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高中历史31《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
-1-第三单元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第1课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素材克里特岛的环境与重要物产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部,是爱琴海的门户,也是西欧到中东的海上必经之地,克里特岛是地中海上的第四大岛,面积8335平方公里(为希腊国土面积的6.3%),它东西长约250公里,南北宽约12至60公里,犹如一条航行在地中海上的大船,横亘在希腊与北非之间;它南连非洲最古老的文明中心埃及,东面是产生了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等伟大文明的西亚地区,因此,克里特岛最先感受到了东方文明的影响,从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克里特岛的自然景观异常丰富,变化多端,有高原、莽林、白色的沙滩、潺潺的溪水、富饶的平原和壮美的山峦。三座大山自西向东绵延起伏,贯穿全岛。岛中部屹立着雄伟壮丽的伊达山,最高峰比海平面高2457米,山两侧分布着宽阔的平原;西部是人迹罕至的高原,雄伟的白山被莽林覆盖着,山势崔嵬,光秃的白色巅峰仅比伊达山稍矮数米。东部延绵着壮美的狄克特山,山的北侧是富饶的拉斯提平原。岛屿东端则被郁郁葱葱的椰枣树林掩映着。橄榄在希腊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其中90%的产量是在地中海沿岸收获的。希腊是仅次于意大利、西班牙的世界第三位橄榄生产国。但希腊的橄榄消费量却是世界第一,是那两个国家的2倍多。其中,克里特岛人更是超群,平均每人每年要消费掉24升橄榄油。而且,这个岛上的人,心脏病的死亡率是世界最低的。其中的秘密是什么?原来,橄榄油中含有许多油酸,油酸能降低中性脂肪值和胆固醇。因此,可以预防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还可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结石。令现代人烦恼的生活习惯病,通过摄取橄榄油,能够大幅度地得到改善。关于宙斯在奥林匹斯诸神中,宙斯占有突出地位。他是众神之王,主掌雷电,保护城邦,象征着秩序、威严和法律。在希腊人的神灵中,他出现较早,迈锡尼时代的线形文字文献中已能见到他的名字,但职守不清。在古典时代的艺术形象中,他通常被表现为满脸胡子、手执雷电的王者形象。但希腊人对他似乎并不太恭敬,创造了不少他与诸女神及人间美女偷情的故事。克里特的早期历史克里特孤悬于大海之上,直到公元前8000年代才进入新石器时代。但定居者好像并非克里特最初的居民,且人数不多,克诺索斯的遗址表明,最初的定居者大概不过百人上下,主要使用木器、石器,已知道耕作技术,且与爱琴海中的其他岛屿如米洛斯等保持着联系。后-2-来克里特人所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如大麦、小麦、扁豆都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绵羊、山羊、猪、狗、奶牛等动物也都被驯化了,渔猎活动相对较少。大约自公元前5700年起,克里特出现了陶器。这意味着克里特的社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人们需要用陶器把多余的粮食和食品保存起来。社会生产的发展,刺激了人口的增长和生存条件的改善。在克诺索斯,居民的居住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房屋开始出现并不断地得到改进,墙面被抹得光滑平整,且常用石头加固,陶器的质量虽无明显进步,但数量有不小的增加。与此同时,克里特岛上的居民点不断增加。到公元前4000年代中,整个克里特岛都有人类居住了。从遍及全岛的米洛斯的黑曜石工具判断,克里特人此时已知航海,与外界保持着较密切的联系。从公元前2800年前后开始,克里特进入了金石并用时代,金属工具出现并逐步取代石器和木器、骨器。金属工具的出现,表明克里特在向阶级社会的转型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克诺索斯等地宫殿建筑的兴起也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克里特出现了阶级分化,国家可能已经萌芽。约公元前1700年,克里特各地的宫殿忽然被毁。