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供给学派概述一、供给学派的产生(一)供给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占据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西方国家普遍依据凯恩斯的理论制订政策,对经济进行需求管理,取得一定效果。于是凯恩斯主义盛极一时。但是,凯恩斯主义人为地扩大需求,最后导致70年代西方经济出现生产停滞、失业严重,同时物价持续上涨的“滞胀”局面。美国一部分经济学家在对凯恩斯主义进行反思时,重新重视被“凯恩斯革命”所否定的“萨伊定律”,强调供给的重要性。他们提出了一套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相对立的“供给经济学”理论观点和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相对立的“供给管理”的政策主张。(二)供给学派产生的理论渊源供给学派产生的理论渊源是“萨伊定律”。其核心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萨伊定律源自萨伊所著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以下摘自该书:“一个人通过劳动创造某种效用,从而把价值授予某些东西。但除非别人掌握有购买这价值的手段,否则便不会有人出价来购买该价值。上述手段由什么东西组成呢?由其他价值组成,即由同样是劳动、资本和土地的果实的其他产品组成。这个事实使得我们得到了一个乍看起来似乎是很离奇的一个结论:就是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一种产品从被生产出来的那一刻起,就在自身价值的限度上为其它产品提供了市场。当产品生产出来后,生产者急于出售,以避免出现贬值。而且他也急于出清他出售产品所得到的货币,为货币的价值也不是长久的。但是,出清货币的唯一办法是购买这种或那种产品。因此,单单一种产品的生产,就给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二、供给学派的主要政策主张供给学派还没有建立其理论和政策体系,只是学派的倡导者对于资本主义经济机制、产生“滞胀”的原因及政策主张有些共同的看法。(一)减税——供给学派经济政策的核心供给学派着重分析税制对生产要素供给和利用的效果。他们指出,经济主体从事经济营活动所关心的并不是获得的报酬或利润总额,而是减去各种纳税后的报酬或利润净额。在累进税制条件下,边际税率(对收入增加部分所课征的税率)又是关键因素,因为经济主体是否多做工作或增加储蓄和投资要着按边际税率纳税后增加的净报酬是否合算。他们认税率影响经济主体行为是通过相对价格的变化实现的。税率提高,纳税后净报酬减少。就劳动力看这意味着休闲对做工的价格下降,人们就会选择休闲而不去做工:劳动力供给就会减少:就资本看,这意味着消费对储蓄和投资的价格下降,人们就乐意把收入用作消费而不用做储蓄和投资,资本供给就会减少。此外,经济主体为了逃避高税率,还把经济活动从市场转入地下。这些都会使生产要素供给减少,利用效率降低,使生产下降。因此供给学派竭力主张大幅度减税,特别鼓吹降低边际税率的作用,他们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多做工作,更能刺激个人储蓄和企业投资,从而大大促进经济增长,并可抑制通货膨胀。(二)削减政府支出——特别是社会福利支出供给学派认为政府的社会支出严重削弱就业和储蓄的积极性,还使贫困扩大和永久化。供给学派认为,政府支出不论是公共支出还是转移支付都或多或少起着阻碍生产的作用,公共支出中有些是浪费资源,有些虽然对经济有益但效率很低,社会支出阻碍生产的作用最为严重,失业保险津贴使人们宁愿失业而不去寻找工作或从事报酬低的工作。福利补助严重削弱人们储蓄的积极性,滋长人们的依赖性,不仅不减轻反而扩大贫困并使贫困永久化,因此,他们主张大量削减社会支出,停办不必需的社会保险和福利计划,降低津贴和补助金额,严格限制领受条件。(三)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管理经济的法律条例挫伤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创造性,供给学派认为,政府管理经济的法律条例多数具有阻碍生产的效果,首先是加重企业负担,提高产品成本,其次是企业为了遵守法律条例,不得不缩减研究开发支出和生产性投资停止技术改革,更严重的是挫伤企业的创新精神和风险投资,造成生产率增长停滞,政府应当放宽对经济的管理,增强市场机制,(四)恢复金本位制供给学派虽然同意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但在控制货币数量增长的目的和措施上,他们认为,控制货币数量增长的目的不应只是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而是为了稳定货币价值。