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高炜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论文
室内空气污染控制1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途径和方法高炜(河南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1班)摘要:室内空气品质不仅影响人体的舒适与健康,而且对室内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显著的影响。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能够使人感到神清气爽、精力充沛、心情愉悦。然而近二十年来,许多国家的室内空气品质却不容乐观,许多人抱怨室内空气品质低劣,使他们出现一些病态反应:头痛、困倦、恶心和流鼻涕等,此类症状被统称为“病态建筑综合症”(英文名为SickBuildingSyndrome,简称SBS)关键词:空气品质,“病态建筑综合症”WaysandmethodstoimproveindoorairqualityGaoWei(ClassoneBuildingEnvironmentandEnergyApplicationEngineeringof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Abstract:Indoorairqualitynotonlyaffectshumancomfortandhealth,butalsohasasignificantimpactontheworkefficiencyofindoorpersonnel.Goodindoorairqualitycanmakepeoplefeelrefreshed,befullofgo,feelgood.Howeverinrecenttwentyyears,manycountriesofindoorairqualityisnotoptimistic,manypeoplecomplainofpoorindoorairqualityandmakethemsomeilleffectsoccur:headache,drowsiness,nauseaandrunnynoseandother,suchsymptomsarecollectivelyreferredtoassickbuildingsyndromeKeywords:Airquality,sickbuildingsyndrome一.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在近二十年来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最初人们把室内空气品质几乎完全等价为一系列污染物浓度指标。近年来,人们认识到这种纯客观的定义不能涵盖室内空气品质的内容。在1989年国际室内空气品质讨论会上,丹麦的Fanger教授提出了一种空气品质的主观判断标准:空气品质反映了人们的满意程度。1998年,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协会颁布的标准ASHRAE62-1989《满足可接受室内空气品质的通风》中兼顾了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观和客观评价,给出的定义为: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应该是“空气中没有以知的污染物达到公认的权威机构所确定的有害物浓度指标,且处于这种空气中的绝大多数人(≥80%)对此没有表示不满意。”二.室内空气品质产生的原因调查和研究表明,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低劣的主要原因是室内空气污染,这些污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物理污染(如粉尘),化学污染(如有机挥发物,英文名为和生物污染(如霉菌)。室内空气品质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其主要原因如下:室内空气污染控制21.强调节能导致的建筑密闭性增强和三.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据美国等发达国家统计,每年室内空气品质低劣造成的经济损失惊人。现代建筑室内空气品质恶化,引发了以下三种病症:病态建筑综合症(SBS),与建筑有关的的疾病(BRI),多种化学污染物过敏症(MCS)。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统计,美国每年因室内空气品质低劣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00亿美金。实际上,我国室内空气品质问题较发达国家更为严重。除上述原因外,我国室内环境污染还有很多独有的特点:1.我国每年新建建筑量惊人,逾10亿㎡。不合适的建筑设计、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室内空气品质。2.大量散发有害物质的建材充斥市场,投入使用。一方面,我国建材和建筑装修市场还较混乱,缺乏严格和科学的法规和标准;另一方面,缺乏检测和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技术措施,甚至一些空气污染物的产生、传播、检测和防治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尚未很好认识和解决。应该说,目前我国室内空气品质问题已成为中国政府关注和普通百姓关心的问题。四.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方法1.控制室内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物由污染源散发,在空气中传递,当人体暴露在污染空气中时,污染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1)源头治理;(2)通新风稀释和合理的气流组织;(3)空气净化。(1)源头治理从源头治理室内空气污染,是治理室内空气污染的根本之法。污染源头治理有以下几种:①消除室内污染源。最好、最彻底的办法是消除室内污染源。譬如,一些地毯吸收室内化学后会成为室内空气二次污染源,因此,不用这类地毯就可以消除其导致的室内污染。②减少室内污染源散发强度。当室内污染源难以根除时,应该考虑减少其散发强度。