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靳三针”常用组穴按部位分类•靳三针”是靳教授集40余年的实践经验,集历代针灸家的经验精髓,并经过他指导的国内外20多位硕士、博士研究生经过临床和实验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部、省级科研课题总结而创造出来的一种针灸学新派。“三针”的定义是:一、某些病症针刺三次即控制症状。二、某种疾病用三个特定的穴位治疗。如腰痛取腰针三针,肩周炎取肩三针等。有些是三个穴位的组合,如手三针是曲池、外关、合谷,主治腰疼病和上肢瘫痪等。“三”是单数,属阳。“三是少阳,阳气初生,朝气蓬勃,渐而隆盛;“三”谐音“生”,生生不息,无限扩展之意。因此,靳三针不但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疗法,即靳三针疗法,是岭南针灸的一个学术流派。靳教授是创始人,是这个疗法的代表。•靳瑞是一从不脱离床的医学家,医生以疗效为根本。他除了研究脑型症外,每天要看几十人的门诊。三针法就是在这样的大量实践中形成的。,靳三针治疗技术已经走向了世界。靳教授的医技、感人的医德、受到国内外医疗界和新闻界高度评价。被几十家报刊都曾经给予大量的报道:称“靳三针”为“弱智儿童的希望,弱智儿童的福音,弱智儿童的救星,“贴心人”。靳教授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国际针灸考试委员会委员,历任广州中医学院针灸系主任、针灸研究所所长,现任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广州中医药针灸研究会会长,美、法、英、日、意、加、阿根廷、台湾、香港等医学会顾问或名誉会长等十余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辛勤耕作,先后着作了30多部针灸学书,他为传播中国古老针灸医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头面部常用组穴(一)头部:前额-→巅顶-→颞侧-→枕骨(七组)1、定神针:定神1、定神Ⅱ、定神Ⅲ2、智三针:神庭,本神(双)3、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4、颞三针:耳尖直上发际上2寸为颞1,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颞Ⅱ、颞Ⅲ5、晕痛针:四神针、印堂、太阳6、脑三针:脑户、脑空(双)1、定神针:定神1、定神Ⅱ、定神Ⅲ记忆术:1、2、3•主治:注意力不集中、斜视、前额头痛、眼球震颤,眩晕,视力下降。•取穴部位及方法:(位置印堂,两眉间中点。阳白,眉上1寸直对瞳孔。)印堂上0.5寸为定神1针,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Ⅱ针右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Ⅲ针。.针刺手法:沿皮下,向下直刺0.5~0.8寸出针时用棉球压针口、以防出血。2、智三针:神庭,本神(双)•穴组: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穴神为第二、第三针。部位: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智三针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的神庭与头维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智三针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碍针法:针尖向下或向上平刺0.8—1寸深,捻转针法。3、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记忆术:四神拜会(百会)1.5•位置: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针法:针尖向外方斜刺0.8—1寸。4、颞三针:耳尖直上发际上2寸为颞1,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颞Ⅱ、颞Ⅲ记忆术:聂(颞)耳尖上2寸•位置: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第三针。主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窝斜,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氏病、脑萎缩。老年性痴呆。针法:针尖向下沿皮下平刺1.2—1.5寸。5、晕痛针:四神针、印堂、太阳记忆术:晕痛的死(四)神疯狂的印太阳•穴组:四神针、印堂、太阳。位置:太阳在颞侧,瞳子髎穴外0.8寸凹陷中。主治:头晕头痛、头顶痛、偏头痛、前额痛。