货币价值保持稳定,人们的通货膨胀心理就会消失。稳定货币价值的根本方法,是使美元与黄金重新挂钩,,实行某种形式的金本位制。恢复金本位制,无论是对稳定币值还是降低利率,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三、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供给学派,又有“正统供给学派正统供给学派”(又叫“激进供给学派”)和“中间供给学派中间供给学派”(也称”温和供给学派“)之分。正统供给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罗伯特·芒德尔、阿瑟·拉弗、保罗·罗伯茨、裘德·万尼斯基、密切尔·伊文斯、乔治·吉尔德。中间供给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马丁·费尔德斯坦。(一)正统供给学派1.罗伯特·芒德尔罗伯特·芒德尔是最早提出供给经济学思想的学者,70年代初,他多次批评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提出同凯恩斯主义相反的论点和主张。1974年他反对福特政府征收附加所得税控制物价的计划,主张降低税率、鼓励生产,同时恢复金本位、稳定美元价值来抑制通货膨胀。2.阿瑟·拉弗供给学派最引人注目的人物就是阿瑟·拉弗因提出了说明税率与税收关系的“拉弗曲线”而著名,如下图。拉弗曲线描绘了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税率之间的关系,当税率在一定的限度以下时,提高税率能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但超过这一的限度时,再提高税率反而导致政府税收收入减少。因为较高的税率将抑制经济的增长,使税基减小,税收收入下降,反之,减税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税基,税收收入增加。“拉弗曲线”的原理并不复杂,它是专讲税收问题的,提出的命题是:“总是存在产生同样收益的两种税率。”主张政府必须保持适当的税率,才能保证较好的财政收入。如果人们的所有劳动成果都被政府所征收,他们就不愿意在货币经济中工作,因此由于生产中断,没有什么可供征收100%税额,政府的收益就等于零”。税率从0~100%,税收总额从零回归到零。“拉弗曲线”必然有一个转折点,在此点之下,即在一定的税率之下,政府的税收随税率的升高而增加,一旦税率的增加越过了这一转折点,政府税收将随税率的进一步提高而减少。设税率为E点是税收达到最大值,图中红线区域被称为税收禁区。“拉弗曲线”认为:税率高并不等于实际税收就高。税率太高,人们就被吓跑了,结果是什么经济活动都不发生,你反而收不上税来。只有在税率达到一个最优值时,实际税收才是最高的。拉弗曲线并不是严肃的经济学家精心研究的结果,而是拉弗1974年为了说服当时福特总统的白宫助理切尼,使其明白只有通过减税才能让美国摆脱“滞胀”的困境,即兴在华盛顿一家餐馆的餐巾纸上画的一条抛物线,这就是著名的“拉弗曲线”,所以被戏称为“餐桌曲线”。这个理论得到同来赴宴的《华尔街日报》副主编、综合经济分析公司总经理贾德·万尼斯基极大的赞赏,他利用记者身份在报纸上大肆宣传,很快“减税主张”便博得社会各界的认同,最终被里根政府所采纳,从此其影响遍及欧美大陆。(二)中间供给学派1.马丁·费尔德斯坦美国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引起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上升以及资本形成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政府通过扩大社会福利计划使失业人数反而增多,个人的储蓄减少,也阻碍了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他认为,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解决问题主要是供给方面的问题,所以应提高供给能力。为此,他特别强调增加储蓄的重要性。他在探索一条在财政赤字条件下,消除赤字对通货膨胀的加速作用和对资本形成抑制效应的有效途径,他认为:(1)要使财政赤字的增加不影响通货膨胀率,只需政府用债券来平衡财政赤字,不扩大货币供给,但是,这会产生政府债券向私人有价证券的替代效应,从而降低资本形成水平和实际国民收入。可见,避免通货膨胀率的代价是资本形成水平和国民收入增长率的降低。(2)财政赤字主要通过扩大货币供给来弥补,货币供给量的扩大产生通货膨胀,引起名义利率上升,但可以通过降低边际税率,提高资本的净收益,使部分扩大的货币供给被私人有价证券的投资吸收。他还提出了费尔德斯坦曲线,如下图费尔德斯坦曲线旨在说明财政赤字对通胀、资本形成的影响。其模型是由政府发行的货币和债券,以及私人的有价证券三种资产组成的货币增长模型。1)在有财政赤字时,通胀率与资本形成率之间呈正相关。