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一、桥梁工程概况104国道徐州北段改扩建工程铜山段起于苏鲁交界,沿线经过铜山县利国镇、柳泉镇和茅村镇,止于与徐州经济开发区,全长30.712公里。徐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中标的A2标段施工范围为K742+220~K751+500段,总长度9280米。本合同段主要有小桥4座,桥台统一采用明挖扩大基础U型桥台施工,台身及基础采用C20片石混凝土,桥台台帽及背墙、搭板均采用C30混凝土;桥台锥坡护坡及沟底铺砌采用30cm厚M7.5砂浆砌片石防护。除官路南小桥为预应力空心板,其余3座小桥均为空心板梁。本标段老桥表序号桥梁桩号桥梁名称孔数及跨径角度桥宽桥梁全长上部构造1K742+890.5寄堡北小桥1-8m802615.08m空心板2K744+215.9寄堡南小桥1-8m902616.08m空心板3K748+748.8官路南小桥1-13m902622.08m预应力空心板4K749+499.3二郎山小桥1-8m902616.08m空心板二、编制依据1、招标期间业主与投标单位所来往的补遗书和有关函件2、《104国道徐州北段改扩建工程铜山段项目g104ts-A2合同段招标文件》及《104国道徐州北段改扩建工程铜山段项目g104ts-A2合同段施工图设计》3、现行《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以及其他相关施工规范和其它有关文件。4、我公司通过踏勘现场,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有关资料。5、我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工艺成果、管理水平、技术装备以及多年积累的施工经验。三、桥梁施工所遵循的总体原则1、桥梁所有定位放样均采用全站仪进行,采取一个导线点放样,利用另一个点校核的方法,且一次放完每座桥梁所有的桥墩桩位或桥台位置,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正式施工。2、为确保结构物外表更美观,所有外露部分的模板全部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或涂塑模板,并使用符合要求的脱模剂。3、采取流水作业,提高模板及机具的使用周转率,实现施工连续性,对参与工程施工的机械和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合理调度。4、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期间认真贯彻执行。四、施工准备1、先搞好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并布置与既有公路接口处相关安全标识;2、各种必备的施工机械、工具、材料全部备齐,材料全部抽检合格;3、建设好现场各临时设施:水泥库房、砂石料堆场、水池、工人住房、钢筋原材料及半成品与成品存储棚、砼搅拌设备工作站等;4、测量工程师对桥台位置进行精确放样。五、桥涵施工方案(一)基坑开挖1、施工时首先精确放样,按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修整出施工平台,然后进行开挖轮廓线放样和基坑开挖。由于粉质粘土层较薄,故粉质粘土层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放坡开挖,基坑坑壁坡度为1:1.25。露出岩层后,对已开挖基坑坑壁按原坡度进行刷坡扩挖,并对刷坡后的边坡进行拍打压实。2、风化严重岩层基坑开挖采用风镐震破配合机械开挖,当基坑开挖至基底0.2~0.3m时,采用人工凿除法,避免基底承载力受损。雨季施工时,在基坑作业平台外周边开挖排水沟,防止雨水倒灌;配备抽排水机具,及时排除基坑内积水。3、冬季施工河塘水位较偏低,在基坑开挖前首先对河塘进行抽水、清淤,有必要时对河塘进行围堰,围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并应满足堰身强度和稳定度的要求,堰内平面尺寸应满足基础施工的需要。4、基坑顶面应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设施,基坑定有动荷载时,坑顶边与动荷载间应留有不小于1m宽的护道,基坑坑壁坡度不易稳定并有地下水影响或放坡开挖场地受限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支护方案。5、基坑开挖好后将表面刷洗干净、检查标高、中线,核对地质,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基础砼施工,避免基岩暴露过久或受地表水浸泡而影响地基承载力。