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陕西省中考综合素质评价细则及考核表
陕西省中考综合素质评价细则及考核表2013年起,西安市初三生将参加综合素质考试,陕西省其他市区仍继续沿用以往综合素质评价办法,让我们来温故一下:陕西省中考综合素质评价细则及考核表。一、评价的内容、标准与方法(一)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六个维度: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与这六个方面对应的评价要素及关键表现见下表:评价维度评价要素关键表现道德品质文明礼貌1.对师长有礼貌,与同学友好相处2.礼貌待人,与人和善3.言行文明,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4.维护国格,尊重外宾,言行得体勤奋进取5.有进取心6.学习刻苦努力遵纪守信7.增强法律意识,具备法律常识8.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校纪校规9.真诚待人,正直守信10.爱惜荣誉,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热爱劳动11.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12.尊重劳动者和他人劳动成果公民素养社会责任感13.热爱祖国,关心他人和社会14.乐于为他人和社会服务15.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公益活动家庭责任感16.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尊重长辈17.愿意承担必要的家庭责任与义务自尊自律18.能正确认识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19.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知错就改20.自觉完成学习任务21.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环保意识22.具有环保意识,积极参加环保活动23.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设施24.勤俭节约,珍惜资源学习能力学习兴趣25.主动探究,有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26.热爱科学,勤于思考27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气馁学习方法28.有良好的学习习惯29.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计划与反思30.能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31.善于在学习中总结与反思32.能够听取他人的建议,改进不足独立探究33.能够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34.掌握探究的策略与方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5.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36.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37.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合格38.综合实践活动考查合格交流与合作团队精神39.关心集体、乐于参加集体活动40.珍视集体荣誉、维护集体利益41.团结互助,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沟通与分享42.尊重并理解他人,主动与他人交流43.善于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悦44.尊重师长的意见和教导运动与健康体质与健康45.有良好的身体素质46.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努力47.体质健康测试合格健康心理状态48.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49.能够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50.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保持身心健康健康生活方式51.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2.爱好体育运动,坚持参加体育锻炼53.珍爱生命,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审美与表现审美情趣54.能在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发现美、欣赏美55.喜欢上音乐、美术课,认真完成作业56.有健康的审美情趣艺术活动与表现57.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58.能用多种方式创造美和表现美(二)综合素质等级评价标准说明1.道德品质需要提供的相关情况:(1)班主任期末评语情况、材料;(2)奖励或处分等情况、记录;(3)为班集体、同学服务情况;(4)讲文明礼貌情况。等级评价说明A(优秀)1.思想品德素质综合等级评定结果为“优秀”;2.模范遵守校纪校规和社会公德;3.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4.经常热心为班集体、同学服务。B(良好)1.思想品德素质综合等级评定结果为“良好”;2能够遵守校纪校规和社会公德;3.能够热心为班集体、同学服务。C(合格)1.思想品德素质综合等级评定结果为“合格”;2.有违纪、违规行为,但改进比较明显。D(不合格)1.有经常性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受到学校纪律处分;2.有违法犯罪的事实和记录。备注:凡被评为校级及其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学生,评价等级原则上定为A(优秀)。2.公民素养需要提供的相关情况:(1)有乐于助人的事实;(2)有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事实;(3)有维护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及参加社会环保活动的事实;(4)有关心家庭成员、孝敬父母长辈的事实。等级评价说明A(优秀)1.有自信,上进心强;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公益活动;3.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设施;4.主动关心和帮助学困生;5.关心家庭成员,孝敬父母长辈。B(良好)1.有自信,上进心较强;2.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公益活动较为积极;3.能够维护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设施;4.关心和帮助学困生较为主动;C(合格)1.有自信,上进心;2.能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公益活动;3.没有破坏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的不良记录;4.能够关心和帮助学困生;D(不合格)自我约束力差,有损害集体利益、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3.学习能力需要提供的相关情况:(1)阶段性学习水平考试与考查成绩的原始记录;(2)个人学习计划、学习总结或反思笔记;(3)理化生实验考核原始成绩单;(4)综合实践活动原始记录;(5)校级及以上学科获奖记录或证书、个人的实践活动成果或作品。等级评价说明A(优秀)1.90%以上课程每学期终结性测评各科成绩均达到“良好”及以上;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等级评价结果为“优秀”;3.学习十分认真,课堂上积极主动,作业完成得很好;4.能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善于在学习中反思和总结;5.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均达到A等级。B(良好)1.60%以上课程每学期终结性测评各科成绩均达到“良好”及以上,且没有“不合格”的测评成绩;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等级评价结果为“良好”;3.学习认真,按时完成作业;4.能够制定较为有效的学习计划,能够在学习中反思和总结;5.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均达到B等级。C(合格)1.所有课程每学期终结性测评平均成绩达到“合格”及以上。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等级评价结果为“合格”;3.学习态度一般,不旷课,基本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4.能够制定学习计划;5.