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高等级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高等级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河南省公路灾害防治培训班周振民水利部水务研究培训中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Email:zhouzhenmin@ncwu.edu.cn主要内容123456概述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作用高等级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设计原则及保护7结束语1概述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2013.3.29什么是生态?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学)什么是文明?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1)、生态文明的内涵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持续、和谐发展的道路。(2)、生态文明的特征①实践性与反思性的有机统一生态文明的实践性体现在人们的全部实践活动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贯穿人类实践活动的主线,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一刻也离不开实践。但由于自然宇宙的无限性和人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人的实践活动必须在反思中进行。②系统性与和谐性的有机统一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和谐发展的复合巨系统。③持续性与高效性的有机统一持续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持续性并不等于低效性。④规律性与创造性的有机统一自然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只有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创造性,生态文明的实现才有可能。(3)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①党的十七大报告有关生态文明的表述②十八大报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4)生态保护基本理论①生态环境所谓生态环境,是指在相对独立的范围内,各种生物以种群的形式组成相互联系的群落,并且与周围的有机的无机的一切所组成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包括能量、物质和信息的流动及物质循环。②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按主体特征分,有森林、草原、荒漠、冻原、河流、湖泊、沼泽、海洋、农村、城市等生态系统。按地域特征分,有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山地生态系统、平原生态系统、岛屿生态系统等。按人为干预的程度分,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生态平衡指在系统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长期相互作用,最终会形成一种相对和谐、稳定的状态。★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任何生态系统都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系统内部存在着普遍的进化、适应、制约、反馈进程,所以,平衡是相对的。③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④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核心内容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或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存在的生态复合体系的多样化和健康状态,即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生态系统的种类很多,但总体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主要有农田、森林、灌丛、草甸、沼泽、草原、荒漠、冻原、高山植被等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主要有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珍稀濒危物种。⑤特殊性生态问题特殊的生态系统、生境、生态因子或特别需要保护的生态目标;★生物多样性要求高,★珍稀濒危生物生境;★特别资源如水源地;★具有典型的生物地理代表性,★具有较大的进化潜力,★特别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或其他特别的价值,★或因其具有稀有性特点等。⑥脆弱生态系统和生态脆弱带是指那些受到外力作用后恢复比较艰难的生态系统。一般特征是:★自然生产力较低;★生产力受到局部气候、地形、地表物质或土壤等某种因子的限制;★存在敏感生态因子并受其作用,例如花岗岩区和紫色砂岩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壤和水成为这些地区敏感的生态因子;★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其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差;★正在受到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脆弱的生态系统是岛屿生态系统、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干旱区生态系统、高寒带生态系统等⑦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或地方政府根据某一地域的重要价值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划定的必须保护的区域,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两级。★自然保护区内部一般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部分。(5)我国公路环保存在的主要问题(1)建设各方环保意识不强建设各方尚未将“建设与环境保护”、“建设与环保并重”的原则体现在公路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营全过程。(2)公路环保规划设计不够全面,执行程序不够严密,实施监督不力.