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8页应城二中2010届高三数学(理科)复习计划一.背景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坚持了稳中求改、稳中创新的原则。考试题不但坚持了考查全面,比例适当,布局合理的特点,也突出体现了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这一举措。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进入高校学习所需的基本素养,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在教学中的关注和重视。2009年是湖北省自主命题的第五年,数学试卷充分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注意考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在前五年命题工作的基础上做到了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兼顾了数学基础、思想方法、思维、应用和潜能等多方面的考查,融入课程改革的理念,拓宽题材,选材多样化,宽角度、多视点地考查数学素养,多层次地考查思想能力,充分体现出湖北卷的特色:1试题题型平稳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重视对新增内容的考查2充分考虑文、理科考生的思维水平与不同的学习要求,体现出良好的层次性3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4深化能力立意,考查考生的学习潜能5重视基础,以教材为本6重视应用题设计,考查考生数学应用意识二.教学指导原则1.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在复习课中要认真落实双基,并注意蕴涵在基础知识中的能力因素,注意基本问题中的能力培养.特别是要学会把基础知识放在新情景中去分析,应用。2.高中的“重点知识”复习中要保持较大的比重和必要的深度。原来的重点内容函数、不等式、数列、立体几何,平面三角及解析几何中的综合问题等。在教学中,要避免重复及简单的操练。新增的内容:向量、概率等内容在复习时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总之高三的数学复习课要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加强运算能力为主体进行复习。3.重视“通性、通法”的落实。第2页共8页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教材中典型例题、习题上;放在体现通性、通法的例题、习题上;放在各部分知识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上抓好课堂教学质量,定出实施方法和评价方案。4.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提高复习课的效率。《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复习的依据.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具体体现。只有研究近年来的考试试题,才能加深对《考试说明》的理解,找到我们与命题专家在认识《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力求在复习中缩小这一差距,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复习。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学科能力。《考试说明》明确指出要考查数学思想方法,要加强学科能力的考查。我们在复习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如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解析法等数学基本方法都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予以复习及落实。6.结合实际,了解学生,分类指导。高考复习要结合高考的实际,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实行综合指导。可能有的学生应专攻薄弱环节,而另一些学生则应扬长避短。了解学生要加强量的分析,建立档案.了解学生,才有利于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对于好的学生,重在提高;对于差的学生,重在补缺。三.备考计划为了备战2010年的高考,合理而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特制定如下计划。我们打算分3个阶段来完成数学复习:第一轮从2009年10月中旬开始至2009年3月下旬结束第二轮从2009年3月下旬至4月底结束第三轮从2009年5月初至5月底结束第一轮系统巩固(一)一轮复习教学认识这是高三数学复习用时比较多的,也是教师和学生花费力气最大的。这一轮复习要解决的问题是:第3页共8页1、对于课本上的每一定义、任一定理、所有公式都要熟透于心,理解它的本质、变化与应用。2、对于课本的典型问题,既要掌握解答方法,又要思考它的变形、拓展,还应当注意它的应用。3、知识网络的形成,解题小结论的提练,一些解题漏洞的防范,解题思考方式的总结。这一轮复习我们以《创新设计》这本资料书为主,再参考其它几本等资料书,以达优势互补。打算每一讲用3个课时,第一课时,知识点、考点复习,第二课时,典型例、习题讲解,第三课时,作业讲评及数学思想方法总结。作业以《创新设计》资料书每一讲所附的“基础过关”和“能力提高”与活页练习为主,根据学生实际和其它资料进行增、删。这一轮复习应针对学生基础较差,动手能力不强,知识不能纵横联系,特别是“代数推理题”、“三角函数变形题”等常常出问题,解析几何不能从宏观上把握题目,其基本套路不熟,缺乏运算的恒心,概率题不能突破“排列与组合”瓶颈,选择题与填空题的速度与准确率不高等问题进行重点、难点突破,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二)一轮复习教研组活动安排1.8月1日高考试卷分析、总复习计划及《极限》《导数》教学建议2.9月12日《集合与简易逻辑》教学研讨3.9月19日《映射与函数》教学研讨4.10月17日《数列》教学研讨5.11月1日《三角函数》教学研讨6.11月14日《平面向量》教学研讨7.11月28日《直线与圆的方程》教学研讨8.12月12日《圆锥曲线》教学研讨和会考备考9.1月10日《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教学研讨10.1月24日《概率与统计》教学研讨11.2月3日《导数》教学研讨第4页共8页12.2月27日《复数、立体几何》教学研讨(三)一轮复习教学参考进度第一轮的复习要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为主,为高三数学会考做好准备。附表一(一轮复习教学参考进度)时间课题课时内容课时9.12――9.17集合与简易逻辑:重点是集合的运算1.集合的概念2.集合的运算3.不等式的解法4.简易逻辑5.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89.18――10.17函数:重点是函数的性质。1.映射与函数2.函数的对应规律3.函数的定义域4.函数的值域5.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6.函数的单调性7.反函数8.指数式与对数式9.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0.函数的图像11.函数的应用2410.18――11.1数列:重点讲解等差、等比数列和递推关系式。1.数列的概念、递推关系式2.等差数列3.等比数列4.数列求和5.