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表达技巧类和作用类)(课件)
15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2006·江苏)《一幅烟雨牛鹭图》14.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爱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5分)15.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16.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6分)17.文章把“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6分)(2007·江苏)《麦天》14.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6分)15.“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分)16.“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6分)17.文章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6分)(2008·江苏)《上善若水》14.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4分)15.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6分)16.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17.在本文,“上善若水”有哪几层深意?(6分)鉴赏评价表达技巧类答题方法探索14、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爱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5分)【答案】第一段侧重对牛作静态描写;第二段侧重对鹭作动态描写。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状态。(举例略)。第二段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举例略)【解析】每段景物描写特点各1分,修辞手法1分,举例说明1分,作用1分。(意思对即可)【考点】考点是“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E。【易错点】一要答出所用手法,二要答出如何用这种手法,三要答出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备考指导】鉴赏表达技巧应注意的问题:①坚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谋篇布局等,都属于作品形式方面的要素,它们都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因此,鉴赏表达技巧一定要结合着分析所表达的内容,而不能就技巧谈技巧。②要同品味语言相结合。在作品中,技巧都是凭借语言来实现的,因此,鉴赏技巧要同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相结合。典型例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2009,《上善若水》)解题分析:本题考点:表达技巧鉴赏。本文是以都江堰为写作对象的文化散文,既要实写都江堰,更要挖掘其精神文化内涵,在表达技巧上就不会是单一的记叙、描写。故本文中既有清晰的叙述、精当的白描,有拟人、比喻、设问等修辞,也有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有虚实结合、想象等手段,有引用、对比、例证等论说方法。但必须在众多表达技巧中判别哪些才是本文中的最具表现力的手法。从对主旨的表现力看,主要手法有三:①叙述、议论和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结合,②古今对比、借古讽今,③由实入虚、虚实结合。参考答案:①采用叙述、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②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③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④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善”的思考。(在原参考答案基础上略作改动)典型例题15.“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分)(2007,《麦天》)解说: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E级。参考答案: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一、是明确回答运用何种表达技巧二、是阐述运用某种表达技巧的表达作用或效果三、作品运用某种表达技巧所表达的具体内容四、是揭示作品什么主题(或表达作者什么情感)答题模式:运用什么技法-----分析+效果-----具体内容------表达什么样的主题(作者怎样的情感)答题要求:表达技巧分类:(1)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及议论技巧,如借古讽今。(2)文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联想、想象、渲染、烘托、衬托(正反)、对比、抑扬(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虚实、象征、铺垫等(3)布局谋篇的技巧:(与作用题重合)承上启下、统摄全篇、详略主次、行文线索、伏笔照应、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设置悬念、点面结合、深化升华主旨等(4)修辞的技巧: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偶、反复、反问、设问共8种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答案:把风拟人化,把情感具象化,反映出作者抛却烦恼后的平和心境。对画线语句进行赏析:人确实需要向外看的勇气,不能囿于一室之中,泯灭突破藩篱的渴望。人在屋里憋闷得久了,倦了,懈怠了,视角就凝固了:这不是体力上的疲惫,而是心智上的衰竭。这时就需要窗子里的人走到窗前,适时放飞一下郁闷的心情,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思想就不会霉掉,人只有在天地间才会多些悟的灵感和做的创意,从容澹定之中,情感才能归于平和,真知方可还原朴素。生活在高楼大厦中被钢筋水泥日益挤压的人群不应只是伏案工作这一种姿势,人的生命也不应只有勤奋这一种底色,人的视野更不该只有室内这一种视角!