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重大主题报道四问□《钱江晚报》副总编辑张亮张扬绘重大主题报道创新,本身并不是个新鲜的话题。这些年,可以说是反复强调、层层研讨。这一方面说明这个课题很重要,也说明社会发展对主题报道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它也揭示了一个现实,就是我们还没有真正认清它的性质和规律。重大主题报道创新难,有能力不足的问题,但首先是认识不清的问题。总有一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狭隘落后的认识,在束缚着我们的手脚,给创新带来障碍、构成瓶颈。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包括创新思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等方面,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创新思路,这是其他几项创新的基础、前提。那么,我们在思路上到底遇到了哪些问题呢?重大主题报道是否就是“规定动作”?当我们把重大主题的报道任务部署给记者,有些人的第一反应是很沉重、很严肃,脸孔是板着的,腔调是生硬的,甚至会有厌烦情绪、应付思想。然而,新闻工作是一个特别需要创造力的职业,需要宽松的氛围、需要活跃的思想、需要澎湃的激情、需要来自内心深处的召唤。没有这些土壤,不可能生产出优秀的新闻作品。那么,为什么我们在操作重大主题报道的时候,往往缺少这些元素呢?首先,在思想认识上,把重大主题报道视做“规定动作”,狭隘地等同于命题作文、等同于指令性计划、等同于自上而下、单向的报道任务。媒体只是扮演被动的执行者,重大主题报道成了对上交差,报道的实际效果如何、广大受众的反应怎样,反倒变得无关紧要。长此以往,媒体主动研究、思考社会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就会退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其次,在具体操作中,不是先进行调查研究,而是主题先行,然后按图索骥式地寻找案例,填充到既定的条条框框里,把文件简单、机械地演化为所谓的新闻作品。这种图解式的新闻报道,不仅违反新闻规律,也违反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2008年6月,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爆发,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其实已经是暗流涌动;当时中国国内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得最多的还是防过热、防通胀,而不是后来的保增长、调结构。但《钱江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浙江企业,包括知名企业如飞跃集团,已经遭遇了经营困局,负债累累,坊间和网上也有这方面的传言,但本地媒体却一直没有公开报道。报社记者经过实地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写出了报道。《钱江晚报》编委会对这篇文章的认识是,它实事求是地反映了飞跃集团遭遇的困难,也报道了政府、企业合力解困的举措,澄清了夸大不实的传言,同时向社会传递了抵御经济寒流的警讯。于是,我们将这篇文章做了头版头条导读,将主题定为《邱继宝挺住!飞跃挺住!》,从而强化了报道的积极立意,表达了对受困企业的关爱,给人以信心和鼓舞。文章见报后,社会反响很强烈也很积极。有新闻界的专家评论说,《钱江晚报》对于这一敏感题材及时介入,把握得当,显示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感和权威性。我们不能完全说这篇报道掀开了转型升级报道的序幕,但是客观上确实是开了一个好头。推出这样一篇报道,不是说我们有多敏锐,也不是有什么特殊渠道,从高层听到风声。我们只不过是遵循了一些最基本的原则:新闻工作要从实际出发,真实的新闻、正确的思想来自实践,来自深入的采访和独到的思考,来自于直面现实的勇气和高超的把握能力。从媒体的角度,能不能搞好主题报道,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一个关键词:自觉。只有自己真正觉悟,才会化为主动的行为,才会产生出优秀的作品。这里所说的自觉包括两层含意,一个是指对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大课题,不能生吞活剥、教条式地接受,而是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化为自己的认识,融入血液中;另一个是对媒体的角色要有准确的认识。大家知道,将近100年前的《新青年》杂志、邵飘萍的《京报》,到现在还在中国的新闻史、文化史上闪耀光彩。它们之所以成为引领一时舆论的强势媒体,核心在于体现社会担当,把握时代脉搏,占据思想高地。传媒抓住了重大主题,不仅担当了社会责任,自身也将从中获得向上的力量,使自己的品牌价值得到提升。