譬如,通过标准和法规对室内建筑材料中有海物含量进行限制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③污染源附近局部排风。对一些室内污染源,可采用局部排风的方法。譬如,厨房烹饪污染可以采用排油烟机来解决。(2)通新风稀释和合理的气流组织通新风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其本质是提供人所必须的氧气并用室外的污染浓度低的空气来稀释室内污染物浓度高的空气。合理的气流组织对改善局部空间的空气品质也有很大的帮助。(3)空气净化目前空气净化的方法主要有:过滤器过滤、活性炭吸附有害物质、纳米光催化降解VOCs、臭氧法、紫外线照射法、等离子体净化和其他净化技术。2.有效发挥通风空调对室内空气品质的正面作用对室内环境控制来说人的健康是永恒的主题,当空调转向以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为目标,暖通空调工程师不得不面临许多新的挑战。特别是如何消除通风空调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负面影响,有效发挥其正面作用有许多文章可做。(1)最大程度保持新风原有品质有效发挥通风空调系统的正面作用,就要强调新风对室内污染稀释的重要作用,强调新风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有着其它措施不可替代的效果。要求对新风进行处理时,应尽量保持新风原有的品质和气味。为了确保新风品质,有必要利用新风年龄和新风途径污染的概念来对新风流经空调系统的过程加以分析。应室内空气污染控制3将新风从进入系统到最终供室内人员呼吸的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加以以控制。第一个阶段是新风从新风口到室内送风口,对该过程的控制主要体现为新风口的选取,新风的过滤处理,新风系统的人室方式等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新风从送人室内到最终供室内人员呼吸,对该过程的控制主要体现为合理的控制室内气流组织形式,以保证呼吸区内空气年龄最小,新风品质最高。因此采用新风独立处理(或预处理),尽量减小系统对新风的污染。在设计空调系统时,应尽量缩短新风输送途径,尽量使新风直接人室,是十分必要的。(2)消除空调机组污染有效发挥通风空调系统的正面作用,就要强调消除空调机组污染。系统中换热器(盘管)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潜在污染源,也是微生物气溶胶的发生源。许多空调系统由于空气过滤器效率较低,普遍存在盘管积灰等情况;即使使用较高效率的过滤器,但也会因安装不善引起过滤渗漏或旁通,导致颗粒物穿透;盘管上冷凝膜的存在会阻留气溶胶,导致沉积的增加,盘管凝水盘的滞水会产生藻类。这些颗粒物的存在和盘管自身的工作环境一起,成为微生物生长的必要条件。许多人的研究发现,空气过滤器本身不是污染源,真正的污染源是其上滤集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不仅积聚在过滤器表面,还会深入过滤器内部,形成“过滤器饼”。在晚间通风系统关闭或以最小新风量运行的状态下,过滤器表面的空气处于相对静滞的状态,“滤饼”中颗粒物吸收的气态污染物就扩散到过滤器表面,并积聚到一定浓度,在早晨刚开机时,随送风进入室内,形成一段时间的高污染物浓度。(3)消除空调管路污染美国学者Klaus指出,约有20%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来自通风系统,如果通风系统保持干净,维护良好,该值可减少到一半。这几年我国也开始重视空调输送管道系统污染。卫生部于2006年3月实施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2005年建设部也颁布了GB50365(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应该辩证的看待流经风管的空气品质与风管污染之间的关系。只有干净的风管和干净的过滤器才提供最好的空气品质。根据Glenn等人的实验结果,典型风管散发的VOC很少,通常只占室内VOC浓度的几个百分点。但由于进入机械通风建筑物内的大部分新风都要通过送风管,因此新风送风管的污染就显得很重要。(4)系统湿度控制有效发挥通风空调系统的正面作用,就要强调系统湿度控制。微生物的活动会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加,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100%。因此要保证空调系统内,尤其是过滤器处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应超过90%;对于初级过滤器,要保证3天以上的平均相对湿度不能超过80%。为防止新风口处的过滤器吸人积雪或雨水受潮,可在新风引人口处安装防雨百叶,或增加新风管坡度、添加上弯的新风管弯头的做法;为防止第二级甚至更高级的空气过滤器由于效率较低的挡水器引起的浸湿,可将进入挡水器的最高风速限制在3.5m/s以下。由于过去舒适性空调的温、湿度控制要求不高,需要新风量不大,因此,,不需要对新风进行预处理。但目前新标准要求增大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并将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一较低的水平。这样使得新风对室内的影响比以往更加突出。空调系统的冷、湿负荷会大大增加,室内空气污染控制4特别是在热湿地区,对传统的空气处理系统来说难以胜任。为尽量不增加空调系统能耗和有效改善IAQ的角度,可以采用热回收和除湿技术为基础的新风预处理系统,应用于已建空调系统的改造或新建空调系统的设计。参考文献【1】刘靖,刘惠卿,任晓芬.室内空气污染控制.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12【2】朱颖新.建筑环境学(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8【3】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18883-2002)【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本文标题:高炜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18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