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三生物高考最后阶段复习
1高三生物最后阶段的复习一、回归课本这段时间的复习要侧重于教科书,各章节中的基本概念、生理过程、作用原理、过程图表是掌握的重点。第一章生命的结构基础和物质基础细胞结构,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蛋白质、核酸的元素组成及相关计算,细胞分裂第二章新陈代谢一、章节地位本章是在复习细胞的物质和结构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阐述了细胞中所发生的各种生理过程及其化学本质。因此,本章复习过程中始终应贯穿“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同时本章与高中生物学其他章节联系紧密,学习时一定要注意与其它章节知识点的横向联系,例如:在讲述“酶和ATP的化学成分与结构”、“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等内容时,要分别以第一章中“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其重要作用”的知识为基础;在复习“叶绿体及其色素”、“渗透吸水的原理”、“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等内容时,要分别以第一章中“叶绿体”、“液泡”、“主动运输”、“线粒体”的知识为基础;学习“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的知识,则为以后复习第七章中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水循环”等内容奠定了基础。二、复习要点1、新陈代谢和酶(一)酶工程酶是细胞产物,但不一定非要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在细胞外,即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正是基于这点,人们可以利用细胞中的酶能催化体外的生化反应,这就是酶工程得以发现的前提。我们都用过加酶洗衣粉,同一般的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肪酶等多种通过微生物生产出来的酶,因此,去除汗渍和油污的能力比较强。我们知道,酶作为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是在活细胞内产生的。那么,人们是怎样通过活细胞获得这种酶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这些酶的呢?这些都是通过酶工程来实现的。所谓酶工程,就是在一定的生物反应器中,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的技术,而且酶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没有酶的作用,任何生物工程技术都不能实现。概括地说,酶工程是由酶制剂的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组成的。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人们最早是从植物的器官和组织中提取酶的。例如,从胰脏中提取蛋白酶,从麦芽中提取淀粉酶;现在,生产酶制剂所需要的酶大都有来自微生物,这是因为同植物和动物相比,微生物具有容易培养、繁殖速度快和便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人们提供必要的条件,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酶。(二)、酶制剂的应用1、治疗疾病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品,这种蛋白质是胰脏中胰岛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由于糠尿病患者很多,胰岛素的需要量很大,所以许多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曾是猪的胰岛素。但是,猪胰岛素与人胰岛素在化学结构上有一处差别:猪胰岛素B链上最后一个氨基酸是丙氨酸,人胰岛素B链上最后一个氨基酸是苏氨酸。因此,用猪胰岛素治疗人的糖尿病,容易使一些患者产生免疫反应。现在,科学家可利用酶,切下并移去猪胰岛素B链上的那个丙氨酸,然后接上一个苏氨酸。这样,猪的胰岛素就魔术般地变成人的胰岛素了;再如,溶菌酶可分解病原菌的细胞壁,具有明显的抗菌和消炎作用;溶纤维蛋白酶具有溶解患者血管内纤维蛋白凝块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血栓病。2(三)分析例题1.某一细胞能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Q物质,进行实验得到下列结果:(1)当细胞中Q物质浓度高于溶液中Q物质浓度时,也会发生Q物质的吸收(2)只有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发生Q物质的吸收(3)Q物质的吸达到大最大值,且吸收结束时膜两侧存在Q物质的浓度差(4)Q物质的吸收随着温度而变化,且有一定的最适温度Q物质的吸收为主动运输的判断依据是:A、(1)(2)B、(1)(2)(3)C、(1)(3)D、(1)(3)(4)2.在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相关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产生激素3.