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黄芪不适宜人群及功效黄芪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副作用: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黄芪泡开水有什么功效?哪些人群适宜与不适宜?黄芪性甘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黄芪泡水喝,主要作用在于利尿,治小便不通。大便秘结者少用或慎用;多汗而发热、咽喉红痛者,不宜使用。黄芪党参枸杞煮水适宜何种体质的人服用病情分析:黄芪党参以补气为主,黄芪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枹杞补益肝肾。意见建议:主要功效是益气补血、健脾益肾养肝。适合气血亏虚、身体瘦弱、体质差的人群饮用。再细化一些,就是适合:精神体力差、贫血、低血压、中气不足(胃下垂、疝气、脱肛等)、脾胃不和等等。相对的不适合就是反过来的。不适宜人群:少年儿童黄芪不能和什么东西一起炖汤芪知识介绍: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等的根。蒙古黄芪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沟旁或疏林下,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新疆、本期等地,在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有栽培;膜荚黄芪生于向阳山坡或灌边缘,或见于河边沙质地。播种后1至7年采收,气温高、土质较差的地区生长1至2年即可采收。于9至11月或春季冬芽萌动前采挖,深刨以防折断根,切下芦头,抖净泥土,晒至半干,堆积1至2日再晒,直至晒干为止,剪去侧根及须根,扎成小捆。1.内蒙古黄芪根呈圆柱形,上粗下细,少有分枝,长20至60厘米,直径1至3厘米。表面淡黄棕色,有明显的皱纹及横切长皮孔。质硬而韧,断面纤维状,略带粉性。气特异,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2.膜荚黄芪根与蒙古黄芪的根相似。以条粗长、皱纹少、质坚而绵、断面色黄白、粉性足、味甜者为佳。黄芪补充信息:黄芪因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黄芪、炒黄芪、米炒黄芪、蜜黄芪、酒黄芪、盐黄芪。炮制后的黄芪贮干燥容器内,炒黄芪、米炒黄芪、蜜黄芪、酒黄芪、盐黄芪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防潮。黄芪适合人群:表实邪盛、湿阻气滞、肠胃积滞、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禁服。黄芪食疗作用: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入气分,可升可降;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行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具有内伤劳倦,神疲乏力,脾虚泄泻,肺虚喘嗽,胃虚下垂,久泄脱肛,阴挺,带下,吐血,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盗汗,水肿,血盖,痈疽难溃或溃久不敛。黄芪食物相克:黄芪恶白鲜皮,反藜芦,畏五灵脂、防风。黄芪做法指导:1.补气升阳宜炙用;益卫固表、行水消肿、托毒生肌宜生用。2.气虚体弱,倦怠乏力,食少懒言者,宜与人参或党参相须为用。3.若脾虚食少,便溏或泄泻者,可与白茯苓、薏苡仁同用。4.体弱表虚,肌表不固之自汗,及虚人易感风邪者,宜与防风、白术同用。推荐一些黄芪的配伍禁忌,如禁与龟甲、白鲜皮配伍,而且在养病的时候也应该注意骨蒸、痨热与中满的人应该禁用,以免影响身体的健康保健。(1)《本草经集注》:“恶龟甲。”(2)徐之才《药对》:“恶龟甲、白鲜皮。”(3)《医学入门·本草》:“苍黑气盛者禁用,表实邪旺者亦不可用,阴虚者亦宜少用。”“畏防风。”(4)《本草经疏》:“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气,气实者勿用;能内塞,补不足,胸膈气闭问,肠胃有积滞者勿用;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之;上焦热盛,下焦虚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气不和者勿服;痘疮血分热甚者禁用。”(5)《药品化义》:“若气有余,表邪旺,腠理实,三焦火动,宜断戒之。至於中风手足不遂,痰壅气闭,始终皆不加。”(6)《本草新编》:“骨蒸、痨热与中满之人忌用。”(7)《本草汇纂》:“反藜芦,畏五灵脂、防风。”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对于疾病的调养特别明显,在养病养生的时候应该注意不同人群的施药状况,如食积停滞,以及阴虚阳亢者应该禁服,而且用量以10~30g为宜,在保存时也要注意防潮、防蛀,避免药效受损。
本文标题:黄芪不适宜人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72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