(3)环保投入不足,环保措施难以保证;(4)缺乏生态公路的规划设计经验缺乏生态基础理论,设计中往往出现注重表面的现象,如绿化设计讲究“三季有花,四季如春”,弃土场一味力求“整平复耕”等,与项目地区的生态学特征不相符合,不能取得预期的生态效果。2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作用(1)路域生态系统①路域生态系统的形成★范围是公路用地界之内,宽约50-70米,数十至数百公里的地带。★生物因素:中央分隔带植被、边坡植被、护坡道路植被和隔离植被。★生态因素:栖息了许多小型哺乳和爬行动物、灌丛和枝头的鸟类、农田迁来的害虫和天敌、排水沟栖息的两栖类动物等。★成分、结构、演替等比周围自然生态群落要单纯,比农田等人工生态环境又要复杂。②路域生态系统的特点★生物因子的特点①模仿自然生物群落,在人为的帮助下,短期达到稳定的顶级生态群落,美化及维护消耗成本最少,系统建成以后人为干扰较小;②承接废水和废气的压力,突出防治污染的作用;③横断成条形,植被立体三维布置;④纵向长距离的线型地域,同时植被呈现单元性的节奏变化;⑤地区间的联系纽带带来新物种而使生物多样性组成发生变化,并且在光、湿、热条件变化的综合作用下,引起本地区生物群落的改观;⑥有可能伴随新的有害生物的侵入;⑦沿线生物群落之间密切的联系,促进植物和动物群落的各种演替过程,有利于群落的稳定;⑧提供视觉美感。①汽车尾气污染区;②交通噪声污染区;交通噪声不仅干扰周边系统人们生活、工作,影响人体健康,而且影响路域系统中声敏感动物的重新分布。③夜间光污染区夜间行车的光污染影响路域系统中趋光型动物的集中分布。④高温辐射区由于水泥或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及边坡的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等的热辐射,使路域系统的温度较周边系统温度高。这就要求路域系统中植物种类耐干旱、抗高温。★非生物因子的特点③路域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即能流、物流、信息流)三大基本功能。(2)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作用★改变或恢复周边地区己经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创造更完善的自然生态系统;★有效地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生态旅游提供有力的支持;★高等级公路建设可能成为有益的水保工程。3高等级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道路的廊道与分割效应公路是连接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镇的通道,是人类互相连接的廊道。但是,对生物来说,尤其是对地面的动物,它却是一道屏障,起着分离与阻隔作用。新建公路对生态影响示意图(2)诱导效应改变某一城市或乡村发展和扩大的方式,刺激城市区域的扩展以及农村向城镇的发展,城镇景观代替农村景观或自然景观的巨变诱导效应主要发生地点:在立交桥和公路有进出口的连接线地段,自然资源的保护对象:水源保护地带,自然保护地域,文物古迹和重要景观等。(3)水文情势影响筑路引起地下水位的改变示意图(4)对植被的影响★公路工程永久性征用土地;★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取、弃土石方作业;★施工期筑路材料运输、机械碾压及施工人员践踏;★敏感物种的数量、分布改变,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链锁变化;★施工场地植被的清除,破坏了原天然森林地段生境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改变群落的外部边界环境,通过与群落内生物因子的相互作用,引起近路侧群落向干旱型演替。(5)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大型动物的活动区域缩小;★种群变小,种群之间交流减少;★公路的封闭系统影响了动物的迁徙,产生明显的公路廊道效应,★原生态区内的野生动物因受交通噪声的惊吓而大量迁出。★夜间灯光增多,使许多以月光为导向的昆虫,在路侧其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影响到地区的生态平衡。★占据了动物的栖息和繁殖场所,使其不能取食、产卵、幼体不能发育。★对原动物栖息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封闭的带状构筑物对动物的阻隔影响。(6)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山体开挖造成地表裸露;★填筑路堤增加裸露面;★取、弃土场产生裸露面;★施工过程损坏原有地表植被及水保设施;★干扰不良地质增加其不稳定性等引起的水土流失。★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的工程环节有:路基工程、房建工程、施工便道、施工机械碾压及施工人员践踏等。(7)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公路对土地的影响有:路基和场站占压土地,取土采石挖毁土地,施工临时占用土地(辅道、作业场、施工队伍住区)等。按交通部1999年颁布的《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高速公路〔四车道)每公里平均占地8ha,一、二、三、四级公路平均值分别为7ha、3.2ha、2.6ha和2.3ha,按此估算用地在355万ha(5336万亩)以上,约为全国耕地面积的2.7%★发达国家人均拥有汽车数量:(每百人55辆);★发达国家每百公里公路拥有汽车数量(平均约5000辆);★2050年按我国人口控制的低方案16亿人计算,公路里程需要达到1760万km左右,是现在的12倍;★公路占用土地将超过4500万ha(450000km2),约为耕地面积的32%.★即公路建设无限制地追求里程的增长,我国的土地承载力是无法承受的。公路占地数量表(8)公路建设对生态脆弱/敏感地区的影响湿地生态影响;荒地生态影响;自然保护区(地)影响;水资源保护区影响;生态脆弱区影响。(9)对自然景观的影响4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1)道路生态廊道的功能生态廊道的五大功能★即栖息地(Habitat)、给野生动物提供了居住的生境。★过滤(Filter)或隔离(Barrier)、★通道(Conduit)、为动物提供迁移路径,允许动物每天或季节性移动。同时也可允许物种进行长距离迁移和适应随时发生的外界环境变化,★源(Source)和汇(Sink)有利于扩散与种群间的基因流动和避免小种群灭绝。(2)公路绿化与生态恢复①生物隔离绿化因地制宜,生物多样性多重效益中央隔离绿化带快慢道隔离绿化②路边绿化路肩绿化带边坡绿化带边沟绿化带主绿化带③立交绿化(3)路基防护①路基防护设计原则★“综合设计、就地取材、以防为主、确保施工”★设计、施工与养护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防护工程措施恰当;★路基防护生态化。②路基防护措施★生态边坡植物保护。■直接种草法。■种植草皮法。用300mm×300mm的草皮块,将路基边坡修正好,铺好优质浮土后压实,表层略湿润,然后由边坡底部往上铺设,达到要求线即可,这种方法成活率高。■种植树木法★工程
本文标题:高等级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24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