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考历史大解题技巧在高考解题过程中,除了要审清题目的类型、备选项干扰设置方法等要素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即在审题时,弄清题目的时间、空间限制,题目涉及的历史现象的性质、立场、相关理论和与教材的联系。1.审清题目的时间限制。高考试题一般会提供较为明确的时间信息,但也有的题目,时间要素不是显性的,而是包含在题目的题干、材料或材料出处甚至是题目的释文当中。这就要求考生首先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表述,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教材,正确提取题目中有效的时间信息,确定这一历史现象的时间位置。如【例1】(2008年全国文综卷Ⅰ第20题)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B。人口爆炸性增长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D。各国间交往密切命题分析:题目要求回答的时间不是1750年,而是“再晚两个世纪”,即19世纪中期。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工业革命的完成,人类由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时代。题目假设古代希腊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以后,来到英国。前一个时期是在农业文明时代,后一个时期是在工业文明时代,他对社会陌生的原因根本上是工业革命的完成,社会物质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这道题的关键是把握题目中的有效信息“1750年”再晚“两个世纪”,然后根据19世纪中期人类历史的主要阶段性特征找到正确答案。选A。学生失误的原因,一是没有重视题目提供的有效信息,二是没有准确把握19世纪中期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性特征。【例2】(2008年文综天津第17题)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命题分析:这道题中的材料“耻于言商,耻于言利”是指从中国古代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涉及的时间是中国古代社会;清末“状元企业家”这条信息反映出的时间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反映的史实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读懂了材料的信息,弄清了题目中的时间,就能够把题目与教材中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等章节对应起来思考,从而回忆起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当中的“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两大思潮的影响。从而选出正确答案A。时间清晰了,答出正确答案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弄清题目的时间限制,是解题的第一步。2.确定题目的空间因素。狭义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空间因素即指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地域因素。高考有的试题,其空间因素不是直截了当地反映出来,而是隐含在题干、材料、材料注释、材料出处当中。只有准确地把握了这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地域因素,才能够准确判断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地域性,从而建立与教材基础的纵向或横向联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如:【例3】(2008年文综全国卷Ⅰ第22题)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4摄于1961年8月,图5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命题分析:这道题题干中交待的空间因素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没有具体交待具体的国家和城市。但题中“1961年8月”、“1989年11月之后”等时间因素,间接地透露出“柏林墙”的建立和拆毁。只有通过这两个有效的时间因素的准确领悟,才能够使学生建立起与教材中的“美苏争霸”、“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等章节的联系,从而发现题中两个历史现象发生在德国的柏林。“柏林墙”修建是美苏对峙加强的产物,“柏林墙”的拆毁反映了东欧剧变、两德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史实,因此正确答案选B。【例4】(2008年文综全国卷Ⅱ第21题)图5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该图所示战局的时间是A.1812年B.1914年C.1918年D.1941年命题分析:图中的“奥匈帝国”、“莫斯科”、“彼得格勒”等有效信息告诉了我们图中事件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此B项和C项与题意相符合。但图中阴影部分原属俄国范围,却被德国占领。依据所学知识,建立起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节中的苏维埃俄国迫切需要退出战争赢得和平,于1918年3月在布列斯特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规定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一部分属德军占领等教材内容联系,从而选出正确答案C。1.把握历史现象的性质或立场。高考的每道试题,均涉及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性质,只有明确了他们的性质立场,才能够迅速区分题目中的主要和次要、现象和本质等因素,才能够迅速确定正确选项。如:【例5】(2008年文综全国卷Ⅱ第18题)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表明,马基雅维利认为A。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政权C。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D。君主的统治必须合乎道德命题分析: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由此,学生可以把题目与世界近代史中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关于马基雅维利等相关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把握马基雅维利的理论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统一意大利国家的愿望,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统治的积极作用。题中B项和D项明显与题中材料不相符合,C项已属于君权神授的观点,与马基雅维利的主张不一致。通过对材料“以一双高贵的双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等有效信息的理解,找出正确答案A。【例6】美国学者指出: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剧变,是“一次来自上层的革命,旧统治集团中的主体部分自行背叛了以往对自己借以统治的体制的忠贞,掉头而去”。