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选择题解题技巧技巧1、基本方法仔细审清每一小题题干的题意,明确其表示的地理内容的知识类别、时空范围及数量特征。针对题干,联系地理事物的概念、分类、原理及规律,进行全面思考和综合分析,并通过对比答案的异同,得出结论。这是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和技巧。选择题一般有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第一步选细读题干和选项,看题干提供了什么条件,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限定词”,排除干扰信息。第二步进行回忆联想,联想调动与本题有关的地理名词、概念、原理,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因果联系等基础知识。第三步,对选项进行综合分析、提取有效信息、比较得出正确答案。例题1: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A.土地资源不足B.化肥、农药不足C.劳动力不足D.水资源不足拿到此题第一步细读题干,找出“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最重要”,“限制条件”四个限定词,第二部联想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农业生产类型是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为主,这两种农业发展的前提都是有灌溉水源。第三步进行综合分析虽然西北地区沙漠为主,土地资源比重低;另一方面劳力也不充裕,经济条件差,购买农药化肥的能力有限,但其“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限制条件”应该为水资源的不足,故正确答案为D。例题2: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现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本题是2004年上海的高考题,题干中要求是“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天然”森林,联想到回归线到极地之是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极地气候,其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四个答案都有可能,但仔细分析,由于人类活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多为人工林,而现存的天然林,只是纬度较高的亚寒带针叶林故选C。技巧2、排除法逆向进行,从选项入手,一边审题一边排除,一个一个地排除掉,直至得到正确选项,看似复杂的问题会变得很简单。例题3: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A、使经过区域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B、向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C、扰乱了常规海流模式,使气候反常D、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这是一种表述类的题目,这类题目多是叙述地理原理、特征、分布、规律等。在叙述的时候往往叙述不全,半对半错,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做这类题目的时候可以选对题干与选项进行推敲,排除表述内容不准确的与不完整的,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答案。厄尔尼诺现象是东太平洋水域海水升温现象。东太平洋洋面升温,出现上升气流,产生暴雨和洪涝灾害,秘鲁等国海水中的鱼类和浮游生物大量死亡,以海洋生物为食物的鸟类也大量死亡,但西太平洋对地区却出现气温下降,降温出现下沉气流,西太平洋地区如澳大利亚、印尼、菲律宾出现了干旱少雨的异常天气。本题中的选项A和D以偏概全,东太平洋海区增温、降水多并不意味流经区域和全球水都增温和降水。故正确项为B和C。例题4:下列现象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关系的是()A、绿地面积不断减少B、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D、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A、C、D三个选项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非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故排除。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非农业人口的减少。所以选择B答案。技巧3、图形与辅助线法对于一些计算类的题目和读图选择题可能其本身没有图形,或者图形不能准确的表达题目的含义,我们可以画出示意图,或者在图上作出一些辅助线,题目就迎刃而解了。例题5:读图判断断崖相对高度可能是()A.59米B.99米C.199米D.259米这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我们可以作图辅助理解。如上图,四条等高线重合的断崖其崖顶A(300A≤250)和崖底B(100≤B50)之间的高度H为(250-100)≤H(300-50),所以此断崖的高度应在150米到250米之间,故选C例题6: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3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9.S地的纬度A.与M第相同B.介于M、N两地之间C.高于N地D.低于M地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A.S地的白昼比N地长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11.若R点沿直线RSA.上升,看到m、n的两焦点间距离加大B.下降,看到m、n的两焦点间距离加大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这是大纲版2010年全国1卷高考地理,是一组地球运动类的题目,题目设置角度新颖,从空中一点看球面上纬线和晨昏线的形状,还要根据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S来做题,很抽象,很难让学生利用此图去想象此时的一些地理现象,可采用局部复原后的辅助图求解:9题:看到纬线是直线,则观测者一定在纬线圈平面上。如下图:从上图看到,九题选D:S纬度较M为低。10题:N是昏线,则北有极昼,是北半球夏季。选B:加利佛尼亚州的地中海气候炎热干旱易燃。11题:当R如题上升,至R'处,如下图:这时看到的纬线形状会变,晨昏线也会变,不过晨昏线弯曲方向没变(如下图):即11题选C。例题7:我国某地(21.50N)一住户欲在距大门一米的上方修一雨棚(如图1),为使冬至日阳光能最大限度地照进房间,该雨棚的宽度最大不应超过()A.1米B.2米C.1.4米D.1.7米此题先计算某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900-|21.50+23.50|=450。然后作辅助线连接雨棚的边缘和门的上端,如图2,显然雨棚的宽度为1为。故选A。技巧4、一题多问的题目,注意前后题目的相互印证。一题多问的题目,一般是在呈现一张信息量丰富的图表或信息量较大的材料的基础上,设计若干个相关提问。其综合性特别强,着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解这类题目的时候往往可以根据题目之间的相互印证增大正确率。例题8: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正常年份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该地区最有可能是A.云贵高原B.松嫩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黄淮海平原(2)、该地区7—8月潜水位达一年中的最小值,这是因为A.受准静止锋控制B.受副高控制C.受气旋控制D.处于夏季风背风坡地区此题给出了我国地下潜水的变化示意图,根据图中6月份水位最大7、8月份水位最低判断应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而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潜水水位低的原因是由于受副高的控制降水少,出现“伏旱”天气。所以第(1)题选C,第(2)题选B,如果学生第(1)题没有把握时也可以先看第(2)题,受准静止锋控制、受气旋控制地下潜水水位不可能低,因为其降水较多。处于夏季风背风坡地区不应在5、6月份出现潜水位的最高。所以只有受副高控制是合理的答案,再联系第(1)题,在7、8月分受副高控制产生干旱而使地理潜水降低的应该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技巧5、选优法在高考的过程中,有的试题所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可能陌生,没有十分的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中先把一定错误的选项排除,再在剩下的选项中选出下你认为最有可能的选项。例题9:洪涝发生后,欲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下列处理过程合理的是()①自然沉降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加热煮沸④化学沉降(用明矾)A、④①②③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②①③④本题是一个污水转化的题目,学生不了解,但学生知道,河水转化为饮用水的第一步为自然沉降,而将自然沉降放在第一位的只有B答案。如果有的学生连自然沉降放在第一位都不知道,也应该道成为饮用水的最后一步是加热煮沸,排除A和D,选B或C,再分析C先进行化学沉降再进行自然沉降,而B则选进行自然沉降,显然B较C更合理,我们得出了正确答案B。选优即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在做选择题时,即使能快速得出答案,最好也对剩余的选项进行分析,以免由于疏忽造成不必要的错误.
本文标题: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29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