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高二地理期末训练第二套及答案
高二地理密集训练(二)韩国济州岛由120万年前的火山活动形成,是中国游客境外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图2为岛上旅游景点分布图;图3为南部海岸柱状节理带景观照片。回答下列各题。1.济州岛A.成为中国游客境外旅游主要目的地是受市场距离影响B.以古代艺术、风土民情等人文旅游资源为主C.旅游活动突出探险、购物特色D.自然环境特征与海南岛类似2.图3所示景观A.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B.形成受流水堆积作用影响C.适合在夏季选择特定位置观赏D.位置适合在冬季观看海上日出下图为我国四处旅游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观赏图中景观A.①一特定角度,雪后最佳B.②一高处俯视,清晨最佳C.⑧一适当距离,春季最佳D.④一置身其中,冬季最佳4.图中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①——气温年较差大,水汽冷凝形成B.②一一岩浆岩出露地表,风化侵蚀形成C.⑧一一淡水鱼类丰富,食物来源充足D.④一一地质条件复杂,流水沉积形成近年来杭州推出多条自行车骑行线路:“环湖游”是环西湖骑行一周,“时空穿梭之旅”从拱宸桥至西湖文化广场;“灵隐访禅”从六公园到灵隐寺;“古城游”串起皇城故都的是个老城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5.各骑游路线的设计()A.体现鲜明主题,突出特色B.串联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C.以环形线路避免行程重复D.使景点紧凑缩短交通用时6.为了充分感受“古城游”这条线路的历史文化底蕴,需要()A.了解景观成因B.精选观赏位置C.洞悉文化定位D.把握观赏时机2013年6月18日17时10分左右,在新疆昌吉庙尔沟通往索尔巴斯陶景区的路上,发生一起重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一辆旅游大巴车从45米高的山坡坠入山沟,造成15人死亡,2人重伤,19人轻伤。据此完成各题。7.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导致本次旅游事故的安全隐患是()A.气候因素B.流行疾病C.交通工具D.地质灾害8.从本次事故中,我们可以得到很深刻的教训,在今后旅行时,一定要()A.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B.选择安全的旅游景区C.选择值得信赖的旅行社D.避开流行病多发区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完成各题。9.小明考察的目的地可能是()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D.内蒙古大草原10.下面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A.①B.②C.③D.④噪声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之一。当白天噪声值大于60分贝时,就构成噪声污染。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时等噪声值线(单位:分贝)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1.图中噪声污染主要来自()A.学校和锯木场B.森林公园和娱乐场所C.网吧和体育场D.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12.M、N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原因最有可能是()A.盛行风的影响B.绿化带的作用C.河流的影响D.声波传播自然减弱上海市在20122014年对PM2.5进行采样,通过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得出了来源构成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图4中甲图为上海市雾霾“元凶”来源统计图,乙图为本地来源统计图(百分比)。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3.在本地排放源中,机动车、船、飞机、非道路移动机械等为流动源,而在流动源中污染排放“贡献”最高的是()A.机动车B.船C.飞机D.非道路移动机械14.与京津冀地区相比,上海市的燃煤“贡献率”较低,工业生产“贡献率”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上海完成了能源结构调整B.京津冀地区工业生产落后C.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比重高D.上海工业水平、发展水平较高15.与2012年相比,雾霾“元凶”区外来源有所上升,从原来的21.5%,上升到约26%,说明上海市在充分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上,还要()①限制区外煤炭能源的使用②增加区外森林面积③加强区外重污染预警联动④加强区外污染联防联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三鹿奶粉”“地沟油”“增白馒头”“苏丹红”“毒豇豆”等食品污染事件正对人类构成巨大威胁。据此完成各题。16.所谓的“食品污染”是指()A.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混入人们的食品中B.食品没有洗干净就食用C.所食食品没有“绿色食品”标志D.腐烂不能食用的食品17.导致食品污染的原因有()①在作物栽种时过多使用农药②用带有毒素的水浇灌作物③进行加工时,有毒或带菌物质进入食品④过度包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8.与消除餐桌污染无关的措施有()A.不吃含甜味、香味的食品B.禁止向食品中添加各种化学添加剂C.提倡吃有机、绿色和安全的食品D.选购包装带环保标志的食品18.以下行为属于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的是()①回收利用废钢铁炼钢②用建筑垃圾进行填海造陆③垃圾沼气发电④泡沫饭盒的重复使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19.为减少垃圾排放,就要实行清洁生产,其含义是()①在清洁的环境下进行工业生产②利用清洁的能源和清洁的生产过程生产清洁的产品③一种将污染预防扩展到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方式④不产生任何污染的生产过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朴素、最根本的需求,现如今,餐桌却成了最不安全的地方,毒大米、毒蔬菜的惊呼不绝于耳。随着中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项目的正式启动,土壤污染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之后,受到社会关注最多的污染问题之一。据此完成各题。20.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土壤污染主要由自然界的原因造成②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后很难清除③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植物,而且危及人体健康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十分严重,城市工矿区周围污染较轻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1.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可能是()①化肥②农药③污水灌溉④垃圾焚烧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2.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③使用高效化肥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⑤采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下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23.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GISB.乙是GISC.丙是RSD.甲是GPS24.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RS可以获取人口增长的动态信息B.RS可以对水灾淹没区域进行动态预测分析C.GP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D.