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高二中图版地理必修3同步导学案1-1区域和区域差异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本章导学●课程标准要求节名小标题[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课程标准内容[来源:Z_xx_k.Com]标准活动建议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区域和区域差异了解区域的含义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高山地区的旅行,描述在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说出到上述地区旅行应携带的主要生活用品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开展一次模拟活动(如南水北调“调出区”居民与“调入区”居民的对话),扮演角色,交流看法海洋和岛屿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内容分析本册是在第一册讲述自然地理和第二册讲述人文地理两个必修模块之后的第三个必修模块,本模块内容有两部分构成:一是地理学中的区域研究,二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区域地理同学们并不陌生,因为初中地理就是有关区域地理内容的学习,但初中地理主要侧重于对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分布的具体描述,即“在哪里”,“那里怎么样”等;而模块三则是从人类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探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区域研究的基础知识。第一节首先引入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区域和区域差异,其中“区域差异”既是最重要的地理概念,也是难以理解的地理概念。然后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以中国的三个自然区和三个经济地带为例,介绍如何分别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最基本的角度,认识区域特征。实际这里更深层的用意在于教会学生认识区域特征的方法。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内容可分为三部分,首先引入“区域地理环境”的概念,然后从时间角度分别认识陆地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最后再认识海洋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学习时,不仅要使学生以陆地、海洋两个角度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而且要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关系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从而对人地关系的理解更为深刻。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讲述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基本原理,然后讲自然资源的利用、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第二、三节的学习可看出区域地理环境的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双重的,即相互作用的,明确了这种双重关系之后,就会为下一章理解如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打好了基础。本章内容体系如下: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区域的概念及特点。2.结合图示,理解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利用景观图,学会分析比较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特点及其人类活动的差异。(重点+难点)3.运用图表有关数据,结合景观图,学会分析东部季风区内南北差异及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难点)自主研习一、区域和区域差异1.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是一个的实体。作为一个实体,区域包含、、方面的许多要素,一个区域内各要素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外部形态特征相似。2.区域划分的指标有、和等某一方面的,也有性的。相应的区域有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3.区域差异指。4.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主要是比较区域发展的、,从而为选择、调整和提供依据。问题磁场(1)阅读以下材料,思考回答问题。湖南省简称湘,省会长沙,位于东经108°47′~114°13′,北纬24°38′~30°08′,面积21万平方千米。地处长江中游,湘江纵贯全省,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中部为湘中丘陵,其余三面皆为山地。本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16~18.5℃,1月平均气温为4~7℃,7月平均气温为26~30℃,年均降水量1300~1700毫米。有汉、土家、苗、回、侗、瑶、维吾尔、壮等民族。农、林业较发达,昔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盛产水稻、茶油(产量占全国一半)、茶、柑橘、桐油等,水产亦多,有色金属矿藏丰富。①根据材料,你是怎样理解区域含义的?②应该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呢?(2)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济南某中学的李明同学今年考上了海南省的一所高校,他计划从济南乘火车去海南。临行前,李明的妈妈帮儿子准备所带衣物,考虑到海南离家较远,这一去就是一个学期,所以李明的妈妈把秋季和冬季的衣服装了满满一大箱。①李明妈妈的做法是否合适?为什么?②李明要带一些具有自己家乡特色的时令水果和干果给老师和同学品尝。假如你是李明的朋友,你会帮他选购哪些?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5.决定区域差异的基本自然因素是和,自然区域的标志是和。6.中国自然区域差异的突出表现,就是、和这三大自然区的差异。7.三大自然区地理特征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和地势平原丘陵/海拔较低气候大陆性气候水文特征多冰川植被和土壤温带森林/黑土、褐土、红壤区域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降水随海陆位置变化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8.不同区域的人类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表现出相应的差异性: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农业活动农业区聚落较稀疏交通水平居中教育文化发达历史/开放经济重心移出/开放晚问题磁场(3)为什么青藏地区的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谷地带?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9.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大致以为界,划分为南北两部分。10.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形高原、平原为主1月均温0℃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干湿地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水文特征一般水量大、含沙量小、11.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2);(3);(4);(5)。问题磁场(4)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楼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①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②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12.划分的依据是差异和的分布与发展水平的不同。13.