这主要是指A。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B。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C。苏联实施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错误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放弃社会主义的原则命题分析:选D。这道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中的“背叛了自己借以统治的体制的忠贞,掉头而去”这句话的内涵。这句话意思是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党人提出的“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错误指导思想,违背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从而导致了苏联解体。确定了“旧统治集团中的主体部分”的阶级性质和阶级立场,就能够较为容易判断选项的错误设置,从而从题目中找到正确答案。以上题例说明,确定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性质或立场,是解题至关重要的一环。当然,确定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性质和立场时,不能够一成不变地看问题。无论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还是历史人物,都要实事求是地根据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即使是名人、伟人,也会因为时代和阶级局限性,难免在认识某一问题出现失误或偏差。反之,也不能不加分析地看待其他与自己在意识形态领域不一致的历史人物,他们也有保持公正客观的可能性。这也可能成为考生在高考考场上因为定势思维而导致失分的重要因素,任何方法都是“双刃剑”,正确、灵活运用才能够游刃有余。2.明晰题目涉及的基本理论。当前的历史高考试题,越来越多地渗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此,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题目,都必须分析其涉及的基本理论,选择题也不例外。考生在审题时,应自觉地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与英雄的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去深入分析题目。如:【例7】(2008年文综全国卷Ⅱ第22题)韩国建立后,仿效欧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迟缓。20世纪60年代初,军人集团执掌政权,推行威权政治,经济高速发展。进入90年代后,韩国确立了政党政治。这反映出在韩国A。只有威权政治才能干预经济B。欧美式政治体制不适合发展经济C。经济发展与推行政党政治必须同步D。民主体制的确立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命题分析:从题中材料来看,主要反映了上层建筑的发展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原理。韩国建国初期,仿效欧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迟缓;后来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威权政治,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韩国逐步确立了政党政治制度。D项从本质上揭示了韩国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题目A项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的说法完全否定了欧美式政治体制的进步作用,C项也是过于绝对的表述,均以偏概全。【例8】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和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改变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革命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阶级对土地需要的减弱B。地主已经无土地可以分配C。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变化D。克服杭日根据地的困难局面命题分析:选C。抗日战争期间,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在根据地推行的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改变了以前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做法,由消灭封建剥削到限制或减轻封建剥削。这是生产关系中的一项重要调整。题目涉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等基本理论。以上题例说明,只有明晰了一些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更清晰地认清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和考查重心,才能够更容易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途径。考生在考场多数失误,也正是没有运用基本理论,理性地、辩证地理解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而是感性地看待这些历史要素,在答题中要么是缺乏深度、要么是文不对题、要么是不知所云。5.提炼材料有效信息提炼就是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从历史高考材料题来看,试题中的材料有效信息主要分布在材料中的五个地方:一是材料的开头与结尾。因为高考命题是有时间和试卷长度(阅读量)限制的,命题者所选材料必须“精取”,不能无度。二是材料中的省略号两侧,理由同前。三是材料中出处,它往往可以说明材料的时空、属性、价值等,便于我们回归教材,运用相关知识来理解和解决相关问题。四是材料中的人物、时间、地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名称等,它同样能帮助我们定位材料的时空、属性、价值,便于我们回归教材,运用相关知识来理解和解决相关问题。五是材料中的注释或说明,它实际上是告诉我们:“这一材料重要,你们不懂就无法正确解答所设的问题”。需要提炼的信息包括以下几种:(1)找出材料间的联系。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些知识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了。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3)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材料解析题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一定是从材料出发的。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否则,脱离材料,一味照搬课本,盲目的否定,则会离题甚远。【例9】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据《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稍变
本文标题:高考历史大解题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95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