速度等于多少?(4)ab以最大速度下滑时消耗的电功率等于多少?如图所示,电阻为R的矩形线圈,长为L,宽为a,在外力的作用下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通过宽度为d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求外力做的功:(1)L<d(2)L>d9.如图所示,长L1宽L2的矩形线圈电阻为R,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边缘,线圈与磁感线垂直。求:将线圈以向右的速度v匀速拉出磁场的过程中,⑴拉力F大小;⑵拉力的功率P;⑶拉力做的功W;⑷线圈中产生的FL1L2Bv;⑸通过线圈某一截面的电荷量q。10.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直金属导轨MN、PQ平行放置在倾角为的绝缘斜面上,两导轨间距为L。M、P两点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的均匀直金属杆ab放在两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整套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可忽略。让金属杆ab沿导轨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金属杆达到最大速度,在这个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为Q。导轨和金属杆接触良好,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且。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2)金属杆在加速下滑过程中,当速度达到时,求此时杆的加速度大小;(3)求金属杆从静止开始至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下降的高度。参考答案:1.A2.BCD3.2mgh.4.(1)0.8V(2)5J5.(1)0.2伏在棒中感应电动势由b指向a,0.4安在棒中感应电流b指向a(2)0.016牛(3)0.08瓦(4)0.08瓦6.D7.(1)ab(2)由大变小(3)22)(LBRfmg(4)222)(LBRfmg8.1.(1)(2B2a2Lv)/R(2)(2B2a3v)/R9.(1)(2)22222vRvLBFvP(3)vRvLLBFLW12221(4)vWQ(5)RtREtIq与v无关10.
本文标题:高二物理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19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