即高形成率伴随高通胀率,低资本形成率伴随者低通胀率,如曲线Ⅰ上个点,因为:①如选择低通胀率,要发行国债来弥补赤字,国债对私人证券产生挤出效应,资本形成率低,如??1,??1②如选择高形成率,要靠增发货币来弥补赤字,会形成高通胀,如??2,??2.2)在财政赤字变化时,费氏曲线将发生移动。①当赤字增加时,曲线从Ⅰ移至Ⅱ,这时要维持??1的形成率,通胀率从∏1上升为??2,维持原有的形成率要付出更高的通胀代价。如赤字继续增加,直至曲线与纵轴重合,这意味着赤字将导致通胀直线上升,而形成率下降为零。(三)两学派的异同点1.相同点(1)理论上批评凯恩斯主义,重视供给,崇尚市场机制作用。(2)政策主张上也赞成减税和削减福利,实行福利储蓄、投资和工作等刺激性政策。2.不同点他们在看待抑制通货膨胀和减税的效应等方面不同。费尔德斯坦不同意“拉弗曲线”所谓减税会自动地、快速地增加政府收入,抑制通货膨胀和推动我经济增长的看法。他认为,减税主要是改善税制结构,压缩政府预算,平衡财政赤字,来提高资本供给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历史先例1.里根经济学里根上台后,于1981年将供给学派的主张结合货币学派的主张一起运用到经济管理中,对企业和纳税个人实施大规模减税,减少对企业的干预,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等措施。这是“供给侧改革”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1981年里根政府提出著名的“经济复兴计划”,该计划内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大幅降低个人所得税率、减免企业税负(2)削减社会福利等非国防领域的政府开支(3)放松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制,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4)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上述政策从供给的角度入手,刺激了私人部门投资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就业,同时以扩大产出的方式化解了通胀压力,成功地使美国经济实现了复苏。2.撒切尔70-80年代的英国同样陷入了高通胀、低增长的“滞胀”泥淖,零售价格同比一度飙至25%,GDP增速出现负增长。同时英国也面临工会力量庞大、国企过多、政府干预过度等结构性问题。撒切尔强推改革,国企私有化增效。撒切尔1979年上任首相后,首先采纳了货币主义的观点,紧缩货币以控制通胀。同时采用供给学派的观点,加速推进国企私有化、减税、废除物价管制等改革措施,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经济触底反弹,长期稳健增长。经过改革,恶性通胀得到控制,英国经济触底反弹,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波动率大幅减小。撒切尔的结构化改革被认为“挽救”了英国经济。(二)中国的“供给改革”1.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2.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前我们国家消费动力不够,因而要刺激需求,现在有消费动力但供给的产品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我国目前就是处于严重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一方面商品过剩,再打折促销也无人问津;另一方面许多人为了一副马桶盖、一个电饭煲、一罐婴儿奶粉,不惜万里,走出国门求购;此外,房地产也处在严重库存和一大波购房需求者同时并存的状态。“生产过剩”其实只是“生产错误”。所谓的供给侧改革,就是来解决这种现状的。3.怎样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化解过剩产能产能过剩就是总供给不正常的超过总需求,这样会造成资源浪费,使经济增长面临更大的下调压力,所以要淘汰僵尸企业,加大产业重组。(2)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比如通过减税等政策性改革,让企业减少没必要的制度性成本,这样企业就有更多资金去创新、去提高生产率。(3)化解房地产库存我们国家现在有很严峻的楼市库存压力,“空置”的住房可供2.2亿人口居住,所以化解房地产库存非常
本文标题:供给学派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37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