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防灾与减灾
第三讲防灾与减灾【知识梳理】一、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1.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概念: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___________的网络系统。监测和分析(2)作用。预警跟踪评估2.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遥感技术。①基本特点:观测范围___、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___、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②时空特点。a.空间上: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_____、多时相、全天候角度获得观测数据。b.时间上:能够对地球进行_________,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广快波段同步观测(2)地理信息系统。①功能:主要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_____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_____分析的功能。②作用: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_____、灾情_____等。空间定量调查评估(3)与遥感技术结合的作用灾前:圈定危险区,评价_________,指导防灾活动灾中:实况监测灾情,指导_________灾后:快速评价_________,指导救灾活动危险程度抗灾活动灾害损失3.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2)工程性防御措施。①改变_________,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②可以___________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③可以改变财物等的特性,提高_________,减少灾害损失。地表环境阻隔或控制抗灾性能二、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1.灾前准备:(1)核心任务:储备_________。(2)内容:救灾物资种类和数量储备地点2.灾中应急:(1)概念:在灾害发生和_________过程中立即采取的_____和对策。(2)目的: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保护_________,并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和_____。(3)范围:对___________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和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等。(4)目标灾情形成行动财产安全危害生命线工程维护___________系统安全,确保救灾通信的疏畅确保抢险救灾人员、_________和灾民疏散的畅通交通、通信物资输送3.灾后恢复:(1)目的(2)核心措施。①修复、重建②恢复_______________。(3)救援形式:包括政府救济、_________、国际救济等。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增强未来灾害发生的_________抵抗能力_______:供水、供电、通信等系统_______: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生命线生产线生活、生产秩序民间救济三、地震、洪水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1)防震准备:如召开防震会、制定具体的防震和避震措施、树立_________、掌握自救和互救办法等。(2)避震:包括室内避震和室外避震。(3)震后自救与互救。防震意识2.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1)防洪准备:关注汛期天气预报、学习并具备游泳或划船等技能、准备逃生物资。(2)洪水应急:尽量_________、防止身体下沉、避免其他伤害等。(3)洪水中的救助:一是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二是如何抢救溺水人员。逃向高处【盲区扫描】1.遥感并非唯一的监测洪水灾害的技术手段。对洪水灾害的监测和统计除了运用遥感技术外,还可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提供了信息源(信息收集),地理信息系统则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统计)。2.非工程性防御和工程性防御自然灾害的目的不同。非工程性防御: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工程性防御: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3.地震和洪水中的救助重点是不同的。地震中救助的重点在于自救,因为地震的发生是瞬间的,只有先救己才能救别人;而洪水中救助的重点在于互救,因为洪水的发生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转移过程中的互救显得尤为重要。考点一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1.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的组成和作用:2.RS与GIS的优势结合对灾害监测的作用:【考题研析】下图为浙江省风暴潮高潮位达到各警戒级别比例逐月分布图,其中红色、橙色和黄色代表超过当地警戒水位由高到低变化。据图归纳浙江省风暴潮高潮位、超警戒潮位的时间分布特点,并提出防御措施。【思维导引】从图中可以看出浙江省风暴潮超警戒潮位的时间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其中8、9月份最多,危害最大。防御措施回答思路如下:【尝试作答】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其中8、9月份最多。防御措施: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海堤建设;保护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加强宣传,提高民众防灾减灾意识。【题组精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堰塞湖是指地震后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水冲积泥土、山石,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形成的湖泊。地震灾区堰塞湖应急处理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排除堰塞坝以内拦蓄的大量洪水,保证堰塞湖的稳定和安全,以免堰塞湖蓄水可能引发堆积体上游淹没或溃决,产生二次灾害。(1)试分析堰塞湖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2)在抗震救灾中将遥感技术(RS)广泛运用到对地震滑坡、堰塞湖的动态监测上,请说明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3)针对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解析】第(1)题,堰塞湖堵塞河道,形成临时性的“湖泊”。由于水位的抬高,浸泡河流两岸,容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堰塞湖形成的湖坝,极易崩溃,引发洪水灾害。第(2)题,运用遥感技术,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可为防灾减灾提供指导。第(3)题,针对第(1)题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答案:(1)容易诱发新的滑坡、泥石流;湖坝崩溃容易造成洪水危害。