就像我们今天提起《光明日报》,还会想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到《深圳特区报》,会想到《东方风来满眼春》;提到《解放日报》,会谈及上世纪90年代初的“皇甫平”报道及其争议;提到《人民日报》,许多人还会记起20多年前的一篇报道——《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媒体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更是不能没有精神追求。一个没有理想的媒体,只会产生三种人:一种是把媒体等同于赚钱机器的新闻商人,一种是把新闻工作当作进身之道的新闻官僚,还有一种是把记者职业只当做饭碗的新闻民工。今天,持续30年的改革开放正在向深水区挺进,各类矛盾问题错综复杂,这意味着传媒也必须直面更为深层次的命题。媒体作为时代的号手,承载着新期待,面临着机遇期。在这一机遇面前,回避崇高、严肃、敏感的命题,必然导致媒体的思考能力、批判能力下降,就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就等于丢弃了职业精神,丢弃了对话语权的掌控,使自身趋于泡沫化、边缘化。《钱江晚报》有一组持续5年的报道:《乡村年度档案》。从2006年起,《钱江晚报》记者每年都要追随三位返乡民工,分赴湘鄂皖,用三四个整版记录他们家庭和家乡的变迁,试图为转型期的中国农村和农民留下一部微缩的心灵史。支撑我们这组报道的,是这样的信念:新闻是易碎品,但新闻人必须和遗忘搏斗,给未来保留一份集体记忆;史册往往属于大人物,但来自人们心灵深处的道德之光,终将照亮那些沉默的群像。这组报道,是晚报人自发、自觉的行动,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们的追求。很多提法,我们经常使用,张口就来,但是我们未必对这些提法形成了统一的、科学严谨的定义,这也许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比如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如果说指的是题材,那么什么题材是正面的?是不是只有好人好事才是正面题材?舆论监督报道是不是正面报道?如果说指的是报道效果,那么任何题材都可能产生或正或反的效果,它取决于媒体的诉求是什么、如何操作、怎样把握。比如,事故和灾难报道,如果你一味搜奇猎异,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寻求感官刺激,就可能激化矛盾、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侧重于总结经验教训、对社会的警示意义,或者探求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和破解之道,挖掘真善美的人性之光,那么就可能产生正面效果。《钱江晚报》去年推出的《阳光财富观》报道,获得省好新闻一等奖。这组报道从开始就得到了省委宣传部领导的重视和指导。报道之初,《钱江晚报》一些记者还有些担心,比如对于仇富的问题,是不是不提甚至少提。《钱江晚报》编委会研究认为,之所以要提阳光财富观,正因为存在着不阳光的财富和不阳光的财富观,我们既然做了这个话题,就一定要把它讲透,不能回避矛盾。在这组报道中,我们提出一系列的敏感问题:谁埋下了仇富的种子?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富人的财富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等等。通过网络问答、举办论坛等形式,让各个阶层的人,从亿万富豪到升斗小民,充分发表意见,在交流互动中澄清事实、寻找共识。舆论监督,同样有可能成为重大主题,其核心在于是否真正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一点,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比如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报道。当年4月,《南方都市报》率先对此进行披露,5月起,《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又对收容遣送制度进行了深入反思。6月20日,实行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被废止。这组报道,直接影响到了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对于强化司法机关、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以人为本的理念,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产生了实效。突发事件报道如何做出重大主题?32008年的抗雪灾报道,持续时间很长,可以说是一次战役性报道。灾情复杂多变,信息庞杂混乱,而且涉及杭州、浙江、中国等多个报道板块。当时,《钱江晚报》考虑最多的是3个问题:其一,每天的报道主题,怎样才能切合大局、找准重点、避免细碎重复?其二,在提供资讯的同时,怎样才能做出思想性和感染力?其三,在提供共有信息之外,怎样才能做出独家内容?