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制度 > 重庆市标准化工程师简答汇总
1四、简答题1、我国国家标准对“标准”的定义?答: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2、标准化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实践证明,标准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请简述标准化的作用?答:标准化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标准化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2)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基础;(3)标准化是科技进步和质量安全的支撑;(4)标准化是国际贸易合作的工具。3、请简述标准化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的重要阶段?答:标准化产生和发展主要包括四个重要阶段:(1)远古时代人类标准化思想萌芽阶段;(2)建立在手工生产基础上的古代标准化阶段;(3)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近代标准化阶段;(4)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的现代标准化阶段。4、请简述一个完整的产品标准应包括哪些内容?答:一个完整的产品标准应包括:(1)产品分类(型式、尺寸、参数);(2)质量特性及技术要求;(3)试验方法及合格判定准侧;(4)产品标志;(5)包装、运输、储存、使用等方面的要求。简答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有哪些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答:⑴药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兽药标准;⑵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安全、卫生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运输安全;⑶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标准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标准;⑷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保准;⑸重要的通用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⑹通用的试验、检验的方法标准;⑺互换配合的标准⑻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质量标准。2、请列举三种以上违反《标准化法》及《实施条例》的行为。答:⑴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产品的;⑵已经授予认证证书的产品部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而是用认证标志出厂销售的;⑶产品未经认证或者认证不合格而擅自是用认证标志出厂销售的;⑷企业未按规定制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依据的;⑸企业未按规定要求将产品标准上报备案的;⑹企业的产品未按规定附有标识或与其标识不符的;⑺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不符合标准化要求的;⑻科研、设计、生产中违反有关强制性标准规定的。2四、简答题1、我国国家标准制定程序阶段?答:我国国家标准制定程序分为9个阶段: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2、简述条款的类型和表述?答:(1)陈述型条款表达信息的条款。在标准中仅仅用来提供信息,不作为任何要求和建议。(2)要求型条款表达应遵守准则的条款。在标准中表示如果声称符合标准需要遵守的准则,并且不允许有差异。(3)推荐型条款表达建议或指导的条款。介于陈述型条款与要求型条款之间,既不是强烈的“要求”,也不是一般的“陈述”。3、按照要素的性质,标准的要素分为哪几类?按照要素的性质和位置划分,标准的要素分为哪几类?按照要素的必备或可选状态,标准的要素分为哪几类?答:按照要素的性质划分,标准的要素分为规范性要素和资料性要素。按照要素的性质和位置划分,标准的要素分为规范性一般要素、规范性技术要素、资料性概述要素和资料性补充要素。按照要素必备的或是可选的状态划分,标准的要素分为必备要素和可选要素。四、简答题1、请简述专利进入标准的原因?答:(1)标准能够促进知识产权的资本化,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迅速占领市场,把知识产权的核心成果规则化。(2)知识产权所有者希望通过标准获得更大的垄断利益。2、一般而言,专利进入标准需要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答:(1)引入的专利必须具有必要性;(2)实施适当的专利许可制度;(3)强制性标准不应引入专利,或专利权人放弃其权利。3一.简答题:第一章标准化概论1.标准与标准化的区别和联系?答: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产物,标准化的目的和作用,都要通过制定和实施具体的标准来体现的。所以,标准化活动不能脱离制定、修订和实施标准,这是标准化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标准化的效果只有当标准在社会实践中实施以后,才能表现出来,绝不是制定一个标准就可以了事的。有了再多、再好的标准,没有被适用,那就什么效果也收不到。2.简述新中国标准化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划分及其特点。答:1949~1988年为第一阶段,其特点为“政府主导,计划控制,强制实行”。1988~2001年为第二阶段,其特点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2001年11月进入第三阶段,其特点为“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经济、贸易和全社会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不再是一项政府行政行为”。3.简述标准化和标准的概念。答: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4.什么是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中的系统效应原理?答:标准系统的效应,不是直接地从每个标准本身而是从组成该系统的互相协同的标准集合中得到的,并且这个效应超过了标准个体效应的总和,这就叫系统效应原理。5.试简述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答: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是系统效应原理,结构伏化原理,有序发展原理和反馈控制原理。6.试述“适应市场为本”的标准发展思想的要求是什么?答:“适应市场为本,实现跨越发展。”的标准发展思想,就要不断提高技术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自愿性标准体系,是标准的使用被认为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使用者的自愿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8.