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青少年恋爱关系研究取向方法与影响因素
心理科学进展2011,Vol.19,No.3,372–381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DOI:10.3724/SP.J.1042.2011.00372372青少年恋爱关系:研究取向、方法与影响因素杨林佩石伟(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重庆400715)摘要青少年恋爱关系是在性吸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认可的、至少持续一段时间的强烈的情感联系和互动关系,其研究取向主要有生物社会取向、认知表征取向和发展背景取向,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自我报告法、观察法和录像回顾法。影响青少年恋爱关系的有个体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和社会因素,未来可在理论的整合、关系品质的稳定性及微观背景作用的机制、样本的代表性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关键词青少年恋爱关系;发展背景取向;录像回顾法;人际关系因素分类号B844.2372-3811引言青少年恋爱关系是在性吸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认可的、至少持续一段时间的强烈的情感联系和互动关系,这种情感联系和互动使恋人的认知、情绪、自我及行为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关系(包括同伴关系)的特征(Collins,Welsh,&Furman,2009)。对青少年而言,恋爱关系是一种充满诱惑的新型关系,是青少年时期的一个显著标志。但对青少年恋爱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历史才仅仅几十年,因为青少年恋爱关系曾经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短暂的、不稳定的,或仅仅是社会功能失调的产物。过去的研究也主要是描述性的,主要研究的是青少年对可能的恋爱对象的认识,约会活动的多少等,恋爱关系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的研究也局限在恋爱关系与适应不良和消极行为之间的联系(Collins,2003)。但近10年来研究者逐渐将青少年恋爱关系置于一个复杂的相互影响的关系系统中,考察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与青少年恋爱关系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青少年恋爱关系是多层面的,其过程与结果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是多维度的,既有可能产生消极的作用,也有可能促进青少年完成重要的发展任务,增进青少年的幸福感(Collins,2003;Furman&Collins,2008)。下面本文将对青少年恋爱关系的研究取向、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2青少年恋爱关系的研究取向青少年恋爱关系主要有三种研究取向:生物社会取向、认知表征取向及发展背景取向。2.1生物社会取向生物社会取向(biosocialorientation)是一个宏观的研究取向,持此取向的研究者强调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对青少年恋爱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交互作用。例如,Halpern(2003)认为,影响青少年恋爱关系的生物因素包括身体发育时间(pubertaltiming),荷尔蒙水平及遗传基因;社会因素包括家庭、同伴、恋人、学校、宗教等;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的恋爱关系及性活动。所谓发育时间是指个体相对于同龄人的身体成熟状况,而这是由于青春期荷尔蒙的分泌造成的。荷尔蒙的分泌不仅会引起青少年身体的变化,而且还可直接激发其恋爱兴趣、性冲动和恋爱活动的发生。同时,早熟的青少年也更可能吸引年龄较大的异性同伴的注意,并被他们视为有吸引力的、合适的恋爱对象,这增加了他们与异性同伴交往的可能性,为青少年建立恋爱关系和发生性活动提供了机会。相对应地,晚熟的青少年开始约会和性交的时间则迟于同龄人(Lam,Shi,Ho,Stewart,&Fan,2002)。另外,还有研究表明,父爱缺失,母女情感疏离这些社会因素会引发女性青少年早熟(Quinlan,2003),而参加宗教服务活动则可调节由青少年的荷尔蒙分泌产生的强烈性动机及恋爱兴趣(Burdette&Hill,2009)。青少年的恋爱关系还与其遗传有关,有研究表明,个体多巴胺受体基因的等位基因(DRD4)越长,其探寻新奇(noveltyseeking)的倾向性就越强(Ekelund,Lichtermann,Jarvelin,&Peltonen,1999)。而血清素受体等位基因中的氨基酸置换(serotoninaminoacidsubstitution)则会降低奖励依赖(rewarddependence)(Ebsteinetal.,1997)。神经传递素受体的多态性与探寻新奇或奖励依赖间的联系还受其他生物因素(如荷尔蒙)及青少年生活经历(如家庭冲突、与高年级同伴的交往)的调节,并进而影响青少年在恋爱关系中的机会主义倾向及非常规行为的发生机率(Halpern,2003)。遗传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相当复杂,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不断地细化和深化。2.2认知表征取向恋爱关系的认知表征研究取向以Furman和Simon(1999)提出的恋爱关系认知表征理论(cognitiverepresentationsofromanticrelationships)为代表,它是在依恋理论与沙利文学派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青少年对恋爱关系的内在表征,以及这种表征对青少年在恋爱关系中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指导作用。依恋理论的一个发展性假设是早期亲子关系是以后恋爱关系模式的原型(Crowell&Treboux,1995)。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差异,在恋爱关系中,恋人间的照顾与依恋是双向的,并且还包含性成分。因此,Shaver和Hazan(1988)认为,恋爱关系是依恋,照顾(caregiving)及性/生殖行为(sexual/reproductivebehavioral)系统的整合。沙利文学派理论则认为恋爱关系是同伴关系的延续。因此,Furman和Wehner(1994)在依恋、照顾、性/生殖系统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亲和(affiliative)系统,它是指驱使人类寻找同伴并与之发生一系列互为依赖的、合作的、互惠的交往关系的生物倾向性。