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三语文导学案的探究与实践
《高三语文导学案的探究与实践》结题报告厦门市禾山中学:湖里鹄图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的界定:根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禾山中学2011年度的“导学案”教学改革思路,我们高三语文组全体教师在全面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充分分析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教学教研潜力,依托精选的《创新方案》、《高考创新作文指导》等资料,制定合理的“导学案式”的复习备考计划,实现群策群力、资源共享,不断完善高中导学课堂。在完成了5本必修教材、4本选修教材之后,侧重于指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完善高考考点复习,模拟检测学生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高三语文导学案”,增强三备实效,在“小组建设模式”、“导学评价方案”中充分借鉴高一高二课堂导学经验,在管理上突出“紧”字,并进行探究与实践。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2010—2011学年,根据学校“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实施的总体目标,确立了“关于‘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学校核心课题。在这一核心课题研究的框架下,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从实际出发,以“重视知识体系的完善,增强三备实效”为子课题,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与高考考点的归纳、整理练习,在管理上突出“紧”字。针对目前教学上重视“老师教”的方式不同,“导学课堂”更重视让学生发挥,成为课堂主动学习的能手,老师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导学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3、课题研究的内容:“导学案”的编制,导学评价方案的制定,如何更有效地进行三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合力构建高三语文“导学课堂”;对学生的研究:通过对学生进行“语文导学”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对语文高考各知识板块的掌握情况,不断更新完善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以导学案为契机,探索“语言文字规范应用”的实施;对高三其他学科导学案编写的研究;对其他年段(重点是高一高二)语文导学课堂的借鉴与研究。4、课题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测验法:(4)经验总结法:(5)文献法:(6)个案研究法:(7)案例研究法:二、研究的过程:第一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完成课题申请报告,完成文献资料的查询及学生情况的调查问卷工作。1、以“导学案”为基本复习形式,牢固树立时间观念,牢固树立效率意识。高三学年转瞬即过,时不我待,教师要利用好每节课的时间,充分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真正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真正收到语文教学的高效率。2、结合高三学生特点,首先使用好高中从必修一至必修五的教材。以“导学案”来提炼课本语文基础知识和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审美能力,教师要结合文本特点认真钻研、深刻理解,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学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下足功夫。3、有效运用“导学案”,狠抓落实语文专题复习。抓紧抓好文言文阅读、古典诗歌鉴赏、文学作品的鉴赏等专题复习,促使学生的理解、评价、表达等语文综合能力快速提高,突出作文技巧的系统训练。4、“导学案”在高三语文教学中要力求做到三个结合。即: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讲授与训练的结合;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对课外内容要精心选择,不要拿来就用;对训练试题要精心讲评,通过讲评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对作文训练计划性要强,评改方法可以多样。第二阶段:2010年9月—2011年1月,备课组集体活动,学习“导学案”相关理论知识,并作详细记录,提交每次研讨稿,完成对高三其他学科导学案编定、高一高二语文学科导学课堂的调查与研究。1、备课:(1)深入备课,充分发挥本备课组每位语文教师各自的优势,精心科学编写“导学案”,并深入研究高考,保证备课质量。(2)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3)认真设计语文专题训练“导学案”,针对学生弱点突出强化习题。2、授课:(1)原则:依据“导学案”落实基础,训练能力,强化语文意识,挖掘语文心智,培养学生学用语文的良好习惯;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提问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2)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重点,设计好复习课、训练课、补弱课、综合课、阅读课、写作课、考试课、讲评课。加强阅读指导,上好每周一次的写作课,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印发美文佳作,扩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位。鼓励学生自购今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扩大写作视野,明确高考作文指向。3、辅导:(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2)专题“导学案”讲究梯度和系列性。4、作业与考试:坚决贯彻学校对高三提出的作业练习的要求,通过练习加强落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对学生作文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5、强化语文积累:充分利用早读和晚自习的时间,督促学生复习巩固高一高二背诵默写过的课文和教材上出现过的语文知识,结合“导学案”,做好高一高二文言文的第一轮复习。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6、强化作文训练的系统性:考虑学生作文实际及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和阅卷现状,作文训练采取循序渐进、逐点落实的思路。上学期主要训练基础等级:写作技巧训练:(1)审题立意;(2)贮材选材;(3)结构技法;(4)文面书写;(5)拟题技巧;(6)修改锤炼文体写作训练:(1)记叙性文章写作;(2)议论性文章写作。下学期主要训练发展等级:(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7、以语文课堂为契机,实施“语言文字规范的导学探究与实践”:课堂是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主阵地。我校在教育教学中强化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认真落实国家相关课程标准中关于写字教学的要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语用字习惯,具备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自从湖里区教育局提出“先学后教”“导学案”模式教学以来,我校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大力践行“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注重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语言文字教育主渠道,并渗透到各学科,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课程化。