什么时候能表现出那临窗极目的舒昂,这不仅是一时的心情,更是一种人生的气度。文章第2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哪些表达效果?请试作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这段话运用排比、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手法1分,说出两点即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都市人生活的单调、视野与生活空间的狭窄(作用2分)。语气强烈,淋漓尽致(具体内容1分)表现了作者对现代人囿于一室、生活单调、只顾伏案工作的现状的否定,主张人们要突破樊篱,去体会窗外人生。(作者的观点情感态度2分,也可分别作答。)【解题要点】此类从修辞方面考查语句表现力的题目,答题模式为“说清使用何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阐述作用(如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句子具体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鉴赏评价表达技巧类答题模式:运用什么技法-----达到怎样的效果-----具体内容------表达什么样的主题(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情感)小结:语言特色从以下几个方面鉴赏语言: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3、从语体的角度鉴赏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4、从情感的角度鉴赏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语言风格使用术语:1.豪放激越----阴柔婉约2.清新明快----沉郁含蓄3.质朴通俗----华丽典雅4.潇洒旷达----严谨工整5.舒缓平和----急骤猛烈6.活泼幽默----细腻隽永表达效果术语:准确、形象、生动、清新、绚丽、质朴、明快、简洁、洗练、精当、含蓄有力、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留有空白、富有哲理、情韵悠长、耐人咀嚼、引人回味等语言特点术语:语言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形神兼备。语言简洁洗练、简练利落,语言浅显、明白如话、不加修饰,言简意丰。语言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明快,含蓄蕴藉,委婉,含而不露。简笔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诗情画意:写景细腻、情景交融。议论类:富有哲理、淋漓尽致变化多端的错落美。文章采用多变的句式,整散结合,语势奔放。具有变化多端的错落美。所采用的整句,有对偶句,“……”,有排比句,“……”。这些整句,不单很好地表现了“风”勇敢无畏、一往无前的形象,而且使文章有了一种雄浑浩荡、势如破竹的语言之美。化用诗文,意蕴悠长。文章大量化用诗文,使文章优美生动,极富诗情画意,呈现出清新淡雅,宁馨空灵的意境美。如……是化用了……的诗句,使……情感呈现在文中……这些诗句不但增加了文章的人文色彩,而且为表现文章的主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谋篇布局作用类答题模式15.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答案】①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牛鹭图”蕴涵的美;(内容)②为作者抒情、议论作铺垫。(结构)【解析】第一个作用3分,第二个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考点】考点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C。【备考指导】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要靠材料来证实或表述的。因此,评述材料在文中的作用,是评价思想内容的一个重点。从试题来看,有要求说明文中的材料表达什么观点的,有要求说明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依据的,也有要求概括材料本身的要点的。典型例题16.“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6分)解说:此题考查把握段落内部层次及段与段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参考答案: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典型例题14.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4分)●解题分析:本题考点:分析结构,把握思路。问题落在开头,但答题应放眼文章全局。从内容上说,开头三个问题应是本文着力解决的问题;从结构上说,开头的问题引领了全文。●参考答案: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原参考答案)或三个问题体现了作者对横幅“上善若水”内涵的思考,照应了文题,为下文由实到虚、逐层阐述“上善若水”的内涵作铺垫。“作用分析”类常见考题类型:开头有什么作用;某句某小节的作用;段内某材料或引言的作用;收束语的作用;“作用”类试题答题思路:句子对象本身的特点(一般为形容词)+下文中心指向(下文说的内容)+形式作用(过渡衔接、烘托、渲染、反衬、伏笔、铺垫、对比、呼应、张本等)注意点:一是对象意识:作用分析需要兼顾内容和形式,而内容往往由对象的个数决定答题点。二是全面意识:文中句段作用往往要考虑三点:对上文的承接,对下文的引导,句子本身的含义。三是写作技术意识:形式作用一般为结构作用(过渡衔接、反衬、伏笔、铺垫、对比、呼应、照应、张本)和表达作用(烘托,渲染)。四是前后句意识:借助画线句的前后半句启发思维。关于布局谋篇:XX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位于开头:引出话题、开门见山、开宗明义、铺垫、交代要素、欲抑先扬、提纲挈领、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础、设置悬念。位于中间:过渡(衔接紧密、语义连贯、思路清晰)、承上启下、转移话题,线索连接,伏笔。位于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主题)、含蓄委婉、呼应开头(题目)、深化主题。完成散文阅读的练习2014年南京
本文标题: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表达技巧类和作用类)(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31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