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唾液腺细胞与汗腺细胞相比,前者核糖体数量较多B、唾液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相比,前者线粒体数量多C、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与衰老的细胞相比,前者内质网不发达D、叶肉细胞与唾液细胞相比,前者高尔基体数量一般较多。2、新陈代谢和ATP(1)ATP的分子结构、ADP—ATP循环及理解细胞能量代谢的“通用货币”①细胞中主要是由什么细胞器来产生能量的?”线粒体的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②“细胞中有哪些生理过程在不断地消耗着能量?”细胞分裂、细胞核中DNA的复制、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细胞膜主动运输、高尔基体合成分泌等需要能量ATP在细胞中的含量是很少的,如肌细胞中的ATP只能维持肌肉收缩2钞钟左右。从而可说明ADP—ADP循环的意义,同时加强ATP是生物体维持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的观点。葡萄糖、糖元、淀粉、脂肪、氨基酸、脂肪酸、磷酸肌酸等,这些都可作为生物体的能源物质,但生物体不能利用这些能源物质中的能量,这些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必须要转移给ATP中。生物体直接从ATP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形式的能量,如ATP可转化为机械能、电能、渗透能、化学能、光能和热量等。(2)分析例题(1)有关反应式ADP+PiATP的叙述中,其中错误的是:(2)A、该反应表明了物质是可逆的,但能量是不可逆的B、反应(1)过程可发生于叶绿体的基粒和基质中C、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时,没有发生反应(2)D、有氧呼吸时,反应(1)过程主要发生在[H]与氧结合成水时3、光合作用①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验证实验因为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及外部因素不断变化,因此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经常改变。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光强、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主要有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叶片含水量、叶片的发育阶段等等。3一般而言,光强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强。但由于植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在光强增加相同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的增强程度并不相同,并且当光强增加到一定限度时,光合作用不再增加了。因光合色素对不同性质的光的吸收值是不同的,因此不同颜色的光也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红光、蓝紫光光合作用强度大,其它颜色的光会使光合强度下降,绿光的光合强度几乎为零。因温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酶的催化活性,因此也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一般而言,温度在0℃-35℃之间时,每增加10℃光合强度增加一倍;但超过40℃-50℃后,光合强度下降。因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底物之一,因此它的含直接影响光合强度,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强度加强。【实验材料和用具】黑藻或金鱼藻、碳酸氢钠、高瓦数聚光灯、温度计、大烧杯等。【实验步骤】1、光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取几条黑藻或金鱼藻,将其剪成几段,放在装有自来水的大烧杯中(杯中已放入少量的碳酸氢钠以产生二氧化碳),使烧杯中水高于植物体2-3厘米。把此装置放在聚光灯下,很快有气泡从切口中冒出。把此装置放在距光源分别为10cm、30cm、50cm的地方(用冰块控制各烧杯中的水温,用温度计监测水温)。每个距离都每隔一定的时间计数排出的气泡数。2、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取几条黑藻或金鱼藻,将其剪成几段,放在装有自来水的大烧杯中(杯中已放入少量的碳酸氢钠以产生二氧化碳),使烧杯中水高于植物体2-3厘米。把此装置放在聚光灯下,很快有气泡从切口中冒出。把此装置放在距光源30cm地方,用冰块和热水控制各烧杯中的水温在室温、0摄氏度、50摄氏度。每种温度都每隔一定的时间计数排出的气泡数。3、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取几条黑藻或金鱼藻,将其剪成几段,放在装有自来水的大烧杯中,使烧杯中水高于植物体2-3厘米。放在黑暗处一天,使黑藻或金鱼藻体内的机物消耗掉。把此装置放在聚光灯下,很快有气泡从切口中冒出。把此装置放在距光源30cm地方(控制各烧杯中的水温一致),各烧杯中放入碳酸氢钠量分别从0依次增加一些,并用玻璃棒搅拌一下。每个烧杯都每隔一定的时间计数排出的气泡数。