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三语文课内文本整理
1高三语文复习资料——课文整理高一上第一单元:生命主题一、《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抒写出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1、慢词,景物铺陈(色彩绚丽、生机盎然)。2、情景交融,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写作特点:多角度描写:上阕“层林”“百舸”“雄鹰”“游鱼”(有远有近,有俯瞰有仰视,有静态有动态);用对比的手法: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颜色)“同学少年”与“万户侯突出景物(意象)的特点,抒发诗人的豪情与壮志。用词精当、形象,富有表现力。“争”描绘出千帆竞发的壮观场景等。二、《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1、刻画人物——居里夫人的“美丽”:(1)、外在美:正面描写、侧面烘托。(2)、内在美(品格)。对于“美丽”的理解,作者这样诠释:“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2、主要手法:对比——与其他女子。类比——范仲淹断粥身功、宋玉冷对美人恩。类比居里夫人的执着;斯陀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价值(引发解放黑奴的南北战争),类比居里夫人发现鐳的价值(引发科学革命)。第二单元:亲情主题四、《边城》沈从文1、散文化、诗化的抒情小说,具有恬静冲淡之美。作者被称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2、人物形象(翠翠、祖父;由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塑造)美。3、明净清丽的自然美与明净质朴的人情美交相辉映,构成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五、《合欢树》史铁生1、主题:怀念母亲,颂扬母爱。2、细节描写来表现母爱(肖像、动作、语言描写);无私无怨、坚强执着、宽厚仁慈、牺牲自我的爱。3、合欢树的象征意义:本意——吉祥树,合家欢愉,象征着“我”,象征着母爱,象征着母子合欢,共同反抗命运。(母亲——合欢树——对儿子的殷殷期盼,眷眷之情儿子——合欢树——对母亲的深深思念,拳拳之心)第三单元:人际交往主题七、《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1、主题: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同时也使人从中认识到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意义。2、欧.亨利: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小说以情节取胜,结局往往出人意料,欧.亨利式的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多伏笔)。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作品被誉为“美国生活得幽默百科全书”,多写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引发人们“含泪的微笑”。3、人物形象(主要人物老贝尔曼。初见时的外貌描写,先抑后扬;语言描写;结尾的侧面描写)。4、结尾没有具体实写贝尔曼画树叶的重要情节,使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并留下想象空间。5、语言风格:采用幽默、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幽默的描写中领悟内在庄严地思想感情。八、《邂逅霍金》葛剑雄1、邂逅(偶遇)霍金,他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周围人平静的态度感染了我。作者认为天2才的成长除了科技因素外,和谐、宽松、平等、充分尊重个人自由的人文环境是非常重要的。2、幸运的霍金:(1)、高科技让他得以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2)、剑桥让他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残疾人:不被观望,被尊重;科学家:宝贵的时间不被干扰,被理解)。第四单元:新诗十、《再别康桥》徐志摩1、(1)旧体诗(古体和近体)(“五四”以前的诗);(2)新诗:“五四”以来的白话诗。2、意境美:情(淡淡离伤)景(清淡柔美之形、声,诗人“轻轻”“悄悄”的主体动作)交融,营造轻柔静谧之美。语言美。艺术美:(1)、建筑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2)、音乐美——节奏轻快,韵律柔和,抑扬顿挫,朗朗上口。3、绘画美——云彩、金柳、青荇、水草、星辉、夏虫。4、徐志摩的理想:爱、自由、美。(胡适之)十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1、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善于以真挚的感情、朴素的语言,含蓄的诗意,表现出诗歌的散文化之美。本诗充满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比深厚的情感,表现了诗人要用自己那颗赤诚而滚烫的心,温暖祖国苦寒大地的希望。2、四类人(北方农夫、南方少妇、年老母亲,失去土地的垦殖者)的形象,悲凉凄楚的境遇表现了“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十二、《双桅船》舒婷1、朦胧诗:构思上,强调内在的思维结构;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借以反映复杂的社会现实,表现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代表诗人有食指、北岛、舒婷、顾城等。2、意象、象征:“我”是指双桅船,“你”指岸。“双桅”暗示着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而又相区别的心理。“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风暴”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连在一起。(注:朦胧诗的象征和暗示使主题的表达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读者对于同一首诗可以作不同的解读,此处只写了一种。)第五单元: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植物十五、《诗经.蒹葭》1、选自《诗经.秦风》。吟咏一种追慕而不可得,可望而不可及的2、赋:铺陈;比: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3、重章叠句,反复渲染,委婉缠绵。4、“伊人”行踪飘忽不定,追寻者执著不变,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意象。十六、《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1、寓言体政论文。2、借种树之道,突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根本法则,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出中唐吏治扰民伤民的弊端,反映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政治的愿望。3、对比:他人种树与橐驼种树。类比:种树之道与做官治民之道。十七、《病梅馆记》龚自珍1、清朝长期实行严酷的思想统治,人才遭受压抑和摧残,形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龚自珍要疗救社会的病态,拯救天下的英才,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2、以梅喻人,托梅议政,托物言志。梅(人才):病梅(遭摧残、压抑的人才);文人画士(封建统治者)。品梅标准:(曲、欹、疏——选拔人才标准:奴才、庸才、歪才)十八、《诗二首》均为古体诗。1、《咏史》左思(晋朝):寒门庶族才子的深通,用典,借古讽今。