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从一道实际问题谈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中的渗透
1从一道实际问题谈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中的渗透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培养学生以研究的态度去认真观察、分析、归纳,不断提出新问题、新方法,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停留在获取知识上,而是上升到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上,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提供一道实际问题的教学实录与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供同行们剖析.一.实际问题在学完《圆锥曲线》一章后,我布置了如下一道作业:同学们都有过切香肠(或火腿肠)的经历,斜切成椭圆形.你能给予证明吗?(我给同学们一周的时间课下探究.)二.教学实录1.开展课堂研究师:这是一道源于我们生活实际的问题,那么如何证明某一曲线是椭圆呢?(全班同学开始议论纷纷,有一位同学紧锁眉头,很快……)生a:定义法.师:对,那你是如何找到两定点用上定义的?(留思考时间.)生a:如图1,设圆柱体为香肠的一段,在圆柱内放两个大小相同的球(半径为圆柱底面半径),使它们分别与圆柱的侧面、截面相切,两个球分别与截面相切于点E、F,在截口曲线上任取点A,过点A作圆柱的母线,分别与两个球相切于B、C.由球和圆的几何性质可知,由切点、的产生方法可知,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定值,故截口曲线上任意一点A到两定点E、F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大于).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截口曲线是椭圆.(全班同学鼓掌不已!)师:该同学从纯几何角度出发,巧妙地创设情境,用定义证明了该曲线是椭圆,显得简洁明快,该证法极富创造性!那么还有其它证法吗?(全班同学都在积极思考.)比如从代数角2度?(教室里议论声一片,很快有一位学习较好的同学发言了.)生b:如图2,设圆柱体为香肠的一段,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b,截面与圆柱底面所成角为,截面弦在圆柱底面上的射影为圆柱底面直径.若,则.如图示,在底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在截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是截口曲线上任意一点,是它在底面上的射影,则有故用一个与圆柱轴线斜交的平面去截圆柱,得到的截口曲线是椭圆.师:那你又是怎么想到的呢?生b:恰当建系求出该曲线的方程来,从方程角度判断曲线形状,而曲线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圆(方程易求),所以采用相关点带入法!2.拓展问题(1):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斜切香肠成椭圆形,而当斜切角度一定时椭圆的面积是定值.你能否求出来?(学生颇感兴趣.)生c:设该椭圆的长轴长为,短轴长为,截面与圆柱底面所成角为,则圆柱底面半径为,且.设为椭圆的面积,为圆柱的底面积,则(用“射影面积法”求二面角).故椭圆的面积公式为(其中分别为椭圆的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生d(迫不急待):学生c的解答是错误的.(全班愕然!)用“射影面积法”求二面角时,图3形应是三角形、四边形等这样的多边形,而椭圆是曲边形.(这对于沉醉在成功喜悦中的同学,无疑是“当头一棒”,学生开始反思已取得的成果,意识到“故事”并未结束.这就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新的谜底在吸引着他们.)师:学生d回答得很好,这也是同学们经常犯的错误,用“射影面积法”求二面角的条件不具备.但学生c的思路给我们以启示,对于曲边形,若也能用“射影面积法”求二面角,则问题得以解决.那么我们如何证明对于曲边形该结论也成立呢?(通过这一点拨,马上激活学生的思维.)无限地接近椭圆M的面积和射影图形M的面积,故有4(此时,全班同学不仅又惊叹!)师:回答的相当精彩!学生e采用了由已知到未知,由熟悉到陌生的探究方法和先分割求和再取极限的步骤来解决问题.让我们回顾一下,不难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否定、完善、发展的过程.往往不是一次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只有不断的探索、发现、类比、归纳才能实现.(学生深受启迪.)3.拓展问题(2)(学生f接着提出一新问题):把刚才斜切的香肠中的一段,沿其一条母线将包装纸剪开展成平面图形,当斜切角度一定时,得到的曲线也就固定了.那它是什么曲线呢?(又是“当头一棒”,同学们陷入了沉思,都在仔细观擦、揣摩,甚至有的同学做起了模型,亲自演示.)师:这是我做的一个简易模型:拿一张纸,把它卷到一根蜡烛上,然后用刀斜着把它切断再把卷起的纸展开,那么你将看到一条怎样的曲线?(停留片刻.)显然,是一条波浪线,那它是正(余)弦曲线的一部分吗?(又是学生b站起来回答了.)生b:如图4,设圆柱体为香肠的一段,底面半径为,截面中心为,过作垂直于圆柱轴线的截面,与原截口曲线交于两点,取其中一点为原点,在过点且与圆柱相切的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使为圆柱的一条母线.显然切于圆.5(恰好为圆柱底面周长)的正弦曲线的一部分(恰好为正弦曲线的一个周期)!师:学生b仍然采用了代数法,即恰当建系后求曲线的方程,从方程角度判断曲线形状.(接着我就留了两道思考题:①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烟筒弯脖,它的平面展开图是什么曲线?②将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卷成半圆,它的斜边会是怎样的曲线呢?也就是,如果一只蚂蚁从点绕圆柱侧面爬到点(如图2所示),应以怎样的路径前进才能最近呢?学生很快就得到答案.)师:同学们能谈一下对这一节课的感想吗?生g:想不到一到普通的数学题可以探究出那么多的结论.生h:我尝带了成功的乐趣,找回了学数学的自信.……师(师生共同小结):这一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一道实际问题出发,从尝试、研究中发现了圆柱→椭圆→正弦曲线之间和谐的关系,并且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我们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要以研究的态度去认真观察、分析、归纳,不断提出新问题、新方法,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但至于提出什么新问题,采用什么新方法,却要因题而异.而且在今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请同学们课下再认真的思考体会,这样才能有真正的收获.(这时,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下课铃声也响了.)三.研究性学习的思考(1)要选择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因为一个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是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和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探究性决定了它的特征:由浅入深,有一定的知识容量,涉及知识面宽,数学思想方法多,问题具有层次性(供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探究)、开放性(探究过程和结果呈开放姿态)和广延性(易于学生发现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本课例我们从生活中的一道实际问题出发,涉及了数学中的函数思想、极限思想、转化和化归的思想.无论是基础较好的同学还是基础较差的同学,都能够参与在问题的讨论中.(2)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过程,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创设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再创造过程,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并不在乎能不能取得什么成果或发现.因此要注意:①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对象,使学生深入其境,真正作为一个主体去研究.②暴露思维过程,不仅要给学生成功的范例,还应展示其失败和挫折,让学生了解探索的艰辛和反复,体验研究的氛围和真谛.(3)在研究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人人学6习有用的数学”已成为共识,但传统的教材“掐头去尾烧中段”,学生在课堂上看不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等同于“考题”,习惯于“问考题”而不是“问问题”.许多学生忙于“问考题”而被动接受知识,而不习惯通过主动探究、自学提高能力.我们期待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增加学生对数学用于生活的体验,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在本课例中,有的问题是教师事先精心准备好和预料到的,而有的问题是教师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是学生自己独立发现并提出的.这说明了在当今的教学实际中教师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驾驭能力,研究性学习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我们广大教师也要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本文标题:高中数学教学论文从一道实际问题谈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中的渗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55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