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二生物免疫调节测试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资源全部免费2.4免疫调节课时知能评估一、选择题1.(2010年高考浙江理综)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解析:注射乙肝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形成特定的淋巴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如果有同样的抗原再次刺激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效应B(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接种乙肝疫苗之所以要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激发机体二次免疫反应的机制,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特定淋巴细胞。答案:C2.(2010年高考福建理综)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浆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效应T细胞解析:细胞免疫过程的效应阶段,T细胞或记忆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并激活其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将抗原释放出来。然后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细胞沉淀或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所消灭,所以本题中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效应T细胞。答案:D3.(2010年高考江苏卷)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解析: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类,两类免疫过程中大都有T淋巴细胞参与,而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所以先天性无胸腺的祼鼠会丧失全部细胞免疫能力和大部分体液免疫能力,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对异体组织也无免疫排斥反应,因此人类癌细胞也可以在其体内增殖。答案:A由莲山课件提供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资源全部免费4.(2009年高考全国Ⅱ卷)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是()A.侵染部位B.致病机理C.抗原决定簇D.传播途径解析: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引起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流感病毒)的抗体及记忆细胞,当流感病毒侵入时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而抗原的特异性是由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决定的,要想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则需这两种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答案:C5.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解析:人体深部组织细胞处氧气的浓度很低,能在此处细胞内大量繁殖的细菌的呼吸类型为无氧呼吸;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消灭该菌首先需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出来,然后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将抗原消灭掉。答案:B6.(2009年高考重庆理综)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B.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解析:病毒营寄生生活,所以必须用T细胞刺激后的效应T细胞来进行细胞免疫,所以B对。A项中,效应B细胞不会使靶细胞裂解。C项中,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把抗原呈递给T细胞,不会产生抗体。D项中,释放白细胞介素的是效应T细胞,而不是记忆细胞。答案:B7.(2009年高考广东卷)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正确的是(多选)()A.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两者抗原相同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C.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由莲山课件提供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资源全部免费D.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解析:两病毒虽能使感染者发烧,但两者抗原不一定相同,所以A错;不同人的免疫力不同,故感染后患病程度可能不同,B正确;病毒感染正常人后由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刺激产生效应B细胞(浆细胞),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C正确;两种病毒均有发生突变而改变传染性的可能,D正确。答案:BCD8.(2009年高考上海卷)人体内往往存在着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合理的解释是()A.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B.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C.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D.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达解析: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一种抗原表面可以有多种抗原决定簇,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引发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抗原决定簇的本质是蛋白质。故因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即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导致体内存在着针对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答案:A9.(2011年杭州模拟)下列关于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受到淋巴因子的作用后,可增强清除靶细胞的能力B.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后,可将抗原呈递给浆细胞C.婴儿初次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体内可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D.HIV攻击人体T细胞后,可使人体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解析:B细胞受到淋巴因子的作用后,可增强其免疫能力;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后,可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婴儿初次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在体内起抗原作用,使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HIV攻击人体T细胞后,可使人体丧失部分体液免疫能力。答案:C10.(2011年长沙模拟)高三学生小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你应该给他怎样的合理建议(说明:“+”表示有,“-”表示没有)()A.你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B.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妈妈怀孕时传递给你的免疫力C.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你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D.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由莲山课件提供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资源全部免费解析:小明肝功能检验结果乙肝抗原呈阴性(-),因此其体内没有乙肝病毒。怀孕时传递给子代的抗体一般只能存留六个月左右,小明已经是高三学生了,其体内不可能还存留有母亲传给他的抗体。父母遗传给他的免疫力由遗传物质决定,如果没有乙肝病毒或疫苗,产生乙肝抗体的基因不会表达出抗体蛋白。这只能说明小明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答案:C11.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解析:考查了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有关知识。免疫细胞的来源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场所不同形成的淋巴细胞不同。造血干细胞转移至胸腺,则发育分化形成T细胞,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及大部分的体液免疫。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分化形成B淋巴细胞,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胸腺切除后,T细胞不能产生,使机体的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仅保留部分体液免疫。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后,机体的一切免疫功能均丧失,即使再输入造血干细胞,因缺乏分化的场所不能形成B细胞和T细胞,免疫功能不能恢复。答案:B12.用实验动物可以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具体方法是将同种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动物。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实验组接种含疫苗的接种物,然后全都接种同种病毒。下列是关于该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原理是:疫苗进入动物体内后可刺激B细胞,使之分化后产生记忆细胞,当再次接种相同抗原后,可以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B.接种同种病毒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免疫反应一样强烈C.为确定疫苗的有效浓度,需要对实验组注射不同浓度的疫苗D.本实验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解析:接种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故当再次接种相同的病毒抗原后,可产生更为强烈的二次免疫反应,该免疫为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因为对照组没有注射含疫苗的接种物,所以当接种同种病毒后,其免疫反应没有实验组强烈。答案:B二、非选择题13.根据人体免疫的相关概念图回答问题:由莲山课件提供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资源全部免费免疫细胞a淋巴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cb记忆细胞d(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_。(3)概念图的以下细胞中,具有分化能力的是________。A.记忆细胞B.bC.cD.d(4)形成[c]________的途径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根据免疫细胞间的关系可确定a、b、c、d分别代表吞噬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1)各种免疫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吞噬细胞既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具有吞噬和消灭抗原的作用,又可参与特异性免疫,具有识别、处理、呈递抗原的作用。(3)由于浆细胞c和效应T细胞d是已分化的细胞,因此不再具有分化能力;而记忆细胞、B细胞和T细胞受抗原刺激时可增殖分化。(4)B细胞受抗原刺激时可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可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答案:(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2)[a]吞噬细胞(3)AB(4)浆细胞①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②抗原经T细胞呈递给B细胞③记忆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14.下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由莲山课件提供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资源全部免费(1)b细胞为________,溶酶体分解抗原的过程在免疫学上属于______________。(2)d细胞为________,在机体中该细胞是由_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来的。(3)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c细胞,对机体免疫会造成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4)在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以上免疫过程时,同时刺激机体产生其他特异性免疫。请说明免疫类型。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高二生物免疫调节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25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