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考历史热点地方史专题测试四川
1高考历史复习训练之四川历史一、选择题西南各省自古以来为祖国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回答1—5题。1.根据“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方针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A.芍陂B.灵渠C.都江堰D.郑国渠2.下列描述,能够说明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南移趋势的是A.“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B.“苏湖熟,天下足”C.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扬一益二”3.元明清三朝均在四川推行过A.行省制B.改土归流C.土司制D.三司制4.西南成为护国战争大本营的原因是①地处祖国边陲②蔡锷在西南有一定声望③西南军事实力派对袁世凯不满④“二次革命”失败后,南方大部分已落入袁氏势力之中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5.红军长征的下列史事,没有发生在今川西的是A.四渡赤水B.翻越雪山C.穿过草地D.飞夺泸定桥6.1945年重庆谈判A.由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B.是国民党的缓兵之计C.国民党居主导地位D.国民党均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四川地区人杰地灵,古代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蜀文明。回答7~11题。7.都江堰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下列各图中准确反映了都江堰位置的是8.三国时,四川地区极具特色、闻名遐迩的手工业部门是A.制瓷业B.丝织业C.制盐业D.冶铁业9.下列对谚语“扬一益二”的评述,正确的是A.反映了成都是三国时的政治中心之一B.反映了唐朝时成都经济地位的重要C.反映了宋元时成都市民文学的勃兴D.反映了明朝时成都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10.四川眉山人苏轼对文学的突出贡献是A.倡导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B.促进古典小说蓬勃发展C.开创宋词豪迈奔放的风格D.促进世俗文学迅速兴起11.魏晋南北朝时期,四川地区具有特色的手工业是2滇王之印A、制瓷业B、丝织业C、制盐业D、冶铁业二、主观题:1、读图:(1)该水利工程是谁在什么时候修建的?它是一个综合性水利工程,具体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2)简述战国至隋唐时期四川经济发展状况并概要分析其经济发展原因。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自古及今,西南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以及对外开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材料一秦始皇派人到西南地区(今四川、云南等地)“略通五尺道(五尺宽的道路,约1.4米宽),诸此国颇置吏焉。十余岁,秦灭。及汉兴,皆弃此国(指滇池地区)。”材料二汉武帝发巴蜀兵至滇池地区,滇王“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治今云南晋宁),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材料一、二皆据《史记》记载(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始皇对西南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2)与材料一相比,汉武帝管理滇池地区的措施有何特点?有何重要作用?(3)概述魏晋南北朝至唐朝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3.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南宋、元、明、清王朝在西南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分封首领世袭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司制度。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实行“改土归流”,但实施地区有限,西南大部份地区仍然实行土司制度;清雍正年间将很多少数民族世袭的土司改设为流官。改土归流后,在原土司地区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如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编查户口、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注: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直接派遣官员统治的政策称为“改土归流”。)材料二:西南地区各民族人民为缔造祖国的历史、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新中国实行的民族政策,使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西南地区的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读材料一,归纳明清两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政策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3“改土归流”政策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2)试述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举出建国以后到1966年西南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两例。4.四川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三农”问题更突出,“三农”工作更重要。材料一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材料二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四川金堂县农民分配土地”图。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川和安徽首先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的方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据材料一,“图①”的水利工程修建时属哪个诸候国?请在“图②”中选出都江堰水利工程相应地理位置的代号。(2)据材料二,在当时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四川对“富农”实行了怎样的政策?试概述这次“土改”所产生的历史意义。(3)据材料三,概括由四川、安徽开始发展到全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原因和改革的方向。(4)综合以上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主要历史因素。5.1988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参加重庆代表团讨论时指出,重庆要集中力量办好按期完成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的移民任务,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四件大事”。重庆人民在库区“舍小家、为国家”的百万移民中,形成了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已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为内涵的“三峡移民精神”。运用有关哲学知识,分析“三峡移民精神”对于建设新重庆的巨大作用。(10分)材料一据《元史.地理志》测算,当时长江以北地区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超过15人,而南方的江西为50人,湖广为20人,四川则不足5人。人口分布密度呈现一种由南到北、由东到西逐步递减的态势。明末清初,受长期战乱的影响,四川地区(包括今天的重庆)人口大为减少。为此,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临近省区无地少地农民纷纷迁居四川,形成一股声势浩大、持续时间长达100多年的移民浪潮。4清朝前期移民四川的人口中,川东地区接纳的移民以湖广人(湖南湖北人)为最多。清朝初年“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使四川人口迅速增加。到1812年,四川全省人口达到2100万左右。四川的经济逐渐恢复发展起来。乾隆年间,重庆地区粮食大量外运,史书记载“渝州每岁下楚米石数十万计”。此外,重庆地区的粮食作物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新的粮食作物如玉米、红薯、马铃薯等也被带到重庆地区种植成功,直到今天依然在重庆的广大山区广泛种植。--综述自范玉春《移民与中国文化》、李家发《重庆历史与文化》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清朝前期迁居四川的移民浪潮有哪些突出特点?简要分析这一时期湖广人大量迁居川东地区的原因。(2)“湖广填四川”对四川地区乃至全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A4A5A6B7B8B9B10C11B二、主观题1、(1)李冰战国防洪、灌溉、运输(2)状况:战国时修建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魏晋南北朝时,成都平原是重要的粮食产地,蜀汉的蜀锦,遐迩闻名,益州的商贸活动较为兴盛,唐代成都物产富饶,成都是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和商业中心之一,有“扬一益二”美誉。原因:都江堰的修筑;社会相对安定;统治者采取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人民辛勤劳动;经济得到开发。2.(1)措施:开“五尺道”,发展交通;并设置官吏进行管辖。(2)特点:中央政权既在当地设置机构(设郡),又赐封当地首领,让其管理当地人民。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当地的管辖,有利于当地社会的发展。(3)魏晋南北朝时期,成都平原成为江南重要的产粮区;蜀锦闻名遐迩(丝织业发达),行销吴、魏;益州地区商贸活动较为兴盛。隋唐时期,成都物产丰饶,工商业地区重要(是长江流域上游的商业都市中心),有“扬一益二”之誉。3.(1)①同:改土归流,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异:明朝改土归流限于个别地区,清朝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②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状态,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有利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②符合题意的事例即可,4(1)秦国。B(2)答:政策: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5意义: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使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3)答:原因: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农业发展缓慢。方向: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4)答:历史因素: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新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运用和推广;统治者或执政者实行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5.(1)政府鼓励的自发性移民;邻近省份特别是湖广人口大量迁入四川;持续时间长达100多年,规模大。湖广地区人口密度大,无地少地农民多;受清政府优厚条件的吸引;湖广地邻川东,又有长江水道相通。(2)四川人口迅速增加;四川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四川地区粮食作物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有利于人口地理分布趋于合理。
本文标题:高考历史热点地方史专题测试四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96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