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诸子百家和主要代表人物A1、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有其弟子整理了记录的《论语》一书中。P22、老聃即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经》又称《老子》,总计约5000字,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P43、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子和荀子。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他和弟子的言论后来被汇编整理成《孟子》一书。P64、荀子是战国时儒家的另一重要代表。现存《荀子》一书共有32篇,曾经经过后人重新编排,保存了荀子的主要思想。P75、墨子,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现存《墨子》53篇,是研究墨子思想的基本资料。P76、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是庄子。庄子的思想主要反映在《庄子》一书中。P87、韩非是战国后期的一位思想家,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经后人整理成《韩非子》55篇。P98、孙膑是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他主要受《孙子兵法》的影响,同时又广泛地吸收了法家和其他各家的思想。P10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B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背景P6)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潮流中,一批士人冲破礼法束缚,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2、历史意义(P11)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三、孔子、孟子、荀子其人和思想B1.孔子P2-3(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2)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3)孔子讲的“克己复礼”,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正名,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4)“为政以德”、对鬼神敬而远之、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5)评价:当时未受太多重视,后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成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神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孔子也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人景仰。2.孟子P6(1)孟子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学说。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2)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3)孟子倡导“养浩然之气”。(4)评价: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南宋列为“四书”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3、荀子P7(1)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2)荀子主张“性恶论”。(3)荀子认为以礼教为主,礼法并用。(4)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5)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到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儒家政治思想体系逐步形成;四、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BP141.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2.董仲舒新儒学是“天人感应”学说、以大一统思想解释《春秋》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3.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对儒学的发展A(1)代表人物P16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2)主要内容①程朱理学P17“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就是伦理道德;通过“格物致知”以把握“理”;应“存天理,灭人欲”。②陆王心学P18王守仁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3)评价P18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宋明理学以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产生消极的影响。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六、明清时期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及其对儒学的发展B1、背景P20专制皇权发展,钳制士人思想;理学逐渐走向僵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变化;明清之变引起对理学的反思。2、李贽P20-21(1)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2)主张个性得到自由发展(3)天生于两3.顾、黄、王P21-22(1)政治: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限制君权的设想;(2)经济:主张工商皆本;(3)学术: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3、评价在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冲击;其批判主义精神对后世具有启蒙影响。一、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B1.纸的发明P27①过程:A西汉:发明了纸。B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其材料易得,价格便宜,人称“蔡侯纸”。2.印刷术的进步P27—28①过程:A隋唐—雕版印刷,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B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泥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13世纪中期,传入朝鲜,以后又由西域传入欧洲。②影响:节省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巨大影响。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P28①发明和使用:唐代,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孙思邈《丹经》。唐末开始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②影响: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4.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P28①发明和应用:A战国时发明指南仪器——“司南”;B北宋开始应用于航海;13世纪路传入西欧。②意义:促进了远洋航行,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二、古代中国天文、数学、医学和农学等科技成就A1.天文P24—25①战国:《甘石星经》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书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②东汉:张衡A发明水运浑象仪,关于地球为原型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B发明地动仪,测定地震方位,曾成功测出陇西地震。③唐:僧一行A与梁令瓒共同创制黄道游仪,用它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世界首次。B主持实测子午线长度。C制成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④元:郭守敬A制成新型浑仪——简仪,比欧洲同类仪器早300多年。B主持全国天文和大地测量,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极其精确。C编制《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2.数学P25①春秋:出现九九乘法口诀;发明度量衡②春秋战国:出现筹算计算法(元代出现珠算法)③东汉:《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书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标志我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制记数的古代数学体系形成。④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3.医学P26①战国—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②东汉:A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医学经典;B华佗针灸、外科手术,发明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发明五禽戏,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③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全面系统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论的思想。•4.农学P26•①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北方的生产经验•②元朝:王祯《农书》•③明朝:徐光启(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农政全书》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重调查,开展实验。三、汉字、绘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A1.汉字P32—34①起源:新石器时代,刻划符号②演变:商代,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金文(西周晚期,籀文)秦,小篆(后来,隶书得到推广)秦统一全国文字,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③作用:(P32)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是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③书法艺术:A发展脉络:秦小篆汉隶,实用性文字魏晋南北朝,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隋唐,新高峰。既有张旭、怀素的草书,也出现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渐趋成熟。宋代,追求个性,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明代,强调个性化创造。B基本特征: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同时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表现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的独特艺术。2.绘画P36—38①起源:新石器时代,稚拙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②发展脉络:战国,用毛笔在绢帛上作画汉代,帛画,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马王堆汉墓帛画)魏晋,文人画。东晋顾恺之,绘画理论“以形写神”《女史箴图》唐代,创制法度,表现盛唐气象。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更加注重意境。马远《山径春行图》、夏圭《山水十二景》民俗画—描绘市井生活,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明清,出现风格奇特的画家。八大山人《松鹰图》木刻版画(小说插图)、年画、寺庙壁画、布贴画、剪纸画(更具实用性)③基本特征:A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画于注重写意的文人画并存,融诗书画印为一体。B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四、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B1.《诗经》P40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的内容丰富,有的揭露讽刺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有的反映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大量关于农业生产的组织情况以及各种恋爱情歌等内容。《硕鼠》《关雎》2.楚辞P40—41战国时期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辞方言,创造出新体诗歌。屈原把满腔悲愤化为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离骚》3.汉赋P40—41汉朝出现,一种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文体。吸收《诗经》、楚辞的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司马相如4.唐诗P41—42①兴盛原因:A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B科举制度的确立,使得许多来自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他们把丰富的生活体验、自信乐观和昂扬进取的精神融入诗歌,弹奏出开朗奔放、刚健清新的时代音调。②代表人物:A李白: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B杜甫:唐由盛而衰,忧国忧民,饱含国破家亡的痛苦。C白居易:中晚唐,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了政治抱负和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5.宋词P42—43①特点:长短句,灵活自如的表达情感,可配乐演唱。②流行原因:A文人喜欢,上层人物加以提倡,参与创作。B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C山河破碎和民众苦难激发了诗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③代表人物:苏轼、岳飞、辛弃疾6.元曲P43元代兴起的新体诗,在宋、金俚曲俗谣基础上经后世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7.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P44—46①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渐趋成熟,对后世小说、戏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②宋话本,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了许多小市民角色,表达了他们的心声。③明清小说:A商品经济发达,新兴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市民阶层崛起B由话本脱胎而来的章回体小说,逐渐发展为明清文学的主流。C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D三言二拍:《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商人第一次做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传统轻商思想开始淡化)E批判现实的力作:曹雪芹《红楼梦》,蒲松龄《聊斋志异》,吴敬梓《儒林外史》(反映社会繁荣背后的危机,政治黑暗,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资料必修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23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