(二)模板工程1、桥台U型墩身采用定型钢模板拼装而成,用对拉螺栓进行对拉,在模板四周用槽钢背背肋进行模板固定,防止砼浇筑时挠度过大。2、模板两侧用倒链进行对拉,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支撑牢固。3、模板的架立要精确,特别是模板的几何尺寸、轴线位置、顶面高程、模板牢固以及美观程度,并采用钢片楔进行模板高度调整。4、在砼浇筑时设专人经常检查模板,确保其位置正确不发生变形,做到不跑模、不漏浆、不错位。5、模板内面应均匀刷脱模剂,板缝内嵌入海绵止浆带,使工程质量达到内实外美。6、模板可临时借用盖板涵墙身直线段钢模,台帽高度较小,模板支撑采用内撑外拉的固定形式,侧面采用槽钢外加固,内撑采用钢筋。7、搭设脚手架工作平台,上铺木板,下挂安全网,周围设扶手栏杆。脚手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三)下部构造施工1、原材料:片石采用统一定制,汽车运至施工现场。片石应选择未风化、坚硬的石料、质地适当细致、色泽均匀,极限抗压强度部小于设计值,片石的尺寸不应大于所浇筑部位最小宽度的1/3,并不得大于300mm,表面的石粉、污泥及水锈等在填充前用水冲刷干净。2、施工要点:①片石混凝土基础浇筑时,先铺筑一层100~150mm厚混凝土打底,再铺填片石,然后摊铺砼并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每层厚度约为200~250mm。浇捣后再继续铺一层片石和混凝土,直至达到设计标高为止,片石顶面应保持有不小于100mm的混凝土覆盖面,片石掺入量不应超过基础体积的25%。②片石铺设应均匀排列,大面朝下,小头向上,片石纹理应与受力方向垂直。片石间距一般不小于100mm,离开模板距离大于150mm,以确定每块片石被混凝土包裹。③混凝土应尽量连续浇筑,如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应将缝留在每一层混凝土与片石交接处,使片石露出混凝土面一半,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接缝处理。振捣时应尽量避免振捣棒触及片石和模板。④墩台身浇筑至台帽下约30cm时停止浇筑,在前墙、侧墙顶面现浇30cm厚C30砼,同时浇筑筑完50cm厚钢筋砼台帽。⑤基础及台身混凝土采用在混凝土拌合站统一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由输送泵泵送入模。现场采用滑槽将混凝土滑入基坑,避免造成混凝土离析。⑥混凝土分层厚度30cm,插入式振动器定人定位捣固密实。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负责检查模板是否漏浆、跑模。⑦台帽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完毕,浇筑完毕后,及时采用草袋或塑料薄膜包裹覆盖、需要时进行洒水养生。(四)锥体护坡1、待桥台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填筑范围内,采用砂砾石透水性填料填筑,分层厚0.1m,整平后用小型夯实机械夯实,每层夯实后经密实度检测合格后续填上层。填筑时在坡顶和坡面预留沉降量。2、为保证桥台锥坡的稳定性,锥坡围墙基础采用M7.5浆砌片石,埋深不宜小于1米,基底承载力不小于0.35MPa,基础尺寸为100×50cm,围墙尺寸为100×100cm。待锥体基本稳定后,按设计1:1~1:1.5进行刷坡,刷掉多余的回填料。然后从锥顶向下至锥坡围墙顶距墙顶外缘10cm处挂线,自下而上采用30cm厚7.5#砂浆砌片石护面。3、锥坡护面在回填坡面结束处应设嵌入墙或设沿坡面排水沟。4、石料强度必须满足要求并且不易风化。护坡厚度满足设计要求,片石纵横交错搭接,砌缝宽度、错缝距离符合规定,外露面整齐,避免通缝。5、浆砌片石护坡稳定后,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勾缝。石砌体勾缝应嵌入砌缝内约20mm深。缝槽深度不足时,应凿够深度再勾缝。勾缝坚固、整齐,深度和形式符合要求。6、浆砌砌体,应在砂浆初凝后,洒水覆盖养生7~14d。养护期间应避免碰撞、振动或承重。(五)台背回填与避免跳车现象的措施1、待桥台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能于台后进行填土。2、台后路基范围内的路基填料要求采用5%的石灰土(路床80cm采用6%的石灰土),该范围内的路基压实度≥96%对大型机具难以压实的地方,采用小型振动夯或手扶振动机薄层夯实或碾压,每层夯实后经密实度检测合格后续填上层。3、在浇筑搭板前对底部采用40cm的碎石进行调平,搭板采用C30钢筋混凝土进行浇注。