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5.图中显示了我国部分地区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的地区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D.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26.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危害是①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②耕地质量下降③生态环境恶化④淤积下游河床⑤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荒漠化土地动态度用来定量描述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变化程度,也可定量表征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的变化速率。黑河源于祁连山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河流之一,黑河流域中游具有该流域最好的绿洲。读“黑河中游临泽县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动态度(单位:%)统计表”,完成各题。27.由表中信息可知A.该地以中度荒漠化为主B.该地荒漠化以土地沙漠化为主C.极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相对较稳定D.该地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28.导致1977—1986年临泽县中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耕地大量扩张B.农牧民薪柴短缺C.放牧规模扩大D.不合理灌溉下图示意某湖7000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95mm,蒸发量1315mm。读图完成问题。29.图中信息反映出A.古湖泊地势北缓南陡,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荒漠B.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距今7000~距今5700年C.湖泊含盐量增大,对周围环境调节作用减弱D.距今7000年时,湖泊南北最大距离约为150千米30.该地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①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③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④沿湖围垦导致降水量减少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1.“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A.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32.“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形成因是①断裂下陷②地壳抬升③流水堆积④流水侵蚀⑤风力堆积⑥风力侵蚀A.①③B.①⑤C.②④D.②⑥33.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C.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D.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由于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下图),回答以下下列各题。34.图中国际产业转移的时间为()A.20世纪70年代初B.20世纪80年代初C.20世纪90年代初D.21世纪初35.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服装鞋帽生产、金融保险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B.石油化工、电子装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扩张性产业转移C.衰退性产业转移对移入地区的正效应是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D.扩张性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区的负效应是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由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在京发布,全国被划分为216个生态功能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36.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C.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D.划定区域的界线,明确区域的归属37.关于上述区域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些生态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B.这些生态功能区都是独立的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C.这些生态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D.每个生态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读山西煤炭外运(图甲)和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38.关于山西能源外运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A、B、C三条铁路线分别是大秦线、焦作-兖州-日照线、神黄线B.通过A线运出的煤炭只能保证京津塘地区的能源需求C.开发利用黄河巨大的水运价值,大力输出煤炭资源D.可以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出电力39.山西省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B.合理利用土地资源C.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生产链D.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开发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其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回答下列问题。40.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B.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D.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乌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万平方公里,天然落差2123.5米,年均流量1650立方米/秒,汛期5~9月占全年径流量的80%。六盘水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素有“江南煤都”、“西南煤海”之称,是全国十大煤灰基地之一。材料二:下图示意乌江流域。(1)说明乌江流域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2)写出乌江流域梯级开发产生的综合效益。(3)六盘水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当地有人认为水电投资大,迁移人口困难大,六盘水地区应该紧抓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煤炭资源。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42.2014年11
本文标题:高二地理期末训练第二套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8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