②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光合色素及色素的理解:A、你知道咱们平常吃的韭黄和蒜黄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吗?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植物叶绿素合成时的条件问题。叶绿素是光合色素中最重要的一类色素。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中有四种色素,绿色植物只在光下才能合成叶绿素。韭黄、蒜黄是在黑暗条件下培育出来的,因为植物此时不能合成叶绿素,只能长成黄化苗,而黄化苗的薄壁细胞比较多,所以吃起来比较嫩,口感比韭菜、蒜苗好一些。但要注意,植物不能长期处于无光条件下。叶绿素的形成除了有光照之外,还与镁这种矿质元素有关,没有镁,叶绿素也是形成不了的。B、浅海中自上而下为什么会出现绿藻、褐藻、红藻等藻类植物的分层分布现象?这也是一个和光有关的生物学问题。我们平常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实际上是这个物体反射的光,如我们看到叶片是绿色,说明叶片反射绿光,而吸收了其它色光;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是白色的,说明这个物体不吸收任何光,并全部反射回来;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是黑色的,说明这个物体把所有光都吸收了,没有反射任何光。这是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绿藻反射了绿光;褐藻反射了黄光,而红藻反射了红光。绿藻中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红藻中有藻红蛋白(藻红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图1是太阳4光的光谱示意图;图2中A是藻红蛋白的吸收光谱示意图。由此可知,水层对光波中的红、橙部分吸收显著多于对蓝、绿部分的吸收,即水深层的光线相对富含短波长的光。所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较多的绿藻分布于海水的浅层;含藻红蛋白和类胡萝卜素,吸收由蓝紫光和绿色光较多的红藻分布于海水深的地方。这是植物在演化过程中,对于深水中光谱成分发生变化的一种生理适应。C、很多植物的叶片到秋天会变红,很多植物的花在一天的不同时间中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你知道这是什么的原因吗?本题涉及了植物细胞中色素及其比例变化的问题。一般来说,正常叶片的叶绿体中有两大类光合色素,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的分子比例为三比一,叶绿素a和叶绿素b也约三比一,叶黄素和胡萝卜的比为二比一。由于绿色的叶绿素比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多,占优势,所以正常叶子总是呈现绿色。秋天、条件不正常或叶衰老时,由于叶绿素较易被破坏或先降解,数量减少,而类胡萝卜素比较稳定,所以叶片呈现黄色。至于红叶,不是叶片中叶绿体的色素造成的,而是由细胞液泡中的花色素引起的。因秋天温度降低,植物体内积累较多糖分以适应寒冷,体内的可溶性糖多了,就形成较多的花色素储存于液泡中。而花色素类似于酸碱指示剂,从碱性到酸性会呈现从蓝色到红色颜色渐变,具体而言是,pH7-8时呈淡紫色;pH3时,呈红色;pH11则呈蓝色。由于秋天时液泡中花色素增多,且细胞液pH值又偏酸性,因此叶子就变红了。不仅如此,花色素的颜色也会随环境中存在的不同的金属离子而改变,所以同一种花色素在不同的花中,或是同一种花由于种植的土壤不同,都能显出不同的颜色。D、想要做好《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你应注意哪些问题?提取光合色素过程中,关键是迅速..。提取光合色素过程中,因为光合色素都是脂溶性的,因此用丙酮这种有机溶剂作为提取液,因为丙酮易挥发且有一定毒性,因此提取过程要迅速,同时提取液要用胶塞塞好,以防止其挥发;利用二氧化硅硬度极大的特点,其粉末可增加研磨时磨擦力,加快研磨的速度;又因为叶绿素容易破坏,因此需要保护,而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把绿叶剪碎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快研磨速度。划滤液细线是本实验的结果明显清晰的关键。滤液细线必须待第一次完全干燥后才能划第二遍,重复次数可多一些,滤液细线要齐、细、颜色深,其中齐更重要一些。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特别要注意滤液细线一定要处于层析液的上面,否则光合色素会溶解于层析液中,而不会沿层析液向上扩散、分离,这会使实验效果极差,甚至不发生分离,导致实验无效;另外,层析液是石油醚、丙酮、苯等有机溶剂的混合液,具有挥发性且有毒,要注意密闭。③光合作用过程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应把重点放在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上,可利用表解的形式复习(参照笔记)5①当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被人为阻断,你认为暗反应会停止吗?反过来,当暗反应过程被人
本文标题:高三生物高考最后阶段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83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