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石济站房项目部测量班新建铁路石家庄至济南客运专线齐河站沉降观测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八局集团石济客专站房分部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石济站房项目部测量班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沉降监测的等级确定..........................................................2四.仪器设备及人员配置..........................................................2五.基准网的建立及高程系统..................................................3六.沉降观测点布设与埋设......................................................4七.沉降观测.............................................................................5八.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6九.提交资料.............................................................................7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石济站房项目部测量班第1页沉降观测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1、《城市测量规范》CJJ8-89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6、《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21/907-20057、石家庄至济南客运专线工程施工图。二、工程概况齐河站分为站房区、维修工区和雨棚,结构形式为一至三层框架和砌体结构,建筑高度3.9米至11.4米。本站位于山东省齐河县表白寺镇蔡西村南侧,距齐河县城约13km,距离济南市桑梓店镇约14km。车站位于青银高速公路岔线与京沪高铁之间,向北距青银高速公路岔线1.3km,向南距京沪高铁600m左右。车站布置为2台夹5线(含正线)形式,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设450m×8m×1.25m侧式中间站台和基本站台各1座,新设旅客地道1座,净宽8m,净高4.5m。总建筑面积:3094.61m2。其中,地下一层:173.93m2;首层:1935.42m2;二层:985.26m2。中间候车厅地上一层,层高11.900m,净高9.6m;两侧地上二层,首层层高5.7m,吊顶净高3.3m,其中售票厅及出站厅吊顶净高4.2m;二层层高4.8m,吊顶净高3.6m,建筑总高度13.00m。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石济站房项目部测量班第2页三、沉降监测的等级确定该项工程属变形比较敏感的建筑物,按规范要求需要进行沉降观测,结合《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和《工程测量规范》有关规定,并参考同类工程经验,确定该项工程属二等变形监测等级,即: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0.5mm,相邻点高差中误差≤±0.3mm。四、仪器设备及人员配置1、徕卡电子水准仪一台;两米条码尺一对。2、人员配置:沉降变形观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负责人员密切配合,责任到人、数据结果必须真实可靠。配置专业人员,按规定检测项目和频率进行全过程监测和记录,并按规定格式和内容提交观测数据,确保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负责各种监测设备、仪器、管线的购置与埋设,及其观测设施保护工作。负责观测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工作。3、所有使用仪器设备均具有鉴定计量证书,测量施工主要人员均做到持证上岗。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石济站房项目部测量班第3页沉降观测主要人员一览表序号姓名职务备注1张润军测量室主任2胡帅司镜、内业资料3黄天齐司镜4席新鹏司尺5张兆祥司尺沉降观测仪器配备台账型号数量校定/校准单位出厂编号鉴定日期(年月日)到期时间(年月日)校定/校准结果DNA031天津市建工计量中心站3398772015.11.052016.11.04合格铟瓦尺一对天津市建工计量中心站39341、393422015.09.202016.09.19合格五、基准网的建立及高程系统1、建网鉴于该工程工期较长,沉降观测持续约1年左右,为便于沉降观测的顺利实施,必须设立稳固可靠的沉降观测基准点,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及周边地形环境,我们拟在远离该工程变形影响区域的地方埋设3个水准基点于原状土层,构成闭合环形式的沉降观测基准网。2、水准基点埋设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石济站房项目部测量班第4页水准基点作为测定沉降观测点时高程传递点,位置必须选择在通视条件较好且不宜被破坏的地方,埋设深度及标准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附录A.0.6要求执行,工作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可利用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在本建筑的适当位置必须埋设3个以上的沉降观测的专用水准点。六、沉降观测点布设与埋设1、布点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原则是在建筑物的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等主要特征部位及密度适中,能够监控建筑物的整体沉降与局部沉降情况。2、观测点埋设在基础底板施工阶段就应着手进行第一次埋点工作,采用Φ22L形螺纹或光圆钢筋作为点标记打孔埋设于构筑物便于监测的部位,用防冻胶、速凝剂结合水泥水浆进行固结。当结构施工至±0时,将底板上的观测点除首层结构收缩部份点位外一一对应地移至地上相应部份的承重柱或承重墙上(采用Φ22L形螺纹钢筋打孔埋设,以密实砂浆填充加固),以保证沉降观测工作连续顺利进行。所有测点均必须做到埋设稳固,不影响建筑外观,点位附近编号并作上明显标记,以便长期保存。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石济站房项目部测量班第5页七、沉降观测1、基准网观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以闭附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附合差≤±0.3mm,每站高差中误差≤±0.3mm,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1mm。观测周期:由于工期较长,且监测控制网作为沉降观测的起始依据,准确性尤为重要。水准基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即进行初始值观测,初始值观测应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基准点的原始高程数据,之后每三个月对基准网进行一次检测,连续三次;之后改为半年检测一次,直至观测工作结束。2、沉降观测点的观测1)沉降观测的精度指标:环线闭合差≤±0.6mm,每站高差中误差≤±0.3mm,视线高不得低于0.3m。2)观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每次观测时,必须按附合水准路线至少连测两个水准基点,以保证具有沉降观测所必须的检核条件,减少测量误差的发生。点位稳固后,应立即进行高程传递测量,将对应观测点底板上的高程数据换算成移至地面后的高程数据,以便准确计算各点位相邻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保证测量成果的连续性。3)观测频次: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石济站房项目部测量班第6页沉降变形受施工荷载影响较大,观测周期受施工进度影响极大,参考同类工程变形速率,观测周期应按如下确定:施工期间第增加一层观测一次,有特殊施工工序要求的应增加一次沉降观测,比如竣工验收时观测一次,并绘制沉降曲线作为竣工资料;竣工验收以后,第一年每隔2~3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4~6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4)观测中的注意事项每次观测时,均应做到以下几点:a)采用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b)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c)固定观测人员;d)作好测量中的各项原始数据的记录工作(包括气象条件、施工阶段等);e)在基本相同的环境的条件下工作。八、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观测工作结束后,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蒲。基准网及沉降观测的平差计算采用计算机严密平差。观测点的变形分析除了观察相邻两观测周期,相同观测点有无显著变化,还应结合荷载、气象、地质等外界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几何和物理分析。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石济站房项目部测量班第7页九、提交资料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1、沉降观测成果表;2、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3、各周期沉降展开图;v-t-s(沉降速率、时间、沉降量)曲线图;4、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本文标题:齐河站沉降观测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84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