比喻象征(松、苗):对比:“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2、《饮酒》陶渊明(晋朝):融叙事、写景、说理、抒情于一体,抒写诗人悠然自得、陶醉于自然地闲适心境。第六单元:明清小说3十九、《促织》蒲松龄1、《聊斋志异》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2、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的尖锐矛盾,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二十、《香菱学诗》曹雪芹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2、人物形象:正面描写(香菱学诗时的苦学、痴学),侧面描写(宝钗、宝玉对她的评价),烘托出她学诗的执着与苦心,揭示出“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3、通过香菱这一人物,把不同阶段学习写作的问题和进步都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并提出了自己的写作主张。高一下第一单元:平民情怀一、《老王》杨绛1、杨绛尤其擅长于写人的散文,多采用叙述、描写的手法,营造出平淡有味的语言风格。2、对比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外表/内心;体质/精神;地位/品格;文化水平/思想境界;自己贫苦/对他人慷慨。突出老王的思想品质与性格特点。3、写老王,以老王与“我”一家的交往为线索,也展示出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平民情怀。二、《项链》莫泊桑1、欧.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文中多处伏笔。结局的留白予人想象空间。2、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3、对玛蒂尔德多元化理解、小说主题的多元化理解。第二单元:四、《回忆鲁迅先生》萧红1、怀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独特的人物描写;1、通过细节和生活片段来展现生活中的有人情味的鲁迅;2、“让人物自身说话”。3、、浅白质朴、清新永的语言风格。五、《小溪巴赫》肖复兴1、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小溪意象的内涵:拥有稳定、匀称、安详、恬静和旷日持久的美,默默流淌,滋养万物,终被发掘。(巴赫:生前默默无闻,泽被后世,影响深远。)2、通感(以视觉形象写听觉):聆听巴赫音乐时展开想象构建出的如梦如幻的画面,画面的中心意象正是小溪,使文章在意象的强化渲染中延展意境。3、轻灵、诗化的语言风格。第三单元:崇高的理想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1、本文是一篇悼辞,感情深沉、含蓄。2、叙述、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八、《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1、怀人记叙散文,以悲愤感情的流动为线索,串联点滴人、事,诗文并茂,充分表达“忘却”的主旨:化悲痛为力量,继续与教人斗争。(附:复杂记叙文常见线索:1、凡物思想品行线索;2、中心事件线索;3、作者的思想感情线索;4、实物线索;5、个性化语言线索;)2、写白莽,白描手法,几笔勾勒出他坚强乐观的形象。3、写人记事详略得当。(详写白莽柔石这样熟悉的人,略写其他)4、三次用典,歌颂革命烈士的崇高,揭露反动当局,增加了文章的力量。5、排比、反感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沉痛悲愤的心情。第四单元:小说十、《哦,香雪》铁凝1、铁凝,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本文是她的成名作,散文化抒情小说(短篇)、2、情节简单,散文化抒情小说淡化情节。3、象征意义:“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铅笔盒象征着文化和知识;山外的现代文明。44、艺术手法:1、心理描写细致而有层次。2、景致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内心变化(害怕——坚定)。5、主题:小说以一个乡村少女的形象展示了现代文明对人的精神的巨大影响,人们对现代文明的渴望和执着追求。同时寄寓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复杂情感。6、诗化的小说,情感基调:清新、婉丽、优美、纯净。(与《边城》可作比较阅读)十一、《变形记》卡夫卡1、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作。(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2、主题:通过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下,人渐渐丧失了自我,以至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问题:人与人之间日趋冷漠乃至走向冷酷的问题。《变形记》可看作是一篇关于现代人生存问题的寓言。3、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第五单元十四、《阿房宫赋》杜牧1、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的掺用散文化的句式。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作文赋。2、写作特点:叙议结合;鲜明的对比与类比:六组对比,揭露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尖锐矛盾,以六国与秦对比,以秦与“后人”相类比,既阐明天下兴亡的道理,又委婉表达了自己的讽谏之意。铺陈事物详略有致,将阿房宫铺陈得雄奇瑰丽。夸张,极尽宫内人物器用奢华、尊严与威严。十五、《黄州快哉亭记》苏辙1、文体:是一篇山水游记。2、本文借雄风雌风之辨引出个人遭际的感慨,道出前文对亭外景色观感不同的缘由,点明主旨:“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这个观点与《岳阳楼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比较,前者在阐发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后者意在追求内心平静的处世方法,一者出世,一者入世,殊途同归。2、本文大抵前半以写景为主,后半则以发挥议论为要;通篇融合议论、抒情、叙事、写景为一。而且,散体和偶句间杂运用。通篇构思布局由叙事而写景而议论。十六、《项脊轩志》归有光1、归有光,明散文家。文章强调感情真挚,语言朴素,“唐宋派”2、写作特点:选取居家琐事中富于特征的典型细节,极简练地刻画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现人物关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第六单元诗歌鉴赏评价古诗十八、《古诗为焦仲卿妻作》1、乐府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最早见于《玉台新咏》。2、全诗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笔,借孔雀失偶起兴,引起所要叙述的恩爱夫妻被迫分离的凄楚故事,既为全诗定下悲凉的感情基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3、、结尾合葬化鸟,与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相呼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生不能相守,死却能“相向鸣”,而且“夜夜达五更”,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3、运用铺陈、比、兴等艺术手法,通过人物对话,塑造了刘兰芝这个
本文标题:高三语文课内文本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94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