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高二语文人教版《文章的写作与修改》课时作业21从素材到写作内容Word版含解析
百度文库百度文库课时作业4从素材到写作内容1.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可以从哪些角度构思作文。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一个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么能到达远方呢?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答案:这是一道典范的新材料作文。材料共有五段,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思维冲突的社会生活现象,旨在启发学生展开辩证思考。首先,从材料的理解来看:这段材料的关键词语是障碍(恶狗)、战胜(扫平)、绕道(避开)。也就是“人生路上遇见障碍是要战胜它还是要避开它”,这是材料的核心内容。其次,从立意角度来看:人生路上遇见障碍究竟是战胜还是避开,当然是见仁见智。如果从年轻人的角度立意,那就是要写“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可以选择避开它”,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而非一个“障碍”,若战胜每一个障碍耗费的时间精力远大于有选择地绕开一些障碍,并严重妨碍自己最终目的的实现,那么选择绕道反而会更快地到达目的地。所以学生围绕“走弯路也会是捷径”,或“避开障碍不是怯懦,而是智慧”来谈都是很好的立意角度。如果从路人的角度立意,明显应该侧重于“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就是要战胜它”。毕竟前进路上遇到障碍,不能总是绕道而行,必须要有战胜它的勇气。有了这种勇气,你才可能无所畏惧地最终到达“远方”。所以学生围绕“战胜障碍,勇往直前”、“逃避永远不能成功”等观点来展开也是很不错的立意角度。最后,从行文来看:鼓励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即既要有直面的勇气,也要有转身的智慧,但是必须分清主次,重点突出,避免观点模棱两可,自相矛盾。2.阅读下面的文字,从写作的角度说说可以从哪些方面立意和选材。最好的东西都不是独来的,它伴了所有的东西同来。——泰戈尔答案:名言类材料将日常生活诗意化并提升为一个哲理:任何好东西不是独来而是同来。现实生活中,所有真、善、美的东西都与假、恶、丑的东西结伴而来,偎依而行,没有什么东西是孤零零的,我们接受任何一种好东西时,都要考虑到它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因素。因此我们既要学会耐心等待,又要防患于未然。立意角度一:美丑并行。“没有不带刺的玫瑰”,太阳底下没有哪一样东西是尽善尽美的:雪白的衣服容易脏,笔直的树木有弯曲的枝条,成功伴随着艰辛的汗水,改革带来富裕同时拉大贫富差距,网络带来方便快捷同时衍生出诈骗与陷阱……所以,接受任何好东西之前必须要有最坏的心理准备。你想摘得一朵娇艳欲滴的玫瑰,首先要拥有避开利刺的智慧,同时要做好手被利刺扎伤的准备。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适合从自然中选取:玫瑰有刺,太阳有黑子,水能滋润万物也能冲走房屋,风能发电也能掀翻车辆;曼陀罗花香清淡幽雅,长相很像百合,但闻多了会让人产生轻微的幻觉,服用它的种子四十粒剂量便可将人致死……大自然馈赠我们许多,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写文章的好材料,关键是要用心去体味,用心去发现。百度文库百度文库立意角度二:福祸相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同门,利害为邻,世界万物所面遇的命运,不少时候是“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人之不幸,可能会带来有幸,自己有幸,可能也会带给他人不幸,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好事可以变坏,坏事可以变好。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适合从生活中选取:李以苦存,井以甘竭;强弓易折,宝刀易卷;虎死于皮,鹿死于角,熊死于掌,象死于牙;好狗总是战死的,良马总是跑倒的,红颜总是薄命伴,才人常经磨难多;画眉、百灵鸣声婉啭,八哥、鹦鹉会学人话,往往有失去自由之厄运,被人活生生地关在笼中,虽有美食,却是悲惨;韩信以勇略震主被擒,陆机以才名冠世被杀,霍光败于权势逼群,石崇死于财富敌国……生活教会我们许多;有才本是好事,但也伴着祸的潜伏。不要因为“得”而沾沾自喜,也不该因“失”而痛不欲生。做人要懂得平衡自己。立意角度三:防患于未然。美好的东西背后隐含着邪恶的成分;邪恶的事物里头,也藏着美好的精华。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要被关在外面了。所以我们要懂得分辨事物的真假、好坏、善恶、美丑,然后把好的东西提取出来,为己所用;坏的东西,做好防范,避免产生更大的危害。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适合从社会中选取。在中国,很多地方GDP的增长是以环境污染和牺牲公众健康为代价的。如果我们早知道这一点,就会放慢发展经济的步伐,保持“富裕中国”与“美丽中国”的同步推进。“人家一两百年的路,我们三十年走完了”,走来了“雾锁京城”,走来了“十面霾伏”,不少网友纷纷感叹“有多少雾霾可以重来”,自嘲在“十面霾伏”中“听取咳声一片”……社会告诉我们:“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早知如此,何必当初?”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曾国藩说:“善莫大于恕。”安德鲁·马修斯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最新科学研究显示:原谅别人有益身心健康。读了上面的这几段话,你有什么感想?请选定一个角度,明确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解析:审视这道新材料作文试题后,可以把作文立意确定在“宽恕别人与善待自己”之类的关系型话题的范围之内。宽恕别人是一种美德,是大度的表现,所以人生在世,要以宽容之心待人;当然宽恕别人也不能过分,要把握好分寸。另一方面,宽容是一种美德,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因而宽恕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答案: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现代最新科学研究显示:原谅别人有益身心健康。这些都道出了一个至真的道理: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安德鲁·马修斯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一个人如果有紫罗兰的这种精神,他就会有许许多多的朋友,因为宽恕了别人,就等于善待了自己。古往今来,多少有识之士、大度之人用宽容之心,换来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事业的成功。