有人认为这是希腊人入侵的结果,有人推测是来自小亚的入侵者所为,并证明线形文字A中的某些词汇与词尾与原住在小亚西南部的卢维人的语言十分接近。但这些说法都缺乏确凿的证据。更重要的是,这次大破坏后,所有的宫殿都被重建,除规模有所扩大外,新宫殿在设计和风格上都与以前的宫殿十分相似,所以,这一次的宫殿被毁,很可能是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所为。至于遗址中的焚烧痕迹,很可能是地震颠翻油灯或灶火引起火灾造成的。宫殿的重建标志着克里特文明进入了它最繁荣的时期。它的产品被销往希腊大陆各地,这一时期出现的器物显然具有克里特的风格,希腊大陆因此受到克里特的巨大影响克里特文明的繁荣维持了大约两个多世纪,在公元前15世纪突然遭到破坏,克诺索斯和其他各地区的宫殿先后被毁。具体原因并不清楚。后来,克里特被希腊人占据,克里特的原有文化仅在少数边远地区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希腊大陆的迈锡尼文明。克里特与埃及的关系对古代埃及阿蒙霍特普三世时期进行考古发掘时,最引人注目的当数被称作Keftiu场景的壁画。埃及语中关于Keftiu的人们在中王国时即已知晓,可能为直接联系,但未见于任何文字记载。但是确实存在一些证据,诸如皇室和大臣的墓壁绘画。18王朝前期在西底比斯一些贵族的坟墓中,发现了一系列肩扛贡品的外国人,这些人就是与爱琴海民族有密切联系的,被称为Keftiu的外国使者。所有坟墓的主人们都生活在哈特舍普苏特、图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二世统治期间的大约半个多世纪。这些人的皮肤呈暗棕红色,前额略带卷曲而脑后长发披肩,他们都比较苗条,手腕比画中的埃及人要纤细一些,有时穿着露出脚趾的凉鞋。从许多搬运的金属或石制器皿来判断,应为爱琴海地区所产,因为同类产品在克里特和希腊本土多有出土。在当时两个最大的坟墓(一个是图特摩斯三世时第一先知蒙卡皮拉萨之墓,另一个是图特摩斯三世的首相—维西尔—拉克米尔的墓穴)的壁画上,描绘了大量典型米诺斯风格-3-的器皿,像公牛头形、动物形、圆锥形器皿,在爱琴海的陶器或金属器中都可以找到原始的形状。同时,在蒙卡皮拉萨和拉克米尔的墓中还发现两处象形文字铭文,可读作“Keftiu土地之王进来贡品”和“Keftiu土地王子和一片大绿之中的岛”。根据象形文字和其他青铜时代的铭文,多数学者认为,米诺斯时的克里特人就是Keftiu民族。Keftiu反映了埃及和克里特之间的关系变得更近,在18王朝时交换日益频繁,到图特摩斯三世时达到了顶点。其交往方式可能是海上直接往来,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包括短距离经塞浦路斯海上航行或沿地中海东岸抵达尼罗河三角洲。米诺斯与北非海岸的联系被特拉发现的微型航海图所证实。但另一可能是经拜不鲁斯或乌格里特的非直接商品交换,因为上述两个遗址都发现了米诺斯陶器克诺索斯城青铜时代的克诺索斯城是爱琴世界最繁华的大都会。这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没有城墙,没有深沟高壑,也没有卫城城堡,整座城市以庞大的“迷宫”为中心,向四方延展,形成市区和郊区。在克诺索斯的北部有两个港口,地位十分重要。据伊文思推算,克诺索斯城区和郊区占地约1.125平方公里,这样规模的城市在上古时代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大邦了。这座古都在荷马诗篇中有“开阔的克诺索斯”之称,此称并非虚言。克诺索斯城最好的住宅都集中在市区。整个市区面积约40万平方米,其中心是“迷宫”。它是国王的宫殿,也是神圣的庙宇,“大女神”的家。“迷宫”周围是贵族和富裕市民的华宅。市区房屋建设有个约定俗成的原则:所有住宅都是独立式建筑,虽然相当密集,但彼此留出间隙。市郊是中下层居民聚集区,民房多用毛石砌成,大石块垒成的房基很少见,且大部分地区被希腊罗马时期的城市遗址覆盖着,破坏严重,已无法复原了。“新宫殿时代”是克里特岛的黄金时代,也是克诺索斯城的鼎盛时期。新宫殿早期结束前,克诺索斯城曾遭大地震破坏,但很快恢复了元气。更多的别墅在“迷宫”四周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当时的克诺索斯市区,峻阁重楼,夹道相望,商旅络绎,人烟如织,宝马香车,冠盖如云,一派繁华景象。当时的克诺索斯城人丁兴旺,其人口总数,按伊文思的估算,达8万人之多,这在上古时代是不可思议的。当今学者认为伊文思估计过高,克诺索斯的实际人口可能在3万人左右,这也是极可观的数字!“开阔的克诺索斯”,作为爱琴世界最繁华的大都会,是名实相副的。学术观点,科,网]关于克里特人的来源[古希腊史专家塞尔格叶夫在其著作《古希腊史》中,对希腊的种族构成问题有过综合论述。