数列综合12第5页共8页11.2――11.14三角函数:重点是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要求学生熟记公式。1.角的概念的推广与弧度制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余弦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4.正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5.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6.本章综合1811.15---11.28平面向量:详讲向量的运算(数量积和坐标运算)略讲定比分点。1.平面向量的概念和性质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4.线段的定比分点与平移5.本章综合1211.29---12.11直线与圆的方程:重点是直线方程,简单的线性规划必考要着重训练。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2.直线的方程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4.简单的线性规划5.曲线与方程6.圆的方程1412.12――1.10圆锥曲线:重点是圆锥曲线的方程和几何性质高考必考。1.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3.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4.本章综合161.11――1.22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以选择或填空的形式出题。侧重二项式定理的复习。1.两个基本原理2.排列及其应用3.组合及其应用4.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5.二项式定理16第6页共8页第二轮专题过关对于高考数学的复习,应在一轮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利用专题复习,更能提高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而言有以下八个专题:(1)集合、函数与导数。此专题函数和导数、应用导数知识解决函数问题是重点,特别要注重集合、函数、导数与不等式交汇问题的训练。1.23---2.2概率与统计:高考必考,三种题型均有可能出现。1.随机事件的概率2.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3.相互独立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102.3---2.12导数:近几年频繁出题,学生较易掌握。重点是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1.导数的概念2.多项式函数的导数3.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4.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82.13――2.19复数:重点是复数的概念和复数的初步运算1.复数的概念2.复数的运算22.20――3.20立体几何:重点是空间角与距离的计算与证明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2.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3.平面的基本性质4.空间直线5.直线与平面平行6.直线与平面垂直7.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8.两平面的平行与垂直9.空间角、空间距离10.棱柱、棱锥11.球12.展开与折叠28第7页共8页(2)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此专题中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恒等变换是重点,注意和平面向量的交汇。(3)数列、极限、归纳法。此专题中数列是重点,同时也要注意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知识交汇问题的训练。(4)立体几何。此专题注重点线面的关系,用空间向量解决点线面问题是重点。(5)解析几何。此专题中解析几何是重点,以基本性质、基本运算为目标。突出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交点、弦长、轨迹等,注意与向量结合。(6)概率与统计、排列组合、二项式。此专题中概率统计是重点,以摸球问题为背景理解概率问题。(7)思想方法归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计论思想、化归转化思想等。(8)选择填空题解题技巧专题,重点是提高学生采用“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换元”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针对选择、填空的特色,学习一些解题的特殊技巧、方法,以提高在高考考试中的对时间的掌控力。第三轮综合模拟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为了增强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应试功能,做一定量的高考模拟试题是必须的,也是十分有效的。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①强化知识的综合性和交汇性,巩固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活性。②检查复习的知识疏漏点和解题易错点,探索解题的规律。③检验知识网络的生成过程。④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答模拟试题时的工具性。附表二(第二轮、三轮复习安排表)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3.20~3.24集合与简易逻辑7课时讲3课时练2课时讲评2课时3.25~3.26第一次模拟考试组题3.27~3.28试卷讲评2课时———3.29~4.2函数(含导数)7课时讲3课时练2课时讲评2课时4.3~4.9三角函数10课时讲2课时练3课时讲评3课时4.10~4.14数列8课时讲3课时练3课时讲评2课时第8页共8页4.15~4.16第二次模拟考试组题4.17~4.18试卷讲评2课时———4.19~4.23平面向量3课时讲1课时练1课时讲评1课时解析几何5课时直线与圆2课时圆锥曲线3课时4.24~4.30解析几何2课时练2课时排列组合2课时讲1课时练1课时二项式定理2课时讲1课时练1课时概率4课时讲2课时练2课时5.2~5.4综合练习3课时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综合5.5~5.6第三次模拟考试组题5.7~5.8试卷讲评2课时———5.9~5.12综合训练(一)4课时练2课时讲评2课时5.13~5.14第四次模拟考试组题5.15~5.16试卷讲评2课时———5.17~5.19综合训练(二)4课时练2课时讲评2课时5.20~5.21第五次模拟考试组题5.22~5.23试卷讲评2课时———5.24~5.26综合训练(三)4课时练2课时讲评2课时5.27~5.28第六次模拟考试组题5.29试卷讲评2课时———5.30~6.3自由复习查漏补缺6.4~6.5服务高考———6.6考生认考场———6.7~6.8高考应城二中高三年组数学备课组2009年8月5日
本文标题:高三数学备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60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