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三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课题电离平衡考纲要求: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的概念及电离平衡移动。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并判断电解质的强弱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概念辨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在或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比较:(1).两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氯水、铜能导电,它们电解质,也不是。(2).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固体NaCl),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食盐水,石墨);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固体硫不能导电,但它非电解质(3).只有本身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如CO2,SO2、NH3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是,CO2,SO2、NH3本身并没有电离出离子,而是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H2SO3,NH3·H2O电离出的离子,所以,CO2,SO2、NH3不是电解质,属于电解质。(4).难溶物质在水中虽不导电,但沉淀可能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因此也是电解质。如BaSO4,AgCl等。(5).离子型氧化物(如Na2O、CaO等)虽然溶于水后并非自身电离,但熔融时却可电离,且完全电离,因此,也是电解质。例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铁B.干冰C.醋酸D.二氧化碳3.强电解质:离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只以的形式存在4.弱电解质:某些具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如:弱酸,弱碱,水是弱电解质,它们在水中部分电离,以和的形式共存。5.判断电解质的强弱的方法:(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对强电解质做导电性对比实验。(2).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如将Zn粒投入到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结果前者比后者反应快。(3)浓度与PH的关系。如0.1mol/L的醋酸溶液,其PH>1,即可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4).测定对应盐的酸碱性。如CH3COONa溶液呈碱性,则证明CH3COOH是弱酸。(5).稀释前后的PH与稀释倍数的变化关系。例如,将PH=2的酸溶液稀释100倍,若PH<4,则证明酸为弱酸;若PH=4,则证明酸为强酸。(6).利用实验证明存在电离平衡。如向醋酸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变红,再加CH3COONH4,颜色变浅。(7).利用较强酸(碱)制备较弱酸(碱)来判断电解质强弱。如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出现浑浊,说明酸性:H2CO3>。(8).利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判断。如非金属性:Cl>S>P>Si,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金属性:Na>Mg>Al,则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NaOH>Mg(OH)2>Al(OH)3。例2.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w.w.w.k.s.5.u.c.o.m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4BaSO投入水中,导电性较弱,故它是弱电解质C.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两种共价化合物分子D.氯水能导电,所以2Cl也是电解质例3.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溴化钠B.三氧化硫C.蔗糖D.硫酸钡6、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溶于水后电离的电解质。溶于水后的电解质。电离过程化合物类型溶液中存在形式(水分子不计)物质类别绝大多数的盐(包括难溶性盐)强酸:强碱:弱酸:弱碱:水:知识点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状态的建立:在下,当电解质分子的速率和的速率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2.电离平衡的特征、、、、。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影响条件有:、。4.勒夏特列原理在电离平衡中的应用在某稀氨水中加入少许指定物质或改变溶液的温度,对NH3·H2ONH4++OH-的电离平衡有如下影响:(1)加水稀释,使溶液中c(NH3·H2O)、c(NH4+)、c(OH-)均减小,促进NH3·H2O分子进一步电离成为NH4+和OH-,以减弱溶液中粒子总浓度的减小,所以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由于OH-的增多,不如溶液体积增大得快,所以溶液的pH下降。(2)通入NH3,即增大了c(NH3·H2O),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的pH上升。(3)加入固体NH4Cl,即增大了c(NH4+),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pH下降。(4)加入固体NaOH,即增大了c(OH-),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pH上升。(5)通入HCl,即中和了部分OH-,使c(OH-)下降,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的pH下降。(6)稍加热,由于分子电离为离子时需要吸热,所以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的pH上升。(7)加热蒸发,使NH3·H2O分解放出NH3,c(NH3·H2O)下降,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pH下降例4.CH3COOHCH3COO-+H+平衡平衡来说,改变下列条件时,对平衡有何影响例5.加热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水悬浊液中存在溶解平衡:Ca(OH)2(s)Ca2+(aq)+2OH-(aq),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Ca2+)增大B.c(Ca2+)不变C.n(OH-)增大D.c(OH-)不变知识点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的电离用“=”多元强酸电离一步完成且完全,如:HnA====nH++An—2.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由于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写离子方程式时用“”符号。(2).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如:H2CO3H++HCO3-HCO3-H++CO32-(3).多元弱碱的电离与多元弱酸的电离情况相似,但常用一步....电离表示。如:Mg(OH)2Mg2++2OH-3.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NaHSO4=Na++H++SO42-弱酸的酸式盐中酸式根不完全电离NaHCO3=Na++HCO3-HCO3-H++CO32-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NaOHH2ONH3·H2OCa(OH)2知识点四:电解质的导电能力1.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与电解质强弱影响溶液导电能力的因素: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单位体积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有关即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导电能力越强由此可知: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如:较浓醋酸的导电能力可比极稀HCl溶液强。CaCO3虽为强电解质,但溶于水所得溶液极稀,导电能力极差。平衡移动方向c(H+)n(H+)PH导电能力升高温度加NaOH(S)通HCl气体加CH3COONa固体加Na2CO3固体加水加冰醋酸分析:(1)若在H2SO4溶液中加Ba(OH)2,(2)若在H2SO4溶液中加BaCl2,(3)若在HCl溶液中加AgNO3,导电能力的变化?例6.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100mL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A.自来水B.0.5mol/L盐酸C0.5mol/L醋酸D.0.5mol/L氨水知识点五、区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方法区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方法是看该物质熔融状态能否导电,能导电的是离子化合物,不能导电的是共价化合物。例7.下列事实中,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氯化氢极易溶于水B.液态氯化氢不导C.氯化氢不易分解D.氯化氢可以导电◆随堂演练1.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浓度为0.02mol·L-1的下列溶液:①盐酸②石灰水③NaCl溶液④NaHSO4溶液⑤NaHCO3溶液⑥氨水。其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HIn(溶液)H++In-A.①④⑤B.②⑤⑥C.①④D.②③⑥红色黄色2.如图,横坐标表示加水量,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能表示冰醋酸(即无水醋酸)加水稀释的图是()3.已知次氯酸是比碳酸还弱的酸,反应Cl2+H2OHCl+HClO达到平衡后,要使HClO浓度增大,可加入()A.NaCl(固体)B.水C.CaCO3(固体)D.NaOH(固体)4.向碳酸钠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到不再产生CO2为止,则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D.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5.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SH++HS-HS-=H++S2-B.NaHCO3=Na++HCO3-HCO3-=H++CO32-C.Na2HPO4=2Na++H++PO43-D.HFH++F-6.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烧碱溶液B升高温度C加少量冰醋酸D加水7.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取形态相同、质量相等的一颗锌粒,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盐酸和稀醋酸。(1)a、b两支试管中的现象:相同点是;不同点是;原因是。(2)a、b两支试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开始时是V(a)V(b);反应完毕后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是V(a)V(b);原因是。8.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1mol·L-1和0.1mol·L-1,则甲、乙两瓶氨水中C(OH-)之比(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请说明理由:。9.用0.1mol·L-1NaOH溶液做导电性实验,逐滴加入等体积的0.1mol·L-1CH3COOH溶液,随着醋酸溶液的加入,电流表的读数会,其原因是。w.w.w.k.s.5.u.c.o.m
本文标题:高三化学电离平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3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