针法:直刺0.5至0.8寸,注意针下有硬物感觉时,是针中髎骨切勿再深刺,可将针稍提高0.2寸即可,进针后不提插捻转,可用刮针。6、脑三针:脑户、脑空(双)记忆术:脑户(被掏)空•穴组:脑户穴和左右脑空穴共三穴。位置:脑户穴在后头部,当枕外粗隆上凹陷处。脑空:在脑户穴左右各旁1.5寸处。主治:肢体活动障碍,躯体不平衡,后头痛。针法:针尖向下沿皮刺0.8—17、脑呆针:四神针、人中、涌泉•穴组:四神针、人中、涌泉部位:四神针(见晕痛针)人中、涌泉(见闭三针)。主治:老年性痴呆。针法:四神针(见晕痛针),人中、涌泉(见闭三针)留针40~50分钟,每8~10分钟捻针一次,治疗一次捻转手法5~6次,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二)颌面部(八组)1、面瘫针:第一组:阳白、四白、太阳;第二组:翳风、地仓透颊车、迎香。2、面肌针:眼肌组:四白、下眼睑阿是穴;口肌组:地仓透颊车、禾髎、迎香。3、叉三针:太阳、下关、阿是穴。4、舌三针:上廉泉穴为第一针,上廉泉穴左右旁开0.8寸为第二、第三针。5、眼三针:眼Ⅰ针:睛明穴上2分;眼Ⅱ针:下眼眶上缘,正对瞳孔;眼Ⅲ针:上眼眶的下缘,正对瞳孔。6、鼻三针:迎香、鼻通(上迎香)、攒竹(或印堂)。7、耳三针:听宫、听会、完骨。8.褐三针:顴髎、太阳、下关。1、面瘫针:第一组:阳白、四白、太阳;第二组:翳风、地仓透颊车、迎香。•部位:阳白、太阳、四白,地仓迎香见晕痛针、面肌针、鼻三针。翳风:在耳垂后凹陷中。人中: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主治:面神经瘫痪,中风口眼歪斜。•针法:翳风耳后凹陷中央向前直刺0.8-1寸。人中向上斜刺0.5寸深。余穴均按各针法针刺,针刺后每5-10分锺,捻针一次,留针30-40分锺。2、面肌针:眼肌组:四白、下眼睑阿是穴;口肌组:地仓透颊车、禾髎、迎香。•部位:四白,眼正视,瞳孔下约一寸之眶下孔中。下眼睑阿是穴,穴在下眼睑中间之皮下,针尖向鼻方向沿皮下。地仓,口角旁0.4寸。禾髎,在人中穴旁开0.5寸。迎香,(见鼻三针)•主治:眼肌痉挛、口肌痉亦挛。•针法:四白直刺或斜刺0.5-0.8寸。下眼睑阿是穴向鼻沿皮下平刺0.5寸。地仓、向颊车平刺0.5-0.8寸。禾髎向下关平刺0.8寸,进针后用电针连续波、频率稍密。强度大至眼肌或口肌痉挛抽紧爲度,但要病者只有肌肉抽紧而不痛爲度,留针30-40分锺。凡用电针必需电后5-10分锺调大一些,因通电后不再调大,此时病者已经适应而无效了。3、叉三针太阳、下关、阿是穴。•部位:水突:在喉结旁开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交点。扶突:喉结旁开3寸、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之间。天突:在胸骨上的正中。•主治: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囊肿。•针法:水突沿皮向气管斜刺0.5-0.7寸..扶突:沿皮向气管斜刺0.5-0.7寸.天突:先进刺0.3寸,再将针柄提高向胸骨后斜刺0.3寸。诸突进行后不提插,只有捻针、或刮针留针30分锺。4、舌三针:廉泉穴+左右旁开0.8寸。•位置: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针,其左右各旁1寸处为第二、第三针。主治:语言障碍、发音不清、哑不能言。流涎、吞咽障碍。患者坐位或仰卧位,于廉泉穴及其旁开约0.5寸处(根据舌尖偏向方向定左右)进针约1.5~2寸,配合电针疏密波。要求舌体随波形颤动。5.眼三针•位置:眼Ⅰ在晴明穴上一分。眼Ⅱ在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眼Ⅲ,目正视,瞳孔直上,当眶上缘与眼球之间。•主治: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黄斑变性,弱视等内眼疾病。•针法:凡刺眼三针均嘱患者闭目,医者以左手轻固定眼球,右手持针,缓慢捻转进针。进针后不作捻转,提插,可用拇指甲轻刮针柄。出针时用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针眼Ⅰ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缓慢垂直进针1-1.2寸。针眼Ⅱ轻推眼球向上方固定,紧靠眼眶下缘缓慢直针1-1.2寸。针尖可向上斜进。针眼Ⅲ,轻推眼球向下固定,紧靠眼眶上缘缓慢直刺1-1.2寸。针尖可先向上微斜进,再向后斜进。6、鼻三针:迎香、鼻通(上迎香)、攒竹(或印堂)。•部位: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攒竹,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适宜慢性鼻炎。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中间。鼻通,在鼻部,鼻骨下凹陷中,鼻唇沟上端尽处。•主治: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鼻窦炎、鼻衄、嗅觉障碍。