4、为了保证桥台后回填质量,避免桥头跳车现象及桥台、台背、桥头伸缩缝以及连接的路面结构遭到破坏,施工中充分注意该处的填筑施工,并采取如下措施:(1)桥头设计过渡段:即在一定长度范围内设置搭板,可以使在柔性结构路段产生的较大沉降通过过渡段至桥涵结构物上,车辆行驶就不至于产生跳车;(2)回填材料:台背回填部份及台后搭板下必须按设计要求填筑砂砾石;(3)填筑范围:按照规定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2m;底部与基础内缘距离不小于2m;(4)路基与回填段结合面的处理:台后回填砂砾石与路堤连接处挖成台阶,然后再分层填筑压实;(5)回填时必须分层填筑,每层虚铺厚度控制在15cm为宜。回填过程中要顺路基方向形成3%的横坡,以防雨水沿构造物的外壁向下渗透,进而影响回填质量;(6)压实机具: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采用小型机动夯实机具如手扶振动压路机、重型蛙式打夯机、小型汽锤等辅助机械压实紧密;(7)加强现场管理,对于构造物回填这一类隐蔽工程,容易产生质量事故,必须重视现场跟班检查,每层认真检查填料质量,严格控制填筑厚度,及时抽检压实度。(六)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施工1、张拉台座建造张拉台座由承力支架、台面、横梁和定位板组成。(1)承力支架根据钢绞线的全部张拉应力,将承力支架设计成传力梁式,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传力梁长度按长线预制梁的片数计算确定。端部预埋钢板用于焊接安装放张钢铰线用的砂箱。(2)台面台面是制作空心板的底模,必须平整光滑。建造平台时将基础夯实整平,浇筑25cm厚混凝土并磨成光面。为保证在雨季台面不积水,台面应做成0.3%的纵坡。(3)横梁横梁是将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力传给承力支架的构件,可用两块槽钢背对背焊成整体并用钢板焊接加强,根据横梁跨径张拉力大小计算出断面尺寸。槽内可用每间隔20cm立焊1块20mm厚钢板,以保证其刚度和稳定性,避免受力后产生变形和翘曲。(4)定位板定位板是固定预应力钢筋位置的,用厚度为20mm的钢板制作,宽为20cm。根据钢绞线的排布位置在定位板上开槽,槽宽比钢绞线大3mm左右,以利于钢绞线穿过。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钢绞线下料,下料时除考虑台座长度外,还要考虑夹具及张拉机具所需的长度。(2)检查张拉机具及其他相关机具,使之处于完好状态。(3)原材料试验及底模检查,报监理验收。(4)检查施工现场电力及水源的供应情况是否能保证施工。3、梁体放样及预放梁板箍筋、砂箱灌砂在台面刷隔离剂之前,将每条张拉线上的每片空心板梁按梁端距离1.0米准确放样到台面上,并将梁板箍筋预先放到台座上,并将砂箱内灌满砂。4、穿钢绞线(1)沿台面每隔5M放置一根木檩,防止脱模剂污染钢绞线。(2)将钢绞线按设计顺序穿过张拉端的定位板相应的槽口,留足千斤顶的最小工作长度,将钢绞线由固定端的定位板中逐根穿入,并注意套入预应力失效用硬塑料管,然后人工在台侧缓缓在固定端用夹具将钢绞线固定在定位板上。(2)钢绞线全部穿完后,用力将钢绞线拉顺直,并用夹具将其固定。(3)固定钢绞线时,使夹片受力均匀,避免张拉时夹伤钢绞线。5、钢绞线张拉(1)钢铰线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张拉施工,本方案钢绞线张拉采用单根张拉的形式,由中部开始,对称地向两侧张拉,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10%—25%δcon)→δcon(持荷2分钟锚固)δcon为张拉控制应力(含锚口摩阻损失)。(2)达到张拉控制应力后持荷2分钟,千斤顶回油,锚具自锚,卸顶。(3)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后,钢绞线对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也不得大于截面最短边4%的长度。(4)张拉过程中,发现断丝或滑丝如超过规范要求,及时予以更换。(5)钢绞线全部张拉完后,进行仔细检查,如有钢绞线因松弛而产生应力损失时,重新对其进行张拉以补足应力。(6)在张拉过程中随时做好张拉记录。6、绑扎普通钢筋在钢铰线张拉后,将使预应力失效用的硬塑料管固定在设计位置,然后开始绑扎普通钢筋。(1)准确调整箍筋和纵向钢筋位置,保证与设计要求一致,用20#~22#铁丝进行钢筋绑扎。(2)焊接铰缝预埋连接钢筋、支座预埋钢板、伸缩缝预埋筋、护栏座预埋筋及绑扎芯模固定钢筋。7、安装侧模、端模(1)绑扎完
本文标题: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7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