(2)遥感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速度快,可以为地震滑坡、堰塞湖的科学处置与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加强监测预报;及时疏通河道(在堰塞湖堤坝上开挖泄洪槽);及时疏散和撤离居民。2.读我国某区域7月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图示区域剧烈的风沙灾害的自然成因。(2)试列举该区域防治风沙灾害的措施。(3)对风沙灾害的监测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解析】第(1)题,要从自然成因方面分析风沙灾害的成因,包括天气与气候、风力、地表条件等。第(2)题,采取的措施要结合该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第(3)题,获取信息主要利用遥感技术。答案:(1)较大的昼夜温差、干旱的气候、强劲的风力和松散的地表条件。(2)建设砾石沙障、防护林带、人工草地和灌溉工程等。(3)遥感技术【加固训练】下图示意我国沿海省级行政区风暴潮灾害系数,系数越大表示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损失越大。读图回答问题。(1)据图归纳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2)阐述防御风暴潮的工程性措施。【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及原因。第(2)题,解答该题的关键是从沿岸堤防、避风港口及排水和防护林建设等工程性措施进行回答。答案:(1)(以上海为界)南部高于北部。南部沿海受台风活动影响比北部大,灾害损失较大。(2)修筑沿海、沿江堤坝和防洪墙;建设渔业专用的避风港口;完善城市排水设施;建立沿海防护林体系。考点二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2.洪水: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因此做好防洪准备,在洪水发生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具体做好以下几点:(1)防洪准备关注汛期天气预报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准备逃生物资(2)(3)【考题研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智利地震的特点及成因。(2)多年来,智利频繁发生地震,造成大量财产损失,但所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不多,试分析原因。【思维导引】第(1)题,据图分析,智利地震的特点是地震发生频率高,震级高,震源浅,危害大。主要是因为智利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处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活动剧烈。地球内部能量比较集中,释放频繁,所以多地震发生。第(2)题,思路分析如下:【尝试作答】(1)地震频发,震级高,震源浅,危害大。智利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地球内部能量比较集中,释放频繁,多地震发生。(2)地震频繁发生,人们防灾减灾意识强;建筑物抗震能力强;人口稀少。【题组精练】1.(2015·忻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中新社休斯敦2014年3月4日电:一场大规模冬季风暴连日来给美国中西部大片地区带来重创,降雪、冰雹、冻雨和气温骤降,导致多地学校与联邦政府关闭、航空交通大乱。美国国家气象局称,这次覆盖面积广大的暴风雪系统从落基山脉东移,2日进入大平原和密西西比河流域,3日开始席卷美国东岸部分地区,不少城市降雪已经创纪录,气温比去年同期低15~20℃。分析说明形成本次美国暴风雪的主要原因及交通部门收到预警后应做的准备工作。【解析】材料中显示该地出现降雪、冰雹、冻雨和气温骤降,应为冷锋过境,暴风雪的成因与冷空气活动形成的冷锋关系密切,同时降水较多也与空气中水汽含量大有关,水汽应来自北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公路和铁路做好道路的融雪融冰准备;水运应到避风场所避风,航空应做好停业准备。答案:原因:高纬冷空气迅速南下,与来自北大西洋的暖湿气流相遇,形成冷锋面,产生降雪降温。准备工作:做好道路融雪融冰准备;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2.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分布比较表旱灾对我国的工农业活动造成了巨大影响,南方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1%,却经常受旱灾危害,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并从农业生产角度概述防御旱灾的措施。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水资源19%81%【解析】我国南方虽然水资源占全国的81%,但是属于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导致旱灾频发。旱灾对农业危害很大,预防旱灾要从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进方面思考。答案:南方旱灾原因:夏季风的强弱不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预防措施: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改进灌溉技术。【加固训练】1.(2015·周口模拟)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为严重,累计损失高达三千多亿元。下图为山东省西南部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成因。(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外,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题,从图中等值线数值可看出沉降幅度分布特点,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开采过量。第(2)题,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是根本措施;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要实现减少地下水开采,必须合理开发地表水或减少用水量。答案:(1)特点:沉降幅度由东北向西南减小;沉降幅度由城区向四周减小(距主城区越近沉降幅度越大,靠近河流的地方沉降幅度较小)。成因:城区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发生沉降。(2)引河水对城区地下水开采层位进行人工回灌;合理开发地表水资源,控制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公众参与。2.(2015·厦门模拟)福建省依山傍海,九成陆地面积为丘陵地带。下图示意福建省1990~2006年热带气旋诱发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问题。(1)比较M、N两地热带气旋暴雨诱发地质灾害损失大小,并分析原因。(2)简述热带气旋暴雨诱发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M地位于内陆地区,N地位于沿海,N地经济发达,人口城市众多,受气旋影响大,所以诱发地质灾害的损失大。第(2)题,防御措施要从工程措施和灾害预报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N大于M。与M相比:N地处沿海,受热带气旋的影响大;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密度大
本文标题:高考地理专题复习防灾与减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2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