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马丽萍除文志为认真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长春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开放活动指导纲要》,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稿)要求,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1.关注学生的发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不要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要注重使学生体验并逐步掌握对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有益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真正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人格成长与学力发展的基础。2.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要明确差异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把学生的个性差异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3.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使学生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看到成功的机会;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要在课堂上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4.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要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教师要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5.突出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的教学理念中的“有效”不是“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而是注重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真正实现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创立优质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地理教学原则由地理学科的地位,以及地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所决定,是地理学科教学的特点与规律性的集中反映。它不仅是地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学校、教研组检查教学工作、评价教学质量,以及国家编制课程标准和地理教材的重要依据。目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学地理教学的一般原则至少包含以下几条。1.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并重的原则当前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它的内涵变得丰富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社会调查、野外考察和自学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必须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2.从培养高素质公民需要出发的原则加强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和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流,更是面对21世纪中国教育的必然的、惟一的选择。从这一要求出发,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掌握地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较高质量的地理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以便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世界中能够适应生活需要和从事各项建设工作。地理教学要使学生认识本国发展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本地环境与全球环境的联系,增强共同解决全球问题的视野,建立全球观念的共识。地理教学要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前提下,认识保护人类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课堂、课外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的基本形式,而地理课外活动包括地理学科的课外阅读、游戏、讲演、报告、观测、调查、手工制作、资料收集与整理、野外考察、知识竞赛等。凯洛夫认为课外活动是“对学校所进行的课内作业的必要补充”,具有巨大的“教学、教养和教育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深刻而巩固,就必须使学习有一个巩固的“大后方”,要把知识建筑在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上,因此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及周围环境的条件、学生的爱好、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他们开展多种形式的地理课外活动。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高中地理教学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打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学模式,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反映当代地理科学的新成果、新思想,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把学校的课堂教学与社会的大课堂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地理教学内容具有宏观性和综合性,在教学中要联系本地及近处的地理现象,联系日常生活实际、联系经济建设与生产实际、联系国内外时事,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5.在直观基础上进行理解的原则在地理课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运用地图、具体的事物、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这是地理教学的特点之一。只有通过地图和各种直观手段,才能使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和变化。但这些直观手段并不能使学生认识地理的规律性,还要通过发现、探究、研究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地理概念和规律性。6.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爱好的心理倾向,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地理教学中应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地理的自觉性,始终把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教学设计时,要使教学过程适当增强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兴趣;在教学方法上力求新颖、灵活,教学媒体的选择也要适当。另外,要广泛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地理辩论会、竞赛等,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地理兴趣。三、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和实施地理教学设计是指在地理课堂教学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根据要达到的预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条件和环境,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师实际,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充分”的整体规划和设计。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构建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和方法,优化组合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编制教学流程图,设计教学过程。以及实施教学过程等。1.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构建(1)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领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描述,实施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要在对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内容进行深入钻研与分析,对学生知识、能力、心理、认知发展状况及环境、社会背景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当的教学目标。地理教学目标是地理教学活动所预期要实现的最终质量标准。在教学中,要依据总的教学目标,制定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应是总的教学目标的细化和分解。高中地理总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和技能。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认识区域差异;知道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搜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学习水平。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稿)的要求,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学习水平分认知领域、技能领域和体验领域三个方面。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包含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应用能力因素的分析。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学习水平划分及相关行为动词如表1。表1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水平划分水平含义行为动词了解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特征等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描述、识别、再认等理解把握内在逻辑关联,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判断、区别等应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出新观点或新方法等应用、使用、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拟定、检验、计划、总结、证明、评价等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其具体水平划分及相关行为动词如表2。表2技能领域教学目标的水平划分水平含义行为动词模仿模拟某种地理现象,提供例证模拟、重复、再现、例证等独立操作独立完成操作,解决问题,制定方案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迁移灵活运用地理规律,举一反三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体验领域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在挖掘知识的教育功能基础上,体现促进学生发展,突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增强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体验领域教学目标水平划分及行为动词见表3。表3体验领域教学目标的水平划分水平含义行为动词经历(感受)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考察、体验等反应(认同)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认可、承认、接受、同意、欣赏、关心、感兴趣、关注、重视、珍惜、抵制等领悟(内化)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价值观等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追求、确立等(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形式。教学目标的叙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必须考虑教学目标的阶段性,避免同终结性目标相混淆。在确定教学课时目标时,必须立足于两个观念,一是只有通过一个一个的课时,最终才能达成学科教学总目标;另一个是每一个方面的具体教学目标经过多个课时的教学,几次重复,几次深化才能达成。2)必须考虑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有差异的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不应过分强调统一性,不同班级、不同学校传授同一课时时,可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同时课堂评价也应对不同类型学生进行不同标准的评价。3)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如“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因为目标主体不是学生。4)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2.划分课时,组织教学内容(1)划分课时,设计教学时间。划分课时是以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数为依据,并考虑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把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可教可学的单位。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容量适当、知识相对完整。(2)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中介,也是教学过程中信息编码、传输、接收与反馈的对象。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教学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展开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知识点、重点、难点的处理。知识点是教学活动中传播知识信息的基本单位。教学中要明确每课时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排列组织好各知识点呈现的次序,使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教学中应突出重点,重点内容的确立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重点知识展开,要确保重点知识的落实,可将重点内容的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难点知识的学习,可选择恰当的方法和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30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