因此,恋爱关系是亲和、性、依恋、照顾行为系统的整合,而性与亲和系统在青少年恋爱关系中占据着突出的位置(Furman&Simon,1999)。依恋行为的某些特征,如趋近行为(寻找、维持与恋人的亲近)或安全港行为(当察觉到危险时,转而求人)在青少年恋爱关系中也有所体现。但反抗分离(非情愿与恋人分离,情绪沮丧)或充当安全基地(将恋人看作是自由探索外部世界的安全港湾),及照顾系统并非大多数青少年恋爱关系的特征。依恋系统和照顾系统功能直到青少年末期和成人期,青少年开始建立长期的恋爱关系时才会充分地发挥。Furman和Simon(1999)还认为,对亲和、性、依恋和照顾的期望或信念形成了青少年的恋爱关系观(relationalviews),且与其他关系观一起构成了一个有组织的层级结构(见图1)。早期亲子依恋关系的表征及同伴关系的表征通过影响一般亲密关系观进而作用于青少年的恋爱关系观。另外,恋爱关系观还会随青少年恋爱经历的变化而变化。当恋爱经历不同于现存的期望时,恋爱关系观就会改变;反之则会得到强化。总之,恋爱关系认知表征理论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青少年恋爱关系的发展,它将青少年认知发展及心理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解释不同关系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提供了一个框架,且得到一些实证研究的支持。有研究表明,在青春期早期和中期,青少年强调恋爱关系的亲和特征,视恋爱关系为一种陪伴关系(companionship)(Shulman&Kipnis,2001),恋爱关系表征与同伴关系表征相关显著(Furman&Wehner,1994;Furman,Simon,Shaffer,&Bouchey,2002)。在这两个年龄阶段,青少年还强调恋人的生理吸引所唤起的激情(Shulman&Kipnis,2001)。在青春期末期长期的恋爱关系中,恋人间表现出更多的亲密行为,如花更多的时间与对方在一起,互赠礼物,表露感情,交流爱的体验(Carver,Joyner,&Udry,2003)。同时,性行为也向深层次发展,且对恋爱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深度抚摸和性交有助于青少年对恋爱关系的承诺和彼此忠诚(Rostosky,Galliher,Welsh,&Kawaguchi,2000),恋人间的性交流还可提高避孕用具的使用率,提高恋爱关系的满意度(Widman,Welsh,McNulty,&Little,2006)。尽管不同经历的青少年对恋爱关系的认知会有差异,但他们通常都会用支持、信任和承诺来描述其恋爱关系(Shulman&Scharf,2000)。另外,随着恋爱关系的深入发展,照顾和依恋成分日益突显,恋爱关系观与亲子关系观的相关程度显著提高。当然这也有可能是青春期末期亲子关系向对称和平等发展而更具亲和特征的结果(Furman&Wehner,1994;Furmanetal.,2002)。2.3发展背景取向恋爱关系的发展背景取向(development-contextualorientation)或生态学取向(Ecologicalorientation)是研究青少年恋爱关系的一个重要取向,以Brown、Connolly等为代表人物,它强调背景对青少年恋爱关系及完成重要的发展任务的作用。在此“背景”有两层含义,一是恋爱关系是青少年发展的一个背景;二是影响恋爱关系及其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微观背景。宏观背景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种族、地理等,这些宏观因素往往规定了青少年的恋爱观、恋爱对象的选择标准、恋爱卷入的时间表、在恋爱关系中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定位等。但宏观背景对青少年恋爱关系影响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得较多、较深入的是微观背景,它主要包括家庭和同伴群体。同伴群体一方面为青少年与异性接触、交往、建立恋爱关系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形成的恋爱群体规范又引导着青少年恋爱活动的发展。而家庭一方面为青少年提供了亲密关系的原型,另一方面又调节着青少年恋爱关系卷入的步伐。恋爱关系的背景直接或间接地对恋爱关系施以影响,并赋予恋爱关系以意义,而恋爱关系同时也会对这些背景产生影响(Brown,1999;Connolly&Goldberg,1999;Connolly,Craig,Goldberg,&Pepler,2004;Connolly&McIsaac,2009b)。发展背景理论中的“发展”,主要是指在青少年时期重要的发展任务,许多重要的发展任务的完成是在恋爱关系背景下通过宏观、微观背景与个体的交互作用实现的。这些与恋爱关系有关的发展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涉及与他人之间的亲密和性,二是涉及青少年的认同和自主(Collins&Steinberg,2006)。亲密(intimacy)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既包括温暖(warmth)感和与他人的密切(closeness)感,又包括导致这些感受的亲和(affiliation)与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行为。性既包括激情(passion)、欲望(desire)和吸引力,也包括可能的性行为。性和亲密使恋人聚在一起,而认同和自主过程则支持在同一关系中保持各自的独立性。认同是指具有稳定而一致的自我特征的感受,自主是指在与他人密切交往的同时保持不同的认同并尊重恋爱对象的认同的信心(Noom,Dekovic,&Meeus,2001;Nurmi,2004)。对于背景、恋爱关系与发展之间的关系,Brown(1999)在同伴群体这一微观背景下,探讨了恋爱关系的发展对完成认同这一重要的心理社会任务的影响。他认为,在青春期,青少年面临的一个中心挑战是建立起一个整合的自我象,包括作为恋人的自我表征。这一恋爱自我形象的出现往往是建立在同伴群体认同的基础上的,因而有助于个体接纳同伴群体的恋爱规范。个体的群体认同一旦牢固,就会出现一个建立在自我基础上的恋爱自我形象,这时他们将自己的恋爱兴趣定义为不同于群体的恋爱兴趣。由此可见,同伴群体是青少年恋爱初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恋爱关系的发展,青少年恋爱与群体认同的联系减弱,个人认同和亲密的需要开始增强。Connolly和Goldberg(1999)认为,实现重要的发展任务是一种内部动机,这种动机是青少年发展恋爱关系的一种动力。而恋爱关系一旦建立,恋爱关系本身又成为青少年完成发展任务的一个背景。Connolly和Goldberg(1999)所强调的发展任务不同于B
本文标题:青少年恋爱关系研究取向方法与影响因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9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