赵国曾是战国七雄之一,后来受到秦国的威胁。赵王破格提拔了地位低下的蔺相如。蔺相如与秦王交涉几次,均巧妙地挫败了秦王,维护了赵王的尊严。之后蔺相如又被提拔几次,位在廉颇之右,这使廉颇心中极为不快,他扬言要让蔺相如难堪。而蔺相如却以宽容之心待他,为此还主动躲避廉颇。后来廉颇听说蔺相如是为了国家利益才躲避他,羞愧难当,敬意百度文库百度文库顿生。于是负荆请罪,最终两人握手言欢,成就了“将相和”的千古佳话。也正是蔺相如的这种宽容之心使赵国在短期内未受到秦国威胁。如果蔺相如鼠肚鸡肠,与廉颇斤斤计较,不宽恕他,恐怕会两败俱伤,而且还会危及赵国的安全。可见,蔺相如宽恕别人不仅善待了自己,还维护了国家的利益。齐桓公曾与管仲有过一箭之仇,但他不计前嫌,依然重用有才能的管仲,任用管仲为相。这需要多么宽广的心胸!正是这种宽容使管仲对齐桓公忠心耿耿,帮助齐桓公力挫群雄,成就霸业。一次,楚庄王在宴请群臣时,灯火忽然全灭,有大臣便趁机非礼许姬,许姬告诉楚庄王有人非礼自己,非礼者的帽缨被拽了下来,要求楚庄王点灯察看,但楚庄王阻止了她,并命所有大臣都摘下帽缨后才可点灯。后来在一次恶战中,楚国惨败,一员虎将单枪匹马舍命护救楚庄王突围。经询问,楚庄王才知道那个舍生忘死救自己的人就是那次宴会中自己宽恕的人。楚庄王宽恕了臣子,换来了臣子的感恩戴德,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这个事例不正说明了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吗?曾国藩说:“善莫大于恕。”其意非常明显,即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这种处世原则适用于古代的君臣之间,适用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也适用于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宽恕别人吧,因为宽恕别人就等于善待自己!点评:本文语言通顺、连贯,议论阐述颇具辩证性。从思想内容方面来说,文章从分析所给材料入手,得出“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的结论;然后历数古代与此观点相一致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论证观点;最后把这种处世原则由古及今、由个人至群体、由民族到国家地推广开来,使论述更加深入。4.阅读下面的文字,从写作的角度说说可以从哪些方面立意和选材。同样是喝水,有的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有的人用瓷碗泥杯盛着喝,有的人干脆用手捧着喝。第一种人感觉到富贵,第二种人感觉到贫贱,只有第三种人痛快地说:“真解渴啊!”人渴了,要喝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子;真正的享受是你喝上了甘甜的水,而不是举起了华丽的杯子。答案:三种人喝水的不同方式实质上代表了对待生活的三种不同态度。前两种人都未能看到生活(生命、人生)的本质,都不懂得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他们把注意力放在物质财富的多寡和荣誉名声的得失上,或富贵骄人,或贫贱羞人。前者得到的只是虚幻的满足,后者则陷入无谓的烦恼中;前者如葛朗台,后者如路瓦栽夫人。名缰利绳,戕害灵魂,追名逐利,心劳日拙。只有那个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痛快地说了声:“好解渴呀!”因为他关注的是“甘甜的水”而不是“盛水的杯”,他才真正享受到生命的乐趣和人生的幸福。“富”不能证明“贵”,“贫”并不代表“贱”;贫富之别不是人生幸福与否的分水岭,而贵贱之分则取决于有无高尚的灵魂。生活的本质是劳动和创造,真正的高贵在于精神和人格,人生的幸福在于拥有真纯和美德。热衷于功名利禄,满足于蝇营狗苟会越来越丧失人的本性,越来越远离生活的本质。如果把水可以理解为生活,那么喝水的态度也就是对待生活的态度,可以联想到:内容与形式,过程与结果,生活的乐趣等等。当然,我们不能泛泛而谈,还可以具体一些,如选择内容与形式这一角度,将其具体化。①追求生命本色、抛却虚名浮利,追求平淡、脱离浮华,追求深刻本真、远离声色犬马等;②不注重外在形式美,而注重内在的充实美;不注重外貌美,而注重心灵美;③认清生活的本来面目,不生活在虚幻中;④不为形式所累。选材角度:古代——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诸葛亮,“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百度文库百度文库的李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现代——喝水好像不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炫耀华贵的杯;衣食住行好像不是为人们的生存服务,而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本身。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喧嚣浮躁、贪慕虚名的风气弥漫一时。产品讲究包装,穿衣讲究品牌,吃饭讲究档次,总之,实质不如表象,形式大于内容,物质重于泰山,精神轻于鸿毛。5.面对素材,要发现其内在的“意义”。一则材料说明的不单纯是一个道理或者问题,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看材料就能得出事物不同的本质,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学生看材料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要找到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合适的立意。下面是学生对一则材料的立意分析,请你评判这几种立意的高下,根据你的理解,写出你的立意。材料: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了不少顾客慕名前来求购,生意十分红火。思考一: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致使其成了废品。如果这条高档裙子的主人知道了,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会怎么看待这个裁缝?毛皮、棉、丝等材料都是易燃物品,裁缝应该知道这些物品必须远离火种。因此引出了“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的话题。思考二:这位裁缝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将这条被损坏的裙子改造成“金边凤尾裙”。面对因为自己疏忽而造成的严重事故,裁缝变不利为有利,充分说明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过人的智慧和灵活变通的思维。这样,可以立意为:办法总比问题多,改变角度,创新思维,就有新发现,新办法。思考三:这位裁缝能从困境中走出来,最后意外取得了成
本文标题:高二语文人教版《文章的写作与修改》课时作业21从素材到写作内容Word版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90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