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包括的省级行政区东部经济地带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中部经济地带黑、吉、内蒙古、晋、豫、皖、赣、鄂、湘西部经济地带14.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是。15.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和。问题磁场(5)我国的区域发展差异,集中表现为东、西部差异。①有人说,我国东、西部地带的发展差异,又反映出沿海与内地、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差距。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②还有人说,集中力量发展我国沿海地区,主要是强调一定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西部大开发,则主要是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前者侧重于发展,后者注重于公平。对这个问题,你又是怎样看待的?自主核对:1.一定的地理位置可度量自然经济社会2.自然经济社会综合3.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4.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区域发展的方向区域产业结构空间结构问题磁场(1)①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②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应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2)①不合适。海南位于我国南方,属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高温,所以李明不需带秋冬御寒衣服。②水果:苹果、梨、桃、大枣等;干果:花生、栗子等。5.地形气候土壤植被6.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7.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地势高原盆地/海拔较高高原、高山/海拔高气候季风气候高寒气候水文特征绝大部分地区属外流区多为咸水湖植被和土壤荒漠/荒漠土寒冻荒漠/寒漠土区域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气温随纬度位置变化水热随海拔的不同组合8.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农业活动畜牧业区畜牧业区聚落稠密较稀疏交通道路纵横交通不便教育文化落后落后历史/开放经济、政治重心移入/开放早开放晚问题磁场(3)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不利于人类活动的开展,而河谷地带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且水源充足。9.秦岭——淮河10.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形低山丘陵为主1月均温0℃温度带亚热带、热带干湿地区湿润水文特征一般水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冰期11.(1)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2)对民居建筑的影响(3)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方式和通达性的影响(4)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5)对工业生产的影响问题磁场(4)①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②楼房间距的大小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我国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12.中国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13.包括的省级行政区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陕、甘、宁、青、新、川、渝、黔、滇、藏14.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15.区域位置差异交通条件差异问题磁场(5)①正确。西部的绝大部分地区深居内陆,是少数民族主要的聚居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因此,我国东西部地带的发展差异,又反映出沿海和内陆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差距。②这种看法正确。改革开放以来,集中力量发展我国沿海地区,主要是强调一定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东、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西部大开发主要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前者侧重于发展,后者强调公平。疑难探究探究一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及地域差异表现和成因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由于受纬度位置(热量)、海陆分布(降水)和海拔高度(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的自然环境整体特征产生了差异。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具体如下所示:2.地域差异的表现及成因地形和气候是自然区划分的决定性因素,其差异的表现和成因如下表:自然要素地域差异差异成因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复杂的地质作用气候气温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地区出现转向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海陆位置的影响探究二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表现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其内部差异主要表现为南北差异,南北差异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感悟归纳(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内部差异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主要表现为东西差异。由于降水量从东向西减少,植被大体上依次分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大致以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把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划分为两个区域。②青藏高寒区内部主要表现为垂直差异。由于西北高、东南低且夏季东南部高山峡谷有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气流,因此东南部温暖湿润、西北部寒冷干旱。植被由东南向西北出现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的变化。(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气温: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重合。②降水:大致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③河流结冰期:界线以北地区河流有结冰期,以南地区河流无结冰期。④温度带:大致是亚热带(南)和暖温带(北)的分界线。⑤干湿地区:大致是湿润地区(南)和半湿润地区(北)的分界线。⑥植被:大致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北)的分界线。⑦土地利用:大致是水田(南)与旱田(北)的分界线。⑧粮食作物:大致是水稻(南)与小麦(北)集中分布地区的分界线。⑨水果:大致是柑橘(南)与苹果(北)的分界线。⑩气候类型:大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与温带季风气候(北)的分界线。○11○12河流流域:大致是长江流域(南)与黄河流域(北)的分界线。○13
本文标题:高二中图版地理必修3同步导学案1-1区域和区域差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82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