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什么?答: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1)制定标准;2)组织实施标准;3)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第二章标准化的方法9.简化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答:(1)简化不是对客观事物进行任意的缩减,更不是把对象的类型数目加以缩减。(2)简化的实质是对客观系统的结构加以调整使之优化应遵循标准化结构优化原理和从实践中确立的原则。(3)简化、压缩时为防止对不必要的多样化过分压缩,简化方案应经过比较、论证,以简化后事物的总体功能最佳作为衡量简化合理性的标准。(4)简化方案既要考虑到当前的情况,也要考虑到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要求,以保证产品和系统的稳定性及全局利益最佳。(5)简化的结果应保证在既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满足一般需要,不能因简化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6)产品的简化应形成系列,其参数组合应符合数值分级制度。410.简述优先数系的应用要点和原则。答:(1)在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前提下,应力求按照R5、R10、R20和R40的顺序选用优先数。单个参数值,也可按上述顺序选用优先数。(2)当基本系列的公比不能满足分级要求时,可选用派生系列。(3)当参数系列的延伸范围很大,从制造和使用的经济性考虑,可分段选用最适宜的基本系列或派生系列,以构成复合系列。(4)尽量避免使用化整值,减少容易任意值。11.怎样进行产品的系列设计?答.、产品的系列设计作法如下:(1.)在系列内选择有代表性、规格适中、用量较大、生产较普遍、结构较先进,经过长期生产葙使用考验,。结构和性能都比较可靠,又有发展前途的基型产品。(2)在充分考虑系列内产品之间,以及与变型产品之间的通用化的基础上,对基型产品进行技术设计或施工设计。(3)利用结构典型化和零部件通用化方法,向横的方向扩展设计全系列的各种规格,扩大通用化程度;或者对系列内产品的主要零部件确定几种基础零部件的结构型式,从这些基础件中选择合适的进行具体设计。方向扩展采用变型与基型,最大限度通用和只增加少数专用件,即可发展一个变型产品或变型系列的标准化原则,进行变型系列或变型产品设计。12.通用化的方法是什么?答:通用化的方法如下:(1)对产品进行系列设计时,应全面分析产品的基本系列及派生系列中零部件的共性与个性,从中找出具有共性的零部件,先将其作为通用件并发展成为标准件。(2)单独设计某一种产品时,应尽量采用已有的通用件。(3)新设计的零部件应充分考虑到使其能为以后的新产品所采用,使其发展成为标准件。(4)对已有的产品进行整顿时,根据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经验,特别是产品维修中的问题,将可以通用的零部件实现通用。(5)将通用件编成图册或典型工艺,提升为标准件。13.什么是组合化的理论基础?答:(1)组合化建立在系统的分解与组合的理论基础上。以标准单元或通用单元的形式独立存在,具备特定的功能,而且与其它系统的某些功能单元可以通用、互换,从产品中分离出来,这就是分解。把若干个标准单元、通用单元和专用单元按照新系统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具有新功能的新系统,这就是组合。组合化的过程,包括了分解与组合。(2)组合化同时又建立在统一化成果多次重复利用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这些单元的连接方法和空间组合多次重复使用统一化单元或零部件来构成物品,使之适用于各种变化了的条件和要求,创造出具有新功能的系统。14.谈谈模块化设计方法和程序。答:(1)模块化设计方法分以下两种情形:a.为生产某种复杂产品或为完成某项工程,根据该产品或工程系统工程功能要求,采用模块组合的方法来选择、设计相应的模块并确定它们组合的方法。b.按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产品,在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共性且通用化较强的模块,可以更广泛的使用。(2)模块化设计的程序:模块化设计的程序与产品系列设计相似,都需要先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明确性能、结构等要求;确定拟5覆盖产品种类和规格范围(确定参数范围和系列型谱);进行基型产品设计(确定基型产品的结构和功能,提出对高层模块的要求);进行分系统设计(确定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构成分系统的模块提出要求);模块设计(根据分系统的要求,确定模块的结构和功能,对构成模块的组件提出要求);元具件设计(根据模块的要求,设计或选用元器件,按尺寸、性能、精度、材料等形成系列并尽量标准化)。在基型设计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发展变型。变型设计虽能以基型为基础,尽量通用,但仍不能脱离功能分析。15.组合化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试举例说明。答:组合化是建立在系统的分解与组合的理论基础上。如活字印刷术是组合化的典型,文字和数字符号是表达语言和数量的组合单元。16.简化是指什么?答:简化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17.统一化的定义是什么?答:统一化是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18.通用化的目的是什么?答:通用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零部件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重复劳动。19.产品系列是指什么?答:具有相同的设计依据、相同的结构特征及相同的使用条件的产品,从小到大,由低到高,按一定规律排列形成产品系列。20.组合化的特点是什么?答:组合化的特点是a)组合的单元具有通用性及互换性;b)组合成产品或结构的单元,可以拆、装、分解;c)组合的单元可以重复性使用。21.产品组合化设计的方法是什么?答:产品组合化设计的方法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确定产品结构,选用定型的结构单元,功能单元和新设计的单元,组合成一个新功能系统或产品。22.试述模块化的特点。答:模块化的特征:a).模块不同于一般产品的部件,它是一种具有独立功能,可单独制造、销售的产品;b)模块通常由各种元器件组合而成,高层模块还可包含低层模块:c)它是构成产品系统的完整单元(要素),它与产品系统的其他要素可分、可合;d)模块通过各种形式的接口(刚性、柔性)和连接方式(单向、双向、多向)实现模块间的连接与组合;e)模块通常是标准化产品,可成系列设计和制造。第三章标准编写方法与制定程序23.GB/T16733-1997《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确定我国国家标准制定程序九个阶段是什么?答: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9个阶段。24.简述标准复审的概念及目的。答:标准复审是指标准在使用一定时期后,标准制定部门要根据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对标准的技术内容和指标水平进行重新审核,以确认标准的有效性。在进行标准复审前,要广泛收集贯彻执行标准中所
本文标题:重庆市标准化工程师简答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4895 .html