•针法:迎香,针尖向鼻翼平刺5-8分,鼻通针尖向下平刺5分深,攒行、印堂、向下平刺3-5分。7.耳三针听宫、听会、完骨。•部位:听宫,在面部,耳屏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听会,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完骨,在后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主治:耳聋耳鸣。•针法:听宫、听会张口取穴、直刺1-1.5寸深。完骨穴向前上方直刺1-1.5寸深,耳三针针后均不提插,可用拇指刮针柄法或轻捻转法。8、褐三针:顴髎、太阳、下关。•部位:太阳、下关(见叉三针)颧髎:童子髎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主治:颧髎:针0.5-1寸,针刺方向视褐斑多的部位决定。二、上肢部常用组穴(三组)•1.肩三针•组穴:肩Ⅰ针(肩髃):正对肩峰下凹陷处;肩Ⅱ针:肩Ⅰ针前约2寸凹陷处;肩Ⅲ针:肩Ⅰ针后约2寸凹陷处。(肩髃、肩前、肩贞)•主治:肩周炎、上肢瘫痪、肩不能举。•2.手三针•组穴:曲池、外关、合谷。•主治:上肢运动障碍。•3.手智针•组穴:内关、神门、劳宫。•主治:弱智、多动症、失眠、癫痫、上肢感觉障碍。1.肩三针:肩Ⅰ针:正对肩峰下凹陷处;肩Ⅱ针:肩Ⅰ针前约2寸凹陷处;肩Ⅲ针:肩Ⅰ针后约2寸凹陷处。(肩髃、肩前、肩贞)•位置:肩髃穴爲第一针,同水平前方二寸爲第二针,同水平后方二寸爲第三针。•主治:肩周炎,肩关节炎,上肢瘫痪,肩不能举。•针法:针尖与穴位成90°角、直刺0.8-1寸。注意不要过深以免刺中2.手三针:曲池、外关、合谷。•部位: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握骨之间,平第二掌骨中点陷中。曲池,在肘部、屈肘成直角时,肘横纹头与胧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外关,在腕背横纹上二寸,桡骨与尺骨之间。•主治:上肢瘫痪、麻痹、疼痛、感觉障碍。•针法:合谷、外关均直针0.8-1.2寸深。曲池直针1-1.2寸深。3、手智针:内关神门劳宫。•部位:神门,在脘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桡凹陷处。劳宫,在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内关,在掌侧,腕横纹上二寸,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之间。•主治:弱智儿童多动症,动多静少、癫痫、失眠。•针法:三穴均直针0.5-0.8分深。三、下肢部常用组穴•1.坐骨针•组穴:坐骨点、委中、昆仑。•主治:坐骨神经痛。•2.足三针•组穴: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主治:下肢感觉或运动障碍。•3.足智针•组穴:涌泉为第一针,趾端至跟后缘连线中点为第二针,平第二针向外旁开一指为第三针。•主治:弱智、自闭症、语言障碍。•4.膝三针•组穴:膝眼、梁丘、血海。•主治:膝关节疾病。•5.踝三针•组穴:解溪、太溪、昆仓。•主治:踝关节肿痛、活动障碍、足跟痛。1、坐骨针:坐骨点、委中、昆仑。•部位:坐骨点俯卧位,在病者臀沟尽头部,以2、3、4、5指拼拢平放,在小指旁与臀沟尽头平高是穴。委中,在腘窝横纹中点。昆仑,在外踝尖与跟腱之中间凹陷中。•主治:坐骨神经痛。•针法:坐骨点:用挟持进针法,以酒精棉球包裹3-4寸长针的针体下段,露出针尖,垂直插入皮肤,过皮后,以左手指挟棉球、扶针体,左手捻针柄,边捻边进约2寸深自有麻痹感向足趾传导时可停止进针。委中、昆仑直针0.8-1.2寸。用电针接连坐骨点与委中,连续波,以病者能耐受强度爲准,留针30分锺,每5~10分锺调大电针强度一次,可调2-3次。2、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部位: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太冲,在足背侧,当第一、二跖骨间隙凹陷处。•主治:下肢感觉或运动障碍,下肢瘫痪、疼痛。•针法:足三里三阴交直针1-1.5寸,太冲直针5-8分深3、足智针:涌泉,趾端至跟后缘连线中点为第二针,平第二针向外旁开一指为第三针。•位置:涌泉穴爲第一针,趾跖关节横纹至足跟后缘联线中点爲第二针(泉中),平第二针向内旁开一指爲第三针(泉中内)。•主治:弱智儿童的自闭症,多静少动,哑不能言。•针法:均直针:0.5-0.8寸深。4、膝三针:膝眼、梁丘、血海。•部位:膝眼,屈膝、膑韧带两侧凹陷中。梁丘,屈膝,在膑骨外上方二寸。血海,屈膝,在膑骨内缘上方二寸处,当股四头肌肉侧
本文标题:靳三针疗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09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