从他介绍的情况看,学者们的意见分歧很大,有些人认为克里特人是腓尼基人(Phoenicians)或者阿拉伯人(Arabs);照另一些人的说法,他们来自非洲;第三派把他们归入印欧人;第四派认为他们是希腊人;第五派说他们接近于卡里亚人和佩拉斯基人,因此就接近于巴斯克人(Basks)、伊比利亚人、利古里亚人和伊特剌斯坎人(Etruscans,又译埃特鲁斯坎人)以及其他民族,包括高加索居民在内。(参见\[苏\]塞尔格叶夫著、缪灵珠译:《古希腊史》)由此可以看出,克里特人的民族背景的错综复杂性。兰州大学的李天祐先生指出,克里特岛的居民主要是从小亚细亚迁入的卡里亚人。他认为在考古-4-学上存在以下证据:首先,克里特岛的陶器和小亚细亚沿海一带的陶器之风格非常相似;其次,在小亚细亚和克里特岛都发现了神圣的双面斧,从考古发现的其他遗物看,两地居民都崇拜妇女小雕像,表现出母系氏族文化的遗风,这说明两地居民的信仰习惯也是相似的。(参见李天祐:《古代希腊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英国学者哈蒙德也依据考古学资料进行了论证:(克里特岛)最初的居民可能来自小亚细亚南部,那里的黏土小雕像,很像已经发现的克里特和塞浦路斯的小雕像。这些小雕像粗而壮,表现出居民信仰女神。至于这些人迁徙的时间以及路线,哈蒙德说:青铜时代早期(公元前2600—前2000年),从小亚细亚来的移民浪潮又开始了,迁入者居住在基克拉泽斯群岛(Cyclades)和克里特岛的东部和中部。在那里他们和较早的居民融合了起来,他们大概和较早的居民有亲缘关系。据希罗多德记载,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人和美西亚人(Mysia)是卡里亚人的同胞民族。但与这种小亚细亚说相反,古代的克里特岛居民认为,卡里亚人是从克里特岛迁移到小亚细亚的民族;卡里亚人曾是国王米诺斯的臣下,当时被称为勒勒格人。而按照卡里亚人自己的说法,他们是小亚细亚的土著居民,生于斯长于斯,而且他们从来没有过和现在不同的名字。对此,修昔底德也做过记载,他认为,在米诺斯王统治时期,曾经把大批卡里亚人驱逐出海岛。与此不同,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J.Toynbee)从分析克里特岛上最早居民的遗骸入手,运用人种学上的证据,推断出最早在爱琴海任何一个岛屿上居住的人民,乃是由于不能忍受亚非草原的干燥气候而迁来的移民。(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艾伦·韦斯(AlanWace)也说:发生于埃及第一王朝之初和第五王朝倾覆时期的动乱,赶走了相当数量的人民集团,使他们到克里特寻找和平,碰碰运气。而在克里特原是住着有血缘关系的种族的。从考古遗迹看,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有一外来群体出现在克里特岛南岸的一个平原,他们把死人埋葬在一种圆形的大建筑物中,建筑物的直径达40英尺,上边盖以茅屋顶,每座建筑物中有700具骨骼。这种建筑物大概是充当其家族或氏族坟地的,它和利比亚的坟墓非常相似,据此可以推测,这些闯入者可能来自非洲海岸。从现在出土的实物资料看,在克里特人的围腰布上,前面的盖片(codpiece)和8字形盾牌图案与利比亚王朝以及埃及王朝的围腰布图案有类似之处。著名的捷克斯洛伐克学者、语言学家赫罗兹尼则根据他诠释的线形文字“B”,认为“克里特的居民中,似乎有很多起源于胡里特人”。(\[捷\]赫罗兹尼著、谢德风译:《亚细亚、印度和克里特上古史》,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278页)按此说,克里特人的语言背景可能既非印欧语,亦非闪米特语,大概属于一种古老的高加索语言。其实,从人类的历史发展看,由于克里特岛的地理位置,它很可能成为南北东西迁徙人群落脚和休憩的地方,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多族群的汇聚地,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在克里特岛居住、发展,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使得克里特岛在史前时期维持着长期的繁荣富强。古代作家笔下的克里特人很可能就是曾经在克里特岛停留、居住、繁衍的卡里亚人、勒勒格人、佩拉斯基人、腓尼基人和利比亚人等诸多古代族群的总称,所以其族源是多元的,其所创造的文化也表现出多元的色彩。对克里特传说求证的几个阶段荷马之后,希腊的文人学者们都先后谈到米诺斯、克里特的强大,连素称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31《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18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