这里也介绍一下我们的操作办法。首先调整工作机制,在例行的下午谈版之外,要求相关报道部门上午就要通报信息,晚上再增加一次编前会,以求及时准确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力求避免就事论事、简单告知的报道方式,发挥晚报思想性强、善于人文叙事的长处,把大势把握和微观切入相结合,以人物报道为重点,以呼唤社会责任、人间真情、完善抗灾机制、共御公共危机为核心,强化思想性感染力,力求每天形成一个明确的报道主题。抗雪灾期间,《钱江晚报》以头版为先导,先后推出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度报道《雪在飘,心在烧》、反思公民社会责任的报道《冰雪如镜,映照人情冷暖》、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关爱外来工的报道《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人物群像式报道《非常时刻,那些温暖的面容》、典型人物报道《交警小姜,倒在路上》。在形式上,打破常规,将版面打通使用,每天用5个~10个版的规模强势推出,头版连续一周采用通栏大图片。报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对《雪在飘,心在烧》(风雪回家路)这组报道评价说:“做得感人,做出了真情,做出了雪灾背后的文化,这是一种凝聚力。”在汶川抗震救灾期间,《钱江晚报》组织开设了《大地震·大特写》深度报道专栏,采用跨8、9两版的报道形式,着重开掘思想深度、拓宽时空跨度,相继推出了《十年回望:从战洪水到抗震灾》、《寻访杭州的桑枣中学》、《80后:灾难让重大主题报道,有很多是非事件性新闻,是可以预知的。比如去年年底,我们就可以把上海世博会列入今年的重大主题报道之中,提前策划、组织;也有一些是突发的、计划外的,比如2008年的雪灾、汶川地震、今年的玉树地震等。我们长大》、《震痛后,更坚固的中国在路上》、《震痛中,我们重读爱情》等一系列专题报道。在此期间,前方传回来一个简单信息:浙江援建四川广元的50多所希望学校,抗住了地震的冲击,没有一人死亡。《钱江晚报》编委会认识到,这则信息如果情况属实,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于是再次选派记者前往广元深入采访,同时对省内相关部门进行调查了解,成稿后反复推敲,最终推出了《一片不塌的蓝天》这篇沉甸甸的报道。《大地震·大特写》这组报道,提升、丰富了《钱江晚报》抗震救灾报道,获得了当年省好新闻一等奖。重大突发事件报道,还要着力构建开放性的报道格局,强化读者互动,强化报道的延续性和影响力。在2008年杭州地铁工地坍塌事故报道中,晚报以《我们身边,还有多少“地雷”?》为主题,动员全省读者举报身边的安全隐患,共同打造安全城市。“征集令”发出后,各地读者的线索源源不断:这里有一座危桥,那里有一条断头路、一个无盖窨井……《钱江晚报》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馈,并滚动追踪隐患的调查处理进程。这组报道以典型事件为起点,由点及面,做热做实,实现了新闻价值的提升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重大主题报道如何把握国计与民生的关系?4近些年来,《钱江晚报》提出民生新闻深度转型的概念,目的就是要找到国计与民生的结合点、找到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的结合点。一方面让时政新闻接地气、关痛痒;另一方面,把民生新闻做厚、做深、做广,力争从中拎出重大主题。按照这样的方针,《钱江晚报》倡导采编人员建立广泛的基层联系点,注重培养学习型、专家型记者,提升记者的思辨能力,同时着力打造《独立调查》、《桥梁》、《民意大参考》等品牌栏目。《独立调查》是《钱江晚报》的深度报道栏目。这里的很多题材,初听就是一般的社会新闻。比如去年4月,杭州有关部门对九溪玫瑰园别墅区违章建筑进行了查处,仅仅在一处就发现有20多户业主私挖地下室,最大的面积有370多平方米。消息披露后,我们感到仅仅停留在新闻事实本身是不够的。它的背后,折射出当代中国富裕阶层的流行病:富人本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一些人反而在破坏社会规则,漠视法律和道义。这和他们财富的增长速度、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相比距离很大。另一方面,一些官员在GDP主义影响下,对富人的违法行为网开一面,暴露了政府执法能力的问题。为此,《钱江晚报》从5个层次展开后续报道:一是对更多别墅区如南都花园、白云深处、星洲花园等地的违法建筑问题展开广泛调查,二是采访富人代表,剖析他们的心态;三是采访执法部门,披露执法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四是邀请法学、社会学家进行深入分析;五是配发本报评论员的文章。报道将丰富的事实与深刻的思辨结合,在深度广度上
本文标题:重大主题报道四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39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