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均达到C等级。D(不合格)1.不能主动学习,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差;2.有经常抄袭作业现象,考试存在作弊现象;3.所学课程平时学期终结性测评各科平均成绩有“不合格”。4.交流与合作需要提供的相关情况:(1)参加学校或班级活动的情况;(2)有自己与他人交流合作完成任务的记录或事实;(3)有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得荣誉的记录或事实。等级评价说明A(优秀)1.主动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2.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有益活动;3.团结互助,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B(良好)1.关心集体较为主动,维护集体利益;2.参加校内外各项有益活动较积极,较认真;3.团结互助,能够较好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C(合格)1.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2.在校内外各项有益活动中表现一般;3.团结互助,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D(不合格)1.不关心集体,不能维护集体利益;2.经常不参加校内外各项有益活动;3.不能团结同学,不能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5.运动与健康需要提供的相关情况:(1)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情况及考查成绩;(2)有终结性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记录;(3)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有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4)有在某体育项目上有一定特长或有参加校级及其以上体育活动的获奖记录或事实。等级评价说明A(优秀)1.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及生活、卫生习惯;2.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努力认真;3.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或在某体育项目上有一定特长;4.体育与健康课程总成绩和终结性测试达到“优秀”。B(良好)1.有较为良好的身体素质及生活、卫生习惯;2.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较为努力;3.参加体育活动或在某体育项目上有一定特长;4.体育与健康课程总成绩和终结性测试达到“良好”。C(合格)1.身体素质及生活、卫生习惯一般;2.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基本努力;3.能够参加体育活动;4.体育与健康课程总成绩和终结性测试达到“合格”及以上。D(不合格)1.经常不上体育与健康课;2.体育与健康课程总成绩和终结性测试“不合格”。6.审美与表现需要提供的相关情况:(1)有音乐、美术课学习情况及考查成绩的记录;(2)参加艺术活动情况;(3)在艺术方面有一定特长或有在校级及以上艺术活动中的获奖记录或事实。等级评价说明A(优秀)1.积极参加艺术活动或有艺术特长,在艺术活动中获奖;2.音乐、美术课学习努力认真,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及以上。B(良好)1.参加艺术活动较积极;2.音乐、美术课学习基本努力,学习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C(合格)1.能参加艺术活动;2.音乐、美术课学习基本努力,学习成绩达到“合格”及以上。D(不合格)1.经常不参加艺术活动;2.音乐、美术课学习不够努力,学习成绩“不合格”注意:⑴对D等级的评价特别是道德品质、公民素养的评价,应极其慎重,仅限于个别学生,且能作出清楚明白的解释。⑵如有所列条款以外的其他材料,经班级评价小组审核并经学校评价委员会同意也可采用,采用时如何确定等级,由学校评价委员会决定。(三)呈现方式综合素质评价呈现方式包括等级评价和综合性评语两个部分。1.等级评价从六个维度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判断,给每一个维度划定一个等级,以A、B、C、D的方式呈现。2.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整体描述,要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四)评价方法1.自评学生根据本人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个方面的要求,写出自我评语。2.互评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方面的要求,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学生本人自评,班级同学之间进行互评,写出评价意见。3.班级评价小组评价在学生自评与互评基础上,班级评价小组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谈和调阅学生的成长记录袋等方法,参照互评结果确定等级,完成《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项评定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将日常的片断事实和记录作为评价依据时应慎重,避免以偏概全。对于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要通过集体研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评价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研究决定。评价结果报学校评价委员会审核确认。二、评价制度建设(一)公示制度1.本细则是学校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的。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将进行公示,并通过一定形式,向家长做出说明。2.学校公示评价委员会的组成办法以及组成人员名单,公示各班评价小组的组成办法以及组成人员名单。3.评价工作结束后,其结果应及时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并以适当形式及时进行公示。(二)举报和申诉制度1.学校评价委员会确定专人白岳主任负责举报和申诉的处理工作。2.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评价过程中可能影响评价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价结果存有异议,自公示之日起一周内,可以向学校评价委员会举报或申诉。(三)诚信制度1.学校评价委员会与所有班级评价小组组成人员签订诚信协议,建立诚信记录档案。2.学校对教师进行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客观公正评价学生。3.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诚信教育。自评、互评都应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家长要帮助学校与学生做好评价工作,不为学生提供虚假证明,不影响学校的评价工作。4.学校把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考评班级和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内容,对评价工作做得好的班级和班主任予以表彰。5.诚信记录不良的教师不能作为评价小组的成员,三年内不能评优评先;情节严重者给以严肃处理。(四)评价质量监控与完善机制1.在评价工作中,学校评价委员会对评价质量进行监控,充分了解有关信息,及时解决有关问题。2.学校评价委员会对各班评价工作进行抽查,对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核查。如有重大问题将重新组织评价,对弄虚作假的情况要在诚信记录中记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日程安排序号时间内容15月6日(周三)成立学校评价委员会学校评价委员会集中学习相关文件25月8日(周五)年级组全体老师大会并成立班级评价小组(上报名单)35月11日(周一)学校评价委员会确定班级评价小组,向学生公示班级评价小组名单45月13日(周三)学生大会55月14日(周四)召开家长会65月15日(周五)前学生自评75月15日(周五)学生互评85月18日(周一)班级评价小组评价95月19日(周二)—5月20日(周三)学
本文标题:陕西省中考综合素质评价细则及考核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44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