学校十分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的师资建设,为将语言文字工作推向深入,我们高三年级组语文老师结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师当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的活动,如进行汉字规范标准问卷调查;开设语言文字专题知识讲座等,帮助高三学生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汉字规范标准,确保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工作取得更大成效。高效、务实的课堂教学为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教学水平上台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高三课堂中,举办有针对性的特色活动,增添动力,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为使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常态化,我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相关活动,在为广大师生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同时,也是在有意识地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1)、每届艺术节学校都要举行一次师生书画作品展,将师生平时的一些优秀书法、绘画作品制作成展板展出,提高师生汉字鉴赏能力,激发了师生写字、练字的热情。(2)、学校每年都要举办大量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专题活动,如开展学生诗歌朗诵比赛、规范汉字书写展评活动、举办硬笔书写规范汉字比赛、学生演讲比赛、专题黑板报比赛、小主持人大赛、手抄报比赛、诵读《弟子规》等一系列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专题征文比赛等等,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同时弘扬了母语文化,培养了师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3)、为了提高教师规范汉字使用及教学能力,学校组织教师参加汉字书写规范化测试、各类征文比赛、各类演讲比赛、辩论赛、教师基本功大赛、“导学课堂”导学案设计比赛、教师基本功比赛、“片段教学”课堂开放日活动等等。(4)、组建学生社团,成立了“小朗诵队”、“小记者站”等兴趣小组,开展双休日校园第二课堂活动。我校黄戈尔老师组织的戏剧社团、林再福老师组织书法社等等,一系列的社团活动将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的种子撒播到每位学生的心田。(5)、经常与其他兄弟学校开展与语言文字相关的交流观摩活动和听课等活动,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校教师的规范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卓有成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是提高我校师生语言文字水平和能力的源源动力,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人文素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漫步禾山校园,清新典雅,环境宜人。饱含哲理的名人名言,活泼向上的学生作品,图文并茂的书画展板,绚丽多彩的文化墙,新颖别致的永久性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牌、提示语,精巧设计,用字规范,无不彰显禾山中学全方位的校园文化,令置身其中的任何人都赏心悦目。我校在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软件环境的同时也注重创设优雅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硬件环境。目前我校校园环境建设彰显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各教研组的板报、各教室的黑板报、学校宣传橱窗、教学软件、校刊《绿禾集》、全体老师都编写的校本教材系列丛书、作业展等汉字书写规范、美观。全校上下掀起一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规范校园”的学习热潮,使“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优美地飞扬,扩充了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的张力。第三阶段:2011年2月—2011年6月:针对高三导学,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增强三备实效,提交研究成果,完成结题报告。1、语文课是一门知识丰富而有趣的课程,在进行导学案的编写时我们发现,是不是可以尝试将语文课分成几种类型,这样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目前我们的课型有文学名著解读课(包括看名著电影、讲评名著阅读练习卷、课前名著阅读检测等)、复习课(导学案的练习与讲评)、展示课(优秀周记、优秀作文、创意周记展示)、培辅课(答题辅导)。我们认为有必要改进某些课型,增加一些新的课型,如针对名著阅读,是否可以每周将全年段学生聚焦在一起,进行讲座授课?这样有利用形成全校学生看名著的风气,而且集合了语文备课组的优质资源。第二种可以尝试的课型——反思课,进入第二轮复习后,第个板块结束后,模块检测完成后是否可以让小组进行总结反思,然后发言进行提高?第三种可以尝试的课型——自研课,针对现代文阅读,是否可以拿出一些经典的现代文,师提出一些问题或思考的角度,让学生自主研究、合作探究,由学生来发现并解答问题?我们将在备课组的整体讨论下,有序的进行我们的尝试,借鉴其他备课组的优秀成果。2、学生在课下完成导学案的同时,可以进行多学科综合型探讨。如理科方面,某些社会问题如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学生单纯利用某一个学科的知识是很难得出有效办法的。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完全可以在课后闲余时间,从政治、生物和化学等多学科多角度进行合作探讨。这样做,学生不仅可以解决在课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将课后与课中有效整合,从中培养综合性、创新性思维方法;在文科方面,政治、历史、地理、语文等学科完全可以进行综合探讨。我在批改学生周记的时候也在提倡学生的这种综合能力。如我校08年取得高考满分作文的学生,在其作文中引用的“三鹿奶粉”事件,就可以从时事政治上加以分析,而这又确实是语文时事评论方面的内容,另外还可以从历史学的角度加以批驳,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知识的能力。当然,我们现在还只是设想,如何真正有效的利用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这还需要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来准备。3、课后的知识生成还可以通过学生的科研小组(即兴趣小组)来实现,这对学生的学案学习也是一种提高。通过不同课题的研究,来实现知识的深化拓展。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合力构建高三“语文导学课堂”:语文的“导学课堂”不能仅仅利用语文教材资源,更应充分利用其他学科资源、网络资源等等;而且不仅在“课堂导学”,课下也要成为“导学课堂”。(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导学课堂”:利用微博、博客、百度知道、百度文库、腾讯问问等等多种网络资源激发学生课下的求和欲;(2)充分利用多学科资源,构建“导学课堂”:“传统的语文教学提倡在大量阅读文学作品中传承民族文化,陶冶情操。但这种熏陶积累不应是被动的无思考的背诵,而是强调有解释、有分析、有比较、
本文标题:高三语文导学案的探究与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92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